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巨霞  李宗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13-11215
[目的]对不同类型油菜(Brassica L.)品种(系)的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油菜品种的光合特性。[方法]选择青海省主栽油菜品种(系),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交种为青杂7号、青杂5号、青杂3号、青杂2号,白菜型油菜(Brassicacampestris L.)为青油241,甘蓝型油菜为青油14和No.46,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为青海芥菜。[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苗期时甘蓝型常规种青油14、白菜型油菜青油241和芥菜型油菜青海芥菜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盛花期时只有白菜型油菜青油241的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而在角果期各品种(系)油菜的蒸腾速率与产量之间均无相关性。单位面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对产量的影响大于蒸腾速率。[结论]在油菜品种选育中可把净光合速率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的抗性基因一旦成功漂移到近缘杂草中,将会给农田杂草防除带来很大的困难。转基因油菜的近缘杂草野芥菜(wild B.juncea,AABB,2n=36)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并沿长江流域扩散,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后代的适合度,为抗性基因是否能成功漂移到近缘杂草中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田间以不同密度(低密度为15株/区,高密度为30株/区)单种和混种(野芥菜与回交后代以4﹕1、3﹕2、1﹕1比例混种)野芥菜及抗性回交3代子3代(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及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正反回交3代子3代分别表示为BC_3mF_4R、BC3p F4R和BC_3mF_4L、BC_3pF_4L,m表示以野芥菜为母本的回交后代,p表示以野芥菜为父本的回交后代),测定抗性正反回交3代子3代的营养生长(株高、茎粗、一次分枝数、地上部单株干生物量)和生殖生长(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种子质量、角果长、每角果饱粒数)的适合度成分,并比较供试回交后代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的差异。【结果】在单种条件下,BC_3mF_4R和BC_3pF_4R的各适合度成分及总适合度均与野芥菜无显著差异;尽管在高密度下BC_3mF_4L和BC3p F4L的茎粗、地上部单株干生物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显著低于野芥菜,但BC_3mF_4L和BC_3pF_4L的总适合度仍与野芥菜无显著差异;因此,在单种条件下,抗草甘膦或抗草丁膦的回交3代子3代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均具有与野芥菜相当的总适合度。当回交后代与野芥菜混种时,在低密度3种比例混种下,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的回交3代子3代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著差异;在高密度3种比例混种下,BC_3 F_4R与野芥菜的各适合度成分及总适合度无显著差异,但BC_3 F_4L的株高、茎粗、一次分枝数、地上部单株干生物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种子质量及总适合度均显著低于野芥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C_3 F_4的各适合度成分仅与种植密度相关。【结论】抗草甘膦或抗草丁膦的正反回交3代子3代都具有在野外生存定植的可能性,且抗草甘膦的回交3代子3代比抗草丁膦的回交3代子3代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防范转基因油菜的基因逃逸时不仅要防范转基因油菜与近缘杂草的初始杂交,而且要防范杂交后代与近缘杂草的不断回交,以免产生适合度较高的回交后代。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品种结构,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根据当地生产环境与市场需求,引进4个优质叶用芥菜品种,以新都区当地主栽品种“二月青”为对照(CK),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同时,针对新都区芥菜生产中易发根肿病的情况,对“川芥1号”采用2种不同种子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处理,探索种子包衣处理对根肿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叶用芥菜品种中,“川芥1号”“川芥2号”“优选包包青2号”产量均高于CK,其中,“川芥1号”“川芥2号”产量均与CK差异显著。“川芥1号”最适宜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栽培,“川芥2号”可作为加工芥菜品种进行推广栽培,以丰富新都区泡菜原料蔬菜品种。“川芥1号”不同种子包衣处理在成株率、单株重、产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川芥1号”(2号包衣)处理在提升成株率上有一定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西藏野生油菜,特别是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单株粒重的种质资源。通过对采集来的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株粒重种质资源的研究与鉴定发现:在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中,野生白菜型油菜存在着株粒重低级到株粒重高级的2个等级;而在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株粒重低级到株粒重高级的3个等级,其中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株粒重较高的材料所占的比例明显强于野生白菜型油菜。并且通过大田鉴定从中分离出一些优质的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如:野白13(9 g/株)、野芥6(13.4 g/株)、野芥24(11.6 g/株)、野芥25(17.7 g/株)、野芥29(11.0 g/株)、特别是野芥15(27.1 g/株)和野芥26(20.4 g/株)等单株粒重高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高寒春油菜区抗跳甲春油菜品种资源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青兰  赵志刚  徐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1103-11104
