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等特点,课程教学实习是该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教学实习进行相应改革,分析了实习设置、组织形式等环节,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相关课程综合性实习。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实习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实习教学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尤其在学生野外实习成绩考评方面亟需改进和完善。在多年的生态学实习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科学组织开展生态学野外实习并构建实施多元考评机制,将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活动合理衔接,实现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的有机整合,提高了学生在野外实习教学环节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了生物环境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教学的组织以及实习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提高学生利用生态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养和提高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与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的野外综合实践能力,开设了融合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环境生态学、环境修复技术等教学内容的《资源环境生态综合实习》课程,其具有跨学科、跨地域、综合性强等特点。通过《资源环境生态综合实习》课程教学实践,创新和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野外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技术和实用型技术,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针对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的研究性实践项目匮乏、实习基地建设、学生毕业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文探讨了高职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认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研究性项目的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促进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野外实习是实践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野外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是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该文以环境生态学野外实习为例,从实习前的组织与准备、实习期间的组织与管理、野外实习返校后的管理3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探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从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教学管理等角度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森林生态学课程为例,探索实施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将验证性、综合性实验和实习、研究性实习、探索性实习与科技创新项目等有机结合,面向不同目标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建立验证型、综合型、研究型及探索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1):281-282
专业实践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研究性教学方法将水生生物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应用到水产养殖专业基础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中,采用科研项目设计的方式,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凸显了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教师充分利用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这一氛围中感知、感悟,进而上升至理性认识,并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学习模式。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最优化,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谈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探索的一些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力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不同地力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通过为期196 d的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试验,对高、中、低3种不同地力玉米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力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培养时间延长,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最后趋于平稳;但随地力等级的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逐渐减小。培养结束时,不同地力玉米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低地力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最差,固存量最小。同一地力,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较0~20 cm显著降低(P0.05),表层土壤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定。伴随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均较初始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势(Cp)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MBC和DO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且当地力等级变化时,各土层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对《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建立了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实习指导模式。该模式的确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以往的教师带队式的教学相比,该实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城市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动态,为正确认识城市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制定科学的养分管理措施及深入了解和评价城市土壤的功能特性和生态环境效应有重要的科学参考意义.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观测了城市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过程动态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脲酶:公园>学校>居民区>工厂>道路;磷酸酶:公园>工厂>学校>居民区>道路;转化酶:居民区>公园>工厂>道路>学校;但不同功能区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动态表现出相同规律.在培养前期有机碳矿化速率迅速下降,培养中期缓慢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有机碳矿化与培养时间符合对数关系;整个培养期内,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累计矿化量公园>工厂>道路>学校>居民区.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与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0.689、0.485;土壤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但脲酶、转化酶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06和0.642,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地形因子对天山北坡天山云杉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方法】在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选取不同海拔、不同坡度和不同坡向的样地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并计算其碳密度。【结果】不同海拔梯度下,天山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41.65~77.67 g/kg,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9.47~14.27 kg/m2,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减少的趋势。0~20 cm土层坡度小于15°时,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最高(105.08 g/kg),而当坡度达到30°~35°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不同坡向上土壤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其中0~20 cm土层阴坡上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阳坡(P<0.05),2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各坡向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天山北坡天山云杉林在高海拔区域内整个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较低海拔区域相对均匀。坡向对土壤有机碳的再分配作用在20~60cm土层土壤中难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污染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特点。通过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加强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将来的科研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教学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动机、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本文针对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计划及培养目标,借鉴研究性教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结合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专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科研应用等方面探讨了研究性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效果,以期为其他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的核心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新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例、习题,"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中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培养中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26 a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选取其中6个具有代表性的施肥处理:N_3P_3(单施化肥)、N_3P_4M_1(施用化肥及低量有机肥)、N_3P_1M_2(施用化肥及低量有机肥)、N_3P_2M_3(施用化肥及低量有机肥)、M_6(单施有机肥),以不施肥为对照(CK),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法研究了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科学管理褐土土壤肥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使土壤有机碳含量提升了6.28%~156.75%,以M_6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在培养第2天达到峰值,随后急剧下降,第4天后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变化趋于一致,且培养期间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符合对数函数关系。培养32 d后,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介于1 021.12~2 066.86 mg/kg,以M_6处理最高,较CK提高了102.41%。长期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以M_6处理下降最明显,与CK相比,降低了2.35%。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潜在可矿化有机碳量,以M_6提高最为显著。此外,长期施肥处理均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缩短了土壤有机碳库半周转期。综上,M_6、N_3P_4M_1、N_3P_1M_2、N_3P_2M_3处理在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同时降低了其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加强了土壤的固碳能力。单施有机肥可作为褐土培肥管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实践教学是生态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学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首先对生态学野外实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实际做法,对野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体系设置与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生态学教学尤其是野外实践教学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化工仿真实习的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点,以提高化工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探索。化工仿真实习强化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生产实习教学的不足,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基于水产养殖行业特点,采取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进行有效整合、延长实习时间、全方位开放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构筑"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转变实践教学基地角色等一系列措施,提出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全程参与"繁—养"过程的全周期实践教学模式并实施,经过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研率和就业学生的被认可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