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挖通水沟、适时晒田、适度晒田、晒田后水分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水稻晒田技术,并介绍了晒田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雄晒黄烟种植现状与开发利用情况,该文介绍了南雄晒黄烟的种植情况、内在质量、工业利用以及栽培调制技术,阐述了南雄晒黄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流通无序、栽培调制技术粗放、抗自然风险能力弱、科研投入与工业利用研究不足等问题,并从制定分级与收购标准、提高晒黄烟生产的规模化与标准化、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深化晒黄烟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南雄晒黄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南雄晒黄烟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生态条件、品种资源、品质等方面分析了南雄晒黄烟生产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南雄晒黄烟生产存在的问题,从经济政策、技术支撑、使用销售等方面提出恢复发展南雄晒黄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总结松阳晒红烟大棚晒制技术,包括大棚的搭建、鲜叶采摘、堆黄、晒制和贮藏保管等方面内容,以为松阳晒红烟大棚晒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人分析比较了歙县香料为国采用晒制法与采用先景后晒法的调制效果,认为歙县香料烟的 制应以晒制为主,并对晒制要求的采收成熟度,塑料薄膜大棚晒制,中午遮阴晒制,晒制场地串 烟密度等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笆晒和棚晒两种调制方法对晒黄烟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优化晒黄烟调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供试烟叶分成2组,分别进行笆晒和棚晒处理,再对处理后的烟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以评价两种调制方法对晒黄烟品质的影响。[结果]两种调制方法晒制的烟叶均以红黄、正黄色为主,总体外观质量差异较小;三部位烟叶平均总糖、还原糖笆晒高于棚晒,而烟碱、总氮棚晒高于笆晒烟叶,综合化学成分以棚晒烟叶氮/碱更适合、钾含量高,较优于笆晒;中部、下部叶感官质量评吸棚晒比笆晒较好,而上部叶笆晒比棚晒较好,综合感官质量棚晒略优于笆晒烟叶;笆晒设备成本投入是棚晒的2.82倍,晒制场地面积是棚晒的3.27倍,晒制管理用工是棚晒的1.77倍,表明采用棚晒调制方法不仅设备成本投入低、晒制管理省工,且对烟叶晒制质量也能保障。[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晒烟资源、优化晒制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浙江松阳是我国七大晒烟产区之一,该地区的晒烟种植历史比较悠久,烟叶质量优良,因此总结出一套相当有效的晒烟晒制技术。本文主要所论述的松阳晒红烟大棚晒制技术,主要包含搭建晒制大棚、鲜叶采摘、堆黄、晒制以及保管贮藏等方面的内容,形成系统性,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调制技术对晒黄烟烟叶中TSNAs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晒黄烟具有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足、焦油低等特点,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晒黄烟资源,阐述了烟草特有TSNAs的组成、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如烟草类型和烟草品种、栽培技术与调制技术、烟草生物碱、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微生物作用等,并展望了调制技术对降低晒黄烟TSNAs含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晒黄烟具有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足、焦油低等特点,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晒黄烟资源,阐述了烟草特有TSNAs的组成、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如烟草类型和烟草品种、栽培技术与调制技术、烟草生物碱、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微生物作用等,并展望了调制技术对降低晒黄烟TSNAs含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15份晒晾烟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评吸质量进行了系统鉴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湖南宁乡晒烟表现最优,青筋蔸、五峰白筋洋、公会晒黄烟(浅色)、公会晒黄烟(深色)等材料有一定的利用潜力,可进一步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1.
为减轻浙西南山区早春栽培花生受春季冷害的影响,进行花生春季促早熟栽培技术田间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采用双膜或单膜覆盖栽培,能促使花生提早出苗、提早收获、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花生属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少数作物,其栽培条件对其产量影响尤为显著。花生新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占20%~30%左右,而栽培技术对产量的贡献率达70%左右。随着种植制度的变革和市场发展的需求,花生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总结了近50年来北方区花生栽培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目的在于为花生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春季引进花生新品种“泉花551”在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生产示范,表现高产、耐旱、抗病、品质优等突出特点,可作为该镇花生生产的优选推广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基于联合收获机的花生适机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花生机械化收获地面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行距(A)、种植方式(B)、肥料用量(C)和追肥方式(D)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同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对不同种植方式的花生进行机械收获,测定地面损失率以验证最佳的种植方式。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籽仁产量效应主次排序为ACBD,以处理6(A_2B_3C_1D_2)的小区平均籽仁产量最高,但根据K均值大小选出的最优组合为A_2B_3C_1D_3,即:花生品种福花8号在沙性土壤中栽培,在基本苗27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以畦宽90cm(含沟30cm),畦面宽55cm、行距33cm,组合交错(7~19cm)种植,全生育期施用纯N 52.5kg·hm~(-2)(N∶P_2O_5∶K_2O=1∶1.2∶0.8,其中P肥全部用作基肥,N、K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1∶1),花生出苗后13d采取畦边撒施(覆土)的方式追施苗肥,盛花期叶面撒施450kg·hm~(-2)石灰的种植方式为佳。机械收获地面损失测定结果,组合交错种植方式的地面损失率是传统等位等距种植方式的1/6,是等距交错种植方式的2/5。  相似文献   

15.
花生是我们常见的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不仅具有滋养补益的功效,更有助于 延年益寿,近些年,随着对花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种植能够做到高产量、高质量成为了困 扰农民生产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了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从种植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对地的 合理施肥、播种要求以及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能为农民 种植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经验帮助。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花药培养、幼胚培养、孤雌生殖、基因工程、外源DNA导入、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等技术在花生种质创新中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生物技术在花生种质创新中的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文彬 《福建农业科技》2011,(6):37+29-37,29
引进花生新品泉花9号,在惠安县崇武镇试种两年,表现丰产稳产。栽培上要注意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加强田管,才能发挥其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18.
从吉林省西部地区花生生产现状入手,就栽培环境、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黄曲霉毒素污染等方面提出安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玉米、西瓜等不同作物种类的特殊性,总结制订出适宜于多种作物的渗水地膜覆盖技术模式,包括:渗水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渗水地膜覆盖棉花栽培技术、渗水地膜覆盖穴播作物栽培技术、渗水地膜覆盖西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是食品、医药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的农产品之一,又是其他作物的良好前作,花生饼为优质精饲料,茎叶及果壳为优质粗饲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