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西藏大花黄牡丹生物学与生态学特点,总结了其资源保护措施,并提出资源开发利用建议,以期有效保护西藏大花黄牡丹这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2.
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资源的分布及生境特点、植物学分类现状、繁殖及遗传学特性、濒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矮牡丹系统分类学、资源保护、遗传特性、生态学研究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进一步综合开展矮牡丹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珍稀濒危物种大花黄牡丹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网捕等方法捕捉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研究其种类、访花行为及日活动规律。结果表明:盛花期大花黄牡丹的访花昆虫有6目18科,以膜翅目蜂类、双翅目蝇类、鞘翅目甲虫类和鳞翅目蝶类为主要访花类群;蜂类与食蚜蝇类昆虫访花频率高、数量大,为主要传粉昆虫;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差异较大,环境温度与天气状况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花黄牡丹是西藏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狭窄,分布区面积不足10 km2;数量少,仅有6000~7000丛(株).在大花黄牡丹自然分布的3个区域共设置17个样地,进行野外数据调查和种群统计,获得3×17的原始矩阵,应用聚集强度指数和点格局分析进行个体分布格局的判定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黄牡丹表现为集群分布类型,个体往往在林缘、林窗才能正常生长,其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导致大花黄牡丹仅在河谷地带林分林窗或林缘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西藏林芝县米瑞乡大花黄牡丹根际土壤中分离耐盐青霉菌菌株,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高盐察氏培养基从大花黄牡丹根际土壤中分离青霉菌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转录间隔序列ITS测序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ZP-01菌株菌落无特定形态,镜下可见扫帚状结构,属于青霉菌(MF942929.1),同源性达99%。[结论]耐盐青霉菌ZP-01在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滇牡丹又名“白药”、“滇丹皮”等,是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其中除了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是传统中药材的主要来源物质之一。本文对滇牡丹形态学特征、种子休眠与破眠方法、应用价值及濒危原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进展,提出了滇牡丹在资源保护、遗传特性和种子萌发等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进一步开展滇牡丹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最后,针对国内外的研究不足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相关特性,找到较好的生根技术.【方法】以大花黄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检测种子安全含水量、种皮透水透气性及种子中萌发抑制物存在部位,并用不同的激素处理种子以促进生根.【结果】大花黄牡丹种子的安全含水量为12.98%;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水透气性障碍;种皮粗提液对白菜籽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胚乳粗提液对白菜籽的萌发几乎无影响;种子生根前的胚粗提液对白菜籽萌发影响较大,种子生根及萌发后胚粗提液对白菜籽萌发的影响较小;500mg/L赤霉素浸种24h,可以有效促进大花黄牡丹种子生根.【结论】抑制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种皮和胚中存在大量抑制物质;赤霉素能解除其部分休眠,促进种子生根.  相似文献   

8.
孙林  耿其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793-3798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深入了解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其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推进.概述了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的常用标记方法,包含形态标记、染色体标记、生化标记及DNA分子标记.同时,归纳了影响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西藏大花黄牡丹生境概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西藏林芝、米林两县的大花黄牡丹调查发现,大花黄牡丹通过长期的进化,对高海拔、半干旱半湿润生境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它是一种抗旱能力较弱的植物,对环境中的水分依赖性较大;在原生境下大花黄牡丹的天然更新能力强,但在人为破坏的生境中,天然更新明显受到抑制;人为砍伐不会导致大花黄牡丹致濒,相反,砍伐可以促进新芽萌发生长。大花黄牡丹为喜光植物,种子在半湿润半遮阴的条件下萌发生长良好;大花黄牡丹盛花期有侧方遮阴时开花效果更好。大花黄牡丹的萼片数3~5片不等,苞片数5~6片不等,有中间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0.
部分牡丹花粉粒超微结构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电镜扫描观测了2个西藏野生牡丹种及10个中原栽培牡丹种花粉粒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14个供试材料中,大部分材料的花粉粒为长球形,其中滇牡丹的花粉粒为近圆形、大花黄牡丹花粉粒为超长球形。不同居群的滇牡丹、大花黄牡丹超微结构有一定差异。各材料在花粉壁表面纹饰上差异明显。通过研究牡丹花粉的超显微结构,可为牡丹园艺品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种类间亲缘关系等提供孢粉学证据,为西藏牡丹的新品种选育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