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内涵及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 农村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乡村生态 宜居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推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的举措,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 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过去的发展模式向内涵品质提升的阶段。文章主要探 讨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内涵及品质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卞纪兰  张玉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236-238
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乡村人口流失、"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乡村发展缺乏内在动力.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公共设施、环境治理概况,总结全省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瓶颈,为政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支撑。以河北省为例,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制约因素与发展路径进行探析。从精准设计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培育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乡村医疗条件、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推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等方面,提出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决断。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则为解决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提高农村全要素生产率,更为重要的是为农村振兴找到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几年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目前乡村发展内在动力还有所不足,以目前国内的几种模式为参考,分析河北省乡村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为河北省乡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为其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虽然每一要求各有侧重,涉及的领域、建设的重点、发展的规律各有差异,但五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往研究者多着力于研究某一方面要求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本文将跳出传统研究视角,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重点着眼研究乡风文明与生态宜居两个内在要求间的关系,首先阐述乡风文明对生态宜居的韵染作用,然后分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以乡风文明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振兴是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精准确定“五大振兴”任务,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五个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都市农业的深入推进面临法律困境,包括农地产权结构失衡抑制都市农业增长、农业现代化立法滞后于农业技术探索、都市农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应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逻辑起点,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我国都市农业法律制度,确立都市农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与科技强国等并列为七大国家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利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实施路径为重塑城乡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以及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中,集体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效依托,增加农民收入,为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提供新的路径。发展集体经济,在实现产业兴旺、打造生态宜居农村、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集体经济缺乏可持续性、农民参与集体组织不积极、集体组织代表性不足、集体经济发展范模式化。必须加快推进农民主体现代化,建立明晰的产权动力机制,营造良好的外部保障机制,完善内部管理与分配激励,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将人才振兴贯穿到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中已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大举措。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农村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和农村人才的激励政策与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实践路径,以期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战略举措。为了有利于基层政府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介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对于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衡、人才引进困难、人才内生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为此,必须坚持“引、育、用、留”多管齐下,从优化环境、发展教育、加强统筹、制度激励等方面持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农用地产权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现行农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现状,认为我国目前的农用地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不明、土地产权缺乏保护、没有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等方面的缺陷,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农村非农化对土地产权制度所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明确界定农地产权主体、大力推进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靠什么实现?“田园综合体”或许是重要载体之一。融合了各种要素的“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首次出现在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指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统筹考量、一体布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推进“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我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目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阶段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能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2019年11月21日,中国农学会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大学在南京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聚焦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交流农业绿色发展路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专家建议,积极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关键。农村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来源,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为例,分析村集体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农业农村工作是重中之重,而乡村文教事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也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对贵州省7个县市所属村庄的调查发现,目前贵州农村地区文教事业存在乡村文教设施建设未能满足村民需要、乡村文教活动开展质量不高、乡村教师水平与村民较高的教育需求不适应等问题。提出建议:激发村干部建设意识,拓宽文教设施建设助力渠道;加强文教主体建设,激发文教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城乡教师资源流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生活水平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工作重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科技园区融合发展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当前乡村旅游对农业科技传播与应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找出乡村旅游与农业科技园区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部门应从加强融合程度、健全融合机制和树立品牌意识三方面出发,以此来提升乡村旅游与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融合度。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大建设”中被置于突出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秉要执本,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观点和方法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