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楚粳28号为试验材料,在总N、P、K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不同基蘖肥和穗肥施用比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中,基蘖肥∶穗肥为6∶4时水稻产量最高,为11 200.5 kg/hm2,基蘖肥∶穗肥为7∶3时水稻产量最低,为10 300.1 kg/hm2。在曲靖市麒麟区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中,基蘖肥∶穗肥为6∶4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同等施氮条件下前后期施氮比例对超级稻产量、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超级稻品种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氮肥运筹试验。[结果]按基蘖肥:穗肥为6∶4、5∶5施用,可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颖花量、粒叶比,优化株型和群体,增加拔节-抽穗、抽穗-成熟的物质积累。[结论]按基蘖肥:穗肥为6∶4、5∶5施用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进行中稻氮肥的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以6∶4的处理中稻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657.5 kg,显著高于基蘖肥与穗肥7∶3的处理,极显著高于不氮肥的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分蘖高峰期随着基蘖肥所占比例的增大而提早,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茎蘖数随着基蘖肥所占比例的增大而增加。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齐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随着基蘖肥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在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齐穗期,A、B、C、D不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基蘖肥所占比例呈正相关;在成熟期,与穗肥所占比例呈多元相关。有效分蘖临界期、拔节期不同处理水稻植株吸氮量与基蘖肥所占的比例呈正相关;在齐穗期、成熟期不同处理阶段吸氮量与穗肥所占的比例呈多元相关。基肥、蘖肥与穗肥比例2∶5∶3的B处理的产量为10.40 t/hm2,比A处理(2∶4∶4)、C处理(2∶6∶2)、D处理(2∶8∶0)分别增产3.5%、3.9%、7.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比例、氮肥利用率均高于A处理、C处理、D处理。依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需氮特点,适当降低基蘖肥比例,增加穗肥比例,改变"大头肥"的施肥方式,在保证获得适宜茎蘖数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确保在孕穗期之初封行(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促进大穗的形成和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增加,在提高生物产量的同时注重提高齐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产量和千粒质量是获得水稻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肥比例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探讨了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肥量处理B2(N为116.5kg/hm^2)与基蘖穗肥施入比例3/2(6:4)时,公顷产量最高达到8188.7kg,比B2(N为116.5kg/hm^2)×A1(基蘖穗肥比例7:3)、B2(N为116.5kg/hm2)×A3(基蘖穗肥比例5:5)、B2(N为116.5kg/hm2)×A4(基蘖穗肥比例4:6)分别增产10.6%、11.7%、12.5%;比在同一基蘖穗肥施入比例A2(基蘖穗肥比例6:4)×B1(N为93.4kg/hm2)、A2(基蘖穗肥比例6:4)×B3(N为140kg/hm2)分别增产4.4%、4.3%。  相似文献   

6.
荆新羽  赵立琴  童良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17-13318,13323
[目的]研究高纬度地区水稻氮肥合理施用比例。[方法]采用小区对比的方法,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4个处理,氮肥基、蘖、穗肥比例分别为4∶2∶4(处理①)、4∶3∶3(处理②)和5∶3∶2(处理③),不施氮肥(处理④)作对照。[结果]氮肥施用比例对谷草比有一定的影响,基、蘖肥比例越低,谷草比越高;百公斤经济产量吸氮量总体变化不大,施氮处理平均为1.21 kg;处理①和②氮肥利用率相近,处理③氮肥利用率较低,为25.86%;处理①产量最高,但2007年出现贪青晚熟现象,其次是处理②和③。[结论]北方高纬度地区水稻合理的基、蘖、穗肥适宜施用比例为4∶3∶3,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允青  唐杉  赵娜  胡润  叶北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69-8971
[目的]探明沿江双季稻区适宜紫云英、沼肥还田量和化肥施用量下水稻优质高产氮肥运筹技术。[方法]将不同比例的有机肥(紫云英、沼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并设计不同的氮肥运筹方式,观测各施肥处理对早稻茎蘖动态、生育进程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无机肥配施能促进早稻茎蘖生长,但与有机肥及其种类关系不大,而以氮肥运筹方式影响明显,施用紫云英后氮肥运筹方式为5∶3∶2萌蘖苗最多,氮肥后移水稻灌浆时期增长。施用紫云英或沼肥后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与单质化肥氮肥运筹结果一致,基、蘖、穗肥为5∶3∶2产量最高。[结论]早稻施用紫云英情况下,氮肥运筹方式宜采用基、蘖、穗肥比例为5∶3∶2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辽粳101为供试材料,在辽中开展不同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蘖穗肥比例4∶4∶2,6叶施用分蘖肥,即M6处理产量最高,为682.8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5%;基蘖穗肥比例5∶4∶1,6叶施用分蘖肥,即L6处理次之,产量为650.3 kg/667m~2,比对照增产11.9%;基蘖穗肥比例4∶4∶2,5叶施用分蘖肥,即M5处理再次,产量为628.6 kg/667m~2,比对照增产8.2%。综上分析,水稻3.5叶龄插秧,6叶期施用分蘖肥效果最好,5叶次之,7叶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优质稻井冈软粘施氮后移对其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其最佳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施用比例。【方法】于2021年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置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TN)180 kg/hm2的基础上,按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比例设置4种施肥方案(N1=10∶0∶0∶0、N2=5∶5∶0∶0、N3=5∶3∶2∶0、N4=5∶2∶2∶1),以不施用氮肥为对照(CK),共5个处理。采集井冈软粘的生长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等数据,测定其分蘖期、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系数(LAI)和干物质含量,并分析成熟期水稻品质、产量及其构成、植株茎叶穗的含氮素量、总氮素吸收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等。【结果】前两个生长时期茎蘖数最高是N2处理,而后两个生长时期的最高茎蘖数为N3处理;前3个水稻发育时期的SPAD值差异不大,成熟期表现为N3处理最高。总干物质含量变化与产量变化表现一致。总产上N4>N1>CK,最高值N4处理分别高出N1处理和CK9.34%、73.09%;氮肥后移对井冈软粘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较小,但处理间稻米直链淀粉、粗蛋白和出...  相似文献   

