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新型氮肥对广东地区水稻减肥、增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效果差异.[方法]以广东水稻土、粤香占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单施尿素)为对照,研究氮肥增效剂(含脲酶抑制剂)及其减氮、多功能氮肥(硫包衣尿素)及其减氮、五粮旺(内含脲醛缓释氮)及其减氮对水稻产量、氮磷钾肥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尿素相比,施用五粮旺(内含脲醛缓释氮)及其减氮处理的实产显著增加了35.9%、27.9%,五粮旺处理的氮、磷、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59.9%、110.0%、35.1%,五粮旺减氮处理的氮、磷、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56.0%、70.0%、23.3%,达到了减肥、增效、增产的目的;增效氮肥(含脲酶抑制剂)、多功能氮肥(硫包衣尿素)处理及其减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产生的效果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效果相类似.[结论]不同新型氮肥按照减肥增收效果表现为五粮旺=五粮旺减氮20%>增效氮肥≈常规尿素>多功能氮肥减氮20%≈多功能氮肥≈增效氮肥减氮2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氮肥减施措施对水稻产量、田面水氮含量和氮肥施用效率的影响,为广州市水稻氮肥减施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在广州市郊开展水稻田间试验,设不施氮(CK)、常规分次施肥(CF)、缓释氮肥减施 25% 分次施用(SFT)、缓释氮肥减施 25% 一次施用(SFB)、缓释氮肥减施 25%并结合有机替代一次施用(SFB+OS)5 个施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的田面水氮含量、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SFB 处理的田间水氮含量在移栽后 3 d 高于 CF 处理,之后迅速降低,并保持较低的水平;SFT 处理和 SFB+OS 处理的田面水氮含量在移栽后 1 周与 CF 处理基本一致,之后均显著低于 CF 处理。施氮处理的水稻秸秆和籽粒的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减氮处理对水稻秸秆和籽粒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与CF 处理相比,不同减氮处理对水稻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减氮施肥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理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其增幅分别达到 35.16%、33.58% 和 16.84%,其中 SFB+OS 处理增幅最大。【结论】缓释氮肥减施 25% 分次施用和缓释氮肥减施 25% 结合有机替代一次性基施均可显著提高氮肥施用效率,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尤其是 SFB+OS 处理),且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持平,是广州市郊水稻实现氮肥减施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滨海盐碱地上不同的氮肥用量对水稻抗性的影响,以常规中粳中晚熟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3‰~6‰含盐量条件下研究4种氮肥处理方式下对水稻叶龄、分蘖动态、株高、地下及地上部分生长指标、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量15%对水稻的叶龄没有影响,但减氮量20%显著影响了水稻的叶龄;减氮量15%时,可以促进水稻分蘖,且磷肥、钾肥的配合施用不仅可以减少氮量施用,还可以促进水稻分蘖;氮减量15%能显著增加水稻的根系生长能力,可以使水稻具有较强的耐受盐碱胁迫能力,可以增加水稻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减氮量15%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产量7.53%,提高土壤对已施化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在肥力高、低2个土壤进行氮肥减施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水稻相比,施氮肥水稻籽粒产量、穗粒数和有效穗分别提高29.9%~51.8%、10.9%和27.1%。氮素在水稻体内的累积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高肥力土壤肥料减施,水稻籽粒产量并没有显著降低,而且氮肥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和氮素内部利用率均略微提高。低肥力土壤肥料减施,水稻产量降低13.0%。尽管氮肥表观利用率只有23.9%~28.1%,但水稻当季所吸收的氮占施氮量的67.1%,这说明,施入的氮肥绝大部分被水稻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节肥增效施肥模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倒伏、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水稻品种“吉农大138”为材料进行2年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模式农民传统(T1)、增密减氮(T2)、改良农民传统(T3)、有机肥替代化肥(T4)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减氮和改良农民传统比农民传统的2年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1.42%和3.31%;穗数分别提高19.75%和14.75%,千粒重分别提高8.72%和4.99%,每平方米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增密减氮比农民传统的氮肥偏生产力增加29.01%;且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SPAD值均比农民传统模式更优化。