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养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综合效应,采用针刺样点法测定植被覆盖度,小区径流池观测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等方法,研究了百喜草在退耕坡地种植中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其养羊效果。结果表明:种植当年,百喜草草丛高度、鲜草产量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15.63cm、2 567.45kg/667m2和95.62%;种植第3年,鲜草产量和植被覆盖度均较当年有所提高,分别为2 896.24kg/667m2和99.23%;而多年生黑麦草及其混播组合与百喜草相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撂荒坡耕地相比,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分别降低47.54%和93.25%;百喜草饲养山羊,平均日增重133.5g,其屠宰率和净肉率也较高,每只羊净收入达40.36元。退耕坡地种植百喜草不仅可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可长期收获饲草,有利于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  相似文献   

2.
以杂交晚籼稻C两优817为试材,研究2个播期下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每穴最高苗数、单株分蘖率、每穴穗数逐渐降低,成穗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株高、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现下降趋势,而有效穗数则呈现出上升趋势,C两优817在移栽密度21万穴·hm-2时产量最高。播期提早则可显著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3.
播期和密度对百农矮抗58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百农矮抗58的群体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有效穗数、产量、株高等呈减小趋势;同一播期不同密度下,随密度的加大,穗粒数、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等呈减小趋势;播期、密度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播期与密度互作对百农矮抗5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差异不显著。百农矮抗58的适宜播期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适宜密度为每亩15万到20万基本苗。  相似文献   

4.
寒地水稻茎蘖等穗期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时期出生的分蘖挂牌观察表明:因品种熟期、插植密度、秧苗素质的不同,分蘖出生迟早、及成穗率差异均较大。本田分蘖成穗率与分蘖出生于移栽后的天数呈直线负相关,由于分蘖成穗率下降呈连续变化。故茎蘖数与最后收获穗数相同时期不宜称之为有效分蘖终止期而应称为茎蘖等穗期为宜。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分布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及控制其入侵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合肥市7种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盖度、出现频率、密度、垫状厚度和叶面积,明确其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喜旱莲子草在7种生境中的出现频率为100%;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密度最大,垫状厚度和平均盖度也最大(分别为66.3%和58.3%),茎较长、较粗(分别为23.89、12.67 cm和0.77、0.64 cm);路边喜旱莲子草根最长(16.3 cm)、叶面积最大(1.53 cm2);耕地内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最多;林地喜旱莲子草伴生植物种类最多(11种133株);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和伴生植物种类最少(1种16株)。[结论]喜旱莲子草在合肥市广泛分布,且在不同生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高效群体构建的影响。以理想株型粳稻新品种辽粳1499为试材,设置4个移栽密度处理(M1-M4),分别为30 cm×13.3 cm、30 cm×16.7 cm、30 cm×20 cm和30 cm×23 cm。分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指标。并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和灌浆期鉴定群体的抗病水平;测量群体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辽粳1499的分蘖数、结实率、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有所下降,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提高。综合各方面因素,在M2密度处理(30 cm×16.7 cm)的产量最高,达680.87 kg/667m~2,灌浆期光合效率也相对维持在高水平。试验表明辽粳1499是相对喜肥品种,在辽宁中部稻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是30 cm×16.7 cm。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长汀及周边地区春季牧草最佳播种期,研究气候变化对圆叶决明和百喜草产量及水土保持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播种时间(3月5日、4月12日、5月5日、6月11)对圆叶决明和百喜草出苗期、出苗率、覆盖度、株高及产草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圆叶决明和百喜草的出苗期缩短,出苗率升高;不同播种时间处理,两草种均能正常越夏,覆盖度在生长前期略低,生长中后期覆盖度有所提升并保持稳定。圆叶决明和百喜草株高在不同播种期试验中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在5月播种株高达最大值,与其余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圆叶决明5月播种鲜草产量显著高于3、4月播种产量,百喜草5月鲜草产量则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综合分析得出,5月份播种,圆叶决明和百喜草生长状况均表现较好,出苗率高,苗期生长整齐,后期覆盖度更加稳定,株高及产量也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超级杂交晚稻H优5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双季晚稻生育期、分蘖动态、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的群体茎蘖数和有效穗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但茎蘖成穗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洞庭湖平原区,双季晚稻移栽密度以23.3cm×13.3cm,基本苗150万/hm2为宜,能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播期和密度对强分蘖谷子书香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弱分蘖品种济谷19为对照,研究留苗密度和播期对强分蘖谷子书香1号分蘖和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30日春播,书香1号留苗密度(本试验均指666.7m2密度,下同)1.5万、2.5万、3.5万、4.5万株时,单株分蘖成穗分别是2.30、1.90、1.37、1.35个;随留苗密度增加,单株分蘖数减少,群体成穗和产量增加,留苗密度2.5万、3.5万、4.5万株时产量显著高于1.5万株,留苗密度4.5万株产量最高。6月26日夏播,书香1号分蘖成穗能力显著降低,留苗密度1.5万、2.5万株时单株分蘖成穗0.80、0.46个,密度3.5万、4.5万株时基本没有分蘖成穗。书香1号分蘖茎的株高、穗长、穗粗、穗粒重等性状都明显低于主茎相应性状。4种密度下强分蘖品种书香1号产量都低于济谷19,留苗密度4.5万株时济谷19春播单产(666.7m2产量,下同)315.7 kg、夏播单产471.2 kg,比书香1号产量高7.05%、25.3%。总之,强分蘖谷子品种分蘖成穗能力和密度、播期密切相关,留苗密度增加,单株分蘖成穗数降低,播期早分蘖成穗数多,播期推迟分蘖成穗数减少;不同留苗密度间产量差异显著,分蘖性谷子群体有一定的自身调节能力;主茎成穗对强分蘖谷子产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强分蘖性品种书香1号产量水平显著低于弱分蘖品种济谷19,生产上应当重视弱或不分蘖谷子。  相似文献   

