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水稻高产施肥技术与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把握施肥量与施肥期1、施肥期的确定水稻高产的施肥时期一般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四个时期。1.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为基肥,基肥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达到既满足有效分蘖期内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供应,又肥效稳长。基肥应占化肥总量的40%,一般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1.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根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  相似文献   

2.
正一、把握施肥量与施肥期1、施肥期的确定水稻高产的施肥时期一般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四个时期。1.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为基肥,基肥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达到既满足有效分蘖期内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供应,又肥效稳长。基肥应占化肥总量的40%,一般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1.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根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  相似文献   

3.
<正>一、把握施肥量与施肥期1、施肥期的确定水稻高产的施肥时期一般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四个时期。1.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为基肥,基肥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达到既满足有效分蘖期内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供应,又肥效稳长。基肥应占化肥总量的40%,一般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1.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根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  相似文献   

4.
分蘖肥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扬粳4038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分蘖肥的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水稻一生氮肥总用量、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和基蘖肥中基肥与分蘖肥比例都一定的情况下,分蘖肥分2次施用,比例以4∶6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找出不同生育阶段养分最适需肥量,进行了机插秧基蘖肥不同施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机械化插秧基蘖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水稻成熟期、千粒重、结实率、成熟时根系生长情况影响不大;但重施基肥,立苗快,分蘖快,穗长粒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在水稻基蘖肥纯氮总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开展了基肥、分蘖肥不同用量的肥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基蘖肥会明显加深水稻叶色;在本试验条件下,基蘖肥中不同的纯氮用量分配比例,对高峰苗数和分蘖率的影响不大,但基蘖肥纯氮总用量作基肥施用较多时,秧苗素质明显较好,最终分蘖率、成穗率、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实际产量等均较不施基肥只施分蘖肥的CK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肥料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肥料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表明,小麦一生氮肥适宜运筹比例为基蘖肥占一生总施肥量的60%左右,拔节孕穗肥占40%,磷、钾肥宜作基肥和返青拔节肥二次施用。前期施氮肥过多易使群体发育不协调,分蘖成穗率降低,粒叶比小,产是低;后期适量施氮并配合磷、钾肥施用,能有效地增加孕穗后光合物擀生产,粒叶比大,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肥料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表明,小麦一生氮肥适宜运筹比例为基蘖肥占一生总施肥量的60%左右,拔节孕穗肥占40%左右,磷、钾肥宜作基肥和返青拔节肥二次施用。前期施氮肥过多易使群体发育不协调,分蘖成穗率降低,粒叶比小,产量低;后期适量施氮并配合磷、钾肥施用,能有效地增加孕穗后光合物质生产,粒叶比大,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稻草还田条件下减少基蘖肥对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300万株/hm2时,基肥不施氮、分蘖肥减半,小麦产量增加;基肥、拔节孕穗肥不减,分蘖肥减氮50%提高了小麦有效穗数与成穗率;基肥、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千粒重并增加了每穗粒数;基、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稻草还田条件下减少基蘖肥对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300万株/hm2时,基肥不施氮、分蘖肥减半,小麦产量增加;基肥、拔节孕穗肥不减,分蘖肥减氮50%提高了小麦有效穗数与成穗率;基肥、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千粒重并增加了每穗粒数;基、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小麦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单季粳稻超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茅蕾 《现代农业科技》2010,(6):57-57,59
