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1995年盛夏,福建省厦门市杏林区某鳖养殖场,体重10-20g的稚鳖暴发一种的传染性疾病,病鳖外观除腹甲充血外,其它正常,内脏肝水肿,心脏贫血,肾肿大,胃肠壁血管充血。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试验研究,确认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温气单胞菌和一株气单胞菌未一种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该病的防治宜采用环丙沙星,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相似文献   

2.
鳖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胞外产物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福建光泽,宁德和福州的表现不同症状的病鳖进行细菌分离,所得菌株经形态观察及生化反应鉴定均为有运动力的气单胞菌,其中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对气单胞菌进行了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液体培养物用(NH4)2SO4沉淀得到胞外产物,测得其对兔血有溶解性,对小白鼠有致死性,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胞外产物的差异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对来自福建光泽、宁德和福州的表现不同症状的病鳖进行细菌分离,所得菌株经形态观察及生化反应鉴定均为有运动力的气单胞菌,其中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对气单胞菌进行了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液体培养物用(NH4)2SO4沉淀得到胞外产物,测得其对免血有溶解性,对小白鼠有致死也.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胞外产物的差异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稚鳖“小白点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针对福建省厦门郊区某鳖养殖场中稚鳖暴发的“小白点病”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试验研究,确认引起稚鳖“粘白点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病的防治宜采用氯霉素,氟呱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  相似文献   

5.
山瑞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病山瑞鳖的肝脏、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对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采用BioFosun-Ⅰ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该菌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为嗜水气单胞菌,可能性概率(PROB)为99%,相似性指数(SIM)和位距指数(DIS)分别为0.989和0.099。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点及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可将从发病山瑞鳖分离到的病原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山瑞鳖发病的病原且具有高度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则表明,该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4种药物敏感;选用头孢哌酮和恩诺沙星对病鳖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和控制效果,为今后山瑞鳖养殖生产中更有效地防制由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白点病”和“疖疮病”病原的比较王小君(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稚鳖“白点病”是以体表形成“粉刺样”小脓灶为典型症状的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该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点与肖克宇所述鳖的“疖疮病”病原———嗜水单胞菌...  相似文献   

