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初花期和鼓粒期干旱处理对早熟和晚熟大豆品种植株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叶面积变小,根系生长受阻,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叶温升高,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都有所降低,因而减弱了大豆的光合生产能力,最终导致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大豆种粒大小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大豆品种,针对不同子粒大小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的子粒大小对大豆的生育进程无影响,对大豆前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对大豆子粒产量的影响则因品种而异。本试验中,喜肥水品种的大粒种子的产量略高于小粒种子。  相似文献   

3.
作物种植密度与产量密切相关,是农业生产中重要技术因素之一。本试验以杂交油葵G101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产量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生物产量、群体生物产量、单盘籽粒产量和群体籽粒产量均随密度的升高呈规律性变化,单株生物产量和群体生物产量分别符合W=1/(a bx)和W=x/(a bx)模式,单盘籽粒产量和群体籽粒产量分别符合W=ae^bx和W=axe^bx模式。株高、千粒重、盘径、茎粗符合Y=a bx方程,秕粒率符合Y=a bx cx^2的模式。试验得出最高群体生物产量为23691.06kg/hm^2和最大群体籽粒产量为3740.00kg/hm^2,最适密度为65759.19株/hm^2。  相似文献   

4.
大豆产量及籽粒脂肪含量均为可遗传性状.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育种油分含量在18.1%~20.0%时.油分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当油分含量达到20.1%以上时.油分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但是,育种经验提示:同时提高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是可行的。大豆产量及籽粒油分含量的共同提高已经成为许多大豆遗传育种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亲本选配、杂交方式、选择方法与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系)选育的关系加以探讨.同时对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报道,为大豆遗传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9-2001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进行大豆施用复合生物颗粒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施三分之一磷酸二铵的基础上,施用复合生物颗粒肥50kg/hm^2能明显增加大豆根量及提高根瘤菌固氮量,促进大豆地上部植株生长发育,大豆子实产量平均增加10.7%。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药肥、二铵、TBS生物菌肥和S-H肥对重茬大豆产量的影响,得出药肥、TBS生物菌以对重茬大豆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提高了百粒重,并较好地克服重茬障碍,是具有应用前途的适合于重茬大豆地的两种专用复合肥。  相似文献   

7.
于大豆开花后进行定次定量叶面喷施钾肥,结果表明品种与喷肥次数,喷肥量三者之间的互作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准,东农42号以叶面喷施钾肥三次,公顷用量30kg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东农163以叶面喷施钾肥两次,公顷用量30kg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叶面喷施钾肥量时大豆油分含量影响表现极为显著,随喷肥量增加,大豆油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各种处理对大豆蛋白质和油分总量影响不显著.叶面喷施钾肥量对大豆百粒重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准.随着喷肥量的增加.大豆百粒重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样.叶面喷施钾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准,随着喷肥量增加.大豆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喷肥次数对大豆产量影响较明显,随叶面喷肥次数增加.大豆产量呈上升趋势.由F值测验可知:喷施钾肥量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较大的有百柱重(F=9.39″),产量(F=9.00″)和油分(F=5.17″),喷肥次数只时大豆产量影响显薯。  相似文献   

