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天津市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已逐步成熟,本文结合天津绿洲庄园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多年进行金针菇生产的实际经验,对白色金针菇高效生产中的菌种选择、栽培料选择以及控制病虫害的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用性较强,希望对提高白色金针菇种植户及企业的种植效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菌棒制作、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前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转潮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工厂化金针菇菌渣栽培姬菇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杏鲍菇是福建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重要种类,每年可产生大量的杏鲍菇废菌渣。利用杏鲍菇废菌渣为基质栽培草菇,不仅农民可以利用夏季闲置的蘑菇出菇房设施栽培草菇获得经济收益,杏鲍菇生产企业也可以出售废弃菌渣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产生的菌糖量很大,目前主要处理方法是焚烧,既造成资源浪费及污染环境,本研究系利用白金针菇菌糠栽培鸡腿蘑进行了多配方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来,白色金针菇在闽东地区各县市均有栽培,但各地的栽培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以柘荣益智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厂化栽培较为成熟。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闽东地区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现将该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色金针菇在闽北的松溪、政和、建阳、浦城等各县市均有栽培,且有规模的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几年来,在栽培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总结出金针菇工厂化周年高产栽培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出口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栽培的病虫害控制技术要点就是根据工厂化栽培工艺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利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使其农残符合国际市场标准.  相似文献   

9.
纯白金针菇是一种低温结实性菌类,具有菌柄脆嫩、菌盖黏滑、味道鲜美等特点,它富含18种氨基酸,尤其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较多,故被称作"增智菇",现在已经在我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种植。文章旨在介绍工厂化栽培纯白金针菇的生产工艺流程,栽培措施以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参与指导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基础上,发现并寻求再次利用只采收一潮菇的大量废弃菌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使用工厂化一次出菇后的菌包进行再生栽培的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刘传会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1985-1986,1996
以玉米芯为基料,设计5个配方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D(玉米芯45%、杂木屑22%、麸皮20%、玉米粉10%、石膏粉2%、石灰粉1%)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表现出菌丝生长速度快、第一潮金针菇子实体平均产量与CK无差异、原材料成本低等优势.使用配方D进行7个不同装瓶量试验,结果显示处理⑤(750 mL单瓶装干料350 g)的第一潮金针菇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229.20g/瓶,为培养料干重最佳单瓶装料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筛选适宜以花生茎蔓为主料进行栽培的金针菇品种,从菌丝生长特性、生育期、子实体性状及 生物转化率等方面,优选出适于大棚设施栽培的优良菌株FH-1(黄色)和FB-1(白色),并与对照品种 金杂19和Fv088进行了袋栽出菇,采用搔菌、覆膜等措施进行优化管理技术试验。总结提出花生茎蔓栽 培金针菇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试验的结果表明,桑枝屑的比例不同对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金针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桑枝屑34%、棉子皮40%、麸皮20%、玉米粉5%和石膏1%的培养料组成为最优,此时的生物学效率可达108.92%。因此,桑枝屑是一种优良的金针菇栽培材料。  相似文献   

15.
色泽是金针菇的重要性状之一,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以FL19(黄色)、8801(白色)及其后代(F1代、F2代)菌株和相应单核菌株为材料,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方法,对金针菇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通过对200个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白色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3751800,并在亲本及其后代菌株进行了验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白色金针菇新品种的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油菜秸秆栽培白金针菇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姚升好  卢伟  陶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79-8479,8481
为了开发金针菇栽培的新原料。以油菜秸秆为主料,设计6种培养基配方(A、B、C、D、E和F)进行金针菇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A、D配方菌丝长势最强,B较弱;与CK相比,6种配方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加,以配方E最快。配方D催蕾期和出菇时间均较短。配方D的平均产量最高,与配方E、F间差异极显著。最适宜金针菇生长的配方是D配方(66%油菜秸秆、22%棉籽壳、10%麸皮、1%蔗糖和1%过磷酸钙),其菌丝长势最强,产投比高达32。用油菜秸秆栽培金针菇,可缩短菌丝的培养期和子实体的催蕾期及出菇时间,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稳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21-122
金针菇是一种有益身体的食用菌,而采用液体菌种实现工厂化生产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液体菌种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以金针菇“杂交19”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正交试验,来确定其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冬菇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株野生高产冬菇菌种的培养特性。[方法]以新鲜野生冬菇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冬菇菌种,研究其培养特性。[结果]冬菇在加富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菌丝白色、呈细棉绒状或绒毡状,稍有爬壁现象。在显微镜下,菌丝粗细均匀,有锁状联合。菌丝在pH值5.5~7.5范围内均能生长,pH值6.0时生长最快,长势最好。菌丝在21~29℃范围内均能生长,25℃时生长最快。冬菇菌丝在棉籽壳、木屑培养基中的满袋时间分别为40、44 d,冬菇产量分别为1.47、1.15 kg,生物学效率分别为49.06%、38.33%。[结论]冬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25℃,人工栽培的最适培养基是棉籽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Flammulina velutipes is an edible fungus with the largest amount of factory-like cultivation yield in China.In this study,based on many years of cultivation experience,2 kinds of factory-like high-yield cultivating techniques of F.velutipes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One way is bag cultivation,and the other way.is bottle cultivation.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the 2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including mixing material,bagging or bottling,sterilization,inoculation,spawn running,and mushroom fruiting.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富硒金针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富硒栽培、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苯酚-硫酸法对金针菇子实体总糖、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子实体均含有总糖、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17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确定硒糖的最佳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3 h、提取3次合并滤液;总糖菌盖、菌柄含量分别为40.31%、48.99%,硒含量为34.2355 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