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定边县旱地荞麦氮、磷、钾肥料不同施用量配比试验结果效应分析,总结出适宜定边县荞麦高产、优质、生态的施肥水平及科学搭配比例,并推广应用到荞麦生产中,促进我县荞麦产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北方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县域内的农作物种植制度调整方向,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各乡镇的农作物生产数据,分析了近十年该县所有农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以及各乡镇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状况。结果表明:定边县的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中玉米、荞麦和马铃薯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进一步对各乡镇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状况分析,并结合定边县农业用水资源分布特征,建议增加北部滩区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白泥井镇、郝滩镇、堆子梁镇和石洞沟乡的玉米种植面积,压减南部山区玉米种植面积,改种荞麦等耐旱耐寒作物;重点压减荞麦单产水平较低的红柳沟镇、樊学镇和张崾先镇的荞麦种植面积;增加北部滩区堆子梁镇、盐场堡镇和石洞沟乡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优先在种植面积较大的白泥井镇、砖井镇、贺圈镇开展马铃薯和玉米、荞麦之间的轮作种植,同时减小贺圈镇和砖井镇的荞麦种植面积,为马铃薯轮作模式的开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地处陕西省西北边陲、榆林市西端,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陕西四省、区交界处的黄土高原上的定边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经验丰富,产品质量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被农牧渔业部命名为“全国优质荞麦生产基地县”。而今,荞麦已成为定边的“新三宝”(石油、荞麦、油料),  相似文献   

4.
食荚豌豆-夏大豆-荞麦轮作模式是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结合泰兴地区生态条件和杂粮种植优势成功探索出的高效轮作种植模式,其种植效益高,且茬口衔接紧凑,可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当地杂粮生产的发展。为食荚豌豆-夏大豆-荞麦轮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品种选择、整地做畦、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该模式下豌豆、夏大豆、荞麦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丰宁县荞麦种植技术,包括荞麦生育特性、轮作、整地施肥、播种、除草、辅助授粉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荞麦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焦作小麦高产栽培播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了等行距条播、机械宽窄行条播、机械宽幅播种等三种不同播种模式、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播种模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量为180㎏/hm2的等行距宽幅播种产量最高、同播量机械宽窄行条播次之,播量为120㎏/hm2的等行距条播产量最低。机械宽幅播种模式下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公顷穗数相反。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焦作市小麦高产栽培播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了等行距条播、机械宽窄行条播、机械宽幅播种等3种不同播种模式、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播种模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量为180 kg/hm~2的等行距宽幅播种产量最高,同播量机械宽窄行条播次之,播量为120 kg/hm~2的等行距条播产量最低。机械宽幅播种模式下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有效穗数相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优化适宜我市的最佳播种技术模式,在大田条件下,以播种机具为载体,设置机械宽幅匀播、机械免耕沟播、机械条播3处处理,开展小麦播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同等条件下,机械宽幅匀播较机械条播增产优势明显,达2%;这一播种方式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和高质量、模范化播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介绍中原地区大葱—荞麦—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整地、苗期管理、大田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春播西农T1351荞麦的适宜播种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于2018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了红花荞麦新品种——西农T1351,该品种花色鲜艳、持续观赏期长,是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重要资源.为了研究在江苏省的生态条件下春播西农T1351荞麦的最佳播种期,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和旅游的有机融合,为观光农业春季大面积种植西农T1351荞麦提供有力依据,根据江苏省荞麦生产现状,设置5个播种期,播种日期间隔7 d,首次播种期为3月14日.分析气候条件可知,江苏地区于3月22日后播种,有利于春播西农T1351荞麦发芽;春荞麦生长发育期间易遇到季节性干旱天气,雨水偏少,田间干旱时要及时灌水;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可使春播西农T1351荞麦的开花结实期位于凉爽的5月9日至5月底.结果表明,随着春播播期的延迟,西农T1351荞麦的产量、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茎粗、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等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花期长、生育期缩短;3月21日播种的西农T1351荞麦的产量最高,为890.8 kg/hm2,其产量、株高、主茎节数、茎粗、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均优于其他处理;春播西农T1351荞麦的花期为37~44 d,当将该品种应用于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时,为了保持花期的长久性,可适当提前播种,或分片分期播种.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20.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