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磷肥施用量对稻麦轮作土壤中麦季磷素及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径流水中磷素的浓度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的径流损失量呈现相同趋势。每公顷施磷量为0、15、30、60、120kg时,磷的当季径流损失量分别达到了623、703、1062、2337、6823g·hm^-2。试验还表明,施磷水平对于麦季径流水中氮素的浓度及损失量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典型农田系统土壤中磷的流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太湖周边典型农田磷流失污染情况,在太湖稻麦轮作区内选取试验田块开展5个施磷肥处理水平下农田磷素流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水稻籽粒和茎秆中的磷含量呈现出小范围波动,当施磷超过一定量后,单一地增施磷肥并不能提高产量;水稻籽粒和茎秆当季带走的磷素平均为26.08、27.44 kg/hm2;过量施用磷素会显著增加表层(0~20 cm)土壤的磷素含量,加大磷素的径流和淋溶损失;水稻季由径流损失的总磷量约1.6~6.9 kg/hm2,施磷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磷素的径流流失量。因此,从保证产量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将施磷量控制在90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3.
不同磷水平处理对水稻田面水中磷氮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学俭  陈晶中  肖琼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68-8570
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处理下水稻田面水中磷氮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下田面水中活性磷与总磷的浓度在施肥初期达到最高,施磷量为0、25、60、120及240 kg/hm2的情况下,田面水中全磷的浓度分别达到了0.16、6.94、19.91、42.67及83.35 mg/L,随后逐渐下降直至相对稳定。在烤田过后,田面水中活性磷与总磷的浓度均有一次明显的回升。不同施磷处理间的田面水中,铵态氮、硝态氮及全氮的浓度没有明显差别。在施基肥初期,田面水中的铵态氮与全氮的浓度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到第7天时降至最低,在以后的2次追肥中也出现了类似趋势。建议施肥后7~10 d为控制养分流失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分析连续11年增量施磷下赤红壤蔗地土壤全磷、Olsen-P以及地表径流磷流失量的变化特征和土壤磷素变化与磷盈亏、蔗茎产量的响应关系,为土壤磷素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长期肥力及地表径流定位监测试验(2008年—),选取不施肥(CK)、推荐施肥(OPT)和增量施磷(OPT+P)3个处理,测定土壤全磷、Olsen-P含量及地表径流磷流失量,分析土壤磷素变化与磷累积盈亏量的关系,采用Mitscherlich模型拟合蔗茎产量对Olsen-P的响应曲线,计算土壤Olsen-P农学阈值,并推算施肥处理土壤Olsen-P含量从第11年降至环境阈值所需的时间。【结果】 CK处理逐年降低土壤全磷含量,年降速率为0.0251 g·kg -1·a -1。施肥土壤全磷和Olsen-P含量随种植年限波动增加,土壤全磷和Olsen-P增速率OPT+P处理高于OPT处理。不施肥土壤表观磷盈亏10.2 kg·hm -2·a -1,施肥处理土壤表观磷盈余41.3—69.2 kg·hm -2·a -1,占施磷量的31.9%—35.6%,以OPT+P处理显著高于OPT处理67.5%。施肥下赤红壤蔗区土壤全磷和Olsen-P变化量均与土壤累积磷盈亏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每累积盈余100 kg P·hm -2,OPT处理和OPT+P处理土壤全磷上升0.06 g·kg -1和0.09 g·kg -1,Olsen-P 含量上升11.0 mg·kg -1和9.1 mg·kg -1。土壤每累积亏缺100 kg P·hm -2,CK处理土壤全磷下降0.32 g·kg -1。Mitscherlich模型较好地拟合蔗茎产量与赤红壤Olsen-P含量的响应关系(P<0.01)。其计算出的土壤Olsen-P 农学阈值为12.1 mg·kg -1。施肥显著提高地表径流磷流失量,且OPT+P处理也显著高于OPT处理。地表径流磷流失量与土壤Olsen-P含量显著正相关。基于土壤磷素变化与累积磷盈亏的关系推算得出第11年OPT和OPT+P处理Olsen-P水平降至环境阈值的时间分别需要12年和16年。 【结论】 在南方赤红壤区,施肥尤其增量施磷在提高土壤磷素累积的同时增加了地表径流磷流失风险。在本试验磷的基础养分条件下,按OPT处理施磷,并从甘蔗种植的第2—3年实行隔年施磷可维持土壤磷素处于农学阈值与环境阈值之间。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科学》2016,(6):61-66
通过2年(2014~2015)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磷素利用效率、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及磷素收支平衡的影响。试验施磷量(P2O5)从低到高设P0(不施磷)、P1(40 kg/hm~2)、P2(80 kg/hm~2)、P3(120 kg/hm~2)和P4(160 kg/hm~2)5个处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磷可增加水稻产量,且在施磷量40~120 kg/hm~2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磷肥用量增加至160 kg/hm~2,水稻产量下降。施磷可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子粒氮、磷、钾积累量。磷肥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下降,分别由31.8%、15.9 kg/kg和241.0 kg/kg下降至19.2%、9.5 kg/kg和65.8 kg/kg。磷收获指数表现为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后降,以施磷量120 kg/hm~2处理最高,为68.9%。