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常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烂铃率10%~20%,阴雨连绵的年份烂铃率30%以上,甚至更高。如2003年,棉花烂铃病大暴发,有些地区发病株率达到100%,烂铃率50%以上,而且出现了少见的顶部3个果枝棉铃被侵染的现象。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和黑果病等10多种病原菌引起。棉铃疫病是河北省棉花烂铃最主要的病原,发  相似文献   

2.
棉花蕾铃脱落一直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一般棉田棉铃脱落率都在70%左右,严重的达到80%以上,如何减少棉花蕾铃脱落是棉农值得注意的问题.造成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基本可分为生理失调引起的脱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转Bt Cry1Ac基因棉花外源基因漂移规律,为转基因棉花生态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在吐鲁番市和2015年在库尔勒市,利用小区试验种植转基因棉花,翌年利用卡那霉素抗性检测结合分子检测的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漂移。【结果】在距离转基因棉花小区边缘1~120 m均能检测到含有外源基因Cry1Ac。SGK321种子漂移率最大漂移率是向南方向距离转基因棉花小区边缘1 m处,漂移率为5 %;GK19最大漂移率是向西方向达到了10.09 %。以方向因素和距离因素建立Cry1Ac基因漂移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向和距离对种子漂移都有显著影响(P <0.05),但方向和距离两个因子并不能最终决定外源基因的漂移率。【结论】转基因棉花外源基因漂移率受方向和距离的影响,但最终决定外源基因的漂移率,并不是方向和距离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2%吡草醚微乳剂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2%吡草醚微乳剂棉花脱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吡草醚微乳剂棉花脱叶剂在棉花地使用是可行的,但要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掌握使用时间,在农八师142团8月底至9月初气温达到25~30℃用药效果较好,在棉铃吐絮率为40%~55%时,喷施2%吡草醚微乳剂300 mL/hm2+伴宝(助剂)300 mL/hm2+乙烯利1 050 mL/hm2;在棉铃吐絮率为61%~79%时,喷施2%吡草醚微乳剂300 mL/hm2+伴宝(助剂)750 mL/hm2+乙烯利1 050 mL/hm2,脱叶率和吐絮率都达到最高,但对单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纤维长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王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156-156
通过对新疆农一师不同产量段细绒棉和长绒棉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产细绒棉、长绒棉的上部成铃率分别提高了2.1%、6.1% .说明中、下部棉铃是本地区棉花产量形成的主体,上部成铃率的提高将明显促进高产棉田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50%噻苯隆在棉田的应用效果及气候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棉铃吐絮35%~40%时喷施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研究其对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的影响,并对气候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棉花具有理想的脱叶效果,用药剂量为150~300g/hm2(有效剂量)时,随用药剂量增加脱叶率提高;该药剂能促进棉铃吐絮,提高霜前花比例;用150~450g/hm2剂量处理,对棉花品质没有影响.温度、日照时数对棉花脱叶速度、脱叶率及吐絮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外源脱落酸对涝渍胁迫下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抗棉13为试验材料,在人为涝渍环境下,外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ABA),探讨外源脱落酸对涝渍胁迫下棉花(Gossypium spp)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A能有效提高棉花抗涝性,增加涝渍条件下的单株棉铃数和棉铃重,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基因型棉花棉铃物质累积特性及其糖代谢生理基础,以科棉6号和泗棉3号为材料,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2个基因型棉花的棉铃物质累积、分配特征及其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科棉6号棉铃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长而累积速率平缓,最终干物质累积量高;泗棉3号棉铃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短而累积速率高,最终棉铃干物质累积量低。科棉6号棉铃对位叶干重高且干重下降平缓;泗棉3号棉铃对位叶干重铃龄初期低,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科棉6号棉铃铃壳率低于泗棉3号,纤维率高于泗棉3号。在棉铃发育过程中,科棉6号棉铃对位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转化率均高于泗棉3号,棉铃尤其是种子中碳水化合物在铃龄初期高后期低。上述结果表明,"源"叶的功能期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库"器官对碳水化合物转化和利用的能力是2个基因型棉花棉铃物质累积和分配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成铃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调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药剂以缩节胺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1)、复硝酚钠(98%原药,T2)、胺鲜酯(8%制剂,T3)、14-羟基芸苔素(0.01%,T4)和萘乙酸(98%原药,T5),以常规缩节胺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分析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时空分布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药后20~30 d,净光合速率在药后20 d左右达到最大值,在药后20~30 d棉花进入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且各复配处理均能提高棉株上中下部内外围铃的坐桃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结论】T5处理快速积累持续期较CK延长了5 d左右,且棉株中下部内外围铃坐桃率较CK差异显著,下部内外...  相似文献   

10.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病品种总DNA片断导入不抗病的新疆6个棉花品种(系),共注射26朵花,得到4个发育较好的棉铃,成铃率为15%。  相似文献   

11.
