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了解粤西地区哮喘患者吸烟状况及香烟烟雾暴露对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147名哮喘患者吸烟状况,分析吸烟对哮喘临床控制、气道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 147名哮喘患者中,72.79%有香烟烟雾暴露(主动、被动吸烟者各占39.45%、33.33%).与非暴露组比较,香烟烟雾暴露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临床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和肺功能降低,而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量及主要气道炎症指标(痰液IL-1β、IL-8、中性粒细胞水平)增加(P<0.01或0.05).结论 粤西地区哮喘患者香烟烟雾暴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吸烟使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指标更高,临床控制更差.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痰液细胞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治疗过程中痰液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疗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发作之初、病情好转以及病情缓解时期的痰液,比较哮喘病程不同时相之间以及不同时相与13例正常自愿者之间痰液细胞成分的差异。结果:哮喘急性发作初期痰液脱落上皮细胞明显增多,而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随着病情好转,脱落上皮细胞数显著下降,而嗜酸性粒细胞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仍无明显差别;当病情缓解时,脱落上皮细胞的数量接近正常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数也显著下降,而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支气管哮喘从起病到治疗后病情缓解这一连续过程中,上皮细胞由多到少,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则由正常到增多,然后恢复正常,淋巴细胞则由正常到不变至增多,这可能与不同病期各种细胞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NCPAP应用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及治疗前、治疗2 h后呼吸、心率和动脉血气分析(pH值、PaO2、PaO2/FiO2)的变化。结果 NCPAP治疗2 h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心率明显降低,血气pH、PaO2及氧合指数明显升高,与NCPAP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喘憋和缺氧症状,改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好,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血清IL-4、IL-5和IFN-γ的影响。方法 8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晚睡前加服孟鲁司特5mg,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4、IL-5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4和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IFN-γ水平则明显上升(P〈0.01)。结论孟鲁司特能降低哮喘患儿血清IL-4和IL-5水平,增高血清IFN-γ水平,减轻免疫炎症反应,在哮喘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不同时间段IFN-γ、IL-4、IL-17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哮喘模型,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哮喘模型组24只。哮喘模型组分别在雾化攻击6d、10d及14d(分别称为哮喘6d、10d、14d组)后随机选取8只小鼠处理,取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测定IFN-γ、IL-4、IL-17的浓度。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包括6d、10d、14d)BALF及血清中的IL-4和IL-17水平升高,而IFN-γ水平则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ALF中14d哮喘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6d哮喘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0d哮喘组和6d哮喘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不同时间段哮喘模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没有差异(P>0.05)。结论 IFN-γ、IL-4、IL-17在哮喘模型不同发病阶段水平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些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 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哮喘常规治疗,并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盂鲁司特钠。对比2组患者治疗12周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血清IL-6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55例慢性肝炎、35例肝硬化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6、TGF-β及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TGF-β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随着肝病病情的加重,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递增,三项指标均以肝硬化患者组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存在分泌调节紊乱,其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湛江地区哮喘患者12号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情况。方法采用PCR、聚丙烯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法对30例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及痰液DNA中12q13.11-24.31上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检测。结果健康对照者未发现任何微卫星改变现象。30例哮喘患者中,8例(26.7%)患者痰液DNA有一个或多个位点发生微卫星改变(包括MSI和LOH)。结论湛江地区哮喘患者痰液DNA中12号染色体上可检测到MSI和LOH现象。微卫星改变可能与哮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SI和LOH可能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医院呼吸内科病房及门诊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及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2次/d);对照组予以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2次/d)。观察12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血IGE水平、EOS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2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PEF、血IGE水平、EOS水平及ACT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舒利迭可有效缓解轻中度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寒饮停肺证对患者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值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小青龙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PEF值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值均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寒饮停肺证患者的PEF值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气道反应性IL-8因子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组胺气道吸入激发试验观察缓解期COPD,哮喘和健康人的气道反应性,同时测定气道激发前后血清IL-8水平变化。结果:COPD和哮喘患者均呈气道高反应性,且COPD组PD50FEV1与FEV1/Pre%(P〈0.02,P〈0.05),IL-8水平与PD20FEV1无显著相关性,气道激发后,COPD和哮喘血清I  相似文献   

12.