10.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籼稻Ⅱ优118和常规粳稻武运粳27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蘖肥和穗肥比例对水稻茎蘖动态、成穗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基蘖肥:穗肥为7∶3的氮肥运筹方式有利于提高穗数,增加产量;Ⅱ优118以基蘖肥178.5 kg/hm~2、总用氮量255 kg/hm~2的处理的产量最高;武运粳27以基蘖肥252.0 kg/hm~2、总用氮量360 kg/hm~2的处理的群体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为钵苗机插水稻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早籼新品种浙408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浙408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金华红壤稻区进行浙408全程不同纯氮施用水平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不同比例的氮肥运筹试验,明确浙408对氮肥的需求量。[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浙408的始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全程施氮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前期施氮量较大处理的始蘖期早,有效分蘖期短。基肥、蘖肥、穗肥按6∶3∶1施用时,浙408的单位面积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产量最高,按4∶4∶2和5∶3∶2施用时,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结论]浙408全程纯氮总量为172.5~210.0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按5∶3∶2或6∶3∶1施用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氮肥运筹对机械穴直播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常规稻品种中嘉早17和杂交稻品种株两优189,利用2BX-10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研究氮肥运筹对机械直播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总量为165 kg/hm2的相同条件下,穗肥用量为总量的20%时比30%的产量显著下降;穗肥为总量的30%,苗、蘖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增加苗肥用量促进分蘖;苗肥用量达40%时,分蘖高峰值最大,无效分蘖大量发生,成穗率显著下降。最高茎蘖数与苗肥施用量显著正相关。中嘉早17的有效穗因苗肥和分蘖肥的不同用量影响差异很小。株两优819有效穗数则随着苗肥用量的增加有效穗增加,但成穗率下降。株两优819叶面积指数高于中嘉早17,叶面积指数达高峰后,中嘉早17下降量少,株两优819叶面积指叶面积指数下降很快。增施苗、蘖肥对干物质总积累量影响的差异不大,但是重施苗肥、不施分蘖肥、少施穗肥的处理,其干物质总积累量显著减少。苗、蘖肥占总用量30%时,苗、蘖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机械穴直播早稻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以m(基肥)∶m(苗蘖肥)∶m(穗肥)=4∶3∶3为好。  相似文献   

13.
水稻直播条件下,苗期防涝排水会增大稻田氮素流失风险,适当调整氮肥基施和追施的比例,可降低这种风险。在N、P2O5、K2O用量分别为180、75、105 kg·hm-2的条件下,以江汉平原稻田氮肥习惯施用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6∶4∶0)为对照(CK),另设7个氮肥基追比的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T1,4∶6∶0;T2,4∶4∶2;T3,4∶2∶4;T4,2∶6∶2;T5,2∶4∶4;T6,0∶8∶2;T7,0∶6∶4),开展田间试验,实测不同处理下氨挥发损失、氮径流损失和水稻成熟期的产量。结果表明:T7处理总氮径流流失最小(8.79 kg·hm-2),T3处理的氨挥发损失最小(11.90 kg·hm-2),T7处理总的氮素损失最小(22.89 kg·hm-2),T4处理的产量最高(9 270.0 kg·hm-2)、T5处理的产量次之(9 150.0 kg·hm-2)。综合考虑氮素损失和水稻产量,推荐基肥、分蘖肥、穗肥中氮素的施用比例为2∶6∶2或2∶4∶4。  相似文献   