大豆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花生为DNA供体,以大豆为DNA受体。在大豆白花授粉后,采用液滴法和注射法导入花生DNA。在受体大豆植株后代中获得了大豆多种变异类型.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大豆自花授粉后外源DNA的导入技术,并提出液滴法和注射法的具体操作细则。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原位PCR对经体外介导外源基因转移方法处理的家畜精子进行检测。结果证实,牛,山羊和绵羊的精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携带所转移的外源基因,其平均转移效率分别为:绵羊27.12%,牛31.16%,山羊30.57%,同时发现外源基因已进入精子细胞内并位于核及其外围区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外源DNA导入具有基因转移和生物诱变的双重作用,外源DNA片段能作为一种新型诱变因素;并重点阐述了生物诱变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利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zianum)P1菌株的3个胞壁降解酶基因ech42、nag70与gluc78构建了7个植物表达载体,每个基因受独立的Act1启动子调控.构建的7个载体不仅包含3个外源基因的所有组合(A,B,C,A+B,A+C,B+C,A+B+C),而且具有双元载体本身携带的HPT基因与Gus基因,为研究不同T-DNA长度、不同基因组合与不同基因排列方向对植物遗传转化效率以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的影响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材料.利用本实验室的农杆菌高效转化体系,将所有组合的7个载体分别转入粳稻品种石狩白毛(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 cv. Ishikari-shiroge)中,共获得再生植株1800余株.对部分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证明96%的植株至少携带有外源基因中的一个,80%以上的植株整合有完整的外源基因片断.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严重危胁烤烟大田生产的赤星病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Nc89为受体,Cv87为供体,采用浸苗法将供体总DNA导入受体,通过表型、抗病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检测,筛选抗病变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总DNA直接导入可有效转移株高、株型、叶色、叶面积大小、生育期及抗病性等性状,并获得了较高转化率(7.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精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简单易行,其作为制备转基因动物的一种方法已经被很多科学家所认同。但是不同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显示其稳定性和重复性较低,转基因效率差异极大。现将主要探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方法】小鼠精子获能后分别与0、15、30和300nmol·L-1 的Cy-3标记DNA(Cy-3-DNA)在37℃共孵育30 min。其后,血细胞计数板检测小鼠精子的活率;共孵育精子进行直接涂片,DPBS洗涤后涂片,DnaseI消化后涂片,精子涂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记录视野中的精子总数及显示Cy-3信号的精子数,用于统计精子结合及内化DNA的效率。精子与300 nmol·L-1 的Cy-3-DNA共孵育后,以50µmol·L-1的 P4诱导精子顶体反应,统计顶体反应前后显示Cy-3信号的精子比例。精子分别与15和300 nmol·L-1 Cy-3-DNA共孵育后,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在荧光镜下观察合子期受精卵中Cy-3-DNA的存在位置。按照优化后的条件,精子分别与0、15和300 nmol·L-1 pEGFP-C1质粒共孵育后进行体外受精,制备转基因胚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和发育效率,采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囊胚期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获能后的精子分别与0、3、15、30和300 nmol·L-1的Cy-3-DNA共孵育后,精子的活率分别为82.21%、73.63%、77.38%、76.33%和77.80%;洗涤前精子结合DNA的效率分别为76%、94%、99%、100%,15、30和300 nmol·L-1组精子结合率均显著高于3 nmol·L-1组(P<0.05)。洗涤后精子结合DNA的效率,分别为45%、66%、84%和87%,消化后精子内化DNA的效率分别为44%、56%、71%和76%,并且洗涤后精子结合及消化后精子内化DNA的效率都为300 nmol·L-1组和30 nmol·L-1组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15 nmol·L-1组显著高于3 nmol·L-1组(P<0.05);Image J对精子结合Cy-3-DNA的强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外源DNA的量随着外源DN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顶体反应后,精子顶体部DNA会有丢失,但精子头部后区的外源DNA依然会保留,因此,顶体反应前后,精子结合外源DNA的精子比率没有降低。15和300 nmol·L-1 DNA共孵育的精子体外受精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显示,合子期胚胎有外源DNA的荧光信号分布,将荧光信号在雄原核附近密集的胚胎记为阳性胚胎,300 nmol·L-1 DNA共孵育的精子获得合子期胚胎的阳性率为27.89%,显著高于15 nmol·L-1组的9.00%(P<0.05)。