10.
林琼 《福建农业学报》2012,27(7):685-690
以超级杂交稻天优3301为材料,在大田中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播期和移栽密度对天优3301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移栽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也显著.移栽密度主要影响穗数,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增多,穗粒数下降,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对稳定.在建阳及闽西北地区,超级杂交稻天优3301的适宜播期为5月20~30日,适宜栽插密度为25.0万丛·hm-2,在此条件下可形成足够穗数和穗粒数,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杂交稻旱种最佳的栽培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旱育秧覆膜移栽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从3月30日推后到4月20日,杂交稻旱种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从155 d缩短到148 d;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为:结实率>实粒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主要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正效应顺序为:穗长>结实率>有效穗数>千粒重>成穗率,直接通径负效应顺序为:株高>穗粒数。杂交稻旱种可通过提高结实率和穗长来增加产量,同时要控制株高。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播期>施氮量>密度,旱育秧覆膜旱移栽杂交稻最优高产栽培组合为:3月30日播种、每公倾90万基本苗和施用纯N 90 kg作分蘖肥。  相似文献   

12.
密度和移栽期的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叶龄、叶色的影响不大,其差异不明显,但稀植(30×26cm)与较密植(30×13cm)相比有效分蘖终止期向后延迟,最高分蘖期相近,有效分蘖率提高,在有效穗中二次分蘖穗所占的比重增多;茎基部仲长节间缩短变粗,秆壁增厚.折损重大,抗倒伏能力增强,二次枝梗数明显增多,从而引起每穗粒数增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移栽期之间产量有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稀植的情况下5月28日移栽的比5月20日、24日移栽的明显减产.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要达到低耗增效的目的,在采用稀植栽培技术体系的同时,应适时早插为宜。  相似文献   