增密减氮施肥能够增加水稻的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干物质量、光合势和增加水稻产量,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并可减少氮肥施用量,是一种较好的水稻轻简化栽培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的水稻生产主要是以氮肥使用为主,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江苏淮安地区氮肥使用状况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果,并且研究了江苏淮安地区水稻节氮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首先从水稻节氮的可行性出发,分析研究节氮栽培技术的主要方法,并且探讨如何增强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效果,在使用氮肥使用量适当的情况下,以最小的量来获得高产高效的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上海市金山区水稻生产中应用的具体减氮效果,掌握合理的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促进水稻生产上化肥减量增效,通过设计不同的氮肥用量梯度,开展了水稻侧深施肥减氮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减氮10%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基本持平,且差异不显著,表明水稻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可达到氮肥用量减少10%且不减产、不减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培育和利用氮高效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适宜广西稻区的6个水稻品种,设4个施氮量水平(0、75、150和225 kg/ha)的田间试验,测定不同施氮量下各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和氮积累量,并计算氮肥利用率,通过回归分析各水稻品种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估算出获得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及其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结果】在0~225 kg/ha施氮量范围内,6个水稻品种的株高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但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与施氮量的关系表现不一致;水稻产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达225 kg/ha时,除桂野丰产量开始下降外,其他品种产量增加缓慢。与无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在35.92%~67.45%,由高到低依次是恒丰优777>桂育11号>野香优3号>桂野丰>百香优139>桂育9号。6个水稻品种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氮肥贡献率则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达225 kg/ha时,氮肥贡献率增加缓慢甚至开始下降;不同水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率不同,氮高效利用品种(恒丰优777)的平均氮肥吸收利用率是氮低效利用品种(野香优3号)的1.53倍。6个水稻品种当季获得最高产量时的适宜施氮量在181.9~219.7 kg/ha,氮肥农学效率在10.1~17.9 kg/kg,氮肥偏生产力在30.6~41.9 kg/kg。【结论】不同水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条件下,初步筛选出恒丰优777和桂育11号两个氮高效利用品种。  相似文献   

9.
按照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试验示范的要求,为探索适合在如皋市推广应用的氮肥减量绿色调优栽培技术路线,于2019年开展了减氮条件下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常规施氮量减少10%的条件下(即每667 m2施纯氮19.8 kg),基蘖肥与穗肥的氮肥用量比例以5∶5最优,其次为6∶4,在这两种肥料运筹下水稻产量与对照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0.
连年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1~2006年在平湖市新埭镇青粉泥田进行了6年的水稻氮肥用量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当地水稻常规氮肥用量具有较大的减量空间,减氮1/4可与常规施肥产量持平;减氮1/3在短期内并不影响水稻产量,但长此以往会因氮素产投不平衡而减产;配施有机肥(鲜猪粪15000 kg/hm2)减化肥氮44%表现出比常规施肥增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水稻生产上科学施肥水平和氮肥利用率,特进行了氮肥减量施用对"扬粳805"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常规施肥、减氮5%、减氮10%、减氮20%4个处理中,减氮5%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扬粳805"的苗情长势,较常规施肥的千粒重增加1%,每667 m2产量减少0.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常规施磷钾条件下减氮对不同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水稻精确减量施肥及氮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大田常规施磷钾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水平氮肥处理(常规施氮肥(纯氮187.5 kg/hm2)、减氮28%(纯氮135.0 kg/hm2)和不施氮肥(纯氮0 kg/hm2))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和“天优998”)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条件下“粤晶丝苗2号”和“桂香占”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增加但有效穗数减少,对“天优998”产量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减氮28%处理对水稻的碾磨品质和蒸煮品质无显著影响,提高了“天优998”的外观品质。减氮28%处理有利于提高“粤晶丝苗2号”和“桂香占”灌浆期剑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对氮吸收影响不显著,但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结论】适度减氮有利于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增产、稳产及保持或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选用寒地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穗数型高产品种龙稻11号与优质品种龙稻18号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通过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和齐穗期增施氮肥处理及对照处理,系统比较根外喷施硫酸镁对水稻淀粉品质性状、叶片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转录表达量及根系活力变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显著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而齐穗期增施氮肥处理使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而降低蒸煮食味品质,硫酸镁处理通过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