[目的]研究春油菜区跳甲对3大类型油菜(Brassica L.)苗期的危害状况,探讨3大类型油菜在苗期对跳甲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强抗跳甲品种(系)。[方法]选取16个在高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系)在试验田进行3次重复试验,苗期田间调查跳甲危害状况。[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对跳甲抗性差异显著(P<0.05);16份材料对跳甲抗性最强的是芥菜型油菜,其次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抗性最弱。荠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品种为严小村芥,其次为98921、多室油菜和大辣芥,甘蓝型油菜中杜903抗性最强,白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为青油241。[结论]严小村芥、98921、多室油菜、大辣芥、杜903、青油14号、233、青杂5号、青油241、双低白、97-46Ⅱ等这些品种(系)可以作为抗跳甲育种材料。该研究可为春油菜区3大类型油菜苗期对跳甲抗性研究积累资料,并为油菜抗跳甲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春油菜区跳甲对3大类型油菜(Brassica L.)苗期的危害状况,探讨3大类型油菜在苗期对跳甲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强抗跳甲品种(系).[方法]选取16个在高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系)在试验田进行3次重复试验,苗期田间调查跳甲危害状况.[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对跳甲抗性差异显著(P<0.05);16份材料对跳甲抗性最强的是芥菜型油菜,其次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抗性最弱.荠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品种为严小村芥,其次为98921、多室油菜和大辣芥,甘蓝型油菜中杜903抗性最强,白菜型油菜中抗性最强的为青油241.[结论]严小村芥、98921、多室油菜、大辣芥、杜903、青油14号、233、青杂5号、青油241、双低白、97-46Ⅱ等这些品种(系)可以作为抗跳甲育种材料.该研究可为春油菜区3大类型油菜苗期对跳甲抗性研究积累资料,并为油菜抗跳甲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白芥(Sinapis alba)、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e)、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芸芥(Eruca Mill)自花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粘附、萌发以及花粉管与柱头的识别反应。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芸芥与白芥自交授粉后,花粉粘附在柱头上比较困难,花粉难以萌发,花粉管较难伸长。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自交后,花粉粘合、萌发时间早,并且萌发的花粉管数目多。这种差异性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各个物种的自交授粉亲和性,其中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表现为自花授粉,白菜型油菜、白芥与芸芥表现为较强的自交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携带抗性基因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能否成功逃逸到野生近缘种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3代子1代(BC_3F_2)和子2代(BC_3F_3)在田间条件下的适合度,为转基因油菜基因漂移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野芥菜、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BC_3F_2和BC3F3为材料,研究在低密度(每区15株)和高密度(每区30株)单种及不同种植比例(野芥菜、回交后代的混种比例分别为4∶1、3∶2和1∶1)混种条件下,野芥菜与BC_3F_2和BC_3F_3的总适合度。[结果]单种条件下,BC_3F_2的总适合度均与野芥菜无显著性差异。混种条件下,种植比例为4∶1时,BC_3F_2在2种密度下的总适合度均显著低于野芥菜;在混种比例为3∶2和1∶1条件下,BC_3F_2在低密度条件下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相当,而在高密度下的总适合度显著低于野芥菜。BC_3F_3在各种种植条件下的总适合度均与野芥菜无显著差异。[结论]BC_3F_2的总适合度受种植密度和比例的影响,在低密度3∶2和1∶1混种比例下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相当;BC_3F_3的总适合度不受种植密度和比例的影响。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BC_3F_2和BC_3F_3都具有在野外生存定植的可能性,且BC3F3定植的可能性较BC_3F_2更大。因此在防范转基因油菜基因逃逸的策略上,除防范初始杂交发生外,也应该防范回交后代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洞庭湖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叶用芥菜品种,针对洞庭湖区叶用芥菜品种单一、品种退化明显等问题,以华容大叶芥为对照(CK),对引进的华芥5号等叶用芥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叶用芥菜品种中,叶宽是甬包芥2号最宽,为42.97 cm,显著宽于其他品种,中肋宽度是甬包芥2号最宽,为11.46 cm,显著宽于其他品种,中肋厚度是1号宽柄芥最厚,为1.14 cm;产量以渝芥1号最高,达7 981.08 kg/667m2,显著高于CK的5 964.83 kg/667m2,比CK增产33.80%,其次是1号宽柄芥,产量为7 436.63 kg/667m2,比CK增产24.67%,再次是华芥5号、华芥7号、渝芥优2号、3号宽柄芥和甬包芥2号,但上述各品种间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叶宽、中肋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叶宽又与中肋宽度、中肋厚度呈显著正相关。考虑到产量以及产量与叶宽、中肋宽度和厚度的相关性,渝芥1号、1号宽柄芥和甬包芥2号适合在洞庭湖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从新疆野生油菜与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黑芥品种尤嫩斯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比较结果看:芥菜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在染色体核型上有较大差异。芥菜型油菜染色俸核型与黑芥和白菜型油菜染色体核型的混合核型较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遗传相关、遗传通径分忻、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用电子计算机对八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品种的十个植株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根据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提出高产育种的选择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株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显著,且为正值。其他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育种中,早期应进行株高的选择,中后期分别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和每角粒数进行连续的定向选择,同时还应考虑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以选出高产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油菜茎叶可溶性糖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别用蒽酮比色法和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油菜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研究其生育期变化和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单株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即从苗期到抽薹期逐渐升高,抽薹期以后明显下降,呈单峰曲线。所有生育期可溶性糖含量及单株可溶性糖总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单株游离氨基酸总量与籽粒产量之间均有正相关趋势,但只有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及单株可溶性糖总量与籽粒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对油菜来说可溶性糖比游离氨基酸能更好地反映植株生长及产量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3.