13.
水稻分蘖分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2种,最终能形成有效穗并结实的分蘖是有效分蘖,不能形成有效穗或中途死亡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决定最终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有效分蘖终止期是界定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重要时期,通常将单位面积总茎数达到预计成穗数的日期定为有效分蘖终止期,但未能将有效分蘖终止期具体到哪一天。通过观测水稻分蘖期间(多次)和抽穗以后(一次)的每1 m~2密度,就能准确地找到当年的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的日期,确定方法有2种,分别是坐标画图法和计算法。本文详细介绍了这2种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万红151不同栽培模式的群体特征,为特种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播期、每穴移栽谷苗数和移栽密度3个影响因素,研究各处理对群体特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重庆市万州区的特种稻高产的栽培模式。[结果]产量与有效穗高度相关,受播种期、移栽谷苗数和移栽密度3因素共同影响,其影响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栽插密度、栽插谷苗数、播种期。千粒重受播期影响较大,达显著水平;结实率与移栽密度、有效穗负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着粒数受到影响较小,均不显著;有效穗与移栽密度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群体平均株高受播种期和移栽谷苗数影响,推迟播种期和减少移栽谷苗数则群体平均株高变高;穗长随着播期推迟而变短,但变化不大;穗粒数随移栽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生育进程只受播种期影响,播种期越靠后影响越大。不同处理株型、叶姿、叶色等农艺性状无明显区别。[结论]在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红米稻,适时早播、提高栽插密度和增加移栽谷苗数是达到高产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施肥用量对百喜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N75kg、P2O552.5 kg和K2O52.5kg可显著提高百喜草种子产量,而且有利于土壤培肥;同时增施叶面肥可以相应增加百喜草种子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利于提高百喜草种子的质量。施肥量过高或偏施氮肥,导致百喜草营养生长过旺,达不到理想的有效穗数,反而不利于实现百喜草种子高产。  相似文献   

16.
开展适宜密度下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Y两优1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1号在不同时期施用分蘖肥对其生育期影响不大,在移栽后第10 d施用分蘖肥Y两优1号产量最高,有效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空心莲子草对移栽水稻的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明确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axeroides)的发生对移栽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采用人工接种空心莲子草进行不同密度对移栽水稻为害损失测定试验。2002年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发生密度和移栽水稻产量及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粒重的最佳数学模型均为直线函数关系,方程分别为:Y=8288.6—327.3X,Y1=94.090—2.822X,Y2=17.153-0.148X,Y3=26.305-0.156X。试验安排密度范围内,空心莲子草的发生为害可对移栽水稻产量、每穗实粒数造成极显著损失,对有效穗数和粒重造成的损失不显著。经济阈值计算结果表明,用使它隆(fluroxypyr)进行防除,当空心莲子草在移栽稻田初始发生密度达0.69株/m^2以上时,即需用药防除。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应用水稻强化栽培,移栽密度为15.3株/m2到6.9株/m2。产量以密度15.3株/m2最高,比对照增产10%,主要表现在增粒增产。移栽密度显著影响产量和每穗实粒数(R12=0.9917,R32=0.9339)。水稻强化栽培各处理密度之间比较,产量随移栽密度的下降而下降,主要是由于单株分蘖和有效穗的增加,导致平均穗型变小。单株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与移栽密度成显著的相关(R82=0.9594,R92=0.9506)。因此,在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时应重视适宜移栽密度的选择及综合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19.
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和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1999~2002年进行的水稻直播和抛秧、插秧移栽试验调查,直播稻主要生育特点是秧苗素质好、分蘖快、苗峰出现早、有效穗数多。但易发生草害和倒伏,平均每穗粒数少,其增穗部分对产量的贡献大于减粒部分对产量的影响,并且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香根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冬季低温是影响香根草冬季移栽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越冬性能以及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返青期、成活率、株高、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等均有一定影响,而且不同时间移栽的香根草其覆盖效果也存在差异。总体上,初冬和隆冬前移栽香根草,覆膜处理效果最好,可提高香根草的成活率;隆冬后移栽香根草,不需要采取任何覆盖措施即能生长良好,而覆盖秸秆和覆土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使香根草的返青时间推迟、成活率降低、分蘖数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