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为了巩固语言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湖北省武陵山区普通话使用的调查情况为例,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与现实问题,提出“推普”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中心五要素三主体双环”模型,揭示“推普”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发展、人才开发、基础组织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语言文字发展现实情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新的“推普”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2.
12月11日,以“电商赋能脱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8山东电商兴农扶贫大会在菏泽召开。大会由山东省商务厅、菏泽市政府、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共同探讨新时代下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激活村民创业活力、发挥农村电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互联网+”赋能乡村、农民增收、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舟山市马岙街道为例,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研究舟山马岙街道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其新发展的建议。结果表明马岙街道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并为马岙街道的数字乡村治理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和意见,需要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乡村治理方式入手,运用数字化技术与现代农村治理系统相结合,构建更加内生的“自下而上”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成立大会在天台县召开。今后,联盟将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技术综合优势,持续擦亮浙江“三农”金名片,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助力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贡献教育智慧。浙江农林大学为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等8家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等109所高校为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农村职校涉农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广西梧州市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园艺技术专业以专业技术优势参与县域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探索:优化专业设置,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农业智能技术支持;统筹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乡村振兴战略搭建区域职教体系;参与科技示范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赋能农技体系新模式;拓展校外实训,为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人才培训基地。并以实际案例体现农村职校园艺技术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而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提供科技支撑,不仅在乡村中拥有更广阔的“领域”,还更好地运用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开发。以职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通过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追求和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分析得知,职业教育能促进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转化提升及创新创业,且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作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推动者、践行者、传承者和创新者,为乡村人才振兴做贡献。因此,在乡村建设中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丰富地方产业业态,推进县域内城乡一体化,打造产业与科技、教育等紧密结合的创业创新体系,以提高教育、金融和乡村产业的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乡村振兴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纳和留住人才,以此达到赋能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技术技能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为与“三农”联系最紧密的县域中等职业教育,要在汲取教育扶贫经验的基础上,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投身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当中去,主动作为,服务发展,为“三农”和乡村振兴献“技”赋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乡村人才流失的困境,日本加大了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回流补贴政策,以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日本采用全方位分阶段部署乡村人才目标、构建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出台乡村人才激励政策等方法实现乡村人才可持续发展。积累了政府干预、政策护航、乡村组织协助为乡村人才发展有效赋能的经验。结合我国乡村人才振兴得到以下启示:一是系统培养现代化乡村人才,二是利用已有资源打造乡农“学习窗口”,三是提升乡村人才福利和职业地位,四是加强乡村治理水平营造乡村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作为科技赋能深入基层的物化载体,科技小院是探讨以科技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问题的理想“促进者”。从激发内生动力的视角分析,村庄案例带来四个层面的启示:逻辑层面看,需要坚持系统思维,通过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和实践逻辑,使得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发展机制更具灵活性和适用性;主体层面看,“人”是乡村振兴和科技赋能的核心与根本,科技小院融入乡村并实现赋能的逻辑进程表明,农民作为“最小的生产单元”“乡村振兴的动力源”,需要通过情感认同逐步唤醒自觉意识和行动自觉;举措层面看,应探索产学研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行之有效的赋能体系;理论层面看,科技小院的服务边界与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可引导扩大参与主体范围,为农村一线汇聚多元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0.
季承润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0):2115-2119
以山东省陵城区义渡口镇省级数字化乡村镇建设试点案例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数字乡村内涵与特点、分析义渡口镇数字乡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设思路、系统架构及重点行动计划,对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在“村域”。对“村域”产业兴旺程度进行量化评价,比较不同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实际效果,引导一个个“村域”单元健康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各地区贯彻落实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提出“村域”尺度产业兴旺的五大核心表征(包括粮食安全、产业壮大、科技赋能、社会稳定、功能升级),以其为目标层,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粮食单产、食物总产量、村集体收入等22个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小数定标标准化方法和特尔菲法实现指标结果归一化,构建“村域”产业兴旺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市佳兆业公益基金会对广东省龙门县上东村乡村振兴帮扶模式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佳兆业公益基金会和广东省乡村振兴驻蓝田瑶族乡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上东村打造形成田园综合体,其产业兴旺综合指数从0.094上升到0.272,说明佳兆业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政校企村”乡村振兴路径表现出较好的帮扶效果,其中,产业壮大指数、科技赋能指数和社会稳定指数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我国“村域”产业兴旺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乡村振兴效果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数字科技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但在具体实践中,这一举措还面临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不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产品及服务同质化严重的挑战。如何借助数字科技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开拓新路径、新方向,实现乡村经济与文化双赢,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发展力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因地制宜的创新发展,以大连市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归纳大连市以特色乡镇为切入带动乡村振兴整体发展的现实经验。研究发现,大连市特色乡镇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的原因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科技赋能,数字赋能;重视民生问题,优化人才战略;聚合宣传资源,挖掘当地特色。研究认为,以特色乡镇为重要切入点从而带动乡村振兴水平整体提升的模式是可行的,但仍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创新制度体系;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资源向绿色资产转化;培育乡风文明,批判性继承乡村习俗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为助推金华市“未来乡村”建设,促进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以金华市“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创建典型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兰溪市游埠镇洋港村为例,梳理金华市“未来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存在产业整合发展力度弱、引进人才“留、育”难、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村居环境提升遇瓶颈、文化发展载体较单一和生活数字化处于起步阶段等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引入CRM理论,从理念、产业、人才、环境、文化、生活方面提出数字赋能“未来乡村”建设的全方位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能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建设,采用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和专访进行实际调研,通过比较分析与实践验证研究大学生运用“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新机制。结果表明,发挥“互联网+”优势,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能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因此,应注重对创新创业视域下“互联网+”服务乡村振兴的一般性规律总结,培养具有深入洞察力和创造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新农人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顺应互联网经济新浪潮,以自媒体平台为媒介,拓展“短视频+”新模式,不断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本文立足兵团当前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探讨在新农人“短视频+”模式下,如何为兵团乡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持续赋能,有效带动产业链高质高效运行、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兵团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校社团不仅是高校第二课堂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场域,也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新型路径,在赋能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赋能乡村振兴中,高校社团具有显著的组织优势、智力优势和宣传优势,对于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高校社团赋能乡村振兴在校地协作机制、社团活动保障、大学生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困境,影响着高校社团赋能乡村振兴效果的实现,迫切需要从建立常态化的校地协作平台、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来完善高校社团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以期实现其原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阵地。职业教育应用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乡村技能类型人才,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乡村人才创新能力,以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推动农村社会发展。为推动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要不断构建完善协同合作育人平台,逐步优化及完善技术性教学服务,创建立体化振兴支援队伍,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李柯凝 《河南农业》2023,(30):43-44
河南省林州市茶店镇翟二井村通过“村晚”这一农民自导自演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激活了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增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茶店镇翟二井村“村晚”这个典型案例说明文化活动与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之间存在共荣关系,搞好文化活动能够助力乡村振兴,以“文”化“治”既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体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媒体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分析了媒体融合特点、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根据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了其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媒体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筑牢媒体宣传阵地,讲好乡村故事;探索媒体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形式,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立足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