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更好、更直观的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做出评估,引入现金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将自然保护区价值分为现金流及非现金流两部分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估.其中现金流部分为可用现金计量的部分,包括资金收益及资金支出,资金收益来源主要为自然保护区的产品、服务及衍生品经营产生的各项收入等;资金支出主要用作保护区的建设、保护区管理费用、对周边居民的生态补偿、对保护区的人工干扰等各项支出.非现金流部分为无法用现金计量的部分,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水分、净化水源、自然文化遗产等.运用现金流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进行较为精确合理的评估,能够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给予肯定,并对自然保护区发展前景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开封柳园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调查了开封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湿地保护资金不足;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大量污水排入湿地自然保护区.提出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包括: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建立保护湿地资金多渠道投资融资体制、对湿地自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和建立湿地生态补偿管理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价值核算的角度,研究了榆中地区2008年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本.研究结果表明:榆中地区林地、园地、水域、耕地、城镇、工矿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本分别为89556.78、1428.76、807.07、11777.70、-138.39-2258.14万元/a,由它们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本为101173.78万元/a,...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态资本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由海洋生态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组成。海洋生态资本评估包括海洋生态资源存量评估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体系下,针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服务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建立了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技术框架。基于物质量可量化、价值量可货币化、数据可获得性三条评估原则,筛选出9个指标定量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并给出了对应的评估方法、计算公式、参数和数据来源。海洋供给服务采用养殖生产、捕捞生产和氧气生产3个指标评估;海洋供给服务采用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2个指标评估;海洋文化服务采用休闲娱乐、科研服务2个指标评估;海洋支持服务采用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2个指标评估。养殖生产、捕捞生产等指标采用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氧气生产、废弃物处理、科研服务等指标采用替代成本法进行评估;气候调节指标采用替代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休闲娱乐指标采用旅行费用法或收入替代法进行评估;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等指标采用条件价值法进行评估。该套方法体系已经应用于山东省7个沿海地级市和福建省东山湾、罗源湾的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海洋管理部门的认可,被国家标准《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吸收采用。该套方法紧密切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可为海洋主管部门的生态资本核算、生态补偿业务、环评审批提供关键技术手段,也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精确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使林业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得以管理和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林业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林业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林业发展。1实施森林环境保护工程森林环境保护工程的核心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是对人类所利用的生物圈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学当前应该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一类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以上;其不仅具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功能,而且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包括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和合理布局方案研究制定、分类经营管理系统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等.自然保护区学是新建立的二级学科.该文定义了自然保护区学的内涵,提出了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指出了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如“生态岛屿”状态的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小种群恢复与调控、自然保护区最小面积确定、生物廊道的设计、规划设计中的功能区划、自然资本评估与经济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投资规模 就农业生产单位农场这一级来说,农业资本一般包括两部分,即土地资本和经营资本。土地资本包括土地、土地改良、农场建筑物以及多年生作物。经营资本包括机器、存栏牲畜和流动资本。而农业投资则往往指生产性的固定资本投资。对农业投资的定义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狭义的农业投资即指投放在农业中的生产性固定资本(或资金):  相似文献   

8.
高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46-16048
在总结当前农民培训评估中收入不能真正反映培训的真实内涵、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缺失的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农民培训的评估应该由3部分组成:需求评估、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由此构建了由4个层次,包括以是否需求调查、需求的满足度、农户满意程度、组织化程度、人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3级指标,以需求调查概率、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教学设施、跟踪服务、计划制定、受训者、培训者、培训评价、知识理解度、行为改变率、单位产量增长率、单位收入增长率、劳均产量增长率、组织化程度提高率、参与度等为4级指标的共31个指标组成的农民培训评估指标体系,并描述了各评价指标的涵义及部分指标的数学表达式,以期能够正确地衡量培训效果的好坏,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机制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绿色农业理论与生态资本理论紧密结合,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机制与政策,以促进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良性运营和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生态经济学和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分析方法,阐释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机制与政策。【结果】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包括自然积累和人为积累两方面,人为因素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机制包括绿色农业生态保护机制、生态修复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路径包括农业经济的生态化和农业生态的经济化;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技术政策、投资政策与管理政策。【结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基础,健全的机制与完善的政策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龚春丽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110-113
