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斑节对虾在不同温度、盐度、pH和摄食状态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和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pH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随体重的增加,斑节对虾磷、硝酸氮的释放率下降,而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上升。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斑节对虾磷的释放率降低,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有所提高,硝酸氮的释放率在25℃时最高。在10~31的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斑节对虾(6.723±0.035 g)磷、亚硝酸氮的释放率提高,而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均降低。在7.5~9.0的pH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斑节对虾(6.730±0.032 g)磷的释放率明显下降,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在pH为8.5时达到最大,硝酸氮的释放率在pH为8.0时达到最小。斑节对虾(6.719±0.033g)摄食配合饲料,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143.07%、420.0%、78.55%、71.74%,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多因子对凡纳滨对虾仔虾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的处理,研究凡纳滨对虾(L.vannanei)仔虾在不同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在15—30℃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仔虾磷、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均上升,30℃时,氮、磷释放率最大;盐度在5~35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增加,仔虾氮、磷的释放率提高,但盐度为30时,仔虾氮、磷释放率最低,其中对氨氮的释放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pH值在6.5~9.0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磷的释放率显著降低(P〈0.05),硝酸氮和氨氮释放率极显著增加(P〈0.01),pH值8.5时,氨氮释放率达到最大,亚硝酸氮释放率无明显变化;摄食状态对仔虾代谢有明显的影响,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和氨氮的释放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76.2%,50.0%,60.0%,94.7%,表明仔虾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的急性毒性,采用半静水生物毒性法进行试验,并计算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显示,盐度为3. 0%、2. 5%、2. 0%、1. 5%、1. 0%和0. 5%时,氨氮对墨吉明对虾96 h LC50为29. 72、29. 83、23. 48、14. 57、11. 92、8. 49 mg/L,SC为2. 97、2. 98、2. 35、1. 46、1. 19、0. 85 mg/L;盐度为3. 0%、2. 5%、2. 0%、1. 5%、1. 0%、0. 5%时,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96 h LC50为11. 24、20. 11、8. 60、6. 24、2. 91、1. 05 mg/L,SC为1. 12、2. 01、0. 86、0. 62、0. 29、0. 11 mg/L。结果表明,盐度为2. 5%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SC最高,盐度过高或过低,其SC都会降低。在相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的毒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暴露的时间越长,对墨吉明对虾的毒性也越强。  相似文献   

4.
墨吉明对虾幼虾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幼虾(体质量为0.024 g!0.085 g)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性,进行了盐度和温度的突变和渐变试验。结果表明:将盐度由25突变至15~30时,各盐度组墨吉明对虾幼虾的96 h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盐度由25渐变至2和37时,幼虾仍能正常摄食,其存活率分别为77.67%和80.83%;将温度由29℃突变至24、34℃时,各温度组幼虾的96 h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温度由29℃渐变至17、36℃时,幼虾仍能正常摄食,其存活率均为84.17%。研究表明,墨吉明对虾幼虾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差,但在低盐度水中开展墨吉明对虾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NO2-N)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为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的调控提供依据.采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25的条件下,24h LC50、48h LC50、72h LC50和96h LC50分别为91.4,69.1,56.5,43.5mg·L-1;盐度为20的条件下,分别为59.1,53.1,41.0,36.8 mg·L-1;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5.5,31.1,21.5,14.3mg·L-1;盐度为10的条件下,分别为22.1,18.4,16.0,14.2mg·L-1;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2.4,7.1,3.6,0.2mg·L-1;而在盐度为25,20,15,10,5的条件下,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4,3.7,1.4,1.4,0.02mg·L-1.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安全浓度的排序:盐度25>盐度20>盐度15>盐度10>盐度5;所以亚硝酸氮浓度越高,斑节对虾的抗病能力越弱,盐度越低,亚硝酸氮的毒性越强.  相似文献   

6.
