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1气吸播种机工作原理气吸式播种器工作时由高速风机产生负压,传给排种单体的真空室。排种盘回转时,在真空室负压作用下吸附种子,并随排种盘一起转动。当种子转出真空室后,不再承受负压,就靠自重或在刮种器作用下落在沟内。气吸式播种器主要影响因素有真空度、吸孔形状、种子尺寸、及刮种器的构造和调整。气吸式播种器的真空度:真空度越大则吸附种子的能力越强,越不易产生空穴;但单个吸孔吸附几粒种子的可能性加大,使  相似文献   

2.
一、气吸播种机工作原理气吸式播种器工作时由高速风机产生负压,传给排种单体的真空室。排种盘回转时,在真空室负压作用下吸附种子,并随排种盘一起转动。当种子转出真空室后,不再承受负压,就靠自重或在刮种器作用下落在沟内。气吸式播种器主要影响因素有真空度、吸孔形状、种子尺寸、及刮种器的构造和调整。气吸式播种器的真空度:真空度越大则吸附种子的能力越强,越不易产生空穴;但单个吸孔吸附几粒种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种子吸附姿态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食葵种子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高速摄像技术与试验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种子吸附姿态的因素及吸附姿态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种子中部被吸附且长轴方向与排种盘吸孔的切线方向重合时(姿态一)所需吸力最小,通过高速摄像观察发现姿态一为吸附最佳姿态。在6种排种盘转速和真空度下处于姿态一的种子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76.5%、80%,即姿态一为主要吸附姿态;2)种子处于姿态一的比例越高,排种性能越好,种子吸附姿态的比例与排种盘转速及真空度有关;3)种子的吸附姿态影响投种方式,投种方式不同导致投种高度和投种角度不同,最终产生粒距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气吸式水稻芽种排种器充种过程的模拟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气吸式垂直圆盘排种器为研究对象,对气室流场和种子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气吸式水稻芽种排种器充种过程的仿真模型,并对水稻芽种在充种过程中的速度场、压力场和种子的吸附轨迹及种子的吸附速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利用FLUENT软件对气吸式水稻芽种排种器充种过程进行仿真是可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气吸辊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有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对种子适应性差、伤种率高、排种速度低等问题,设计气吸辊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并进行种子吸附条件分析,确定影响工作性能的参数;完成了参数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排种器能够满足水稻芽种的精量穴播和低伤芽率的要求;吸种针孔径与排种器吸种性能影响呈正相关趋势,吸种针孔径选择应大于0.60mm;影响排种器播种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吸种针孔径、吸种真空度、吸种辊转速,当吸种针孔径为1.55mm、吸种真空度为0.035MPa、吸种辊转速为50r/min时播种效果较好,吸种合格率为98%。  相似文献   

6.
组合吸孔气吸式排种器种子运动及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组合吸孔气吸式排种器的构造及工作过程,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种子在排种器内运动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对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及运动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排种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设计气力板式蔬菜排种器参数,建立种子在吸排种阶段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影响吸排种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增加吸种孔口气流量、减小排种器的转速、提高种子与排种器的滑动摩擦系数、降低排种器连接臂长,有助于提高种子的被吸附效果.为使种子能被稳定吸附在吸种孔上,并随排种器转动到排种位置,应适当增加真空度和吸种孔直径,增加...  相似文献   

8.
气吸式排种器排种性能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气吸式排种器排种大豆质量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排种器排种盘转速和真空室压力与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粒距合格率、漏播率与重播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回归方程和最优结构参数。对于该气吸式排种器排种盘转速和真空室压力的最优化值分别为0.58r.s-1和0.003MPa,对气吸式排种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新疆应用较为广泛的气吸式垂直圆盘精量排种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型排种器对种子的破碎机理,并据此设计出一种弹簧针防堵塞装置,并对该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吸种孔堵塞,而且并不影响排种器的吸种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新型高速气吸式双条精密排种器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研制的单盘双条大豆气吸式高速精密排种器构造、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双条气吸式排种器性能参数进行了设计。性能试验表明,该排种器与同类形排种器相比结构紧凑,拆装调整方便,参数选择合理,其工作性能稳定且分条显著。该精密排种器已应用在2BJQ-6/7/8/9气吸式精密播种机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动力学分析法建立了偏心振动式排种系统质心位移和绕质心转动角位移的微分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求出了反映系统结构特征的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研究了系统刚度、粘性阻尼系数尤其是变质量等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提出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质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排种均匀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振子转动角速度来调节排种速度的观点。研究成果对该排种器的模拟试验与参数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Excel对研制的偏心振动式排种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幅值特性、相位特性及动态响应特性等特性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本系统而言,随着排种过程的进行,系统质量逐渐减少,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和输出信号幅值等参数均逐渐加大,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排种速度逐渐加大。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系统不可变质量与可变质量的比值,有助于降低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的变化幅度,进而提高排种均匀性。该比值为5时,即可取得较好效果。研究方法与结论对类似机械的参数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圆管直缝式小麦气吸排种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量播种技术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一种气吸式小麦精量排种器。排种器采用了内外圆管套装,利用真空负压通过外管直缝隙吸种的结构形式,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排种器的缝隙宽度、旋转速度和负压值参数进行了优化。在田间与现有小麦播种机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测量数据分析了直缝式小麦播种机的播种均匀性、田间出苗率、各行排种量一致性、总排种量稳定性以及种子破损率等性能。试验数据显示,该排种器比目前国内机械式小麦排种器的粒距变异系数提高了20%以上,播种均匀性方面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番茄种子粒径小、质量轻、形状不规则、难以实现精量排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滚筒式排种器,主要由正压吹种装置、凸形滚筒、种箱、激振器等部件组成。排种器凸形滚筒内负压产生吸附力,吸附番茄种子随滚筒转动,至投种位置时在正压气吹的作用下完成排种。确定滚筒直径142 mm、长度345 mm,吸种孔数10个×20个、孔距33.3 mm、孔径1.2 mm。以吸种负压、滚筒转速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排种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吸种负压530 Pa、滚筒转速5 r/min、振动频率68 Hz,此时排种器漏播率为3.7%,重播率为3.2%,单粒率为93.1%。  相似文献   