7.
鳖穿孔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鳖中分离到CD-1,CD-2,CD-3,CD-4细菌菌株4个,经人工感染试验均对鳖有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鳖相似的症状。对4个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用多种药物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个菌株对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凉血解毒散对鳖红脖子病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鳖的红脖子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试验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其进行辨证施治,组方凉血解毒散应用于预防和临床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证明该方与抗菌素一样能有效地防治鳖的红脖子病,并通过抑菌试验,验证了本方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从患红底板病山瑞鳖的肝脏、心脏和腹水中分离病菌,人工感染确定其致病性,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山瑞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经鉴定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标准株ATCC 796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6%.3株病原菌对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4种药物均高度敏感,而对先锋霉素Ⅵ、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等3种药物均不敏感.[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某养鳖场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可选用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药物进行治疗.放养密度大、水质条件差和相互咬伤是山瑞鳖在保温越冬期间红底板病暴发性流行的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10.
鳖的红脖子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本试验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其进行辨证施治 ,组方凉血解毒散应用于预防和临床治疗 ,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证明该方与抗菌素一样能有效地防治鳖的红脖子病 .并通过抑菌试验 ,验证了本方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濒死鳖的肝、心血和腹水物分离到两种细菌,人工感染试验均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并死亡,从人工感染死亡鳖中分别再次获得同种细菌。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别被鉴定为运动型气单胞菌的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和温和气单胞菌(A. sobri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二种细菌对菌必治、氟嗪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均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细菌性传染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四川省名山县、攀枝花市养鳖场患鳖红脖子病、穿孔病和出血病的垂死稚、幼鳖的溃烂皮肤组织,肝、脾、肠道组织和血液中分离到3株细菌。用分离的细菌人工感染健康稚鳖,可诱发与自然发病鳖类似的病症。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分析,证明:2株致病菌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1株致病菌是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3株细菌对兔红细胞均有溶血作用,但溶血能力有差异;对链霉毒等多数抗菌药物敏感,并具有共同的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13.
对分离自温室和外塘发病甲鱼肝脏的2株鳖源致病菌,分别进行细菌鉴定并测定其对1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对比分析药敏结果的差异。经鉴定,2株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分离自温室甲鱼的嗜水气单胞菌耐药状况相对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稚甲鱼“白点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市郊几个大型养鳖场两次流行的稚鳖“白点病”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病原分离鉴定等项检查,证明该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和假单胞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乌海市日光温室人工快速养鳖技术项目在市水产站建成的600m^2配有加温设施日光温室中进行了技术攻关试验。主要试验内容有:亲鳖人工培育,人工繁殖,稚幼鳖强化培育,人工饲料配制等,目的在于寻找日光温室养鳖的适合技术,试验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1996年4月份南京某水产养殖场发生了鳖的暴发性流行病。从死亡鳖实质脏器分离到1种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运动力,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V—P试验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发酵甘露醇、七叶苷和阿拉伯糖;不发酵乳糖、肌醇。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对氯霉素、四环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7.
<正> 1989年以前,西峡县甲鱼研究所由于缺乏经验,管理又不善,稚鳖的成活率一直在40%以下。为了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我们在认真总结分析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四年的试验,摸索出稚鳖的生活习性规律,其成活率由1989年的35.4%上升到1992年的67.3%。1992年,西峡县甲鱼研究所共有5个规格化试验稚鳖池塘,水面面积为88.5m~2,其中1、2、3号稚鳖池各14.5m~2,4号池20m~2,5号池25m~2。7月12日稚鳖出孵,共孵化7536只,除1号池1400只留下自养外,其余4个池的稚鳖到10月29日全部售完。自养的1400只稚鳖越冬后成活率达87%。我们取得上述成绩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8.
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高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体重0mg(对照组)、600.0mg(试验Ⅰ组)、800.0nag(试验Ⅱ组)、1000.0mg(试验Ⅲ组)、1200.0mg(试验Ⅳ组)和1400.0mg(试验Ⅴ组)。投喂30d后,从每组中各取10只中华鳖幼鳖采血,测定了中华鳖幼鳖血液中自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从每组分别取30只中华鳖幼鳖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方法行人工感染,检测其抗病力。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中华鳖幼鳖血液中自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和第Ⅱ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Ⅲ、Ⅳ组和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中华鳖幼鳖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1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投喂高活性干酵母能增强中华鳖幼鳖对人工感染A.hydrvphila活菌的抵抗力。研究结果证明在中华鳖幼鳖饵料中添加高活性干酵母的量以每千克体重1200.0m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溃烂病的病原,并筛选有效的外用和内服药物,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人工感染、药物筛选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N-1株为中间气单胞菌,N-2株和N-3株为凡隆气单胞菌,且携带气溶素aerA、细胞毒性肠毒素Act、鞭毛Fla、酯酶Lip等毒力基因。N-1、N-2、N-3对应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0~(5.21)、10~(5.88)、10~(5.53) CFU/尾,外用和内服药分别优先选择优力克和氟苯尼考。中间气单胞菌和凡隆气单胞菌可引起大鳞副泥鳅皮肤溃烂病,优力克外泼和氟苯尼考内服可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天然化合物,以嗜水气单胞菌和香叶木素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生长曲线、溶血试验、免疫印迹、荧光定量PCR和细胞毒性试验研究了香叶木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没有影响的香叶木素能在较低浓度下通过抑制气溶素的表达降低共培养物上清液的溶血活性;荧光定量PCR试验发现香叶木素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气溶素编码基因aerA 的表达。此外,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发现香叶木素可减轻气溶素介导的细胞损伤。以上结果表明,香叶木素通过降低aerA的转录水平降低了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致病力,可作为一种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