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变动及资源评估.[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段,采集叶尔羌高原鳅940尾,运用资源评估方式,研究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生态学.[结果]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总死亡系数(Z),雌性为0.298/年,雄性为0.400/年;种群自然死亡系数(M),雌雄分别为0.257/年和0.286/年;捕捞死亡系数(F),雌雄分别为0.041/年和0.114/年.叶尔羌高原鳅的开发率(E),雌雄分别为0.138/年和0.285/年,该种群目前开发不合理.叶尔羌高原鳅属于r-选择生活类型鱼类.在生态资源管理中,叶尔羌高原鳅最大持续渔获物MSY=0.000122,捕捞努力量FMSY=0.006 85.[结论l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大个体鱼类数量锐减,繁殖潜力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小型化趋势明显,种群资源遭到破坏,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2.
采用急性毒理学试验方法,探讨6个盐度0%、0.2%、0.4%、0.6%、0.8%、1.0%对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孵化率、仔鱼成活率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盐度梯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畸形率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不同盐度下的孵化时间差异不显著,而在0.2%~0.6%之间孵化率较高,3个梯度差异不显著(P0.05)。畸形率在0.4%、0.6%盐度下较低,在0.4%盐度下最低,低至2.67%。叶尔羌高原鳅仔鱼不投喂存活系数(SAI)的测定分析表明,仔鱼在48 h内死亡数量较大,但盐度对其影响极大,适宜盐度为0.2%~0.8%,最适盐度则为0.4%,SAI值较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与SAI相关性较高,关系式为Y=-1.146 8X2+11.231X+5.236 4(r2=0.959 8)。在0.2%~0.6%盐度梯度之间,SAI与孵化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式为Y=0.007 5X+0.703 5(r2=0.937 1);SAI与畸形率的关系式为Y=-0.005 3X2+0.302 7X-3.394 7(r2=1)。研究表明,在叶尔羌高原鳅资源早期发育过程中,盐度胁迫至关重要,对其盐度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龄、2龄和3龄叶尔羌高原鳅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相结合。【结果】1龄组,叶尔羌高原鳅体高、眼径、体长、体宽、须长与1龄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0.694、0.030、0.286、-0.170,差异显著(P0.05)。1龄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体高、体宽和须长应对体质量影响颇大,差异显著(P0.05),拟合方程为Y=1.510+0.897X_4-7.377 X_8+0.23 X1+0.32 X_5+0.674 X_6;2龄组,叶尔羌高原鳅头长,体高,体宽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665、0.551、0.224,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在2年龄组中,头长对体质量的影响颇大(P0.05),拟合方程为Y=-0.605+2.487 X_2+1.437 X_4+0.393 X_5;3龄组,叶尔羌高原鳅体长、头长、体宽、眼径与其体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719、0.604、0.189,差异显著(P0.05),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体宽和眼径对体质量的影响颇大,差异极为显著(P0.01),拟合方程为Y=-6.640+0.579 X1+1.812 X_2+2.782 X_5+4.573 X_8。【结论】在叶尔羌高原鳅的选育中,在1、2、3龄中采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生物性状指标来进行选择不同的鱼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于2019—2020年对塔里木河上游5个干流的叶尔羌高原鳅群体进行生物学研究,发现体长(L)、体重(W)相关关系为W=0.072 6 L2.16,野外群体体长、体重分布范围分别为31.00~188.00 mm、0.42~163.30 g,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相对繁殖力为1 600~2 717粒·g-1,卵径在0.54~0.59 mm,性成熟系数为0.11%。在5个干流中,田河上游和叶尔羌河上游是叶尔羌高原鳅主要分布区域,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次之。叶尔羌高原鳅的食物有黄?、石蚕、虾、麦穗鱼、鳅、摇蚊幼虫、襀翅目、昆虫、植物种子,属于杂食性鱼类,偏肉食。2019年度流域内充赛度为0,占比达到50%,说明塔里木河流域野生环境下叶尔羌高原鳅食物来源处于匮乏状态,生活环境较为恶劣。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叶尔羌高原鳅在高盐碱水域环境的摄食和生长,本研究通过鱼类生物学和渔业资源调查等研究方法,对2012-2013年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段、阿拉尔周边排碱渠和台南河等3个不同水域的叶尔羌高原鳅样本237尾、水生生物和水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口裂较大,下口位,有高原鳅属鱼类类似的摄食器官和肠道,体肠比约为1,杂食性偏肉型;3个不同水域水质和水生生物差异较大,叶尔羌高原鳅适口饵料缺乏,摄食强度明显降低,抢食现象严重,残食现象明显,成活率差,生长性状不稳定。