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媒介,也是海峡两岸和对外传统文化交流的内容。 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高雅饮品。苏东坡曾赞美:“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绝句。中国人好茶,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送礼,以茶谈心,饮茶保健。总之,人们生活中都离不开茶。 在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饮用量远远高于咖啡和可可,而居于首位。而我国正是茶的故乡。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公。”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传说的三皇…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了茶树和利用了茶叶。茶叶由最初药用到成为世界性的饮料,至少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茶的发现和利用是我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茶是与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密切相连的,体现民族意趣、心态、习俗以及某些生活方式的文化。人们对茶的认识和广泛利用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础,而唐代的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中对茶的认识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深刻的论述,对发展我国茶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陆羽和他的《茶经》是茶文化中具有世界影响的茶学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献。研究陆羽的《茶经》不仅对发展我国传统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创造具有  相似文献   

3.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4.
《陆羽与茶经研究》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羽 ,一生嗜茶 ,精于茶道 ,以著世界上第一部茶及茶文化专著《茶经》闻名于世 ,对中国乃至中国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 ,被誉为茶圣 ,尊为茶仙 ,祀为茶神。陆羽《茶经》 ,是唐及唐以前茶文化、茶生产、茶科学、茶经济的系统总结 ;是陆羽毕生事茶 ,躬身实践 ,广采博收茶人经验的结晶。对此 ,宋人陈师道为《茶经》作序 ,盛赞陆羽是“夫茶之著书 ,自羽始。其用于世 ,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茶人寇丹 ,学识广博 ,平生与茶结缘 ,尤精于茶文化研究 ,颇有建树。近 1 0余年来 ,先后发表了许多茶事著述。这次 ,又把近十年来写的关于陆…  相似文献   

5.
丁俊之 《农业考古》2003,(2):205-206
茶的效用 ,引起世人越来越大的兴趣 ,因为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饮料也更讲究 :要求饮料不但能解渴 ,还能防治疾病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 ;寓防病治病于品茗之中 ,还要为“两个文明”服务”茶叶的科学、文化价值 ,值得深入探讨。陆羽在他的《茶经》这部 1 2 0 0多年前 (公元 780年 )世界上第一部权威性茶叶著作中 ,( 1) 对茶叶效用的评价 ,既有他自己的观点 ,也有引述别人的话。《茶经》的“一之源”有写道 :“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茶文化丰富多彩、意境优美、雅俗共赏,在世界范围里独树一帜,是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修养的一面镜子。黄志根同志编著的《中华茶文化》一书即将出版,作者索序于我,我对于茶文化毫无研究,勉强以一个爱茶者的身份,就茶的起源、历史和文化谈一点外行话,作为对本书首次问世的致贺。研究茶的人常据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这句话,陆羽的根据来自《神农食经》,而神农氏通常又定作五千年前,于是茶在五千年前即已有栽培的推论就这样定下来。在陆羽那个时候说神农氏发明饮茶是可以理解的,到今天还这样“一脉相承”,就不…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为纪念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澳门茶艺界在今年4月15至24日,于 于花城公园举办了一系列茶文化活动。其内容包括: 《茶经、茶书、茶具展》:展出《茶经》各种版本、陆羽生平简介、各种茶文化书刊、历代茶具。时间从4月15日至4月24日。 “茶缘茶会”暨茶艺示范:来自澳门、台湾、香港、广州、珠海五地的茶艺爱好者,举行露天茶会。时间为4月15日下午3时开始。 陆羽《茶经》专题讲座:由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和香港茶艺专家叶惠民两位教授主讲“《茶经》对中国及世界茶文化的影响”、“《茶经》对中国茶…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茶——这一古老的饮品,现已成为最大众化、最益身心健康的一种饮料。有世界饮料专家预言:“21世纪饮料市场将是茶的世界,茶饮料将超过可乐型饮料、咖啡饮料,成为饮料之王。”我国饮料业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已经把茶饮料列为鼓励发展和优先发展的项目。随着人们对茶的各种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茶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茶艺馆(或日茶馆、茶坊、茶室、茶楼)——这一具体进行茶事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的物质载体也就应运而生。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氛围中,…  相似文献   

9.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1,(4):207-208
当世界进入高科技、高生产力、高度竞争的 2 1世纪 ;当人类更加关注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重视生存环境生活质量 ,追求精神文明文化交流的时候。体现东方文明 ,蕴含和谐精神、道德理念和休闲养生情趣的中华茶文化 ,愈来愈受到世人的欣赏与瞩目。当此之际 ,欣逢陆羽《茶经》定稿问世 1 2 2 0周年 ,令我们分外高兴。陆羽《茶经》被公认为是世界第一茶书 ,人类茶文化元典。它的内容完整地涵括了茶史、茶学、茶文化全部。《茶经》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得高度评价 ,而笔者以为最根本的意义 ,最重要的价值 ,在于陆羽从我国数千年来对茶叶食用…  相似文献   