8.
涝渍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坑中于大豆(Glycinein max)开花期进行持续涝渍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开花期受涝渍胁迫时间愈长。大豆减产愈严重。大豆受涝2d~10d.减产11.19%~42.84%。大豆不同生育阶段受涝渍胁迫.以苗期受灾最轻,开花期受灾最重。在低产田中.大豆经常遭受涝渍胁迫,减产高达90%以上。分析表明。涝渍水深(SFEW30)与大豆相对产量(Ry)存在着很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豆复叶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豆复叶中与产量形成有关的结构及生理特征,分析了气孔阻力、比叶重、叶形、RuBF羧化酶、叶片的含氮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等与大豆产量形成的关系,并总结了通过大豆叶部性状提高大豆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和半干旱地区的固原大堡为试点,研究了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都能引起春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生态条件不同时,环境务件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生态务件相同时,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地力低时增施基肥,小麦孕穗至开花期追施氮肥均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通过培肥地力及合理的肥水运筹措施可以打破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适期播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肥措施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阐明不同水肥管理措施与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关系,在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进行了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与不同氮素营养水平+灌水处理的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灌水与氮肥共同作用比氮肥对大豆产量增产13.2%,通过统计分析得出,N2与灌水处理为最佳水肥处理措施。此外,灌水与氮肥协同处理,大豆的株高和茎粗均有明显增加,有利于获得更多生物产量,为秸秆还田提供更多的C、N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饲料大豆黔饲豆1号半野生型大豆的适宜播期,为贵州省饲料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4月15日、4月30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和6月30日6个播期对饲料大豆黔饲豆1号半野生型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期对饲料大豆的生物产量及农艺性状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对生物产量、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延迟,生物产量、茎粗和主茎节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有效分枝数差异不显著,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播期生物产量依次为4月30日播种4月15日播种5月15日播种5月30日播种6月15日播种6月30日播种,4月30日播种生物产量最高,达23 345kg/hm~2,6月30日播种生物产量最低,为3 654kg/hm~2;经相关性分析,饲料大豆的生物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和茎粗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黔饲豆1号在贵阳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下旬,其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均相对表现较优,生物产量最高达23 345kg/hm~2,播期过晚其生物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施氮水平研究玉米产量形成及叶片结构的试验结果表明:在0—450kg/hm2施氮水平范围内,330kg/hm2施氮量可获得最高产量,每hm2产量达4932kg;随施氮量增加.玉米叶片长、宽、厚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增长,但单位长江内维管束数显著减少,栅栏组织层数无变化.因此认为.叶片长、宽、厚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及维管束细胞因肥水关系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肽活性有机肥在大庆地区盐碱地种植大豆的对比试验表明,施用多肽活性有机复合肥对盐碱地大豆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多肽活性有机复合肥可以明显地延长大豆生殖生长期.从而延长了大豆生长的全生育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大豆植株性状、抗病性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常规施肥和不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研究大豆干物质、根瘤、抗病性及其产量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提高了苗期和盛花期大豆的地上部干物质、根干重和根瘤数,干物质提高幅度为5.31%~12.86%,根干重提高幅度为10.35%~20.24%,根瘤数提高幅度为12.34%~37.50%,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显著降低了苗期根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提高大豆的株高、株荚数、株粒数及提高百粒重,提高大豆产量,2019~2020年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7.25%~8.67%和6.50%~8.82%,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相比,不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均提高了大豆的产值和效益值,效益值最高增加1 066.16元/hm2。【结论】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生长,降低病害,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春玉米吨粮田产量构成因素及其指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西辽河灌区春玉米吨粮田试验、示范、生产推广中,666.7m2产量≥850kg高产田块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产量与生物产量、经济系数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吨粮田产量与构成因素及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三因素中,收获穗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穗粒数.初步确定了实现666.7m2产850kg以上产量的各项产量构成因素指标.为西辽河灌区乃至全区光热肥水较好地区春玉米吨粮田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高、中产地力水平下,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的生理生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带距加宽,玉米大豆行比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状况得到改善,复合群体的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生物产量提高,而光合生产率、经济系数降低。经济产量下降。玉米大豆间作增产的关键在于田间带距和行比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8.
对黑龙江省九三地区1954 ̄1996年大豆单产与各年气象因子(包括大豆生育期间5 ̄9月份降水量、各月平均气温、光照、无霜期、≥10℃积温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10℃积温、无霜期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和0.509;另外夏旱与夏涝也影响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9.
大豆丰歉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及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黑龙江省海伦市近30年的大豆产量、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大豆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就提高大豆产量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豆结荚习性和产量潜力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条件下的产量比较试验和超高产潜力试验,对大豆的结荚习性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的生态环境中,在高肥足水的栽培条件下大豆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比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更容易发挥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