14.
陈永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72-1974,1986
[目的]探索总结肥西县乃至江淮地区中籼稻高产栽培模式。[方法]依据省级水稻苗情监测项目,从生产实际出发,利用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积极调查研究秧苗素质、秧田施肥、大田移栽质量和水稻生育关键时期的茎叶变化、大田施肥等对中籼稻产量的影响。[结果]适当早播、减少播量、增加秧龄和控制苗高等均有利于中籼稻产量的提高;增加秧田施肥总量,重施基肥,适量施用断奶肥和送嫁肥能显著增产,施肥量不足和施肥方法不正确是引起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增加基本苗是获得高产的有效手段,穴苗数偏少和基本苗不足是导致中、低产田形成的根本原因;适当增加有效分蘖临界期叶龄对增加产量有利;保持抽穗期合理的有效茎蘖数、增加抽穗期的叶龄有利于增产;增加大田施肥总量及N肥、P2O5肥、K2O肥、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量等能显著增产,前期肥力不足,后期脱肥快,很难促蘖成穗,是中、低产田产量偏低的原因;有效穗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培育高素质秧苗、保持合理的大田基本苗数、配套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是争取较高的有穗数、夺取高产的必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的影响。[方法]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结果]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冬前苗情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用氮量的增加和基肥比例的提高,拔节期分蘖、次生根、群体总苗数及成熟期有效穗数均显著增加;当氮肥用量增加到270 kg/hm2时千粒重及产量最高,300 kg/hm2时结实粒数最多;基肥与追肥比例6.5∶3.5时结实粒数最多、产量最高,5.5∶4.5时千粒重最高。[结论]大面积生产时施氮量以270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例掌握在6.5∶3.5到7.0∶3.0为宜。  相似文献   

16.
旱作水稻营养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覆盖物、施氮量、施氮配比对旱作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旱作可通过增加施氮量、提高穗肥比例来增加齐穗后叶片、根系中氮素和磷素的含量及茎鞘中钾的含量,并提高产量;水稻盖草旱作可通过提高分蘖肥比例来增加齐穗后根中氮、磷、钾的含量,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稻麦两熟轮作地区,以南粳9108为材料,在控释氮肥配方(40 d释放期控释氮肥∶100 d释放期控释氮肥=1∶4)和速效氮肥的不同配比下,研究全程氮素一次性基施条件下控释氮肥施用比例对不同成穗方式下直播常规粳稻产量的影响。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设置3种不同基本苗处理,在成熟期调查其主茎占有效穗数的比例,以分别代表主茎为主成穗型、主茎分蘖并重成穗型和分蘖为主成穗型的3种水稻群体,控释氮肥配方和速效氮肥的不同配比为副区,分别为纯氮比5∶5、6∶4和7∶3。结果表明:不同成穗方式下直播常规粳稻达到高产时的适宜控释氮肥配方与速效氮肥的一次性基施配比存在差异,主茎为主成穗方式下,控释氮肥配方与速效氮肥以7∶3的纯氮比例配施时产量最高,产量为10.0 t·hm-2,较5∶5和6∶4处理显著提高53%~7.5%;主茎分蘖并重型和分蘖为主成穗型两种成穗方式下,控释氮肥配方与速效氮肥以5∶5的纯氮比例配施时产量最高,分别为9.5、9.4 t·hm-2,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9.2%~10.5%和9.3%~11.9%。在成穗方式间,以主茎为主成穗方式下的7∶3处理的产量最高,该处理在群体颖花量、生育后期光合势及阶段干物质积累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综上,不同直播稻成穗方式下基施适宜比例的控释氮肥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适当增加基本苗以提高主茎占有效穗比例,以主茎成穗为主,配套控释氮肥配方和速效氮肥配比为7∶3的一次性基施氮肥技术有助于实现直播常规粳稻的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栽培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江西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曲病发生的影响,以‘甬优538’‘小叶迟熟’‘甬优1538’和‘扬产1601’四种江西省常见晚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的产量、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进行了研究。设置3个播栽期处理\[7月3日(T1)、7月10日(T2)和7月17日(T3)]、5个移栽密度处理\[3.75×105(A1)、3.22×105(A2)、2.81×105(A3)、2.5×105(A4)和2.25×105穴·hm-2(A5)],5个施氮量处理[ 0(N1)、165 (N2)、225(N3)、285(N4)和345 kg·hm-2 (N5) ]、5个氮肥施用比例处理 [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6∶3∶1 (M1)、5∶3∶2 (M2)、4∶3∶3 (M3)、3∶3∶4 (M4)和2∶3∶5 (M5) ]。结果表明,播栽时间提前可显著降低稻曲病的病穗率与病情指数,且有效提高水稻产量。稻曲病的危害程度均随移栽密度增加而上升,产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水稻的移栽密度较小时(品种‘甬优538’‘甬优1538’和‘扬产1601’的移栽密度低于2.5×105穴·hm-2、品种小叶迟熟低于2.25×105穴·hm-2),稻曲病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较小。在上述施氮量范围内,稻曲病病穗率与病情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时期施氮比例方面,前期施氮量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的影响较小,而后期偏施氮肥的稻曲病发病严重。所有晚粳稻均在施纯氮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为 4∶3∶3时,水稻的产量达到最高。因此,适当优化栽培方式和氮肥运筹有利于降低江西晚粳稻稻曲病的危害并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