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籼粳杂交稻品种'嘉优中科3号’‘春优927'和'甬优538'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籼粳杂交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以获得最佳播种时间,为实现高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播期对不同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各不相同。'春优927'与'甬优538'生育期较长,播种越早生育期越长,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较大;'嘉优中科3号'生育期较短,播期对生育期影响不大。播期对'春优927’的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子的影响较小,不同播期处理间的变异系数最小;而播期对'嘉优中科3号'的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子的影响较大。产量与每穗实粒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每穗实粒数与穗长和结实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千粒重与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种植籼粳杂交稻品种,建议通过选择适宜播期,适当控制穗数,增加穗长和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达到解决茬口矛盾和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杂交稻旱种最佳的栽培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旱育秧覆膜移栽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从3月30日推后到4月20日,杂交稻旱种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从155 d缩短到148 d;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为:结实率>实粒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主要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正效应顺序为:穗长>结实率>有效穗数>千粒重>成穗率,直接通径负效应顺序为:株高>穗粒数。杂交稻旱种可通过提高结实率和穗长来增加产量,同时要控制株高。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播期>施氮量>密度,旱育秧覆膜旱移栽杂交稻最优高产栽培组合为:3月30日播种、每公倾90万基本苗和施用纯N 90 kg作分蘖肥。  相似文献   

3.
明确国审冬小麦新品种衡S29的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可为该品种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此特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播期和6个种植密度处理,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旱作节水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1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不显著。2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随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一定范围内,衡S29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减少,穗粒数随播期推迟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表明:衡S29适宜播期为10月6日—17日,最佳播期为10月6日—11日,最佳种植密度为270万~330万/hm~2。  相似文献   

4.
吴霞  陶诗顺  钟昀  马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63-12565
[目的]探讨油后直播杂交稻适宜的成株密度。[方法]以F优498、金优527和中优838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油后直播杂交稻成株密度与其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油后直播杂交稻成株密度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每株穗数、穗着粒数、穗实粒数及单穗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位面积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相关性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结论]与参试品种性状相近的杂交稻品种,将其成株密度控制在20~30株/m^2范围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航天诱变小麦新品种航宇19高产高效栽培措施,采用二因素互作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以明确该品种在豫中北部生态条件下的最优栽培措施。结果表明,播期、密度和播期×密度互作对航宇1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显著影响,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效应。播期对航宇19穗粒数的影响不明显,播期延迟后,单位面积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密度增加后,成穗数相应增加,但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本试验条件下,航宇19的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前后,且150~195 kg/hm2的播种密度可使航宇19达到更高的产量水平。说明通过调整播期与密度,可使该品种的单位面积成穗数和穗粒数显著响应,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钮翠绿叶面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优1128、天优3301及Ⅱ优3301为材料,研究了钮翠绿叶面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能显著提高超级早稻产量,影响的效果与品种有关,两优1128、天优3301及Ⅱ优3301分别提高了12.16%、11.86%和11.66%,增产主要原因在于喷施叶面肥,提高了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干物质累积量、单茎叶面积与叶面积指数(LAI)及协调库源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邯麦14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冀南麦区冬小麦品种邯麦14号的适宜播期和密度,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播种期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研究了不同播期(10月10日、15日和20日)和密度(270万株/hm2、345万株/hm2、420万株/hm2和495万株/hm2)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影响极显著;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播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均有显著影响。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小。本研究条件下,邯麦14号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15日、基本苗密度为345万~4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对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等因素对盐两优22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发现,结实率和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结实率、每穗粒数、穗长、有效穗对产量的作用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认为,有效穗、结实率、每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直接作用较大,千粒重、结实率和每穗粒数通过与其他产量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水稻单产。因此,在盐两优2208高产栽培时要注重灌浆期水肥管理,氮肥适当后移,在倒3叶时增施粒肥以增加穗粒数并提高结实率,为实现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晚籼稻C两优817为试材,研究2个播期下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每穴最高苗数、单株分蘖率、每穴穗数逐渐降低,成穗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株高、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现下降趋势,而有效穗数则呈现出上升趋势,C两优817在移栽密度21万穴·hm-2时产量最高。播期提早则可显著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挖掘超级杂交稻金优785的产量潜力,在2008—2013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对金优785在区域试验和超高产示范中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优785产量构成因素中单位面积穗数的对产量贡献最大(PC=0.665 1),其次是穗粒数(PC=0.505 8),千粒重对产量贡献最小(PC=0.027 1);超高产示范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结实率极显著高于区域试验。金优785产量潜力大,具有超高产能力,实现超高产的主要途径为提高穗数,在足够穗数前提下,主攻大穗,在此基础上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在10.5~11.25 t.hm-2的目标产量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四川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进而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成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成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穗粒数、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制订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早杂W两优341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每公顷纯氮用量设0、120、150、180 kg)和栽插密度(每公顷30万、36万、45万穴)对其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肥用量对有效穗数影响大.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小.不同氮肥用量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②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千粒重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有效穗数影响较大,各栽插密度下,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③氮肥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④栽插密度对W两优3418的稻米品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杂交稻天优3301再生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天优3301再生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调控途径,2007、2008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设置分期播栽试验,调查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天优3301从头季播种至再生季抽穗的积温为4000℃;早播早栽田头季显著延长营养生长期,结实期与光温高值期重合,再生季在安全齐穗期前抽穗,有利于建成多穗大穗、高结实率的群体;早播早栽田决定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是穗数和每穗粒数,二者对产量提升的贡献率合占95%以上,其中头季以每穗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最高,再生季以穗数对增产的贡献率最高;迟栽迟播田头季结实期寡照,再生季花期和结实期遇冷害频繁,最终结实率低限制了高产。天优3301作再生稻栽培,宜早播早栽、适当密植;头季高产须在形成足额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再生季高产的关键是促进腋芽萌发,形成比头季多70%~100%的穗数。  相似文献   