10.
论“茶道”     
论“茶道”日本茶汤文化研究学会仓泽行洋公元八世纪,中国的陆羽在研究整理了至那时为止的茶文化诸事的基础上,加之他自己独特的创意,开创出了一种崭新的茶法。并且,他写下了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对于陆羽的独特的茶法,其同时代的人把她称之为“茶道”...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是绚丽的中华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唐代已产生文化内涵丰富的“茶宴”,并且出现了专著——陆羽的《茶经》。至宋代,茶文化进入了新的繁盛期,浙江余杭径山寺的茶宴,就在这时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品之一传至日本,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茶道”。至明清,茶文化已达于化境。在民间,茶是民众文明生活之必需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文苑中,不但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而且在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著作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均有繁富而生动的记述和考论,截至清代,专著已刊行二十余种,重要者有温庭筠的《采茶记》、蔡襄的《茶  相似文献   

12.
董淑铎 《农业考古》2003,(2):197-198
茶圣陆羽自唐代上元初 ( 76 0年 )来湖州定居 ,至贞元末 ( 80 4年 )在湖州逝世 ,除中间有 1 0年曾移居江西洪州、上饶等地外 ,在湖州先后居住了 30多年 ,所以湖州是他的第二故乡。在湖州 ,不仅留下了他的茶事和文学业绩 ,特别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而且还留下了他的遗风和遗迹。他的故居青塘别业 ,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茶经》最后成书之所 ,在茶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目前的境况如何 ,更受到中外茶人的普遍关注。据历代《湖州府志》记载 :“陆羽别业 ,在青塘门外。”唐武德四年 ( 6 2 1年 )所筑的湖州府城 ,西北隅的城门就…  相似文献   

13.
陆羽《茶经》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大宇 《农业考古》2000,(2):255-258
陆羽《茶经》的出现是有其一定的哲学、文化和茶饮的基础,并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重大意义,不仅总结了茶叶枝术,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构建了茶文化的基础,赋于茶一种深刻的精神,一种哲学观,一种传统文化中人伦关系的象征,同时还用茶性、茶的礼仪等来规范人生处世修养,表达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茶经》问世已一千多年,在这其间中华茶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与弘扬,并逐步推向世界,向世界性的精神领域延伸。据统计茶业技术和茶文化的研究著作近七百多种,茶业生产也有了新的科学含量,陆羽也随之被…  相似文献   

14.
陆羽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总结人类茶叶文明史的伟大人物,被后世尊为“茶神”。他在《茶经》这部巨著中,建筑起了中国茶叶文化的基础框架:物质文明方面,总结了当时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精神文明方面,融会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华,促进了茶德和茶艺的形成,对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建立和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影响是深远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就陆羽《茶经》中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大、最深刻的道家美学思想进行初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湖州和九江是与陆羽及其《茶经》深有渊源的两个产茶大市。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走好"一带一路"、用好"一带一路"是中国茶人的重大课题、重大担当。两市携起手来,共同传承陆羽和茶文化的前提是大家都十分重视走好、用好"一带一路";其纽带是"一带一路"指引下的湖州、九江茶和茶文化组织围绕这个方面,本文提出了两市如何共同努力,继续深化茶文化研究,着力在弘扬茶圣陆羽及其《茶经》精髓上下功夫、求进展和"申报陆羽《茶经》文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等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茶文化第一人,茶圣陆羽为唐代茶文化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书,其所著《顾渚山记》亦是一部著名茶书。本文对惜已遗佚的《顾渚山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与注释,以供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研究者参考。顾渚山是陆羽撰写《茶经》的主要地区之一,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以顾渚为第一"。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中、韩建交后不久 ,韩国《茶经》研究会会长 ,89岁的崔圭用老先生就率团到茶圣陆羽故乡湖北天门市和第二故乡浙江湖州市瞻仰陆羽遗迹。这是韩国到中国的第一个茶文化代表团。今年 ,崔老已经 1 0 0岁 ,这在世界茶人中是空前长寿的一位。让我们祝这位有“韩国茶星”美誉、一生为弘扬中华茶文化事业辛勤作出贡献的前辈健康茶寿。今夏气候特别热 ,8月 ,忽接到他的弟子李根柱先生转来一信 ,只见是崔老的一纸手书 :“暑中问安。百寿茶星崔圭用 ,日常宿愿安乐眠。吃茶来。 2 0 0 1年 8月。”记得 1 999年我第二次访韩到釜山他家拜访时 ,他想…  相似文献   

18.
我的茶道观     
茶的本质属性是作饮品,茶文化亦萌芽于茶作饮料之后。茗饮始于何时?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经·七之事》。他将饮茶史上溯到神农时代,认为发现之时即掀开了饮茶史的第一页。显然,陆羽的“饮茶”概念很宽泛,包括茶之当药眼之、煮而食之、煎而饮之。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秦人取蜀(前316)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照顾炎武所言,秦人攻下巴蜀后从巴蜀人那里学会了饮茶,巴蜀人饮茶历史比泰更早几百年。这也说明饮茶时尚源于巴蜀,秦以后渐渐传播全国。茗饮之事有文献可证的不过有2千年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  相似文献   

19.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20.
陆羽及其《茶经》对当代青年学子的人生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确有陆羽其人,后人奉他为茶神、茶圣、茶祖等,并且根据各自的揣度,绘其像、塑其形以供之。他所著的《茶经》对茶的认识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深刻的论述,他为我国茶业科学的建立、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陆羽及其《茶经》,不仅对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塑造当代青年学子的良好品行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一、陆羽的坎坷人生1、童僧生活遭苦难陆羽(约733—804),字鸿渐,又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县人),其人生既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据《天门县志》等文献所载:陆羽原本是一弃婴,被龙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