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曹建南 《农业考古》2021,(2):241-245
18世纪中叶,名为"急烧"的闽南侧把砂铫传入日本,受到煎茶家的追捧,并发展为生活饮茶常用的煮茶器。19世纪中后期,随着散茶瀹饮法的普及,急烧由煮茶器向煮水器转化,"急烧"之名亦逐渐被"保富良"等日本俗称取代;然后,随着金属材质煮水器的普及,急烧便退出了日本饮茶生活的舞台,只有煎茶道至今还使用古雅的急烧煮水。  相似文献   

2.
王传龙 《农业考古》2020,(2):196-203
陆羽《茶经》对茶道的贡献并不是创新性的,其中所描述的煎茶法,是建立在前代采叶煮羹法与茶饼碾末冲饮法二者基础之上的改良。陆羽在世时的追随者并不广,唐代寺院才是用茶的主力军,而寺院中所流行的是茶饼碾末冲饮法,并非陆羽所创的煎茶法。但饮茶之风由日本求法僧东传日本后,煎茶法却成了当时日本主流的饮茶方式。宋代点茶法兴起,文官集团斗茶之风盛行,僧侣集团则针对如何饮茶形成了一整套的典章规范。两种风气再次传入日本,彼此交互作用,最终催生出了日本灿烂的茶道文化。由于中日在茶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点茶法在明代以后没落,崇尚朴素简易的泡饮法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饮茶方式;日本茶道则在细节的讲求刻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最终演变为一种注重舞台效果与宾主默契的表演。  相似文献   

3.
从茶史文献可知,我国清代叶隽撰写了茶书《煎茶诀》,但该书在我国失传,朱自振教授等近在日本发现由日人编辑、删改后出版的“明治本”和“宽政重刻宝历本”两个版本,分别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和大阪中央图书馆。本文介绍《煎茶诀》的这两个版本,旨在为国内茶叶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一、“明治本”《煎茶诀》现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附(一):王治本序,明治十二年小田诚一郎训点本全文:藏茶初得茶,要极干脆。若不干脆,须一焙之,然后用壶佳者贮之。小有疏漏,致损气味,当慎保护。其焙法:用扌卷张纸散布茶叶,远火焙之,令渐干。其壶如尝为…  相似文献   

4.
蒸青绿茶起源于中国的唐代,传人日本后沿用至今,目前已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连续化加工。近几年,浙江等茶区为了扩大对日本绿茶的出口,已从日本引进蒸青绿茶成套生产线,按日本工艺加工蒸青绿茶(煎茶)并销往日本。国内也成套仿制了日本蒸青绿茶生产线,用于加工出口日本蒸青绿茶。  相似文献   

5.
茶声之诗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1,(4):170-172
古代的文人墨客 ,往往喜欢自己动手煎茶 ,这主要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 :其一 ,自己煎起来的茶好吃 ,至少是更合乎自己的口味。其二 ,当作一种享受 ,换言之 ,就是享受煎茶的乐趣。在煎茶中 ,文人墨客们颇为快意和悦耳的是茶声。茶声 ,即是煎茶水时水进入沸腾阶段所发出的声音 ,根据他们的不同感受 ,于是茶声变成为风声、雨声、水声、车声、虫声、乐器声等。出现在为数众多的茶诗词中。一、风声(一 )松风 :风吹松树林所发出来的声音 ,诗家最爱用。例如《伯坚惠新茶》(金代刘著诗 ) :“建溪玉饼号无双 ,双井为奴日铸降。忽听松风翻蟹眼 ,却疑春雪…  相似文献   

6.
郑雯嫣 《农业考古》2004,(4):110-110
很早就知道日本茶道闻名世界,可是一直没有太大的兴趣去了解它,也许是耳边的评论使我心生偏见,日本茶道烦琐复杂,格式严谨僵化,离道甚远。在研习中国茶艺多年后,我想应该了解一下日本茶道,亲自体会一下她的僵化古板,或许也有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选择小笠原流是听说该门派先人曾是皇室礼仪官,一定更能体现其茶道之烦琐吧。于是带着挑剔和批评的目的,我走进了煎茶道的教室。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有诸多茶叶的饮用方式,茶圣陆羽将茶叶磨末,采用不同水温(即“一沸”、“二沸”、“三沸”)冲泡茶叶,并添加盐来调节口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陆羽式煎茶法。通过现代科学试验以及博物院的器具,模拟陆羽式煎茶法对顾渚紫笋茶进行冲泡制备茶汤,并以现代玻璃杯泡法的茶汤为对照,分析煎茶法茶汤的品质。结果表明 “三沸”的温度分别为75 ~ 86℃、86 ~ 94℃和94℃以上。“一沸”时加盐调和,按照每600 mL水、6 g茶的煎茶法茶汤中,投入1.2 g盐可获得协调适口的茶汤滋味,该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玻璃杯泡法,但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儿茶素等呈味物质含量低于玻璃杯泡法的茶汤。  相似文献   

