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稻瘟病菌五个杂交组合后代菌株的致病性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5个稻瘟病菌杂交组合的后代菌株在4个水稻品种和4个龙爪稷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结果。其中水稻菌3514-R-24对龙爪稷品种EC3的非致病性,龙爪稷菌株G10-1对水稻品种Keneana的非致病性及水稻菌3472-R-12对龙爪稷品种EC3,EC21的非致病性,可能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因为它们与致病性菌株杂交后,致病性后代与非致病性后代的分离比为1:1。  相似文献   

2.
稻瘟菌株CH63和TH16杂交后代毒性变异及其无毒基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两个稻瘟菌株CH63和TH16的杂交后代在36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遗传分析以及无毒基因组成的分析结果。78个子囊孢子菌株中呈现显著的致病性分离,共出现71种致病类型,在不同品种上分别出现1∶1、1∶3、3∶1、1∶7、1∶15和15∶1等的无毒性/毒性分离,表明供试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无毒性/毒性是一个或多个基因控制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亲本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无毒性/毒性控制存在多种类型。菌株CH63对品种K 59(Pi-t)、中98-18、特特普、T 641、C 102 TTP(Pi-4)、C 101 TTP 6、E No.11、农虎6号、C 101 PKT(Pi-4a)、C 105 TTP-1(Pi-4)、中156 和中98-19分别持有1个无毒基因;对品种1461选、6392选、麻谷泰引1号、Lemont、宫崎7号、Vandana、长香稻、青珍8号和珍优3号分别持有2个无毒基因;对于品种草笛(Pi-k)、品种20中-1 、C 104 LAC(Pi-1)、C 103 TTP(Pi-1+1b)、K 3(Pi-kh)、梅雨明 (Pi-km)和东农363分别持有2个以上无毒基因;亲本菌株对于品种四丰43、珍龙13、C101LAC和20中-2分别持有2个无毒基因,关东51、欧244持有2个以上的无毒基因,但因亲本菌株对品种的致病型一致,难以判断控制菌株对品种非亲和性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3.
基于丽江新团黑谷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中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分化情况,将分离的100个单孢菌株分别接种到7个中国传统鉴别品种和30个抗瘟单基因品系上,根据接种品种的抗感反应确定稻瘟病菌的优势小种类型、生理小种组成、致病力及其所含无毒基因等信息,并与从同一地区其他寄主品种分离到的稻瘟病菌种群的致病性比较。结果表明:从丽江新团黑谷上分离的稻瘟病菌与从整个区域不同品种上分离的病菌致病性分化情况相似,其中从丽江新团黑谷分离的菌株各种群组成为小种ZA占85.00%、ZB占13.00%、ZC占2.00%,优势小种为ZA1、ZA5、ZB13,菌株平均毒性频率为83.33%;从其他寄主品种分离的菌株各种群组成为ZA占53.85%、ZB占38.46%、ZC占5.77%、ZD占1.92%;优势小种为ZA1、ZB15、ZB13,菌株平均毒性频率为78.01%。  相似文献   

4.
利用RAPD分子标记定位2个水稻稻瘟病菌非致病性基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择日本鉴别品种新 2号和K5 9,对源于云南省的水稻稻瘟病菌可育性菌株CHL12 4(MAT1 1)和CHL12 5 (MAT1 2 )及其杂交后代 72个子囊菌株的非致病性 (无毒性 )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菌株CHL12 4对新 2号 (含有效抗性基因Pish)和K5 9(Pit)的非致病性分别由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sh和Avr2 Pit控制。通过对这 2个基因控制的非致病性反应进行列联卡方测验 ,显示这 2个基因连锁在一起 ,重组率为 2 6 .8%。进一步利用分离群体分析法 ,对这 2个基因进行了RAPD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结果发现 ,2个RAPD标记OPW 0 6 64 5和OPW 1364 5与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sh连锁 ,它们的重组率分别为 2 7.8%和 2 6 .5 %;另 1个RAPD标记OPR11517则与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t连锁 ,重组率为 2 3.5 %。  相似文献   

