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去叶:在玉米苗长到5片叶时,用刀片把第1片叶以上的植株全部割去,并把第1片叶也用手摘除。因这时玉米苗的生长点还在土表以下,所以去叶后第二天,植株就会长出新叶。摘叶后的玉米比不去叶的茎秆粗、稳长、秃尖减少,可增产30%。  相似文献   

2.
一、去叶 在玉米苗长到5片叶时,用刀片把第1片叶以上的植株全部割去,并把第1片叶也用手摘除。因这时玉米苗的生长点还在土表以下,所以去叶后第二天,植株就会长出新叶。摘叶后的玉米比不去叶的茎秆粗、稳长、秃尖减少,可增产30%。  相似文献   

3.
1田间管理第1、抓全苗、壮苗.把好点种质量关,就能保全苗.幼苗第2叶展开时用小刀划膜炼苗,控制幼苗在膜内高温促进下的徒长,炼苗3~5天放苗出膜,玉米幼苗不太怕冻,适当受冻反而有利壮苗.在第4叶露出叶尖时定苗,撮内生长太弱的苗应除去,因撮内植株竞争激烈,弱苗长成的植株秆细穗位高,易弯曲影响其他植株结实.  相似文献   

4.
外刊文摘     
根据玉米叶龄与植株内部器官形成的相关规律,能较确切地掌握玉米植株体内的生长发育进程,预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以利促控。作者提出用叶脉数确定叶龄,即在玉米每片叶展现后,根据中脉向两侧均匀对称地分布的叶脉确定叶龄.第1叶(园叶不计中脉)单侧有5条叶脉.第2叶为4  相似文献   

5.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密度过高会造成夏玉米单株生长受限,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最终导致减产。以先玉335为试材,分别在7.5万和10.5万株/hm~2密度下种植,于玉米吐丝期对植株顶部叶片进行剪叶处理,设不剪叶(S_0)、剪去2片叶(S_2)、剪去4片叶(S_4)和剪去6片叶(S_6)4个剪叶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下剪叶强度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剪叶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减少,完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剪叶数量的增多而逐渐明显降低,进而导致严重减产。在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S_2处理显著促进了茎秆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移,明显提高了完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较不剪叶处理增加了9.9%;而S4和S_6处理剪叶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均显著降低,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21.1%和30.6%。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剪叶不利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玉米减产明显;而密度提高到10.5万株/hm~2时,剪去顶部2片叶可在玉米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促进茎秆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移,提高完熟期群体干物质的积累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6.
一、玉米杂交制种技术必须改进 当前我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粮饲兼用的玉米成为优势作物.由于玉米产量高,植株叶大杆粗,玉米籽粒和秸秆的饲用价值相当高.  相似文献   

7.
以东方百合"索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强度去叶对植株株高、花期、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气孔开度、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1/3和去叶1/2均可使植株增高,花期延长,但去叶2/3则使株高降低,花期缩短.随着去叶强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气孔开度增大,花粉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用硬粒种黄火燥和马齿种英粒子二品种为试验研究材料,春播期是四月廿一日,夏播期是六月八日。在土壤水分不缺乏的条件下,春播玉米约需10—12天出苗,夏播玉米由于温度较高,发芽生长较快,约需4—6天出苗。玉米植株各叶出现的间隔期,一般的说先后都还均匀一致,春播的是三天左右,夏播的是二天左右,其中第二、三叶出现的间隔期常较短,而最上一叶出现的间隔期则常较长。同一品种叶数少的植株,各叶出现平均间隔期,常比叶数多的长,即叶片愈多的植株,各叶出现的平均间隔期有愈短的趋势。同一品种,夏播植株的叶片数,有比春播植株的叶片数增多的趋势。玉米的最长叶片常在植株的中上部(自茎基向上的第10—12叶),最宽的叶片常是最长叶片上面的一、二叶,最短最窄的叶片常是第一叶。玉米叶片的寿命(自出叶到枯死),一般是25—70天,植株中上部叶片的长度最长,寿命也常常最长。玉米的剑叶常比植株中上部叶片(即寿命最长叶片)早枯死7—16天。玉米自出苗到拔节的天数常因播种期早迟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夏播玉米常因气温高生长快,出苗到拔节的天数显著缩短。玉米植株在拔节时常具有8—10片叶子,株高(地面至叶顶)约80—90厘米上下。玉米雄穗伸长期均在拔节之前,当时植株具有6—8片叶子,株高约40—50厘米。夏播玉米自出苗到雄穗伸长天数,雄穗伸长到抽穗天数和始花到终花天数都显著的比春播的少,而抽穗到始花天数则有相反的趋势。玉米果穗伸长期都在开始拔节以后,当时植株约有10—12片叶子(春播英粒子品种约有8—10片叶子),株高约90—100厘米。玉米植株中部五、六个腋芽(约在第7—14叶),一般都可以伸长发育,上部的腋芽先开始伸长,但只有最上一、二个腋芽才能发育成为果穗,其他腋芽均在开始伸长后不久停止发育。果穗多着生在第10—14叶的叶腋,果穗以上的腋芽都潜伏不发育,植株基部的几个腋芽也都不发育。玉米自出苗到果穗吐丝这段生育期的发育,夏播的比春播的快,自吐丝到成熟的发育,夏播的由于气温已经逐渐降低,故反而比春播的慢。夏播早熟玉米的生长期都比春播的短。  相似文献   

