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本文对大花黄牡丹分类学、形态学特征、生态学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鉴于大花黄牡丹在生态保护、观赏及经济上的重要价值,以及目前所处的濒危状态,可以从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进化迁移历史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评估对特殊居群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牡丹红斑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牡丹红斑病是危害牡丹的最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欲通过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明确其分类地位.采用形态学方法结合分子标记法对牡丹红斑病病原进行鉴定,利用Mega5软件对枝孢霉属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该病致病菌为牡丹枝孢霉,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为GQ395812.1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同源性大于99%.聚类分析发现,枝孢霉属可分为7个聚类组,样品菌株与牡丹枝孢霉为一类.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该研究为牡丹红斑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提供了依据,并为枝孢属的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中国栽培牡丹的起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中国栽培牡丹各品种群48个代表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国栽培牡丹的花粉形态具有较明显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态分析,提出了绝大多数栽培牡丹起源于多个野生原种的观点.矮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是最主要的起源种,卵叶牡丹的作用较小.杂交是中国栽培牡丹最重要的起源方式.少数栽培牡丹是单种起源的,它们直接起源于紫斑牡丹或杨山牡丹.四川牡丹未参与中国现有栽培牡丹的起源.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对品种分类和鉴定的价值及不同制样方法对花粉粒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中国栽培牡丹的起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该文对中国栽培牡丹各品种群 4 8个代表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表明 :中国栽培牡丹的花粉形态具有较明显的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 ,结合形态分析 ,提出了绝大多数栽培牡丹起源于多个野生原种的观点 .矮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是最主要的起源种 ,卵叶牡丹的作用较小 .杂交是中国栽培牡丹最重要的起源方式 .少数栽培牡丹是单种起源的 ,它们直接起源于紫斑牡丹或杨山牡丹 .四川牡丹未参与中国现有栽培牡丹的起源 .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对品种分类和鉴定的价值及不同制样方法对花粉粒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制约牡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牡丹试管苗生根与移栽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概况进行了概述,重点对影响牡丹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今后牡丹组培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牡丹栽培基质研究概况,指出了牡丹基质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牡丹基质栽培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北京景山栽培牡丹的矿质营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北京景山公园牡丹的土壤条件和叶片矿质养分进行了研究.由九个牡丹品种的叶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混合芽或叶片中的养分在年周期内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通过各品种营养强度的比较,确定了养分水平较低(高)和对养分低(高)耗的品种.牡丹各品种间的营养质量比较稳定.在牡丹生长的年周期中,混合芽中某些营养元素的浓度较高,其含量的丰缺,决定于休眠期前养分的贮存.盛花期的叶片养分达到高浓度,盛花末期后的两个月是确保翌年盛花的关键营养期.根据牡丹养分水平的年变化规律,与传统的牡丹施肥制度相比较,提出在夏季应增加钾肥的供给.景山栽培牡丹具有温带石灰性土壤上植被的营养特征.景山土壤有效养分丰富,其牡丹叶分析值近似于临界水平.  相似文献   

8.
牡丹、芍药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牡丹、芍药的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 ,概括了从传统繁殖方式到现代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以及在引种和杂交育种方面的研究情况 .针对我国牡丹、芍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肉质花盘亚组(Subsect. Delavayanae)野生牡丹资源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肉质花盘亚组野生牡丹的药用、油用、育种潜在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及合理利用建议,以期为肉质花盘亚组野生牡丹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牡丹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常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对牡丹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对我国牡丹的分布区及牡丹发展历史进行了介绍,对牡丹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同时,还对牡丹不同生长发育期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介绍,并对重点病虫害形成的病因、症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牡丹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