研究表明: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应对不同水域,摄食形态未发生改变,但其食物组成有所变化,长期的适应中摄食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青海北川河流域拟鲶高原鳅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拟鲶高原鳅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为青藏高原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2015年在青海北川河流域4季采集拟鲶高原鳅,运用传统生物学测定和渔获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按照W=0.017 0L~(2.698 7)(R~2=0.956 2),拟鲶高原鳅中b值与3差异显著(P0.05),为异速生长。拟鲶高原鳅样本中,3~+为优势年龄个体,占58.5%,最大年龄5~+。拟鲶高原鳅体长与头长的关系式为:HL=0.149 8 L+0.592 3(R~2=0.816 2);体长和尾柄长的关系式为:PL=0.108 0 L+0.460 6(R~2=0.707 5);拟鲶高原鳅体长和体高的关系式为:H=0.153 1 L+0.134 8(R~2=0.850 5);拟鲶高原鳅体长和体宽的关系式为:BW=0.111 3 L+0.198 8(R~2=0.804 0);拟鲶高原鳅的渐进体长和体重分别L∞=10.32 cm,W∞=9.24 g,t_( 0)=-0.834 5,拐点年龄t_i为2.14,丰满度系数为1.509 1±0.256 5。研究表明:拟鲶高原鳅异速生长,机体偏瘦,生长不稳定,雌雄个体差异显著(P0.05),拐点年龄偏大,小型化趋势,是青藏高原渔业中亟待保护的鱼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盐碱胁迫下机体耐受和行为变化。【方法】以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生态急性毒理学试验方法,限定低温环境(13±0.5)℃,测定不同盐、碱浓度下高原鳅属鱼类耐受和喜好程度,分析低温环境中盐、碱胁迫对塔里木河水系特有叶尔羌高原鳅毒性影响。【结果】p H 6.5~7.5、温度(13±0.5)℃下,叶尔羌高原鳅12、24、48、72、96 h时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0870‰、15.2560‰、14.1960‰、13.2990‰、12.9180‰,安全值为4.1676‰;叶尔羌高原鳅12、24、48、72、96 h时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1590、9.9776、9.5076、8.6485、4.5220 g·L~(-1),安全值为2.7179 g·L~(-1)。对于盐碱胁迫下,叶尔羌高原鳅行为喜好程度则表现出4‰为主要盐度喜好停留区,而3~4 g·L~(-1)则为碱度喜好的范围值,行为特点相类似。研究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低温下盐碱毒性耐受有所减缓,行为喜好表现有所不同,塔里木河水的盐碱化严重抑制叶尔羌高原鳅的生长发育,造成其资源锐减。【结论】本研究旨在为叶尔羌高原鳅增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鱼苗培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于塔里木河流域阿拉尔河段叶尔羌高原鳅天然捕捞的鱼苗,进行了为期45d的室内人工培育试验,并就其体重、体长以及成活率,病害等做了一些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室内人工养殖下,叶尔羌高原鳅鱼苗体重分布范围1-8g之间,体长分布范围2-6 cm,成活率33.3%。期间,有70%鱼苗感染小瓜虫,烂尾病,水霉病,试验中用4%食盐水+4ppm的福尔马林消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塔里木河流域渭干河4季采集隆额高原鳅,运用传统生物学方法进行有关生物学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隆额高原鳅被定为"极危(CR)",按照W=0.054L2.240中b值与3差异显著(P0.05),为异速生长。隆额高原鳅样本中,3+为优势年龄个体,最大年龄6+,占26.9%;4+和5+占25%。隆额高原鳅体长和尾柄长的关系式为:PL=0.303L+0.258;体长和体高相关方程为:H=0.153L-0.183,R2=0.933,隆额高原鳅的渐进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L_∞=63.31 cm,W_∞=585.64 g,拐点年龄ti为13.71,丰满度系数K=W/L3×100%。说明隆额高原鳅异速生长,机体偏瘦,生长不稳定,雌雄个体差异显著(P0.05),拐点年龄偏大,是塔里木河流域亟待保护的鱼类。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人工养殖环境下叶尔羌高原鳅摄食量和主要消化酶的昼夜节律。在水温恒定(20±0.5)℃条件下,观察叶尔羌高原鳅在08:00、11:00、14:00、17:00、20:00、23:00、02:00和05:00时的摄食情况,并计算其摄食量;测定昼夜演替下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20:00至次日02:00区间内摄食较多,其中摄食峰值出现在23:00;昼夜变化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均有影响,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高值出现在23:00,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最高值出现在02:00;4种消化酶活性最低值均为14:00。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属于日伏夜食型,夜间设置定时投喂,可促进叶尔羌高原鳅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普通PCR和降落PCR( TD - PCR)扩增Hepcidin基因的效果,通过Trizol法提取叶尔羌高原鳅肝胰脏总RNA并合成cDNA,分别利用普通PCR和降落PCR扩增Hepcidin基因片段.结果显示,降落PCR能有效扩增叶尔羌高原鳅Hepcidin.测序结果显示:叶尔羌高原鳅抗菌肽Hepcidin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叶尔羌高原鳅热耐受性特征的影响,在水温分别为10、20、30℃的条件下,对叶尔羌高原鳅进行2~4周的驯化,以1℃/h的变温速率连续观测试验鱼的耐受温度.结果表明:各驯化温度下的最高临界温度(CTmax)、最高致死温度(LTmax)分别为35.0、36.0、36.5℃和37.4、38.0、38.5℃,最低临界温度(CTmin)和最低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6.7、7.0,7.5℃和0.3、0.5、1.0℃.随着驯化温度的提高,致死温度的上限和下限也提高,即耐高温的能力增强,耐低温的能力减弱.