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荞麦新品种定苦荞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定苦荞1号选自西农9920。在2012—2014年第十轮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中,2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528.90 kg/hm2,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9.96%。生育期91 d,株高131.5 cm,主茎分枝5.5个,主茎节数16.5节,单株粒重5.0 g,千粒重15.7 g。籽粒含碳水化合物67.19%、脂肪3.02%、蛋白质13.05%、水分10.61%、黄酮2.08%。抗旱、耐褐斑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内蒙古达特拉、赤峰、宁夏固原、山西大同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213份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筛选高产苦荞种质,以期了解影响苦荞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育高产苦荞品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以来自于我国11个省(区)的213份苦荞种质为材料,对其株高、主茎分枝数、初花期、盛花期、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籽粒产量8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筛选出高产的苦荞种质.[结果]8个农艺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接近1.00,均呈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2.91%~35.62%.籽粒产量的变异范围为315.6~3286.8 kg/ha,平均值为2101.5 kg/ha;株高的变异范围为86.1~139.5 cm,平均值为121.2 cm;主茎分枝数的的变异范围为4.8~6.9个,平均值为5.8个;百粒重的变异范围为1.55~2.45 g,平均值为1.95 g;单株粒重的变异范围为1.03~7.21 g,平均值为3.35 g;单株粒数的变异范围为51.7~416.8粒,平均值为173.6粒;初花期的变异范围为37.0~45.0 d,平均值为40.8 d;盛花期的变异范围为40.0~47.0 d,平均值为43.9 d.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初花期呈显著负相关.供试苦荞种质材料8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4.39%.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与籽粒产量密切相关,其中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是影响苦荞种质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欧氏距离为2.50处,可将213个苦荞种质材料划分为六大类群(Ⅰ~Ⅵ),其中,类群Ⅳ的30个苦荞种质材料的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籽粒产量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类群,籽粒产量平均值最高.[结论]选育高产苦荞品种时,应着重考察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这2个指标.Ⅳ类群的30个苦荞种质可作为高产苦荞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玉溪烟后本地苦荞品种退化、产量低、适应性差等问题,2020年在玉溪引种9个苦荞品种进行烟后种植试验及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玉溪烟后种植的适应性强、丰产性和稳定性好的苦荞品种。结果表明,供试苦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呈正相关,主茎节数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各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序为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主茎一级分枝、单株粒重、株高、千粒重。云荞1号产量最高,达2 740.14 kg/hm2,较对照增产16.10%,其次是云荞2号,达2 720.14 kg/hm2,较对照增产15.25%;黔苦6号产量排第3,达2 610.13 kg/hm2,较对照增产10.59%。丰产性和稳定性评价表明,云荞1号和黔苦6号在烟后种植的产量水平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昭苦2号和格务在玉溪烟后种植具有较好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在玉溪烟后种植推广具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挖掘苦荞新品种黔苦2号的增产潜力,对其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延迟,单产逐渐降低;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4日,此期播种株高适中,主茎节数较多,主茎分枝数多,千粒重、单株粒重均较重,产量达3 383.33 kg/hm2。为避免晚霜,也可于4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张家口农业科学院科研育种优势,培育适宜冀北地区种子的苦荞新品种,填补冀北地区无自主苦荞新品种的空白,进行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冀苦荞1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从湖南引进的一个当地品种,是经观察鉴定、品系比较、区域联合试验、生产鉴定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筛选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型苦荞新品种。结果该品种生育期88 d,千粒重18.4 g,株高111.7 cm;平均产量2 740.5 kg·hm~(-2),比北方地区主栽的苦荞黑丰1号增产745.7 kg·hm~(-2),增幅37.4%;比日本品种本地大粒荞增产1 305 kg·hm~(-2),增幅90.8%;蛋白质含量11.32%,比黑丰1号高2.29%;脂肪含量1.59%,比对照低0.95%。结论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力强,抗旱耐瘠性强,抗落粒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冀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16个荞麦新品种在定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对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16个荞麦(甜荞和苦荞)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甜荞品种以定甜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 746.7 kg/hm2,较对照定甜1号增产22.7%,生育期88 d,中熟,株高59 cm,主茎分枝2.2个,主茎节数9.0个,单株粒重2.21 g,千粒重27.4 g,结实率21.07%。苦荞品种以六苦2081折合产量最高,为3 293.3 kg/hm2,较对照定引1号增产21.8%,生育期100 d,晚熟,株高106 cm,主茎分枝4.3个,主茎节数16.9个,单株粒重4.38 g,千粒重21.6 g,结实率47.10%。  相似文献   

7.
根据(第一轮)2019—2020年度山西省苦荞品种自主联合区域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法、高稳系数法对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粱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和‘品苦荞1号’平均产量分别为 1920.1kg/hm21870.1kg/hm21850.1kg/hm21800.1kg/hm2,分别比对照‘晋荞麦(苦)6号’增产16.4%、13.3%、12.1%和9.6%,且差异显著,但这4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稳系数(HSC)分别为25.1%、27.8%、32.23%和26.7%,均小于对照‘晋荞麦(苦)6号’35.54%,均比对照高产稳产,且顺序为粱苦荞1号>品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由此得出,‘粱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和‘品苦荞1号’均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苦荞新品种,且高产稳产性顺序为粱苦荞1号>品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在山西苦荞产业发展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凹凸棒石、土壤修复调理剂LC-L01对苦荞产量及根、茎和籽粒中重金属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凹凸棒石粉(3 000 kg/hm~2)+土壤修复调理剂LC-L01(1 500 kg/hm~2)苦荞产量较不施添加剂提高36.65%,苦荞籽粒中Zn、Cd、Pb的吸收量分别较不施添加剂降低20.78%、57.89%、48.66%,具有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2009年甘肃省陇东片苦荞品种区试平凉点结果表明,在参试的8个苦荞新品种(系)中,定99-3平均折合产量1 670 kg/h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21.0%,抗旱性强,但抗倒伏能力中等、重感白粉病,适宜在干旱山塬区非重茬区种植。威苦01-374折合产量1 610 kg/h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7%,抗倒伏,抗...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出适宜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荞麦新品种,以云南滇宁1号苦荞为亲本,采用系统选择法选育出六苦荞4号荞麦新品种。在贵州省2012—2013年荞麦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125.4kg/667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年13点次中有10个点增产,增产点率为76.9%,201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荞201500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