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适宜的复种饲料油菜品种,是获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成功推广和获得更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以华中农业大学提供参试饲料油菜品种为研究材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共同组织实施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参试品种进入抽苔开花期和生物产量等选择要素的对比,筛选出适宜黑龙江三四积温带春小麦复种的饲料油菜品种12-P38外(首选)和华油杂62(备选)。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能够充分利用黑龙江北部麦豆产区8~10月份的光、热及降雨量,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饲料油菜不与其它粮食作物争地,是解决人口与牲畜争粮重要途径,打破我国北部高寒区一年一熟制的模式,实现两年三熟制,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获指数,破解大豆长期连作造成的毒土危害,使农业生产由恶性向良性转变,提升了土壤地力,提高作物单产,改变黑龙江北部原有的麦-豆和豆-玉轮作体系,建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现有的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早熟作物收获后农闲期长、光温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早熟作物收获后复种饲料油菜,不仅可以提高光、温、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而且有利于现阶段黑龙江省"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从复种饲料油菜的发展与复种模式、饲料油菜种植与利用、饲料油菜的效益三方面论述了饲料油菜在黑龙江省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收获后复种饲料油菜种植技术,在2015年秋季开展复种饲料油菜田间试验,设置5个播种量(5 997.00、8 245.88、10 494.75、12 743.63、14 992.50 g/hm~2)和3个收获期的饲料油菜种植试验,测定油菜的生物量与品质指标,研究不同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油菜鲜草产量在不同播种量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早收获差异较大,晚收获差异减小;干物质产量在播种量间也存在差异,且随着收获期延迟期差异增大;不论鲜质量还是干物质量,都随收获时间的推后逐渐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播种量、推后收获有利于提高产量;播种量在10 494.75 g/hm~2、收获期在10月20日时产量最高;饲料油菜粗纤维含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而提高,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钙含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而降低,收获时间越晚,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钙含量越低,粗纤维含量越高。综合考虑,供试土壤条件下,饲料油菜适宜播种量为10 494.75 g/hm~2,最佳收获期在10月20日以前。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北部广大地区,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7月中旬小麦收获后至冬季来临之前的2个多月时间内耕地裸露,习惯上不种植作物,不仅浪费光热和水资源,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通过考察研究,发现西北地区在这2个多月时间内,可利用空闲地复种油菜,以收获油菜鲜草作饲料或绿肥,解决西部地区冬季饲料供应不足问题,效果明显,是一项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华北北部高寒区征集到的春小麦地方品种资源447份,进行 了整理、鉴定和分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7.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及龙麦36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这两个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在平丰年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为发挥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35和龙麦36的品质和产量潜力,结合项目的实施,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设立试验区,通过各项技术试验与组装,为建立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新品种350 kg/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为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及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氮素后移与春小麦产量品质的变化关系,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2009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品质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春小麦在本区域种植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华油杂62技术,是适宜临夏地区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的气候特点,最大程度利用小麦收获后剩余的光、热、水、土资源,种植一季收获以青饲料为目的饲料油菜。本文主要介绍了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华油杂62的栽培技术,以解决临夏州高寒阴湿地区和二阴地区冬春季饲料不足问题,为牛羊提供优质的饲草来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油菜品种选择、大田准备、封闭除草、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获及收获后菜籽处理与保存等方面,阐述了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期为汉中以及周边地区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流灌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但无霜期仅125~145d,往往是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河套灌区的主要农作物,不仅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蛋白质含量高,是我国优质春小麦生产基地。河套罐区春小麦收获后到初霜(早霜)来临往往有80~90d的生长期,但生长期较短,直接复种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往往不能正常成熟,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华北北部高寒区征集到的春小麦地方品种资源447份,进行了整理,鉴定和分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3.
永良15号春小麦2004年自宁夏引入昭苏县后,现已种植3年,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667米~2产量为400~500千克,是适合昭苏县种植的优质春小麦品种。一、深耕整地在前作收获后,及时进行秋耕并结合施底肥,同时要求冬灌,以蓄水保墒。秋耕深度要求25厘米以上,耕后耙耱整地,使土壤达到待播状态,为翌年春季早播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饲料油菜循环收获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饲料油菜周年收获2次或2次以上并轮换收获不同田块可形成循环收获。循环收获既不降低其周年产量,又可缓解冬春季鲜饲料短缺,提高了其种植价值。饲料油菜循环收获次数和第一次收获时间可根据其播种时间和长势来确定,周年可收获2~3次。追肥以一次性适量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5.
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新疆地区在小麦收获后的光、热、水、土资源,还能扩大饲草供应;但饲料油菜生产加工技术尚不成熟,难以将饲料油菜加工成优质饲草,因此亟需适宜新疆滴灌复种饲料油菜的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本文作者通过对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技术的不断优化,提出滴灌小麦复种饲料油菜生产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刈割时期、青贮利用、裹包利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大田准备、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秸秆还田、收获后菜籽处理与保存等内容,以期为油菜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双低油菜“菜油两用”技术,是指利用符合国家双低标准(芥酸含量小于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小于30微摩尔/克)的优质油菜品种,其菜苔没有苦涩味,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可作蔬菜食用,然后利用其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在收获一茬菜苔的情况下,收获一茬油菜籽,还可增加产量,是双低油菜的一种增产增效种植模式,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续第8期第19页)三、稻-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早中熟晚稻品种+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联合播栽+基施硼肥+化学除草+一促四防+机械分段收获。关键技术一是选用生育期适当品种。选择早中熟晚稻品种和生育期在180天左右、株型紧凑、株高中等、根冠比及年前生长量大、抗倒、抗病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二是耕播联合作业。晚稻收获后,用油菜联合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旋耕、施肥、播种、覆土等  相似文献   

19.
高油9号油菜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芥菜型油菜品种,2006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晋审油2006001。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油菜、食用菌、蔬菜、花卉、中草药、杂豆等作物的品种资源收集整理,利用分子技术和常规技术进行优良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目标是建立黑龙江省及垦区马铃薯、油菜,林下经济等一些特色经济作物的科技支撑体系,为黑龙江省及垦区经济作物的稳定发展及优势特色作物的崛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