14.
寒地水稻折衷直播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形成寒地水稻折衷直播高产新技术体系,其技术核心为早中熟耐寒品种、供氧剂种子包衣、机械旱直播、侧条施肥、早期灌水等5个技术要素.结果表明:选用龙粳8号,供氧剂包衣,播期在5月6~13日,播种量100.0~112.5 kg·hm-2,播深5~20 mm,产量可达到7 5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优10号、天优122、五丰优128、两优培九和玉香油占等5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在广州地区早、晚季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与常规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稻有效穗数较多、千粒重较大,常规稻则每穗总粒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此外,超级稻早季每穗总粒数和晚季千粒重对产量有最大的正直接效应,因此早季重点增加每穗粒数、晚季注重提高粒重是增加超级稻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双季晚稻皖粳97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描述了双季晚稻皖粳 97的特征特性。分析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有效穗数 ( 0 .6 80 6 )、千粒重 ( 0 .6 33 6 )与产量呈显著 (r0 .0 5,1 0 =0 .5 76 0 )正相关 ,而穗总粒数 ( 0 .1996 )和结实率 ( -0 .0 989)与产量相关程度较小。在综合考虑影响产量和稻米品质诸因子的基础上 ,归纳了皖粳 97作双季晚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选好茬口早播早栽 ;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合理密植争穗增粒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把好收割入库保优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4个超级稻品种进行试种,筛选适宜南宁市早稻种植的产量高、熟期适宜的超级稻品种,为南宁市超级稻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Y两优1号为对照,对14个参试超级稻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试超级稻品种生育期为115~136d,以中浙优1号最长(136 d)、丰源优299最短(115d).不同超级稻品种株高、穗长分别与对照相差-10.1~7.4、0.1~3.0 cm,均以丰源优299最高.除天优122、天优998和中浙优1号有效穗高于对照外,其他参试品种有效穗(236.40万~287.85万穗/ha)均低于对照(300.75万穗/ha).丰源优299、Ⅱ优航2号、五优308等9个品种的平均每穗总粒数(152~181粒)均高于对照.桂两优2号、特优582、天优998等9个品种的结实率(78.21%~89.26%)均高于对照.准两优1141、天优3301、丰源优299等5个品种的千粒重高于对照,增幅为1.4~5.9g.参试品种中有7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1.5%~9.9%,其中准两优1141、Ⅱ优602、内2优6号、特优582等4个品种比对照增产3.4%以上;其余品种比对照减产,减产幅度为3.5%~10.9%.[结论]准两优1141、Ⅱ优602、内2优6号、特优582等7个品种的产量潜力高、熟期适宜,可作为南宁市早稻主推品种,其余品种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叶龄插秧对北方粳稻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粳稻品种农大3号,通过分期育苗形成不同叶龄(2.5叶、3.5叶、4.5叶和5.5叶)秧苗,采取同期插秧、同期收获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叶龄插秧对北方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省适宜的插秧叶龄为4.5片叶,叶龄高于或低于4.5片叶都会导致单穴粒重、单穴穗数、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饱满粒率、经济系数及生物产量下降:在一定的叶龄范围内(2.5~5.5片叶),提高插秧期的叶龄有助于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和食味;降低垩白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小苗移栽(≤3.5片叶)不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