运用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足迹广度、足迹深度、存量与流量资本利用率及变化率与剪刀差等指标分析了2007—2016年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本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阿克苏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生态赤字以及生态承载力逐渐上升;阿克苏地区足迹深度大于1并且逐渐加大,足迹广度呈现周期性上升;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存量资本利用率持续上升;阿克苏地区的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的剪刀差都出现了周期性的下降趋势.表示阿克苏地区已向生态赤字时代迈进,区域的发展面临一种新的常态.为此得出以下结论:在增加自然资本收益率的同时,需增强其流动性,尽可能放缓自然资本、存量资本的消耗速度,才能更好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评价、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加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围绕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动态过程,提出并构建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全过程、多维度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框架与指标体系面向气候、土地、水和生物四大农业自然资源在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与核心内容,具体涵盖9个准则层、111个单项指标。研究表明,该概念框架及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全过程性、系统性及与自然资源管理实务充分衔接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现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立体空间的连动式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本,森林自然资本指数是一个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评价森林资源状况的综合指标.构建森林自然资本指数需分别构建其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其中质量指数的构建是难点.将质量指数分解为压力指数和状态指数,并用状态指数作为森林自然资本质量指数.在构建质量指数时以强可持续性原则和生态经济学原则为指导.森林自然资本质量状态指数的构建与以往国内外同类指数的构建有不同之处:一是为每个指标设定了基准;二是为天然林和人工林设定了不同的权重;三是指标合成时采用乘法合成.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森林自然资本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分析的原因认为,统计核算口径的变化是造成1989—1998年间森林自然资本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而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则是造成1999—2003年间森林自然资本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广义C-D生产函数分析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贡献,发现当前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来源主要是资本投入,占57.7%;其次是技术进步,占36.3%;土地投入增长的贡献很小;自然灾害有显著影响;劳动力数量投入的影响不显著。为了促进贵州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保证耕地数量稳定,大幅提高农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土壤管理:土壤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土壤年唤醒了全社会对土壤变化的关注。地球环境与生命发育历史赋予了土壤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提供了生命和生态系统发育的多种服务,从而惠及全人类,支撑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全球土壤的这种支撑能力建立在"体-质-量"统一的土壤属性基础上。然而,在人类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全球土壤已经或正在发生十分普遍和严重的土壤退化,土壤连续体遭到破坏,土壤功能严重削弱,且地表土壤覆盖被大面积固封。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土壤变化对于人类长远发展的潜在风险,着力构建可持续土壤管理体系,致力于保持土壤自然资产价值、平衡和最大化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兼顾农业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的土壤利用与保护。保持土壤自然资产、保持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和保持土壤对全人类的惠利应该纳入生态文明的土壤观。而管控土壤变化势必成为可持续土壤管理的核心任务。这需要在政策上,推行生态补偿机制来处理利用者与受益者的利益关系;在行动上,实施区域土壤可持续管理工程,应对土壤变化;而在技术上,创新兼效多赢的管理实践措施,特别是有利于自然养育或恢复的土壤保护和培育技术。推进土壤可持续管理研究,探索可持续土壤管理途径,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生计资本对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引入心理资本这一维度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进行扩展,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熵值法对生计资本进行测度,并从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生计资本对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家庭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呈现不均衡现象。其中,农村居民家庭心理资本最丰裕,其次是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最缺乏。生计结构方面以心理资本占优型的农村居民家庭居多,金融资本占优型、物质资本占优型和社会资本占优型的农村居民家庭数量较少。2)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水平越高,农村居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越小,相对贫困强度越弱。3)与社会资本占优型相比,人力资本占优型、自然资本占优型、物质资本占优型、金融资本占优型和心理资本占优型对相对贫困的抑制效应更强。因此,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对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均有负向影响,是防止农村居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重要依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庐山风景区为例,对自然景观资源进行了分类与分级评价,并依据评价的结果及当前风景区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庐山风景区自然景观资源进一步科学开发与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今后庐山风景区自然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carried on the classified and rating evaluation primarily on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in Lushan Mountai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the situation of scenic spot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some reasonable advices were given on further exploiting Lushan Mountain natural scenic spot, expecting that it could supply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ushan Mountai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追踪自然资本存量消耗与流量占用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议题.系统阐述了国际上新近提出的生态足迹三维模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重点对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两个指标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模型的主要优势,并通过引入资本流量占用率和存量流量利用比两个新指标对模型作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1961-2006年的中国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中国自 1978年步人生态赤字时代以来,足迹深度增长了近2倍,足迹广度减少了11.84%,因自然资本流量不足导致资本存量大幅肖耗已成为社会发展常态.到2006年时,中国需要2.9倍的国土才能持续支撑其资源消费量.研究表明,三维模型分别从时空两方面表征了人类对资本存量的消耗(足迹深度)和对流量的占用(足迹广度),增强了生态足迹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之间的可比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经典模型的评估缺陷.最后指出了三维模型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静  蒋明静 《北京农业》2012,(33):173-174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是对新疆林业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是加强政府对林业资金的优化配置的现实需要,使有限的林业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探讨新疆地方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绩效评价的措施,是提高林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新疆林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