黏性和食味品质;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或齐穗期增施氮肥均显著提高灌浆成熟期叶片全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及灌浆各时期叶片Rubisco亚基基因转录表达量,增强水稻根系活力,促进根系氮素吸收,调控灌浆不同时期叶片和籽粒GS活性,但喷施硫酸镁效果显著优于增施氮肥;叶片全氮含量与GS活性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含量、伤流液含氮化合物总量及Rubisco各亚基基因mRNA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减氮同时在灌浆成熟期根外喷施硫酸镁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蒸煮食味品质的有效途径,研究为阐明根外喷施硫酸镁对水稻淀粉品质形成的影响和提高优质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2年水稻化学氮肥减量施用田间试验及1年较大面积的推广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崇明常年高氮水平下的水稻栽培区,降低氮肥用量可以通过土壤高、中、低碱解N含量水平,以维持现有水稻单产为原则,针对性地选取减氮途径进行减量,2年结果可比习惯施肥减氮15%~20%。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不同化肥减量模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在化肥减量模式下为甬优1540高效、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试验设计包括CK(对照不施肥)、CF(常规施肥)、T1(基肥减氮15%)、T2(追肥减氮15%)、T3(基肥减氮至椒江区化肥定额制)、T4(追肥减氮至椒江区化肥定额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化肥减量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提升;其中T1处理效果最好,水稻产量相比常规施肥提高8.6%,氮肥利用率是常规施肥的1.22倍;T2处理下水稻产量提高5.2%,氮肥利用率是常规施肥的1.18倍;T3处理下水稻产量提高3.4%,氮肥利用率提高3.9百分点;T4处理下水稻产量提高1.7%,氮肥利用率提高2.3百分点。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同化肥减量模式下籽粒和秸秆中的氮元素含量降低,籽粒和秸秆中的磷元素含量增高,钾元素无明显规律;在同种减氮水平下,基肥减氮处理下的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优于追肥减氮处理。因此,浙东沿海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双季稻地区宜推广基肥减氮15%模式,纯氮投入量在174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水稻插秧栽培技术在施氮肥定量的情况下,氮肥分不同时期施用后水稻产量的变化规律,对插秧栽培水稻进行常规施肥和前氮后移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施肥实际产量增加541.5 kg/hm2,增产5.3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求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以期为当地钵苗机插水稻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在统一钵苗机插条件下,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N0(0)、N1(187.5kg/hm~2)、N2(225.0 kg/hm~2)、N3(262.5 kg/hm~2)、N4(300.0 kg/hm~2)、N5(337.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2个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N4水平下最高;移栽至拔节与拔节至抽穗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N4处理最大;2个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常规稻品种在N4水平下吸收利用率最高,杂交稻品种在N3水平下最高。[结论]在氮肥用量为300.0 kg/hm~2时,2种钵苗机插水稻各项群体指标较优,干物质积累多,有效穗数足,产量较高,氮素吸收利用率较大。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新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雅  胡润  朱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5):151-153
选取目前水稻大田生产主流杂交水稻新品种徽两优166等5个组合进行氮肥试验,通过高、中、低不同氮肥施用量与不施氮肥进行对比,研究当前主栽杂交稻新品种氮肥需要量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能够增加各品种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均以中高氮水平产量最高。各品种氮肥农学利用率均表现为中氮>低氮>高氮。  相似文献   

19.
合理施肥是促进水稻高产的关键,然而过量施肥特别是氮肥过量现象较为普遍,为达到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在武义县进行水稻甬优6760氮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减氮20%、常规施肥减氮30%和常规施肥减氮40%处理比常规施肥对照水稻产量分别减产2.4%、5.0%和12.1%。常规施肥氮素投入量较高,为251 kg·hm -2,大穗型水稻甬优6760将基肥复合肥改为缓释肥,追肥早施,实现氮素减量20%,可保证水稻产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氮肥减量后,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根系、产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在水稻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均可增加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总根体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所有氮肥配施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减氮30%配施微生物菌剂S处理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与单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4.19%、31.80%、39.07%;同时,其水稻产量相应也增加了686.17 kg/hm~2。可见,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改善土壤酶活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能达到减少化肥用量,保持水稻产量和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