9.
正一、症状(一)病害症状1.玉米茎基腐病。发病初期,植株叶片突起,出现青灰色干枯,似霜害。根系和茎基部呈现水渍状腐烂,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渐变黄,根和茎基部逐渐变褐色,髓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倒伏。玉米茎基腐病在田间表现为点片发生。2.玉米粗缩病。该病多在玉米6~7叶时出现。感病植株叶色浓绿,叶片宽、短、硬、脆、密集和丛生而植株不丛生,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最初产生透明的小亮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  相似文献   

10.
去苞叶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研究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籽粒体积、干重、脱水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变化,以期明确去苞叶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作用。【方法】以先玉335(XY335)、郑单958(ZD958)和登海661(DH661)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去苞叶1/4(S1)、去苞叶1/2(S2)和苞叶全去(S3)以及对照(CK),研究去苞叶对夏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影响等。【结果】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XY335的S1、S2和S3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下降9.45%、13.78%和27.89%,ZD958分别下降10.72%、15.07%和24.75%,DH661分别下降9.31%、16.01%和22.35%,去苞叶数越多,产量下降幅度越大。去苞叶后夏玉米的千粒重和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显著下降,S3处理影响最显著,XY335的S3处理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下降15.30%和14.87%,ZD958分别下降11.22%和15.24%,DH661分别下降15.10% 和8.55%。此外,去苞叶显著影响夏玉米的籽粒灌浆特性,影响随去苞叶数的增多而显著加剧。去苞叶后籽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Dmax)显著减少,S3处理影响最显著,XY335、ZD958和DH661的S3处理的Dmax较CK分别缩短3 d、4 d和3.5 d。去苞叶后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和籽粒灌浆活跃期(P)等也均显著降低,且去苞叶数目越多,Wmax和P的下降幅度越大,XY335﹑DH661和ZD958的S3处理的Wmax较CK分别下降12.75%、17.78% 和17.12%。XY335﹑DH661和ZD958的S1﹑S2、S3的P较CK分别下降6.22%、9.82%和11.78%,5.39%、8.39%和13.09%,0.17%、2.39%和5.97%。去苞叶后籽粒鲜重和籽粒体积显著下降,籽粒脱水速率显著提高,灌浆时间减少,籽粒乳线消失时间和籽粒黑层出现时间较正常发育的籽粒缩短,S3处理影响最显著,XY335﹑ZD958和 DH661的S3处理的籽粒乳线消失所需时间较CK分别缩短10 d、6 d和4 d,籽粒黑层出现所需时间较CK分别缩短10 d、5 d 和4 d。【结论】去苞叶后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和籽粒灌浆活跃期均显著降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提高,导致籽粒灌浆时间缩短,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籽粒乳线消失和黑层出现的时间较正常发育籽粒缩短,进而严重影响夏玉米籽粒的正常灌浆,最终导致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且其影响程度随去苞叶数目的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11.
葡萄叶片饲喂的~(14)C-水杨酸对高温胁迫的应激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具 8片功能叶的葡萄幼苗 ,摘除第 1、2、8片叶 ,在中部第 5片叶 (L 5 )上饲喂14 C SA ,分别对L 5对侧上方叶 (L 4 )和下方叶 (L 6 )进行 4 0± 0 .5℃高温处理。结果发现 ,高温处理增加了饲喂叶14 C SA的向外运转量 ,改变了14 C SA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高温处理L 4或L 6叶后 ,处理叶片中的14 C SA积累量至少为对照的 3倍以上 ,植株其余叶片 (L 3或L 7)中的14 C SA积累量则低于对照 ;14 C SA向茎段的分配量与高温处理叶的位置相关。另外 ,高温改变了14 C SA向饲喂叶上侧和下侧的分配比例 ,最终均表现为向高温处理部位一侧的运输量增加。直接用仪器测得的14 C比放射强度至少有 70 %以上是14 C SA ,表明SA在运转中的代谢不多。  相似文献   