与不施磷肥处理相比,施磷可增加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并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连续种植2季水稻后,P0、P1和P2处理的土壤磷素平衡值均表现为亏缺,亏缺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下降。P3和P4处理的土壤磷素表现为盈余,并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磷肥用量(x,kg/hm~2)与土壤磷素表观盈亏量(y,kg/hm~2)进行拟合,得出与土壤磷素盈亏持平的水稻施磷量为98.2 kg/hm~2。综合考虑施磷水稻产量、养分积累、磷肥利用效率、土壤有效磷变化和表观平衡等方面的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磷肥用量应控制在98.2~120 kg/hm~2范围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施磷量对旱作区小麦产量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豫西丘陵旱作区布置田间试验,设施磷(P2O5)0、50、100、150 kg/hm24个水平,研究施磷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磷素能促使小麦产量增加;施磷量在0~150 kg/hm2时,随着施磷量提高,小麦产量和氮、磷、钾的吸收量均先增加后降低,施磷100 kg/hm2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 803 kg/hm2、146.9 kg/hm2、18.8 kg/hm2、93.8 kg/hm2。施磷量增加,小麦籽粒需磷量总体提高,需氮量、需钾量先降低后增加,氮和钾偏生产力总体提高,磷偏生产力降低。随着施磷量增加,氮、钾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而磷利用效率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豫西丘陵旱作区施磷量为100 kg/hm2时有利于小麦产量提高及氮、磷、钾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吉林省水稻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依据产量(y,kg/hm2)与施磷量(x,kg/hm2)关系建立线性加平台方程得出最高产量的施磷量为106.7 kg/hm2,产量为10 687 kg/hm2。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和磷素的积累和分配趋势一致,P120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磷素于抽穗期后均为最大。施磷可显著提高茎鞘中磷素的转运量,P120处理茎鞘和叶片磷转运量、转运率、籽粒贡献率均为最大。水稻的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利用效率、磷肥当季回收率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显著下降的趋势。综合产量与效益、养分吸收及磷肥利用效率等因素,采用最佳经济磷肥用量134.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牛军捷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96-99,107
为了解豆科绿肥紫云英配施化肥降低稻田氮素径流损失的效果,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氮肥N-P-K:0-80-120kg/hm2(Control),常规施肥N-P-K:200-80-120kg/hm2(urea),紫云英配施化肥N-P-K:140-80~120+紫云英22500kg/hm2(urea+CM)3种施肥处理,测定稻田中总氮(TN)、铵态氮(NH4+-N)及硝态氮(NO3--N)的径流损失量.结果表明,与Control处理相比,施肥显著增加了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量,urea和urea+CM处理的总氮损失总量分别达到Control处理的6.53倍、4.73倍.与urea处理相比,urea+CM处理下硝态氮的径流损失量无明显差异,而铵态氮径流损失量和总氮径流损失量则显著降低,分别减少4.00kg/hm2、5.40kg/hm2,降幅分别达到51.0%、27.6%.因此,紫云英配施化肥能有效地减少稻田氮素的径流损失,降低研究区域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
不同磷效率小麦对磷的吸收及根际土壤磷组分特征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磷效率小麦根际土壤磷组分特征及磷高效小麦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素的活化利用特征,以探明磷高效小麦高效吸收利用磷素机理。【方法】在土培盆栽条件下,以小麦磷高效品种CD1158-7、省A3宜03-4和低效品种渝02321为材料,研究每kg土中施磷0、10、20和30 mg(表示为0、10、20、30 mg•kg-1)条件下其生物量、磷素积累量、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水溶性磷、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的浓度差异。【结果】不同磷效率小麦生物量、磷素积累量随着施磷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高效品种显著高于低效品种。不同施磷处理,根际土壤水溶性磷浓度均低于非根际土壤。在低磷处理(不施磷、施磷10、20 mg•kg-1)条件下,高效品种根际土壤水溶性磷出现了亏缺,而施磷量较高(施磷30 mg•kg-1)时,其根际土壤水溶性磷则出现了富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浓度为Ca10-P>O-P、Fe-P>Al-P>Ca8-P>Ca2-P,且Ca10-P浓度占无机磷总量的50%以上。不施磷、施磷10 mg•kg-1,高效品种根际土壤中Ca2-P浓度是低效品种的1.22和1.23倍、1.31和1.59倍。低效品种根际土壤Al-P浓度在不施磷处理下是高效品种1.13和1.23倍。施磷量减少,不同磷效率小麦根际土壤均表现出O-P、Fe-P的减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4种有机磷组分中,以中活性有机磷浓度最高,其次为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而活性有机磷的浓度最低。