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古今诗人吟诗赞美红梅过程中,伴随着对红梅花色美认识的提升。红梅晚出,又因时人认为红紫是低俗的,因此需要人们从红梅“为什么红”立意,挖掘出高于其它红紫花的含义。红梅花色艳而不俗,常被赞美为美人醉颜、酒面生春、胭脂脸等,木质之红则被称为“紫府与丹来换骨”。在精神层次上,红梅色泽变了,但梅格仍在,有“桃杏色十分可喜,冰霜心一片难移”之说;红梅开在冰天雪地,不仅“傲雪家风犹在”,而且更鲜明地报告春天的来临;红梅仍有梅香,有“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之说;红梅之红与血同色,有红梅之红是血染就的说法,并与烈士的精神联系起来,到当代,红梅被赋予了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2.
寒梅报春     
<正>寒冬赏梅,给鸡年春节增添了闲情逸致。红梅、黄梅、白梅,颜色各异,千姿百态,傲骨悠香,可谓梅花盛宴,秀色可餐。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滿乾坤。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古诗词中已有无数写梅、赞梅的诗句。清雅之韵,傲然之气,用君子之风来赞美梅花更为恰当。勇于冲破寒冬,以花开报春音。超凡脱俗,苍古  相似文献   

3.
信息流通     
图新求异是人之天性,随着时代发展和消费水准的变化,单一色彩的常规花卉难以满足人们的观赏欲望,而一花多色或一株开多色花的新稀花卉却显现出极强的市场生命力,很受消费者喜爱,尽管价格不低,但仍销势强劲。变色梅:聚伞花团,花色由红变黄,再变粉,色彩分明,花后结小葡萄似的串串梅果,果色也由绿变蓝再变黑,仍有观赏价值,果甜香可食,8℃以上四季开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调查,补充了前人对我国果梅的分类,分为白梅、黄梅和青梅三类;各类果实具红晕的为亚类。记叙了各类梅的一般性状、果实大小、始果期、成熟期、花期、花器和交配亲和性等种质特征。发现白梅有抗黑星病较强的趋势,黄梅有四年开始结实的种质。分析认为黄梅是一种橙色梅与白梅的杂交种,其果色具数量遗传的特征。花器解剖和授粉试验表明,大邑梅有较高的繁殖力,保持着野生种的特性。生态分析的结果,证明梅湿度的适应范围要比前人研究的广得多。  相似文献   

5.
丁湖广 《北京农业》2006,(11):22-23
杏鲍菇又名雪茸、刺茸、侧茸.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珍稀菇菌之一.其子实体洁白如雪,体态肥大状如保龄球,肉质脆嫩,含杏仁香味,日本人称为香口蘑;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因此在国内外市场颇受欢迎,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时尚食品.  相似文献   

6.
江春林 《百姓》2002,(3):26-27
人人爱梅花,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梅花是品格高尚的象征,是意志情操的体现。历史上的文人雅士留下不知多少赞美梅花的诗篇。王安石就有诗云:“墙角数枝梅,凌霜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国历来有梅妻鹤子之说,道尽了人们对梅花的心仪之情。在当今画坛,出了一位喜梅、爱梅、痴梅、画梅的实力派画家,他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河南省中国画院画家,河南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英保。他笔下的梅,被称为  相似文献   

7.
梅月景观是一种诗情画意的景象,更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积淀的意象。不仅历来就有月下赏梅的传统,而且有无数的诗词赞美梅月之景。至迟在唐朝就有诗词描写梅月景观,随着人们对梅月景观认识的加深,一方面,梅月景观的内容不断被挖掘出来,月下观梅的形式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梅月景观作为文学的意象不断得到提炼和发展,对梅花神韵品格的审美认识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不仅成为赞美梅花高洁的最重要的意象之一,也成为文人雅士标榜清高品格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梅中花事     
冬春之交,最充满诗情画意的浪漫莫过于踏雪寻梅。八百多年前,宋代词人毛滂从家乡衢州江山驾舟东行,去往钱塘江方向,当时"北山积雪盈尺,而水南梅林盛开"。毛滂伫立舟头放眼望去,一侧白雪如梅,一侧梅白如雪。待到暮色降临、月升苍穹,两岸在月光的照耀下分明是两座美玉砌成的楼台,分不清孰个是雪、孰个是梅,分明是神仙居住的仙台。  相似文献   

9.
花君子     
梅花中君子者也!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的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于为利,成熟为贞。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我们最希望的和平。春落梅枝头。每逢春寒料峭,瑞雪纷飞的残冬,梅花盛开了。清香馥郁、芬芳扑鼻。梅园里红梅、白梅、绿梅、墨梅,竞相开放。红的似片片朝霞,白的粉妆玉琢,绿的清翠欲滴,黑的庄重脱俗,使人目不暇接。那洁白素净的玉蝶梅,萼如翡翠的绿萼梅,胭脂点珠的朱砂梅,红颜…  相似文献   