精子与pEGFP-C1质粒共孵育后,体外受精,结果表明精子与DNA共孵育后,卵母细胞受精率及胚胎卵发育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单囊胚PCR检测15和300 nmol·L-1的pEGFP-C1质粒与精子共孵育转基因胚胎阳性率分别为8.72%和21.50%;采用RT-PCR方法在300 nmol·L-1组的囊胚中检测到了EGFP基因 RNA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E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精子具备结合和内化外源DNA的能力,并能将外源DNA带入卵母细胞,顶体反应会使精子丢失顶体部DNA,但精子头部后区外源DNA依然保留。受精过程外源DNA在基因组中的整合及外源基因表达激活是精子介导转基因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Single base substitutions can be detected and localized by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that involves ribonuclease cleavage of single base mismatches in RNA:DNA heteroduplexes. A 32P-labeled RNA probe complementary to wild-type DNA is synthesized in vitro and annealed to a test DNA containing a single base substitution. The resulting single base mismatch is cleaved by ribonuclease A,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mismatch is then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sizes of the cleavage products by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every type of mismatch in many different sequence contexts indicates that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all single base substitutions can be detec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for localizing base substitutions directly in genomic DNA samples is demonstrated by the detection of single base mutations in DNA obtained from individuals with beta-thalassemia, a genetic disorder in beta-globin gene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8.
以水稻品种矮血糯为供体,圭辐3号为受体,设置4种外源DNA导人方法。结果表明,受体经外源DNA处理后,产生了对照所没有的多种变异体,包括抽穗期、株型、色型,粒型和芒变异等。变异体套袋自交或与受体杂交以后,产生了不同的遗传类型。本文还对引起这些变异的因素以及各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e mechanism of DNA transfer in the mating system of an archaebacterium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The genetic transfer system in the extremely halophilic archaebacterium Halobacterium volcanii is the only archaebacterial mating system known. The mechanism of genetic transfer of this archaebacterium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immobile plasmids pHV2 and pHV11 as cytoplasmic mark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ytoplasms of the parental types do not mix during the mating process, that each parental type can serve both as a donor and as a recipient, and that cytoplasmic bridges, with dimensions of up to 2 micrometers long and 0.1 micrometer in diameter, were formed between the parental types. These bridges appear to be used for the transfer of DNA from one cell to another. If so, this archaebacterial mating system is different from both eubacterial conjugation and eukaryotic sexual cell fusion.  相似文献   

20.
牛胚胎移植技术已趋于成熟。我国新疆牧科院用一步细管法移植牛冻胚受胎率达41%;牛和羊鲜胚四分胚移植也产下1头犊牛和6只羔羊。家畜体外受精,因卵子体外成熟和受精卵体外培养尚不过关,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胚胎性别鉴定,1990年Koopman发现单拷贝基因,该基因是Y染色体的性决定区,命名为SRY,可利用PCR技术制成雄性特异DNA探针盒,进行马、牛、羊、猪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北京农学院等单位用PCR扩增牛SRY序列进行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准确率达100%。英、日、法等国已获得牛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代;我国也获得1只核移植兔。北农大和新疆牧科院合作以绵羊精子为载体导入牛生长激素基因rMTbGH DNA成功,外源基因整合率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