肖林  卢丹  陈文荣  郭灵 《湛江医学院学报》2012,30(3):258-260,263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喘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9例支气管扩张伴喘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仅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出院后3个月的肺功能、PO2、症状计分、喘息发作频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出院后3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症状计分明显减少下降(P〈0.01)。出院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喘息发作频率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可改善支气管扩张伴喘息的肺通气功能、临床症状和喘息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咳喘宁对RSV诱发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形态学及ICAM-1表达的影响,阐明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幼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与沙丁胺醇治疗组(简称泼+沙治疗组),咳喘宁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用卵清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并予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激发哮喘。大鼠处死后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及气道壁面积;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ICAM-1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炎症反应较轻。各治疗组支气管壁厚度及气道壁面积改变较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咳喘宁中剂量组较泼+沙治疗组作用略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喘宁大、小剂量组与泼+沙治疗组相比,其作用明显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其肺组织中ICAM-1表达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泼+沙治疗组ICAM-1表达稍低于咳喘宁中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可有效抑制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I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评价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选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B组,其中A组27例,B组2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保持气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3~4喷/d(0.05~0.1 mg)吸入;B组给予甲泼尼龙40 mg/次静点,2次/d,连用7 d后给予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并且两组治疗上述情况改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必可酮气雾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白细胞介素 4 (IL 4 )与总IgE水平的变化、相关及临床意义。方法 :哮喘患儿 30例分为 2组 :(1)发作期组 (n=15 ) ;(2 )缓解期组 (n =15 ) ;以及健康对照组 (n =2 0 )。分别用ELISA法和MEIA法检测血清IL 12、IL4和总IgE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IL 12水平低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IL 4水平高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哮喘患儿血清IL 12水平与总IgE呈中度负相关 ,哮喘患儿血清IL 4水平与总IgE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IL 12水平降低 ,IL 4和总IgE水平升高 ,表明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在缓解期仍需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联合中药穴贴对小儿哮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布地奈德干粉(普米克都保)吸入15例(简称普米克组)和中药穴贴(天灸)联合普米克都保吸入组15例(简称联合治疗组),健康对照组1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测定PEFR值.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测定血清IL-12、IL-4、IL-8水平(采用ELISA法)。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哮喘日间、夜间症状及使用p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的次数,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PEFR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3个月后全部患者的PEFR值均上升至正常预测值的90%以上。联合治疗组的日问及夜间症状消失时间较普米克组快(P〈0.01).且联合治疗组使用万托林的剂量比普米克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IL-4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12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IL-4、IL-8水平明显下降,IL-12明显上升,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两组药物治疗方法均能影响哮喘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普米克组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 IL- 6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6 4例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动脉血气分析、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T4 )、促甲状腺素 (TSH)(RIA法 )及 IL- 6 (EL ISA法 )水平 ,并与 30例心、肺功能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 TT3、TT4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及对照组 (P<0 .0 1 ) ,IL- 6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 (P<0 .0 1 ) ;TT3、TT4 水平与 Pa O2 呈显著正相关 (r=0 .5 76 ,P<0 .0 1 ;r=0 .5 98,P<0 .0 1 ) ;IL- 6水平与 Pa O2 呈负相关 (r=- 0 .6 2 5 ,P<0 .0 1 ) ,与 TT3、TT4 水平呈负相关 (r=- 0 .30 1 ,P<0 .0 1 ;r=- 0 .374 ,P<0 .0 1 )。结论 :血清 TT3、TT4 和 IL- 6水平反映了老年人肺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性 ,检测血清中 TT3、TT4 和 IL - 6的浓度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病期外周血中的Th 1/Th 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对哮喘患者发作期组 (n =15 )、缓解期组 (n =15 )及正常人对照组 (n =2 0 )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产生的Th 1/Th 2型细胞因子 (IL 2、IL 4、IL 10 )进行了测定。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PBMC产生的IL 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IL 4、IL 10水平均增高 (P <0 .0 5 ) ,缓解期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哮喘发病过程中Th 1/Th 2型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 ,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补肺益肾膏方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为该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补肺益肾膏方治疗,对照组不采用膏方干预疗法,两组在观察期间均可在必要时使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以缓解症状,随访1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积分、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和单次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圣乔治(SGRQ)呼吸问卷评分的疾病影响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益肾膏方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防治哮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