大通湖主要营养盐类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通湖水质中营养盐类的月变化特征以及各营养盐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2015年6~9月对大通湖3个区域湖水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可溶性磷酸盐的月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大通湖水体各营养盐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大通湖湖水氨氮和可溶性磷含量在6月最低,9月最高;硝酸氮含量在6月最低,7月最高;亚硝酸氮含量在7月最低。氨氮与可溶性磷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硝酸氮含量呈递增趋势,亚硝酸氮含量较为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大通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勇  戴习林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804-2811
【目的】探究在盐度3下氨氮慢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氨代谢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为凡纳滨对虾免疫机理研究和生产实践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将480尾初始体质量6.49±0.14 g的凡纳滨对虾分为4个组,6个平行,暴露于0(对照组)、0.9、5.2和12.0 mg/L的氨氮水体中,氨氮胁迫20和40 d后分别统计凡纳滨对虾体质量增长率和存活率,测定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中氨代谢相关物质和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同时取肝胰腺制作石蜡切片进行Tunnel染色。【结果】随氨氮浓度增加,体质量增长率和存活率逐渐降低,血淋巴氨氮和尿素氮含量逐渐升高,胁迫20 d与胁迫40 d结果相近;肝胰腺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氨氮胁迫20 d升高,在氨氮胁迫40 d时5.2和12.0 mg/L组酶活性降低;氨氮胁迫20 d,12.0 mg/L组的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同);各胁迫组肝胰腺Cyt C和Caspase-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UNEL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数量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氨氮胁迫40 d较20 d更多。【结论】经氨氮慢性胁迫后,环境氨氮扩散到血淋巴中,凡纳滨对虾血淋巴氨氮累积越多,尿素氮含量随之增加,肝胰腺谷氨酰胺合成途径受到抑制,氨代谢受到阻碍,应激产生的活性氧超出抗氧化系统调节范围,对肝胰腺造成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发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对东风螺滩涂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的水质因子(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活性磷)和微生物(弧菌、总异氧菌)进行检测,以期了解东风螺滩涂养殖区水质因子与微生物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的高峰出现在3~5月份,活性磷的最高值出现在10月份,而5~10月份,弧菌都维持较高的浓度;各个水质因子与微生物的检测数据呈波动变化,除氨氮以外,其他指标养殖区与非养殖区间差异不明显;这表明在当前的养殖面积(18 hm2)和养殖密度(300粒·m-2)下,东风螺养殖未对海区水质因子与微生物群落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氮磷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海水、河口水与淡水及简易设施开展室内封闭式高密度对虾养殖试验,探讨了盐度对虾生长与氮磷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d养殖试验中,未曾换水与用药,养殖试验池主要水质指标虽有程度不等差异,但均控制在对虾生长安全范围。3个试验组对虾成活率随盐度降低分别显著下降88.2%、53.9%和34.8%,(P<0.05);终末体重,河口水组(9.20 g)显著高于海水组(8.49 g)和淡水组(8.45 g)(P<0.05);单位水体产量随盐度降低极显著下降2 443.52、1 597.50和659.52 g.m-3(P<0.01)。试验池氮、磷收支估算结果显示:各试验组氮磷主要收与支的同类项所占比例较接近,特点相同,投入饲料氮与磷分别占氮与磷总收入98.9%、98.1%、96.4%与99.3%、98.9%、97.9%,水层与虾苗共含氮与磷分别占1.1%、2.0%、3.7%与0.7%、1.1%、2.1%;排污、不换水水泥池水层氮占氮总输出比例最高,略高于虾体;污水磷占磷总输出比例明显高于其余项,此不同于泥底虾塘为沉积物氮、磷占氮、磷总输出的比例最高。试验池水层与污水共含氮与磷分别占氮与磷总输出57.7%、61.3%、57.2%与67.9%、66.7%、73.3%,低于虾塘泥底沉积物与水层合计氮与磷占总氮与总磷输出比例;收获虾体氮、磷占氮、磷总输出:35.3%、34.5%、34.4%与19.3%、18.9%、19.0%,饲料利用转化率较好;池水蒸发渗漏与池壁吸附等损失输出氮、磷占氮、磷总输出:7.0%、4.2%、8.5%与12.8%、14.3%、7.6%。  相似文献   

10.
凡纳滨对虾是一种优质对虾,隶属于广盐虾类,盐度会影响其营养成分、质量和味道。为了研究盐度对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选取盐度5、26、30、50 环境下养殖90 d的凡纳滨对虾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肌肉的水分随盐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粗蛋白和灰分含量随盐度升高而升高,而不同盐度组中肌肉粗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2)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在盐度26时最高,呈味氨基酸含量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18种常见氨基酸中有3种氨基酸(Ser、 Glu 和 His)的含量随着盐度的升高而下降,有10种氨基酸含量在盐度26时含量最高。(3)肌肉中主要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14.5%~23.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15.3%~27.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9.0%~24.6%;凡纳滨对虾的气味前体脂肪酸含量在盐度26或30时略高于其他其他盐度组(P>0.05)。不同盐度条件下养殖的凡纳滨对虾体内的水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生化成分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优化组合的水处理系统,主要由下行生物膜池、上行生物膜池、下行牡蛎壳滤池和上行牡蛎壳滤池4个单元串联构成,各单元底部均设置了曝气装置.设计了仅其中1个单元或者3个单元曝气的4种工况,来研究不同曝气工况对养殖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进水总氨氮质量浓度为0.52~0.72mg·L-1,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5~0.72mg·L-1,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7.59~9.26mg·L-1,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为1.81—2.40mg·L-1,水温为15.3~20.4℃时,采用仅上行牡蛎壳滤池曝气工况时水处理效果最好,对总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7±7.5)%、(94.9±3.6)%、(12.2±38.7)%和(17.8±17.4)%,各项指标的出水浓度分别为0.16、0.04、6.76、1.91mg·L-1.其中:总氨氮和硝酸盐氮出水浓度分别达到国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和Ⅲ类水标准,亚硝酸盐氮出水浓度低于鳗鱼养殖安全浓度,但活性磷酸盐出水浓度高于国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主养草鱼池塘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和氮磷收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品种的8个标准池塘中分别投喂两种商品饲料,进行为期283d的养殖试验,饲养期间分10次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检测,起捕后对生长性能和氮、磷收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氨氮、硝态氮、悬浮物含量逐渐增大,9月23日时达到最大值,亚硝态氮、总氮含量在11月1日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均显著下降,水体总磷含量持续升高,在试验结束时达到最大值。〖JP2〗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悬浮物和总磷含量在整个养殖期间变化范围分别为0.28~0.92mg/L,0.03~0.13mg/L,0.08~0.75mg/L,2.24~3.92mg/L,29.33~90.67mg/L,0.19~0.63mg/L,养殖结束时含量比养殖前含量分别升高104%~114%,74%~122%,687%~694%,48%~52%,121%~131%和215%~238%。池塘中以鱼体形式产出的氮、磷分别占投入总氮、总磷的354%~37.9%和18.9%~20.2%。  相似文献   

13.