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播期条件下,湘杂油7号植株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芥酸和硫苷含量等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千粒重与播期和种植密度关系则不明显;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是决定油菜产量的变异因子,其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每角果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综合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2因素处理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以9月15日播种、种植密度135000株/ha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影响北方冬油菜农艺性状的气象因子,以新疆自治区阿勒泰、乌鲁木齐和喀什为研究试点,选择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8号、天油2号、天油4号、天油7号共6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适定性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气象因子对冬油菜的株高、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纬度降低越冬率增加,农艺性状变劣,其中千粒重、株高和角粒数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5.86%、6.23%和12.63%,单株角果数的变异系数较大,为28.25%;参试品种间,强抗寒品种陇油6号和陇油7号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小,弱抗寒品种天油2号等变异系数较大;农艺性状与越冬率显著正相关(P<0.05),角粒数与各种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P<0.05);积雪天数、年降雨量和最大积雪厚度对农艺性状具有正效应,累积贡献率达到0.877,最冷月最低气温、地面极端低温、负积温和年均气温对农艺性状具有负效应,累积贡献率达到-0.871。因此,在北方寒区,选择强抗寒冬油菜品种有利于保持农艺性状稳定,获得较好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剂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试验,以高氮素利用效率油菜品种2号及低氮素利用效率油菜品种6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上,研究了油菜生育后期涂抹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6-BA)及脱落酸(ABA)3种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能提高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及生物产量。与低氮素利用效率油菜品种6号相比,高氮素利用效率油菜品种2号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同时生长调节剂对氮素生理效率的影响与品种及氮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50份油用型红花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0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影响顺序是单株有效果球数,总果球数,单株无效果球数,百粒重,总分枝数,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数,株高,分枝高,顶花球直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株有效果球数,总果球数,单株无效果球数,百粒重,顶花球直径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有效果球数,单株总果球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较大,是红花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综合考虑,单株产量高的油用型红花株型应是:株高和分枝数适中,单株有效果球数和总果球数多,无效果球少,顶果球直径和百粒重较大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点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证明硼肥具有促进油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常规油菜和优质油菜品种对硼肥反应在生长和产量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品质上则具有相似的反应趋势。常规品种和优质品种对缺硼反应的差异与其叶片含硼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的差异有一致性,说明上述指标可以作为油菜耐低硼能力的鉴别依据,优质油菜品种对缺硼反应敏感,施用硼肥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土壤水溶性硼含量愈低,硼肥的增产效果愈佳,两类品种所表现出的差异也就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赣北棉区种植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油菜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棉田套播油菜模式下油菜个体较小,株高在160.0 cm以下,茎粗2.0 cm以下,1次有效分枝少于7.0个/株,2次分枝基本没有,单株结角数较少,但套播油菜群体较大。[结论]沣油5103、浔油9号早熟性强且产量高,适宜在赣北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不同品种的产量和植株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北方地区引进的40个普通玉米品种的产量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及回归分析,以评价不同产量水平的品种在产量构成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的差异.玉米品种单株产量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回归关系显著,与每穗粒数的相关显著性最高,穗长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也达显著水平.高产玉米品种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高,生育期稍长,植株繁茂性较好,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寻油菜品种选育发展趋势,以期为育种方向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整理2017—2021年594个国家登记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信息,综合解析登记品种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登记品种生育期呈缩短趋势,年际间平均缩短2.3 d;品种产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产60.90 kg/hm2;主要性状株高、千粒重、含油量以年均增加2.83 cm、0.07%、0.67%的趋势呈上升状态;其余指标变化相对平稳。相关性分析显示,生育期与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产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每角粒数、千粒重紧密关联,其余各性状间的不同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出了对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达71.44%的5个主成分,其中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芥酸等是造成这些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近年来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更加早熟,产量和含油量稳步提高,未来育种的目标应以改良千粒重、每角粒数及含油量等性状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