在无为县福渡镇进行了单季粳稻超高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攻中处理产量最高,为8537.25kg/hm2,穗粒数、实粒数为最多,结实率最低;基蘖肥的比例以基肥25%、分蘖肥15%为宜。同时分蘖肥应在秧苗长出第2片心叶时施用,并且应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合理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于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进行,以空育131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基蘖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基肥正常施用时,插秧期施蘖肥处理(T3)与返青后施蘖肥处理(T2)相比,分蘖成穗率提高了9.09%(P0.05),成熟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50%~15.4%,齐穗期透光率降低11.6%(P0.05),产量增加0.12~0.17 t·km-2,氮素吸收利用率提高12.3%~12.5%(P0.05)。当基肥不施用氮肥时,基蘖肥于插秧时施用处理(T5)与基蘖肥于返青后施用处理(T4)相比,成熟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67%~6.51%,产量增加0.12~0.49 t·km-2,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11.0%~11.1%(P0.05)。综合分析表明,当基肥施用氮肥时,蘖肥在水稻插秧期施用效果最好;当基肥不施用氮肥时,蘖肥在插秧期施用效果好于返青期施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稀长大”栽培新技术,就是通过稀播及化学调节,培育长秧龄、多蘖壮秧,促进群体大穗的一套全新的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其技术原理是:依据水稻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大幅度降低秧田播种量和化学药剂调节,抑制秧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低节位分蘖的发生和生长,增大秧蘖弹性,适当延长秧龄,使秧苗移栽后10—20天进入幼穗分化,使秧田分蘖增大增多,减少移栽导致的死蘖空位,发挥低位分蘖易成大穗的优势;又因基肥与返青促蘖肥的施用,既促进本田分蘖,  相似文献   

14.
胡法佳 《农技服务》2011,28(7):969-970
重点分析了不同施肥期氮肥用量配比对杂交中稻产量及结构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控制氮肥施用总量前提下,不同施肥期氮肥用量配比对水稻全生育期、株高及总茎蘖数影响不显著。提高分蘖期氮肥施用比重有延缓茎蘖高峰期、减缓茎蘖数日增量的趋势,分蘖氮肥施用比重与茎蘖日均增量呈反相关。适当提高拔节长穗期氮肥施用比重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实率,但穗肥用量与千粒重有一定的负相关。氮肥施用偏迟可导致结实率、千粒重下降,这主要与后期氮营养过度导致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与积累减少有关。综合分析,黟县杂交中稻氮肥以基肥、分蘖肥、穗肥3次施用,其中40%~50%作基肥,35%~30%作分蘖肥,25%~20%作穗肥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地力、总施氮量和穗期用氮量一致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蘖肥配比对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分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基蘖肥比例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基蘖肥配比为3.5:6.5时产量最高,达到10 193.85 kg/hm~2;基部第1、2叶位分蘖发生频率随着基肥比例升高而增加,中部(第3、4叶位)和上部(第5、6、7叶位)叶位分蘖发生频率随着基肥比例升高而下降;成穗率中部叶位(第3、4叶位)最高,各处理均超过60%,且随着基肥比例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基部(第1、2叶位)叶位成穗个数及所占比例均随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第3叶位成穗个数及所占比例在各叶位中最高,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第2、3、4叶位分蘖是群体产量的重要部分,3个叶位对产量贡献率之和均超过30%(31.6%—44.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粤优938在缅甸的高效栽培技术。[方法]对粤优938进行不同密度的栽插试验与肥料用量和运筹试验。[结果]粤优938在缅甸生育期明显缩短,为保证产量,以每穴栽插4苗带蘖壮秧,栽插密度控制在20万穴/hm~2为宜;采用复合肥80%为基肥、20%为分蘖肥+尿素80%为分蘖肥、20%为促花肥的肥料运筹方法,基肥于插秧前施用,分蘖肥于插秧后4、10 d分2次均匀施用,促花肥在叶龄余数3左右时施用为好。