15.
Due to the individual volumes of fluted wheel metering systems each holding more than one seed, seed drills provide random seed distribution. A prerequisit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eed spacing is the fast and reliable evaluation of distribution accuracy in laboratory tests.A high-speed camera system for evaluating seed spacing uniformity and velocity of fall of seeds is describ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camera system in terms of seed spacing evaluation was compared with a sticky belt test stand, used as a reference. Identical seed patterns were evaluated applying both methods simultaneously using wheat and soybean seeds. The speed of the metering rollers of the seed drill was set at 10, 20, 30 and 40 rpm and that of the seed drill at a simulated travelling speed of 1 m/s.In general, the high-speed camera system worked well in obtaining the seed spacing and velocity of fall of seeds. In all the tests with the wheat and soybean seeds, the high-speed camera system did not miss any seed.The sowing uniformity of the seed drill as investigated was affected by the speed of the metering roller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seed spacing, velocity of fall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velocity of fall of seeds decreased as the speed of the metering roller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禾本科草种细长,千粒质量小,流动性差,易缠绕等造成的禾本科草种排种困难的问题,设计助推式间歇排种器。该排种器主要由种箱、种盒、护种轮、种刷、推种板、连杆和曲柄构成。工作时,通过曲柄转动,驱动推种板往复移动实现充种、清种、护种的排种过程。排种过程为主动排种,改变以往依靠种子自身重力和流动性实现被动排种的情况。根据排种器设计要求,确定影响工作性能的相关参数,并进行排种量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单次排种量为0.137 5g,满足禾本科草种排种量要求;试验过程中,排种器充种顺利,无草种堵塞和架空现象;排种器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5,符合GB/T 25421—2010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水稻内充气力式精量穴播排种器导种管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自行研制的水稻内充气力式精量排种器定距成穴的排种要求,对排种器的投种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构建了稻种的理论投种轨迹,并以此设计了一种具有投种轨迹特征形状的变截面矩形导种管。运用离散元方法与台架排种试验,对影响排种成穴性与均匀性的导种管底板倾角与吸种滚筒转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每穴颗粒排出最大时间差与相邻穴时间间隔变异系数均随导种管底板倾角减小和吸种滚筒转速增大而增大;台架排种试验表明,穴径平均值与穴距变异系数均随导种管底板倾角减小和吸种滚筒转速增大而增大,与仿真分析结果相吻合,导种管底板倾角取77°时,能适应不同的排种频率,穴粒数合格率高于90.0%,漏播率低于2.2%,重播率低于8.0%,穴径平均值小于28.33 mm,穴径合格率高于91.33%,穴距平均值约为200.00 mm,穴距变异系数小于11.10%,可满足水稻精量穴直播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气吹式三七精密排种器充填性能的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满足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机械化种植需求,减少机械式清种过程中对种子造成的损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播种三七种子的气吹式精密排种器。【方法】确定了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并建立了清种过程中的力学模型。通过建立排种器内部流场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清种风压条件下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清种风压范围。为了检验仿真确定的风压范围的可行性并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选取合格指数、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作为试验指标,作业速度、种层高度、清种风压作为试验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结果】最优参数组合:作业速度为0.6 m/s、种层高度为90 mm、清种风压为0.5 kPa,此时试验合格指数为90.48,漏播指数为4.24,重播指数为5.28。【结论】该气吹式排种器能够满足三七的播种要求,为进行排种器的田间试验提供了参考。通过试验结果与之前仿真分析的过程对比,清种风压变化对于排种器充填性能的影响一致,验证了利用Fluent模拟确定清种风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中小型马铃薯播种机普遍采用勺链式排种器。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导致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排种器的漏播现象随着机具作业速度的提高更加明显;切块薯种尺寸跨度较大,小尺寸薯种较多时重播率增大。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验室搭建了勺链式排种器试验台,以机具前进速度和薯种大小为试验因素、漏播率和重播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旋转正交试验回归分析,利用软件Design-Expert8.0.6对回归模型优化求解。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为2.44 km/h、薯种大小为41.34 mm时,漏播率和重播率的最优解分别为3.54%和5.52%。该研究为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田间作业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