8.
“煎茶”一词,一般来说,现在基本上只保留在日本的煎茶道用语中。所以,大多数人会以为煎茶只存在于日本。其实不然,我们中国人日常冲泡的茶也同样可称之为“煎茶”。并且,早在唐代,中国已出现“煎茶”之词。但是,往往同样的名词,有时可指称多种不同的事物。而有时,不同的名词又可指称同一桩事物。这就涉及到名实相符,或者说名实求符的问题。鉴于中国现在虽有煎茶之实,却无煎茶之称的状况。并且存在对“煎茶”一词的理解和解释、使用的混乱不清的问题。本文即以日本的煎茶概念为煎茶的认辨模式,旨在认同、辨析中国的煎茶,纯清煎茶的根本含义,从而进一步考证煎茶的内容、形式、大致面貌及其渊源流派。  相似文献   

9.
隐元茶趣事     
隐元茶趣事浙江省湖州市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寇丹陆羽在湖州生活时间最长,《茶经》又完成于湖州,作为日本文化总代表的日本茶道界,对湖州和陆羽的敬仰是很明确的。可是在日本煎茶道的研究著作中,提到福建和隐元这个人,远比湖州和陆羽多。因为日本把煎茶饮法称为隐元茶。...  相似文献   

10.
李思义 《世界农业》1998,(10):26-27
日本人把日常生活饮用的茶分为两类,一是对鲜叶或蒸或炒,使茶叶中的氧化酶钝化作用后,制造的不发酵茶(绿茶),二是使氧化酶作用后制造的发酵茶。日本现时生产的茶多是绿茶,约占煎茶的80%。茶—不发酵茶(绿茶)—蒸制—煎茶(普通煎茶、浓煎茶)玉露末茶粗茶玉绿...  相似文献   

11.
蒸青绿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蒸青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测定了四川蒸青绿茶、日本煎茶样品的主要品质成分。结果表明,主要生化成分随加工进程而出现升降的动态变化,至制茶工序结束时,茶叶含水率、叶绿素与茶多酚含量的降低率分别为71.53%,17.23%和7.66%,其中的叶绿素与茶多酚保留量明显高于一般的炒青绿茶。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四川蒸青绿茶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较高,而日本煎茶咖啡碱、酚/氨比值较低,为此,前者的滋味较浓醇,后者的滋味较鲜爽。  相似文献   

12.
茶诗在唐代开始兴起,唐代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生命情调和审美情趣,而随着时代精神的不同,茶诗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从自然俭约到精新细繁、从超尘脱俗到近俗乐俗、从宁静淡泊到文化品闲、从以茶悟道到茶禅一味的渐变过程。唐代茶诗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之美、生命之乐,传达出中国文人清高、白适的人格气质,并昭示了古代文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哲学思想,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社会的谐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从香与茶进入中国古人生活,茶事、香事开始成为古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香的养生保健功效是人们嗜好茶与香的基础,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则使茶事、香事有了形而上的意义。茶与香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茶浸润口舌与鼻观,香则付诸鼻观。这也使得茶事、香事既可各自造化,又可相辅相成,在相互交会时相得益彰。明代之前,人们制作茶叶,将茶叶制作成龙团凤饼,并在其中掺杂香料。茶事、香事都是文人生活雅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僧人有日常茶事香事与茶会香事,仪式中香、茶不可或缺,日常生活中更是助其禅思。茶事与香事的交会在古代文学经典和日本茶道、香道中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4.
油茶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早年基于改善现实生活饮食之需要,普通百姓创造性利用打砸茶叶,改造成以浓香的油茶,配以炒米花、花生米、酥黄豆等食粮,佐以葱花、香菜、青菜等制作成营养均衡的日常饮食。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如今又增加了猪下水、鸡鸭肉菜等,与时俱进地提升了打油茶的品味和情趣。同时再吸收中原茶道,注入了礼仪审美文化,成为新时代特色鲜明的民族风味茶饮。  相似文献   

15.
杨胜男 《农业考古》2020,(2):254-258
日本对中国茶文化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学习、模仿,到自我树立的过程。三谷良朴所撰《和汉茶志》一书,融合了大量中国茶书与日本本土茶文化的内容。他在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茶器的描摹,对珠光等日本著名赏茶家饮茶活动的回顾与总结,来强调日本茶道的本土意识,又将文艺的“体”“用”概念运用到茶文化中,提出了一种以茶礼为外现形式,以雅道风情为内在核心的文艺茶道思想。  相似文献   

16.
日本竹文化现象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日竹文化关系、日本竹文化现状以及日本竹文化现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考察和梳理,进而从竹之语源的角度揭示出日本竹文化的内涵特征。日本竹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竹文化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与中国竹文化相比,日本竹文化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日本竹文化既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又展示了日本民族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竹子不仅在物质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斗茶源于唐兴于宋,是以评比茶叶品质与点茶技艺为媒介而形成的茶俗文化。南宋时期,来华日僧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介绍了宋代点茶法,斗茶文化随之东传。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流行于新兴武士阶层的斗茶文化,已初具日本茶道的雏形,是为日本茶道的草创阶段。  相似文献   

18.
江苏典型茶园的茶叶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江苏省各地代表性茶园的老叶、嫩叶氟含量及相应土壤pH、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等理化性质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茶叶老叶、嫩叶氟含量分别为229.00~1019.08mg/kg、12.02~102.55mg/kg;不同茶园及不同叶龄茶叶氟含量均有较大差异;茶叶氟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而增加,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不明显,老叶氟含量与土壤水溶性氟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pH和粘粒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但与阳离子交换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