以斜带石斑鱼育苗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碎屑食物链为基础的工厂化育苗方法,研究了育苗期间水体中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pH、光照和溶氧等理化因子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斜带石斑鱼育苗的方法.结果表明,随着育苗时间的增加,水体中硝酸氮和亚硝酸氮的质量浓度均表现出增加趋势,且呈现明显的线性变化关系:y=4.385 4x0.287,R2=0.862 5,水体的溶氧质量浓度均在5.7 mg·L-1以上,pH变化范围为7.15 ~7.92.育苗后期氨氮质量浓度维持在5mg L-1以上,温度变化范围为27 ~29℃,盐度变化范围为30 ~34,光照强度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 075 ~2 320 lx,一天中水面直射光照射面积和时间也呈现一定的线性变化关系:y=0.017 7x2-0.187 8x+0.524 3,R2=0.979 9.育苗期间池底水的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溶氧和pH与表层、中层差异显著,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4.
黄花鸢尾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黄花鸢尾(Irispseudoacorus)对含盐和氮磷较高的水体进行富营养化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黄花鸢尾对于总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营养盐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水体中的硝酸盐变化趋势与溶解氧相同,氨氮变化趋势与溶解氧相反。黄花鸢尾可以有效地控制水中的叶绿素a,种植黄花鸢尾的水体中叶绿素a仅为对照的1/168,说明黄花鸢尾可以有效抑制藻类的繁殖生长。同时,种植黄花鸢尾能抑制水体pH值的提高,降低盐度,提高透明度,对改善水质有很好的效果。黄花鸢尾对营养盐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通过MPN(mostprobablenumber)法测定黄花鸢尾植物群落的分布可以看出,其根际的氮循环菌最为密集,由根际向外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不同季节纳帕海农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选取代表性农田于干季和湿季采用梅花点法选取上(0~20cm)、下(20~40cm)两层土壤,结合环境因子探讨其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提取土壤总DNA,对amoA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冗余分析法分析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丰度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及硝态氮含量在湿季上层土壤中均最高,分别为70.79g/kg、2.90g/kg、389.04mg/kg、78.84mg/kg、768.92mg/kg和49.04mg/kg;干季上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为最高,分别为1.33g/kg和15.13g/kg。经高通量测序,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为农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的优势菌属,Nitrosospira-sp.-Nsp2和uncultured-Nitrosospira-sp.为主要优势氨氧化细菌,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表现为干季上层湿季上层湿季下层干季下层。结合冗余分析,影响干季农田上层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影响程度分别为速效磷全氮亚硝态氮,对于干季下层土壤则是铵态氮亚硝态氮全钾硝态氮全磷;湿季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受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扩大培养的条件下,研究小球藻在沼液中的生长状况,小球藻对沼液中氨态氮、活性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小球藻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小球藻在沼液中生长良好,对氨态氮和活性磷的去除率分别为100%和62.5%,沼液培养的小球藻蛋白质含量降低,而脂肪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狐尾藻对生猪养殖场沼液的净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20、40、60 d 3个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狐尾藻生物量、植株养分、水体CODCr、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溶解氧及pH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沼液可以提高狐尾藻生物量和其体内氮磷钾含量,处理组相比空白组,生物量可以提高1.6~4.9倍、氮磷钾分别可以提高1.5~2.0、1.57~1.90、1.35~1.88倍;狐尾藻对沼液有一定净化能力,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0 d时,狐尾藻对沼液的处理效果最好,沼液CODCr、氨氮及总磷去除率分别为65.99%、59.54%及90.06%。鉴于此,狐尾藻可作为猪场沼液净化的理想水生植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生草栽培方式对坡地果园氮磷流失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自然生草和低、中、高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的栽培方式对果园土壤流失量、径流量及氮磷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果园径流总氮、可溶性总氮、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流失量,且自然生草与人工生草处理问的差异显著,而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2)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果园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含量,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的流失量,且低、中、高肥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3)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流失量分别只有清耕处理(对照)的2.44%-2.96%和13.26%,均可极显著降低土壤流失量,人工生草处理的保土效果不同施肥水平间的差异不显著;(4)人工生草处理对于减少坡地果园的水土和养分流失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效果,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全年径流量,土壤流失量,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为538.91m3·hm-1·a-1、22.7t·km-2·a-1、1.36kg·hm-2·a-1和0.18kg·hm-2·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