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总要求,要求在农村建设领域全面落实。“生态宜居”的要求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让农村的环境更优美,生态更宜居呢?本文将重点研究价值工程原理及其在农村绿色建筑管理中应用,以绿色建筑引领农村生态振兴。注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使传统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诸多因素与生态宜居有机结合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阐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是在解决乡村突出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为村民营造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完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本文针对我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中垃圾处理方式不科学、污水排放量大以及乡村绿化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提出从意识培养、资金投入、措施改进三个方面探索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新路径,以期加快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沈阳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建设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应注重"五生",实现"五美";辽宁省沈阳市在2014年已经开始进行生态宜居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F0003-F0003
2020年,襄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科学谋划,综合施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连线成片”铺开,打造了一批再现襄阳记忆、彰显大美襄阳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大建设”中被置于突出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秉要执本,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观点和方法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进行部署,既抓住了当前 乡村发展的关键,也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超越。本文主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对乡风文明建设进行探索 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党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是重要保障,其体现着乡村文化发展与兴盛。乡村振兴需要文化作为基础,因此需要加强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实现乡村居民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统筹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9.
正对深度贫困县、传统农业县台前县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历史机遇,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形成文明乡村新气象,建设乡村有序治理体系,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为弯道超车、赶超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重点要抓好"五个结合":实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坚持抓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对于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而言,深入研究这一宏伟构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文章基于生态宜居视角,建立1949—2019年我国4858条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政策文本库,剖析其数量与结构分布、类型与部门、阶段性内容,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公共服务和乡村文化传承等5维度构成的生态宜居视角推演我国乡村建设历史进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形成过程,为制定并实施生态宜居乡...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昌平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也存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中,强化乡村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无疑是一项需要深入探索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文章在学习与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基础上,指出以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生命安全为重点,着力构建以生产、产业、经营、人才为重点的科技创业绿色发展体系和以政府为主导、乡村为平台、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体系,推动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并提出了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追求更加强烈,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需求随之增强,作为乡村记忆符号的祠堂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祠堂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社会性、传承性、稳定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发挥着保证、凝聚、育人和激励等功能。将祠堂文化与乡村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通过推进美好乡风和乡村振兴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建设中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以北京卫视《向前一步》栏目中北京市密云区、平谷区和门头沟区三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协调解决矛盾的过程,挖掘争议背后的实质问题,总结利益冲突内在的普遍规律和解决方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冲突,一方面需要引导、支持、帮扶有关群众,以新的生计替代方式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与疏导,统筹把握好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仍存在着产品创新开发程度不够、产业链条短、乡村文化建设受轻视、乡村生态资源缺少科学规划和保护等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扎根农村、依托农业,以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提出要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北京乡村旅游产品异质性、促进景区间联动、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完善生态保护和投入机制等发展路径,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内涵基础上,结合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实践,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绿色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取得的成效及获得的深刻启示,并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乡村绿色振兴、坚持严格依法治理、坚持发展循环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作为兼具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平台,其品牌化建设能够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3个试验基地发展建设实例,根据试验基地自身品牌优势,在明确品牌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品牌建设措施与建议。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具备区位优势、科技支撑引领优势、科技研发平台优势和科技人才丰富等优势。可以在树立农业科技培训品牌、产学研合作品牌、科普教育品牌、三产融合品牌、基层党建品牌方面有所建树。通过提高品牌意识、强化创新理念、建设专业队伍、加强对外宣传等措施,打造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品牌。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品牌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开展,有利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秦守亮 《农学学报》2022,12(9):70-76
在广西北流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为提升乡村建筑风貌,完善建筑功能,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筑形制及营造手法的发展方向。针对北流市所处桂东南地区乡村不同建筑类型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建筑外部形态更新手法,包括在原建筑结构基础上构建新的建筑表皮、以轻介入手法结合标准化适当提升建筑外立面、重建建筑外部形态的乡土性体现以及打造景观环境来完善建筑功能等。在北流市清水口镇积丽村的村民小组进行实践,在设计中结合村民和村委会意见,在建造中结合施工单位的实践经验和建议,突出乡土性和经济性,建成后获得村民和村委会等使用者的认可,探索了一条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