[结论]根据缅甸稻谷收购价格低而肥料成本高的实际,在缅甸进行粤优938高效栽培时,肥料施用量以复合肥+尿素商品用量300 kg+450 kg/hm~2为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稻氮肥运筹按基蘖肥与穗肥6∶4和7∶3两个配比模式下,对分蘖肥分1次和2次、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的不同施用方式进行试验比较,明确了在麦草全量还田机插秧栽培条件下,水稻氮肥运筹按基蘖肥与穗肥6∶4为好;分蘖肥分2次施用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壮秆大穗的形成;穗肥分促花肥、保花肥2次施用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地力条件下,水稻基蘖肥运筹比例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群体质量的影响,并探明水稻高产适宜的基蘖肥运筹比例以及其是否受土壤地力条件的影响。【方法】选用武运粳23号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了5种基蘖肥运筹比例R1(10﹕0)、R2(7﹕3)、R3(5﹕5)、R4(3﹕7)、R5(0﹕10)在2种地力水平(高地力、低地力)下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及转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低地力土壤下,随着蘖肥比例的增加,分蘖速度先增加后减少,高峰苗数降低,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率及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基蘖肥比例在施氮量300 kg·hm-2时以3﹕7最佳,施氮量240 kg·hm-2时以5﹕5最佳,此时产量及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可达13.12、13.16 t·hm-2及27.00、29.28 kg·k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高地力土壤中,随着蘖肥比例的增加,穗数先增加后减少,穗粒数呈现增加的趋势,产量、氮素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呈现减少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高地力条件下的分蘖发生速率大于低地力条件,达到高峰苗时间缩短,高峰苗数高于低地力条件。高地力条件下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有利于后期向籽粒中转运光合产物,因此结实率和千粒重要高于低地力条件,从而导致高地力条件下产量整体高于低地力。在2种地力条件下,不施基肥(R5)处理的分蘖数及高峰苗数最低,分蘖发生时间推迟,表明基肥对于水稻实现分蘖快发、早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基肥用量的增加,分蘖发生时间缩短,缓苗加快,但是蘖肥期氮素供应不足,分蘖速率降低,使得群体到达有效穗数的时间延长。合理协调基肥和蘖肥的比例,低地力条件下基肥用量以50-60 kg·hm-2、基蘖肥比例为1﹕1时,可保证高产的同时减少总氮肥用量(从300 kg·hm-2 降低到240 kg·hm-2)。【结论】基蘖肥运筹比例对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因地力水平的差异而不同,并受总施氮量的影响。在低地力下要保证高产并减少氮肥用量,必须注重基蘖肥的合理运筹,保证一定量的基肥投入,并调整好基蘖肥比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宜钵苗机插水稻的氮肥施用方式,以滨海稻区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素按基肥:1次蘖肥∶2次蘖肥∶1次穗肥∶2次穗肥=40∶12∶18∶16∶14比例施用时,其收获穗数、颖花量和穗实粒数均较大,产量最高,达到10.79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1.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钵苗机插水稻移栽~分蘖期、分蘖~拔节期、拔节~齐穗期、齐穗~成熟期这4个阶段吸氮比例之间的比例约为16∶53∶20∶11,拔节前氮素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69%,进入生殖生长后氮素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31%,这一比例和产量、氮肥利用率较大的处理茎蘖肥和穗肥比例相吻合。因此,在仅施用速效肥料的前提下,氮肥总施用量为(N:240kg·hm~(-2)),且氮素以基肥:1次蘖肥∶2次蘖肥∶1次穗肥∶2次穗肥=40∶12∶18∶16∶14时,适宜滨海稻区钵苗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及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可以进一步示范推广。此外,可以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作为衡量氮肥利用率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大面积生产所需的综合配套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中粳稻品种皖稻68为试材,研究N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旱直播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N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基∶蘖∶促∶保=4∶2∶2∶2)与5∶5(基∶蘖∶促∶保=3∶2∶3∶2)的产量最高;不施基蘖肥不利于提高分蘖率,对叶龄影响较大,但过重施用基蘖肥,则使无效分蘖增多,有效叶面积率降低;适当增加穗肥,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总颖花量、群体的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结论]N肥基蘖肥与穗肥的最适比例为6∶4(基∶蘖∶促∶保=4∶2∶2∶2)与5∶5(基∶蘖∶促∶保=3∶2∶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