5.
1995-1996年,从贵阳地区采集分离小麦白粉菌有性世代菌株45个,无性世代功株62个,分别接种9个鉴别品种上。鉴定结果表明,两类菌源在主要生理小种的组成,出现 及对9个鉴别品种的毒性频率等方面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源于广8 A杂交稻组合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无毒基因型,为华南不同主栽抗病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并根据已克隆的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8个无毒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进行分离菌株的无毒基因型分析。选取分离自广8 A杂交稻组合的27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的菌丝体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对其中的7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相应无毒基因全长或CDS区域的PCR产物测序,将测序序列与相应无毒菌株的无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测定的菌株对其中的5个单基因系IRBLkh-K3(Pikh)、IRBLb-B(Pib)、IRBLz5-CA(Pi2)、NIL-e1(Pi50)和IRBL9-W(Pi9)表现高的无毒性频率(85%),所有菌株对单基因系IRBL9-W(Pi9)和NIL-e1(Pi50)都表现无毒;这些菌株对其中的7个单基因系表现较低的无毒性频率(20%),包括IRBLks-F5(Piks)、IRBLa-A(Pia)和IRBL19-A(Pi19)等,表明分离自广8 A杂交稻组合的稻瘟病菌对不同的单基因系表现出不同的致病型。所有菌株都被检测出含无毒基因AvrPi9和AvrPik,并可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k的2种类型:AvrPik-D型和AvrPik-E型,但未检测出无毒基因Avr1-CO39、AvrPii和AvrPia。在部分菌株中能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ta预期大小的产物,但在所检测的菌株中均以较低的频率与不同的突变类型出现。对GD13-621、GD14-349与GD15-291等7个菌株分别进行相应无毒基因的PCR产物测序,AvrPi9、AvrPita及AvrPiz-t的基因序列与其各自无毒菌株的无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表明分离菌株中这3个无毒基因的基因结构相对稳定。测序菌株的AvrPib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AvrPib无毒菌株的序列在基因的上游区域存在2个SNP的差异及3个连续碱基的插入,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6个测序菌株的AvrPik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仅在编码区存在1个SNP的差异即136(C/A),该位点SNP的变异导致氨基酸的错义突变46(H/N),表现为菌株携带AvrPik-D或AvrPik-E型。【结论】在华南主栽品种广8 A杂交稻组合上分离的稻瘟病菌中AvrPi9和AvrPik分布较为广泛,在上述品种感病区域,可选用含Pi9和Pik的抗病品种作为轮换种植。  相似文献   

7.
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对Garuda"s"无毒性的两个小麦秆锈菌系21C3CTR和34C2MKR对Garuda"s"进行了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并将Garuda"s"所含的抗秆锈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基因进行了异同比较。结果表明:Garuda"s"在2B染色体上含有Sr9b,它抗秆锈菌系21C3CTR,侵集型为0-2-;在6B染色体上携带抗病基因Sr11,它只抗34C2MKR,侵染型为0-;1;在5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21C3CTR和34C2MKR的抗病基因Sr30,它控制0-2的侵染型。对无毒性的菌系,Sr11对Sr30的抗病效应是上位的。此外,Garuda"s"对秆锈菌系21C3CTR的抗性可能是Sr9b和Sr30累加作用的结果,或许还有其它修饰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及日本的具已知基因鉴别品种,研究了日本的稻瘟病菌鉴别菌系,我国北方稻区辅助鉴别菌株及保存5~10年菌株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的致病性受其自身致病基因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在众多的菌株中仍有稳定菌株存在。讨论了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性。提出了稻瘟病菌稳定菌株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EMS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化学诱变剂EM S处理小麦条锈菌CY 17和CY 31的夏孢子诱发其毒性突变,用抗条锈Y r近等基因系筛选毒性突变体,建立了4个CY 17和1个CY 31的突变菌株,各筛选品种上的病菌突变频率明显不同,突变率在2.14×1-0 6~3.68×1-0 5。对突变菌株的毒性测定结果表明,CY 17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 r12发生了毒性突变,且CY 17和CY 31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 r5,Y r10,Y r15和Y r24等4个抗病基因表现无毒性。研究证实毒性突变是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菌两个陆稻菌株的致病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报道了94-84c(MAT1-1)和95-23-4a(MAT1-2)两个云南陆稻分离菌的杂交后代菌株的交配型及其在13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的研究结果。42个子囊孢子菌株与两个亲本菌株回交,共有78.6%的后代菌株在回交中产生了有性世代,其中MAT1-1的菌株22个,MAT1-2的菌株11个。致病性分离的结果则初步表明:94-84c菌株对楚粳17号、岫4-10、云粳135和春江06分别持有1个非致病性基因,对福锦、春江11、云粳34和腾糯2号则分别持有2个非致病性基因。95-23-4a菌株对半节芒/大红谷和大白谷分别持有1个非致病性基因。两个亲本菌株对丽江新团黑谷都不持有非致病性基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新疆核桃分心木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响应面优化。[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进行提取,采用紫外光谱法对新疆分心木中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率计算,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到最佳的实验提取工艺流程为55.75%乙醇,料液比1:20.50(g/mL)。超声提取31.69min,功率为630.68W。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可达22.2144%。[结论]该工艺稳定可用于新疆分心木中总黄酮提取。  相似文献   