不施磷和施磷10 mg•kg-1处理,低效品种渝02321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磷浓度是高效品种CD1158-7和省A3宜03-4的2.00与1.76倍、1.68与1.63倍。【结论】磷高效小麦具有较强的磷素积累、物质生产和水溶性磷吸收能力。低磷胁迫下,磷高效品种活化吸收Al-P、Ca-P、活性有机磷能力强于低效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有机肥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新疆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植株磷吸收和分配、产量构成和棉田磷平衡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不同磷肥用量(0、50、100、150 kg·hm-2,以P2O5计)基础上,设置未施有机肥对照处理和添加有机肥处理(有机肥4500 kg·hm-2),测定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吸磷量和磷分配比例、籽棉产量,计算了棉田磷肥利用率和磷素平衡状况.结果 表明:棉田土壤有效磷表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添加有机肥的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高于未添加有机肥处理.植株累积吸磷量呈现出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施磷水平为150 kg·hm-2时,植株累积吸磷量整体较高.籽棉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略有降低的趋势,添加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总体高于未添加有机肥处理,且在施磷量100 kg·hm-2时最高,为5642 kg·hm-2.磷肥利用率在施磷量100 kg·hm-2并配施有机肥时达到最优,为37.24%;随施磷量的增加,棉田土壤磷素盈余量呈增加的趋势,在施磷量100 kg·hm-2并配施有机肥时,棉田磷素收支开始出现盈余,盈余量为16.82 kg·hm-2.综上,在磷肥减施条件下有机肥添加可通过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调节棉花磷素吸收和分配来影响棉籽产量;在综合考虑土壤磷素有效性、棉花磷素吸收和产量、磷肥利用率和棉田磷素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建议新疆棉田磷肥施用量为100 kg·hm-2,并配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1.
露地栽培条件下大白菜氮肥投入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大白菜产量、氮肥利用率、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大白菜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变化不大,产量对施氮量的反应呈平台模式。氮肥利用率在3.3%-12.6%,并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656.4 kg/hm^2(纯氮300 kg/hm^2+有机肥12 000 kg/hm^2)时,氮肥利用率和作物产量最高。合理控制氮肥用量会促进作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施氮可明显提高0-180 cm剖面土壤NO3--N的累积量,残留的NO3--N的分布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并且随施氮量的增加残留深度下移,表现出明显的底层累积。各处理土壤氮均集中在0-100 cm土层中,100 cm土层以下,各处理氮含量渐趋一致。综合不同施氮量对大白菜产量以及环境指标的影响,在本试验肥力水平下,大白菜氮肥投入阈值为656.4 kg/hm^2(纯氮300 kg/hm^2+有机肥12 000 kg/hm^2)时,能够兼顾作物高产与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夏玉米(ZeamaysL.)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佳施肥量。[方法]开展临颍县2007~2010年夏玉米3414试验、氮肥用量试验、丰缺指标试验。[结果]在当前生产条件下,临颍县夏玉米最佳施肥量:高产水平下,氮肥最佳施用量为123.15~216.60kg/hm^2,磷肥为51.00—91.50kg/hm^2,钾肥为25.20~83.85k∥hm^2;中产水平下,最佳氮肥施肥量为109.35~187.50kg/hm^2,磷肥为36.30-79.35kg/hm^2,钾肥为11.55~60.75ke/hm^2;土壤养分含量高时取下限,土壤养分含量低时取上限。夏玉米100kg产量需肥量为:氮2.50kg,磷0.78kg,钾1.61kg;肥料利用率为:氮21.52%~26.20%,磷7.31%~8.43%,钾24.09%~33.96%;土壤养分供应量为:氮116.25~158.10k∥hm^2,磷39.90~82.65kg/hm^2,钾93.00~108.90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率、覆盖率和到位率提供科学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增产能力,使农民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鄂中地区氮磷钾用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究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油菜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3414”设计原理,在湖北省沙洋县布置田间试验,并运用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氮主要影响油菜株高、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磷主要影响单株角果数,钾主要影响油菜的千粒重。施氮油菜最高增产2185.5ks/hm^2,增加纯收入6998.8元/hm^2;施磷油菜最高增产775.5ks/hm^2,增加纯收入2527.1元/hm^2;施钾油菜最高增产255.0ks/hm^2,增加纯收入578.5元/hm^2。本试验条件下,施氮效果最好,施磷次之,施钾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结合当地油菜生产实际,确定推荐肥料最佳施用量分别为N214.5ks/hm^2、P2O5 66.0kg/hm^2和K2O108.0ks/hm^2。  相似文献   

14.