12.
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选用康普6号玉米化控剂,在夏直播玉米4~14片展开叶期间,分6个时期喷施化控剂,研究不同施药时期对玉米节间长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在8片展开叶期喷施化控剂,能有效控制基部第4~8节间长度,增强植株抗倒性;在6片展开叶前喷施化控剂,对降低株高、增强植株抗倒性没有作用;在10片展开叶之后喷施化控剂,只是控制中上部节间的伸长,起不到增强植株抗倒性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中上部叶片分布不匀、相互遮阳,削弱穗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而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3.
玉米抽雄期不同叶位叶片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紧凑型玉米郑单958为材料,应用农学和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抽雄期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区别.结果表明:抽雄期玉米植株中部的第12~14叶位叶片的叶面积较大,叶绿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重量、含水量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各性状之间具有相关性,而下部的衰老叶片和上部的新展开叶片生理活性不稳定,叶绿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蛋白质含量均低于中部叶片.对于具有22~23片叶的紧凑型玉米,以第12~14叶的生理性状代表抽雄期玉米植株的生理特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一、玉米叶螨 玉米叶螨在我区发生时间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此时玉米植株高大,已有12-13片叶,施药化学防治效果不佳。在产卵盛期摘除基部3片叶的做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在产卵盛期至卵孵盛期(6月中下旬)统一取叶,此时玉米已长叶12-13片,功能叶主要在中上部,摘除基部3片叶,于田外深埋或烧毁。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该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危害。带病毒的灰飞虱吸食玉米后,病毒就传播到玉米植株内。病毒在玉米植株内发生繁殖,繁殖一定数量后植株开始表现症状。一旦发生,无法治疗,导致产量损失严重。一、发病症状1.叶背、叶鞘等部位比较。病株的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不平感。2.心叶比较。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的中脉  相似文献   

16.
采用长日照15h、短日照9h和长短日照相互挪移处理玉米自交系黄早4和CML288,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玉米茎尖的形态变化,调查了玉米的主茎叶片数、抽雄散粉期和吐丝期等主要生育性状.结果表明,短日照能促进玉米茎端分生组织向生殖生长转化,促进开花,减少玉米的主茎叶片数,缩短玉米的生育期,而长日照则相反;当从短日照挪移到长日照时,黄早4在第五和第六片展开叶之间、CML288在第六和第七片展开叶之间的挪移,玉米的主茎叶片数突然减少,同时在短日照条件下黄早4和CML288的茎端分生组织也分别在第五和第六片展开叶、第六和第七片展开叶之间发生了形态变化,茎端生长锥伸长变成圆锥体开始花的发育,而当从长日照挪移到短日照时,玉米的主茎叶片数呈现连续性变化,因此光周期诱导玉米开花的敏感时期因光照条件和品种有一定差异,长日照条件下玉米的光周期反应不敏感,短日照条件下光周期诱导的敏感时期黄早4在第五和第六片展开叶之间,CML288在第六和第七片展开叶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株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和紧凑型玉米(郑单958)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差异.结果表明,①比较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差异时,应选取植株上不同部位的代表性叶片,取其光合速率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②两种株型玉米最大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穗位叶>第10叶>第6叶>第22叶>第3叶,给予中下部叶片良好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陈丽华  白玉 《新农业》2006,(2):44-44
205年海城市八里镇农民赵丰军种植8亩玉米,品种是K101和华单208。在错过苗前封地除草的情况下,他采取了苗后3~4叶期用阿特拉津、乙草胺和2,4-D丁酯进行除草。用药后,在6月22日植株高1米左右、10~12片叶准备追肥时发现玉米出现药害。他立即拔病株来我处咨询。此时植株受害症状  相似文献   

19.
(续第3期第36页)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1.基因型据研究,玉米的光合作用属于遗传学性状,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光合强度有所不同。通过测定发现常规种与杂交种之间的净光合强度相差最大可达50%。2.植株器官玉米植株的叶片、叶鞘、茎秆、果穗叶、雄花序等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各个器官的光合强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玉米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此玉米要获得高产,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多穗的形态1.手指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同一茎节(叶)处同时长出多个小穗,形似手指状,基本不结籽,人们常常称之为"手指穗",也有人称之为"香蕉穗"。2.单秆多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3个以上不同茎节(叶)处分别长出1~2个小穗,致使玉米单株上结有多个无效果穗。3.多秆多穗。在同一玉米植株茎节上分蘖出另外的植株,这些分蘖植株的茎节(叶)处分别长出多个无效果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