10.
一、变色毛正常兔毛应为纯白色,但在互相对比时其色泽略有差别,如洁白光亮者为洁白色,列为最佳色泽;色白而略带微黄或微灰等色者称为较白色;次于较白色者为次白色.……  相似文献   

11.
林逋以植梅的方式在孤山隐逸奠定了梅花作为人品高洁象征的基础,而咏孤山梅成千古绝唱又引发了咏梅的高潮,因此,孤山梅花成为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圣洁之花,不仅许多人心仪不已,而且不少人特地前往观赏。由于孤山梅花在文人雅士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林逋的梅林虽在漫长的岁月中时有荒芜,但后世不断有人补植。因此,除了在文化、精神上外,林逋还在物质上"留下梅花代代香",由此构成了文化味浓厚、精神性强烈的孤山梅花变迁史。  相似文献   

12.
自 1 8世纪以来 ,全球已约有 1 0 0个国家选出了自己的国花 ,这实是全世界成功的经验。但是 ,目前我国仍未选定国花 ,这是不正常的 ,也让我们十分被动。 1 982年 ,本人首次倡议评选国花 ,并在该年《植物》杂志第 1期上发表了《我国国花应是梅花》一文 ,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当时香港的《明报》还专为此事发表了社评 ,赞成我的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 ,本人愈益感到国花是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崇敬和热爱之情的集中表现。因此 ,要求国花是原产我国的传统名花 ,既富民族特色 ,观赏价值又高 ,最好兼有其他经济用途。为了解决国花未定的难题 ,也为了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梅花品种分类最新修正体系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该文系著者研究中国梅花品种分类55年(1943~1998)之系统总结.其间经过多次探索,终于放弃了将植物学分类与园艺学分类结合、将果梅与梅花分类结合以及“二元分类”必须严格以品种演化作主线而对形态、实用常考虑不周等做法.著者在修正前订之各梅花品种分类系统后提出:品种分类层次和类型均不宜过多或太细,失之于繁琐;虽要力争品种演化为主,但亦应灵活掌握,能“二元”的就“二元”,一时达不到的不强求,形态、实用方面也要适当重视.文末提出了“中国梅花种系(种型、系统)、类、型分类检索表”,含3种系5类18型  相似文献   

14.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作者对我国梅花经济的产生、发展与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品种资源圃的建立及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简述该中心成立缘起后,扼要介绍了其梅花品种资源圃之创建、新品种之选育等主要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综述了中国对梅花花色的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对梅花花色的直观记载提供了梅花花色进化的线索。中国近代在梅花品种分类和从观赏角度研究梅花时对梅花花色进行了详细记载。现在 ,红色花色已首先作为梅花花色研究的重点 ,已经鉴定‘南京红须’、‘南京红’花色色素花色苷的分子结构。梅花红色花色的产生可能是长期低温诱导自然选择的结果 ,而梅花红色花色除了吸引传粉者外 ,更重要的是强化梅花凌寒而开的能力。梅花花色色素的开发利用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武汉梅花新品种培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 ,在陈俊愉、赵守边两位老先生的直接指导下 ,一直致力于梅花新品种培育工作。该文介绍了几种新品种培育方法以及一些代表性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蒋亚华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9):1363-1366
[目的]对江苏省宿迁市花境植物群落常见资源调查及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以期为当地花境资源和植物群落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及改进措施.[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普遍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群落方法统计数据,拍摄照片,对不同绿地花境资源的种类、色彩、季相及群落配置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宿迁市花境植物群落应用种类数量大小依次为:蔷薇科>菊科>忍冬科>禾本科>唇形科,应用类型数量方面表现为:灌木花卉>多年生花卉>一二年生花卉>观赏草;宿迁花境主要色彩集中程度为:红色系>白色系>绿色系>黄色系>紫色系>蓝色系;花境季相景观以春夏季观赏为主,鲜有冬季花境.[结论]宿迁市应用的花境植物种类较少,色彩单一,形成的景观效果不显著,缺少冬季花境景观,急需引进大量新优花境资源以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9.
以10个不同花色多叶羽扇豆品种为材料,对其花朵翼瓣和旗瓣的颜色、花青苷组成及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不同花色多叶羽扇豆中共检测出9种花青苷,白色的Gallery white和黄色的Galleryyellow 2个品种未检测到花青苷。对红色、蓝色和紫色多叶羽扇豆花瓣的花青苷提取液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发现,花青素苷元类型主要是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飞燕草素,其糖苷类型主要是葡萄糖或酰基化葡萄糖的糖苷。  相似文献   

20.
“二元分类”──中国花卉品种分类新体系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该文介绍了花卉品种二元分类体系的形成及其35年来推广应用情况,并着重指出其原理与优点:①品种演化关系与形态、实用兼顾,而以前者为主,科学性较强,可以指导生产;②“种源组成”是二元分类的前提性一级标准(“系统”或简称“系”),这就把品种分类放在种的分类基础之上;③在各系统之下,再按性状相对重要性依次分列各级标准,如类(群)、型等,从而构成了3(4)级分类体系.在论述二元分类的研究方法之后,提出该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