经计算,叶尔羌高原鳅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8.3、29.0、29.0℃;在10℃~20℃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10和0.05,而在20℃~30℃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03和0.05;热耐受区域面积为576.5℃;表明叶尔羌高原鳅的热耐受性明显有赖于驯化温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叶尔羌高原鳅人工饲养的成活率,对其年龄、摄食、繁殖习性、适应温度和窒息点及应激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喜栖黑暗,适夜间活动觅食;生长缓慢;生存的最低临界温度为5℃,最高临界温度为33℃,适宜水温在20±1℃;易受惊吓,宜养于无外界干扰流动的水体中,有弱趋光性;溶氧低于2 mg.L-1时活动不正常,当水体温度在20℃时,叶尔羌高原鳅的窒息点为1.18 mg.L-1;在一年中不同的时间,性比有所不同,属分批产卵型,成熟个体大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杨成  申志新  王国杰  晁燕  祁得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95-15396
[目的]探究拟硬刺高原鳅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程度。[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方法获得拟硬刺高原鳅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全序列。[结果]拟硬刺高原鳅3个种群共58个个体均获得Cytb基因的全长序列(1 140 bp),共定义了20个单倍型,拟硬刺高原鳅宝库河种群遗传多样性低于黄河种群。[结论]拟硬刺高原鳅黄河种群和宝库河种群间存在显著的分化,建议在实践中将2种群分开管理和保护,以达到保护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开都河长身高原鳅的年龄与生长的关系。【方法】2017~2019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开都河长身高原鳅的采样观察,运用经典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性状。【结果】开都河长身高原鳅,年龄均值为3.06±0.11+,年龄结构不符合正态分布,优势年龄个体2+;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013 3L2.809 4(R2=0.745 9);体长和肠长的关系式为: LI=0.730 L -2.74(R2=0.981 8);长身高原鳅渐进体长L∞=23.75 cm,生产系数k=0.64,W∞=97.42 g,t 0 = - 0.70,ti=9.14+ ;种群总体(n=139)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 = 23.75 (1-e-0.64 (t + 0.7)) 和Wt= 97.42 (1-e-0.64 (t + 0.7))2.809 4。种群总体成熟系数和丰满度:GSI=27.20±1.80和K=0.88±0.26。【结论】塔里木河流域开都河长身高原鳅属于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不稳定,在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中游柽柳属地上生物量分布规律,并求出柽柳属地上生物量估算的最佳模型。[方法]利用最常用的取样方法—PCQ方法,在塔里木河中游的5个样带进行取样。在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利用Evangelista等的模型,建立了适合该地区柽柳属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塔里木河中游柽柳属地上生物量分布规律。[结果]所建模型适合该研究区柽柳地上生物量的估算。从地上生物量分布规律可知,地下水是决定该地区柽柳地上生物量分布的关键生态因子。[结论]为柽柳属植物生物量估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中游柽柳群落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中游柽柳属地上生物量分布规律,并求出柽柳属地上生物量估算的最佳模型。[方法]利用最常用的取样方法—PCQ方法,在塔里木河中游的5个样带进行取样。在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利用Evangelista等的模型,建立了适合该地区柽柳属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塔里木河中游柽柳属地上生物量分布规律。[结果]所建模型适合该研究区柽柳地上生物量的估算。从地上生物量分布规律可知,地下水是决定该地区柽柳地上生物量分布的关键生态因子。[结论]为柽柳属植物生物量估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黄鳍鲷(Sparus latus)仔、稚、幼鱼消化道的形态组织学特征,为其发育生物学研究和鱼苗健康繁育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充实黄鳍鲷生物学研究文库.[方法]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的方法,对黄鳍鲷仔、稚、幼鱼消化道的形态组织进行观察.[结果]2日龄仔鱼消化道仅为一条未分化的管道;5日龄仔鱼消化道分化为食道、胃和肠道,食道黏膜上皮由立方状细胞组成,胃黏膜上皮由单层矮柱状细胞组成,二者均无黏膜褶皱,肠分化为小肠和直肠,小肠壁内部出现黏膜褶皱,直肠内壁无褶皱;7日龄仔鱼消化道进一步分化,各段管壁增厚,食道和胃内壁仍无黏膜褶皱,幽门盲囊开始分化,小肠黏膜上皮中含有大量杯状细胞.稚鱼消化道在质方面向幼鱼的基本型发育,食道、胃、幽门盲囊、肠道表现出固有的类型和数量,消化道扩张,肌肉层加厚,黏膜褶皱加深,杯状细胞增多.幼鱼消化道进一步发育完善,其组织结构与成鱼相似,由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和直肠组成;各部分管壁从内到外都分化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结论]黄鳍鲷消化道的胚后发育特征与其摄食方式及功能相适应,进一步证实无论鱼类处于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其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均与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骆驼刺属植物在在塔里木河地区的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开发利用途径,以期促进骆驼刺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