12.
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开发利用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方法]使用K562细胞的SRB法筛选模型,对从贵州省施秉县采集的冬凌草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的207株微生物(放线菌112株、真菌95株)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得到活性菌株共27株,阳性率为13.0%,其中真菌13株,放线菌14株。[结论]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是寻找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产养殖废水集中于冬季排放和休耕田需在冬季引水调质的现实需求,提出将水产养殖废水回用休耕田的技术方案,并对废水中典型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在休耕田中的降解途径和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对水产养殖废水回用示范区休耕田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降解是去除废水中SMX的主要途径,去除贡献率为65%~78%,土壤固定和植物吸收对SMX的去除贡献较低。在微生物群落属水平上检测到Arthrobacter (节杆菌属)、Sphingomonas (鞘氨醇单胞菌属)和Bacillus (芽孢杆菌属) 3类降解SMX的优势菌属。TN、NO3--N、TP和CODCr的去除效果均随SMX浓度升高而降低。在消纳水产养殖废水的休耕田中,残留的抗生素对人体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商值小于0.01,其潜在风险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The I-E molecule of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can prevent the spontaneous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in nonobese diabetic (NOD) mice. The mechanism of this protec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breeding wild-type and promoter-mutated E kappa alpha transgenes onto the NOD genetic background. Animals carrying the various mutated transgenes expressed I-E on different subsets of immunocompetent cells, and thus cells important for the I-E protective effect could be identified. Although the wild-type transgene prevented the infiltration of lymphocytes into pancreatic islets, none of the mutants did. However, all of the transgenes could mediate the intrathymic elimination of T cells bearing antigen receptors with variable regions that recognize I-E. Thus, the I-E molecule does not protect NOD mice from diabetes simply by inducing the deletion of self-reactive T cells.  相似文献   

15.
Global distributions of thermal, epithermal, and fast neutron fluxes have been mapped during late southern summer/northern winter using the Mars Odyssey Neutron Spectrometer. These fluxes are selectively sensitive to 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H and CO2 in the uppermost meter of the martian surface. Poleward of +/-60 degrees latitude is terrain rich in hydrogen, probably H2O ice buried beneath tens of centimeter-thick hydrogen-poor soil. The central portion of the north polar cap is covered by a thick CO2 layer, as is the residual south polar cap. Portions of the low to middle latitudes indicate subsurface deposits of chemically and/or physically bound H2O and/or OH.  相似文献   

16.
广东茶区蜘蛛新纪录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通过对广东部分茶区蜘蛛的采集调查并核对了广东地区蜘蛛已有种类的分布情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记述了广东地区17种蜘蛛,分属于10科17属,为广东新纪录。  相似文献   

17.
大豆脱臭馏出物中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油脂脱臭馏出物中天然维生素E的特性,对从大豆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日处理200t大豆加工厂进行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安徽产委陵菜属7种药用种类的黄酮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4因素4水平的委陵菜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从最适样品浓度、上样量、乙醇洗脱液浓度、乙醇洗脱液用量等方面对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委陵菜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用优选的提取条件提取了安徽产的7种药用委陵菜的黄酮,用比色法测定各种委陵菜的黄酮含量。结果得出,委陵菜黄酮在70℃条件下,乙醇浓度为40%,固液比为1∶100,提取3次的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粗黄酮粉的黄酮含量为17.98%,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的委陵菜精黄酮粉中黄酮含量约达33.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兴山县烟叶品质的正确、客观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4~2006年湖北省兴山县烟叶生产示范点的K326与津巴布韦烟叶为材料,对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K326的成熟度接近津巴布韦烟叶,油分与色度愈来愈接近津巴布韦烟叶,填充值高于津巴布韦烟叶。K326烟碱含量基本在适宜范围内,且3年来呈下降趋势;总氮、还原糖和钾含量接近津巴布韦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与津巴布韦烟叶的差距逐渐缩小;杂气和刺激性与津巴布韦烟叶接近。[结论]湖北省兴山县烟叶质量逐年提高,部分指标接近或达到了进口烟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白腐菌产漆酶的特性,优化连续培养高活漆酶,使得大量培养漆酶成为可能。结果表明:在连续培养和直接培养两种情况下,第11天时漆酶的酶活最高;利用连续培养白腐菌得到的大量的粗漆酶来处理木粉,活化其木质素成分,使其能够替代一部分的脲醛树脂胶制备纤维板。静曲强度上升了18.95%,弹性模量上升了35.49%,内结合强度上升了44.11%。漆酶催化氧化了木质素,增加了木质纤维中化学键的数量,使木质纤维之间的胶结点增多。与此同时,经过漆酶处理的木粉增强了脲醛树脂胶黏剂在纤维表面的渗透和扩散能力,提高了纤维板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