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鸽  韩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74-4276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系统总结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的相关研究,最后根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孔维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13-15315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起因和现状,以及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形势,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之分,直接影响就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极端天气、高温、降水等方面对农产品产生的影响;间接影响则是指碳关税、碳标签等的实施,以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农产品的出口所带来了贸易风险。以下主要研究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气候多样性、气候变化风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多样性着手,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多样性和严峻性;结合人类社会活动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提出了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共生存的范式,并依据此范式,对应对气候风险的全球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全球农业生产产生各种影响,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交互作用,评价了其影响程度,探索了农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可行方案对实现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结合APEC的最佳实践,提出了农业生产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及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对策研究一对IPCCAR4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问题被列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根据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分析出近50年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可能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生态系统、水资源、人类健康、工业、人居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济社会视角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危害,全世界不得不去适应气候系统的改变。在概述气候变化和国际社会共同行动的背景下,综述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并着重从经济社会视角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回顾,包括:①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②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决定因素研究;③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研究等。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3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参45  相似文献   

8.
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树轮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通过综述树轮宽度与温度、降水和其他气候因子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林木生产力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朴英姬 《世界农业》2023,(10):16-26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最艰巨挑战之一。本文围绕粮食安全的四大维度,较为系统地表述了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压力传导机制,并详细阐述了气候变化和非气候因素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复合效应,力图多维度展现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通过扰乱粮食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对粮食安全的所有维度均造成了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具有倍增效应,它加剧了非气候因素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为避免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引发的灾难性后果,确保所有人的粮食和营养安全,大力推动气候韧性的全球粮食系统转型是当务之急。未来世界各国应致力于构建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全球粮食系统,并将推行基于自然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土地和水资源管理模式、加大对小规模农业生产者的支持力度、实施综合性的农业发展和气候变化政策等作为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朱美荣 《河南农业》2019,(20):42-43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森林生态系统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变化,并探讨相关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土壤碳库容量为大气碳库的2~3倍,土壤呼吸过程是土壤圈碳流入大气圈的主要途径。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库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对于揭示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及科学估算区域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自然林地、人工林地、农业用地和草地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相互转化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较详细地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活性碳库(主要包括微生物量碳、水溶性碳、易氧化碳等)的影响,探讨了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最后对该方向今后的研究重点做了展望。参69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活动与碳排放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是某些农业生产方式是高碳的,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二是全球气候的变暖又影响到农业生产过程。低碳农业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在这种模式和理念下我国农业产业链将逐步低碳化;节约资源能源的耕作技术,农用化学品合理使用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将是未来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的重点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方式和形式上将进一步深化演进;农产品加工流通阶段也有向低碳经济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必要的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在减缓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采用经济学上的生产函数来评价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平原,其农业生产明显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受制于气候变化及其与减缓气候变化效应密切相关的实施农田碳汇管理措施所产生的综合影响。该文以华北平原为案例区试验并测算了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水平实施碳汇管理措施以及在适应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而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在系统梳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推动作用和适应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已不能满足需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可以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依据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农业生产经验,提出了我国西南地区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建议对策,制定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政策制度,完善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技术措施,综合开发和因地制宜选择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Global air quality and pollu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kimoto H 《Science (New York, N.Y.)》2003,302(5651):1716-1719
The impact of global air pollution on climate and the environment is a new focu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Intercontinental transport and hemispheric air pollution by ozone jeopardize 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ecosystems worldwide and have a strong effect on climate. Aerosols, which are spread globally but have a strong regional imbalance, change global climate through their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radiative forcing. In the 1990s, nitrogen oxide emissions from Asia surpassed those from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and should continue to exceed them for decades.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to mitigate global air pollution require participation from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近100年及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冰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44-20848
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结果,鉴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量的增加,重点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以及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并不相同,这与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的场景及研究区域均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农业发展还受到政策因素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未来的模拟研究中如何去掉这两者对农业产量变化的影响,以及考虑到农业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模拟研究中模型与参数的使用性与敏感性的问题,将会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生长模型耦合气候模式模拟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3种典型浓度路径排放情景(RCP)下11个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全球气候模式(GCMs)的气候预估结果,以1971-2000年观测资料作为气候资料基准值(baseline),利用LARS WG天气发生器形成包含RCP26、RCP45、RCP85情景下2050s(2041-2060年)和2070s(2061-2080年)时段的气候预估逐日数据集合,分析了浙江省杭州、金华两个代表站点的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以气候模式耦合水稻机理模型ORYZA2000方法,集合模拟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浙江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浙江代表站点杭州和金华的平均气温均会升高,预估2070s时段杭州、金华分别平均升温1.65~3.56、1.75~3.67 ℃,高温热害发生加剧。在仅考虑未来气候变化的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代表站点的水稻生育期相对基准期缩短。不考虑CO2浓度增加对水稻产量的肥效作用,无论早稻、晚稻、单季稻,其产量相对于基准年份均普遍减产,且高排放情景下的减产幅度明显大于低排放情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是全球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了积极政策和科学措施,在保障粮食九连增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在中国农业影响事实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等有关项目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研制和推行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并相继建立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评估模型和方法,指明了今后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 Intercropping is a useful practice when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s emphasized.• We integrate 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intercropping.• Intercropping optimizes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stabilizing yield and reducing use of chemicals.• Intercropping benefits are attributed partly to complementarity and selection effects.•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principles is key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ntercropping is a traditional farming system that increases crop diversity to strengthen agroecosystem functions while decreasing chemical inputs and minimizing nega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crop production. Intercropping is currently considerable interest because of its importance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Here, we synthesize the factors that make intercropping a sustainable means of food production by integrating biodiversity of natural ecosystems and crop diversity. In addition to well-known yield increases, intercropping can also increase yield stability over the long term and increase systemic resistance to plant diseases, pests and other unfavorable factors (e.g. nutrient deficiencies). The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can save mineral fertilizer inputs,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isks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aused by agriculture, thus mitiga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tercropping potentially increases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diversity of various taxa at field scale, consequently it enhances ecosystem services. Complementarity and selection effects allow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behind enhanced ecosystem function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zation is essential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intercropping. Agro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and soil health should be priority topics in future research on intercrop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