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积极开展好配套荒山荒地造林任务.作者结合秦州区退耕还林实际,阐述了该区配套荒山荒地造林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四川攀西干旱干热河谷面积巨大,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貌复杂,该区有500万亩耕地将退耕还林。通过对该区自然地理条件调查研究,按照水、热、土等因子将该区划分为4大类型区,即:高海拔干冷区、中海拔干凉区、中低海拔干暖区、低海拔干热区;建立了干旱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体系,并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对该区的退耕还林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四川攀西干旱干热河谷面积巨大,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貌复杂,该区有33.3hm^2耕地将退耕还林,本文通过对该区自然地理条件调查研究,按照水、热、土等因子将该区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即:高海拔干冷区、中海拔干凉区、中低海拔干暖区、低海拔干热区;建立了干旱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体系,并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对该区的退耕还林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林药间作生产模式的优势与推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宜昌市夷陵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林药间作的产业优势,提出加快该区药材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当地农户福祉也至关重要。以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2015年防风固沙、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和积累营养物质6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的关系模式。结果表明,区内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从东部到西北部均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挥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总体上最强;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的空间聚集状态,划分为低服务低福祉模式、调节服务依赖模式和高服务高福祉模式,依据3种模式的各自特征,分别提出了有效的基于农户福祉的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方法,进而为未来提高该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生态效率和当地农户福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航片等资料为基础,借助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并且首次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弹性系数等指标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评价。揭示了该区各类用地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以及退耕还林的强度和规模。阐明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退耕还林的关系特点,为区域水土保持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土地沙化尤为严重,该区自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量化该区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该区内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所属森林生态站等的数据资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规范》(LY/T 2573-2016),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评估了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得到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263.07×108元·a-1,其中森林防护(34.86%)和净化大气环境功能(29.92%)的相对比例较高。区内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异质性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河北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分项物质量均较高;不同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呈现明显的差异,其中风蚀主导型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强,且各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导功能亦具有显著差异;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分项物质量最大,生态林次之,经济林最小。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北方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尤其是为我国西北地区沙化严重的省份构筑起了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实现"生态、民生和经济"平衡驱动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果业地位下降和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果业是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该区果业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科技宣传与推广、建立果农协会、抓好果树区划、开展绿色果品生产、加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才能保证果树的优质丰产,确保农民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以推动退耕还林还草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黎黎  马振刚  马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03-15005
以康保县1993、2001、2008年土地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全县及其3个自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明确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的空间差异性和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结合该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过渡性地带,随着该区的明水资源逐渐隐匿,林地荒漠化、草原沙化正在逐渐加剧。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区大规模实施了退耕还林和林下种草工程。白三叶草是一种集保持水土流失、防治林地草地沙化、解决畜禽饲料、改善林地微域环境的优良牧草品种,近年来,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逐步引进并不断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武汉市1996~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结合相应的LUCC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得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政策及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相应建设用地增加是引起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西北地区的进一步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当前退耕区农民所面临的新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其经济收入,为了解决退耕区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在分析研究西北地区退耕现状及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西北地区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及人们对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认识等问题,指出该区后续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地域资源优势的发挥、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通过产业链延长,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种草养畜,已成为养殖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笔者通过对湖南常德市鼎城区的调查,发现近两年该区种草养畜迈出了可喜步伐:一是总体规模逐年扩大。去年上半年共发展牛6.1万头、羊15.9万只,分别比前年同期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甘肃中部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农田产量低而不稳的实际 ,在对该区降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平田整地、优化栽培技术、退耕还林还草、培肥农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应用化学抗旱技术、扩大雨水集流与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姚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96-598,601
黄土高原是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在工程实施中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稳固退耕成果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向国家生态建设需求,结合区域特点,提出了构建完善的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推进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四种退耕还林(草)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位观察试验,对四川盆西低山区4种退耕还林(草)模式在退耕初期(2003~2005年)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林(竹)+草模式兼顾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在退耕初期受到人为干扰较大,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2004年停止施肥以后,总体上4种模式的土壤全量养分降低,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不同程度增加。在研究期间内,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物理性质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pH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不同模式之间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各退耕还林模式土壤IFI值分别为:慈竹+牛鞭草(0.665)>苦竹+牛鞭草(0.601)>光皮桦+牛鞭草(0.423)>撑绿杂交竹+牛鞭草(0.347)。综合考虑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认为慈竹+牛鞭草和苦竹+牛鞭草是该区值得推广的生态与经济功能兼备且具有可持续经营的退耕还林模式。因此,采用合适的退耕还林模式,并辅以科学的经营管理技术,对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分析了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介绍了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以期为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冀西北坝上地区的自然、生态脆弱特征,在全国大范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政府的退耕政策对该区具有特殊的意义,政府的政策行为与农户退耕行为对于农牧业经营,无论是品种选择、结构安排,还是经营方式、投入要素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应用研究区农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户退耕行为对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是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通过对达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达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为巩固达县退耕还林成果以及促进达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宿松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就宿松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详细概述,分析了该县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