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推进农用地流转有助于土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利用,是解决当前家庭承包土地制度带来的农地产权分散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尚存在着承包产权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流转保障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流转各方主体利益难以协调,土地流转处于低级自发阶段。本文通对不同利益主体(农户、政府、经济组织)的流转诉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最关心的是流转的土地收益、经济补偿和自身的社会保障度,流转的方式倾向于保留承包权出租使用权;经济组织认为农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收入,但需要面临较大的风险;政府部门认为农地流转可以提高农地利用率,但政府在推进农地流转政策过程中会遇到农户对政策不了解和对自身利益担忧的实施阻力。最后从三个利益主体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制衡关系出发,从完善农地产权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产权主体不明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不明确、土地承包期不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农地制度的创新应满足兼顾公平与效率、能够有效地克服外部性、能够有效地克服搭便车行为、能够有效地克服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等要求。因此,应明晰和规范农地的所有权、向以效率为中心的农地制度过渡、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尽快建立现代农地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我国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作为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当前,我国农地制度安排存在诸多弊端,基于此,从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土地使用权受限、土地产权残缺、农地征用制度不合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现状及其缺陷的分析.提出今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要通过界定农地产权主体,理顺主体这间的权益关系,一方面为农村市场经济塑造微观的农业市场经济主体。另一方面使土地产权能够进行市场化流转,在市场流转过程中达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5.
基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演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在维持现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基础上,明晰土地所有权并物化使用权,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逐步推进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产权平等,完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配套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有的地方实行了大调整或微调,这其中表现出土地产权模糊的现象,农民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从税费改革到现在税费全免还实行农业补偿时期,我们必须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民是土地所有权主体,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的产权残缺与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残缺是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为产权主体的模糊性、虚置性,多级所有权的存在,使用权的不明确和不稳定等。本文主要从土地所有权的残缺和使用权的残缺两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的产权残缺问题,以更好地加强产权制度建设与改革,逐步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及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地评估中土地评估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农地评估的背景及现状1.开展农地评估的背景。第一,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制度逐步确立。随着土地交易产权制度的建立及变迁,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改变,使得从前只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开始建立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会议提出将加快完善和推进农用地的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以全面掌握、科学量化我国农用地的质量状况,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效率。第二,土地估价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由于产权界定不合理,农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方面存在问题,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土地资源浪费,增值困难,以及个别村干部在土地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着腐败和以权谋私现象。因此,文章认为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一要建立土地流转的配套机制,二要提供农地优惠贷款,三要建立调节农村土地制度的仲裁结构,四要实行农地永包制。  相似文献   

10.
许士凯  姜法竹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343-344,349
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农地产权制度、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培育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政府加强宏观监管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升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农地征用与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对农地产权的侵害,以及其运行过程中所折射的农地产权的残缺,提出要完善农地产权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入市场化手段改革征地制度;二是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建设,即明确所有权主体,界定产权边界,设立农地发展权。  相似文献   

12.
李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49-21151
在对我国农地产权法律制度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农地产权股权化这一路径弥补农地产权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地信托改革的地方试点实践,运用“三权分置”理论和信托原理分析农地信托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制度保障。结果显示:“三权分置”赋予农地经营权明确的法律地位,坚持集体所有权长期不变、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盘活土地经营权,成为促进农村土地高效有序合理流转的优势制度选择。农地信托改革应以建立权责明确的农地信托主体制度为前提,以完善农地信托登记制度为基础,以农地信托监管制度为保障,以完善信托激励机制为动力,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4.
唐邦勤  周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200-4202
建国后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变革中,我国村组集体的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历经了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曲折变迁。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和"三权分离"格局的形成,为我国村组集体重新获得农地经营权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经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范式,对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模式进行识别。由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制度更替后变迁至农民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经过制度转换与更替后变迁至农民集体所有制,由农民集体所有制经过制度层叠后变迁至"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由"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经过制度漂移后变迁至"三权分置"产权制度,这表明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渐进式的并且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多因果作用下的产物。未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从多角度出发,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地产权结构、以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农村土地价值观念、以农业数字化助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升级,推动农地产权制度的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16.
林权纠纷是纠纷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根据已存在的林木或森林的归属权和所有权及使用权 展开的争议,它具有民事纠纷与行政纠纷的双重特点。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产权不明,山证年代久 远,不够规范,界限划分不够明确,而其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包括非诉讼解决方式和诉讼解决方式。 本文就山林权属纠纷问题及解决对策做出了浅论。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土地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需要农地流转,农地流转呼唤"三权分离"。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农地产权改革,对当前的农地"三权分离"进行了产权界定,强调"三权分离"的重要性;继而分析认为农地"三权分离"存在农地"非农化"与"非粮化"、工商资本挤压农民利益、信贷配给等风险,需要党和各级政府警惕,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地产权变更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变更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变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农地承包期限不稳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最后从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经营权是“三权分置”政策施行下独立出来的一个全新权能概念,但其与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土地产权理论框架下的土地经营权制度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清晰的发展脉络和具体的现实困境,体现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当前“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发展迅速,然而土地经营权本身还存在着概念和法律界定上的理论难题,在流转过程中也存在土地流转不规范、承包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受侵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受侵害和配套政策设施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发展和完善土地经营权制度,确保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畅通,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和法律规范,增强土地流转配套服务与管理,从而推动“三权分置”政策扎实落地。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承包中一些侵犯外出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工作,维护外出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