覃其云  曹继钊  梁燕芳  王会利  唐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66-1568,1578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内桉树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情况。[方法]利用径流小区进行定点连续监测研究,分析了间种牧草对桉树林水土流失及其养分损耗的影响。[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桉树纯林(2 919.50 m3/hm2)>桉树林+桂牧1号象草(2 219.42 m3/hm2),地表径流量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与该地区同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基本一致。土壤侵蚀量为桉树林+桂牧1号象草(4.125 t/hm2.a)>桉树纯林(3.835 t/hm2.a),桉树间种牧草流失的泥土比例高,而桉树纯林流失的径流比例大。水土养分流失量为桉树林+桂牧1号象草(4.388 5 kg/hm2.a)>桉树纯林(4.303 1 kg/hm2.a),与土壤侵蚀量大小规律相一致,并得出养分流失大小为有机质>Ca>K>N>P>Mg>Zn>B>Cu。[结论]该地区不同植被型桉树林的地表径流量差异明显,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流失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杂交油菜氮硫配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杂交油菜互丰010为指示品种,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黑麻土上进行了氮硫肥配施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施P2O5 150 kg/hm^2、K2O 30 kg/hm^2的基础上,单施或配施氮硫肥可明显改善油菜经济性状,使油菜增产8.4%~55.2%,纯收益增加122.7~3 056.2元/hm^2。以施N 180 kg/hm...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3种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系统氮(N)、磷(P)流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缓释肥的混施处理(MT)田面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浓度均为最高,分别为24.01和3.78mg/L,降雨产生径流时的N、P流失风险最大。整个水稻季,MT处理的N、P径流流失负荷分别为23.91和2.67kg/hm2,均为3种施肥处理中最高;MT处理的N、P渗漏流失负荷也为最高,分别为9.19和1.79kg/hm2。相对于MT处理,施用尿素和BB肥的无机处理(CT)及施用有机肥的有机处理(OT)能分别减少14.69%和29.18%的N总流失负荷及61.85%和68.97%的P总流失负荷。N、P的径流流失是稻田N、P流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宁南干旱半干旱区谷子(Setaria italica)生产中合理施磷、充分利用潜在的磷素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更好指导当地谷子科学施肥.[方法]设施纯磷0(CK) 、45、90、135、180、225 kg/hm^2 6个处理;一次性基施尿素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结果]在宁南干旱半干旱区,在基施定量的氮肥和钾肥的基础上,增施一定比例的磷肥,谷子产量发生明显变化,施纯磷0、45、90、135、180、225 kg/hm^2 6个处理产量分别为4 855.80、5 018.10、5 220.45、5 471.55、4 915.80、5 773.95 kg/hm^2,施纯磷135、225 kg/hm^2处理与0kg/hm^2处理差异极显著;6个处理间农艺性状差异不大;施纯磷45 kg/hm^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为16.61 kg/(hm^2.mm),施纯磷225kg/hm^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0.50 kg/(hm^2.mm).[结论]在宁南干旱半干旱区,施纯磷225 kg/hm^2、纯氮139.2 kg/hm^2、纯钾67.5 kg/hm^2组合,谷平增产效果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模拟降雨条件下太湖地区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太湖水网地区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在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小区的不同时期,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后稻田总氮(TN)流失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初期是氮素流失高峰期.第一次施氮后5 d(降雨前有田面水),0、225、300和375 kg/hm~2 4种施氮水平的稻田TN流失量依次递增,依次相差均在0.15kg/hm~2以上;第二次施氮后15d(降雨前无田面水),施氮量对TN流失量影响不大,各施氮水平的稻田TN流失量依次相差均在0.05 kg/hm~2以下.氮素流失形态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为主,在第一次施氮后3d的稻田径流TN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所占比例近50%.此外,在一次降水过程中,无论降雨前有无田面水,产生径流的初期都是氮素流失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黑麦草-水稻和小麦-水稻两种种植模式的水稻产量、经济效益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种植模式中水稻的产量差异不明显;在施氮0、75kg/hm^2情况下,黑麦草-水稻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小麦-水稻低23.91%、10.12%,而在施氮150、225kg/hm^2情况下,黑麦草-水稻经济效益分别比小麦-水稻高2.54%、15.28%;黑麦草-水稻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比小麦-水稻模式高,速效磷、速效钾则相反。  相似文献   

20.
氮磷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氮磷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全生育期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氮磷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而后略有上升趋势,大喇叭口期含量最高,除苗期外,其余生育期均以氮磷(1∶1,下同)施用量180 kg/hm2处理达最大值。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随氮磷施用量的增大呈明显降低趋势,但氮磷施用量240 kg/hm^2处理较210 kg/hm^2处理稍高;叶片脯氨酸含量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氮磷施用量180 kg/hm^2处理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