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剖析农民失地后感知的各类风险,深刻揭示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其风险感知的影响,对于政府征地安置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基于沪、赣、桂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失地农民风险感知评价体系,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态度进行测度,并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社会保障风险感知、经济收入风险感知、居住环境风险感知和社会心理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对于上述四类风险感知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风险规避型的失地农民风险感知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对制度的信任能够有效地降低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规避态度对中低收入失地农民和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强化作用;制度信任对高收入失地农民和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推进征地工作并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时,应纾解农民的风险规避态度、提升政府征地制度的信任度,以降低并有效控制失地农民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稳定机制,它与农村社会稳定呈正相关。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许多农民面临各种生存和生活风险。所以,必须在农村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作为城市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担任与城市职工同样重要责任的同时,却享受着“不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我国政府虽然为这些群体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或多或少的不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因此导致无法正常有效地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群益。本文试图从商业保险的角度分析如何使商业保险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发挥有益的作用。从而改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1、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农村土地,担负着生产发展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普遍建立之前,农村土地仍然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要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后顾之忧,就必须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内,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弱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一是要广泛推行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长三角平湖市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是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和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派生出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如果不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为其就业、创业提供条件和资本,他们将面临边缘化、贫困化的危险.本文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解析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失地致贫的原因,围绕给予征地农民更大的话语权和补偿权,提出了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发挥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建立补偿机制、解决长期收益,改进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和为就业、创业提供条件等措施,从而达到使失地农民共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一、构筑农村社会保障网的目标和内容 按照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很多,全面实行不仅不可能,而且也不现实。因此,构筑农村社会保障网,要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出发,从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基本保障出发,当前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民温饱已经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方,采取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行个人账户等预先积累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二是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现阶段,应重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民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形式。尤其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有效地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提供基础物质保障来分担"人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转型风险",以保证转型农民能够适应转型生活,是促进"人的城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广西柳州市洛埠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到基层社保工作存在的问题,探寻创新基层社保政策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8.
李圣军 《农业展望》2010,6(2):33-3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点总体不断下降,城乡消费差距也日益拉大,但农村消费潜力巨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实施了“家电下乡”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补贴力度,但这些政策启动农村消费的效果有限。为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必须改变城市单方面制定人口流动政策的局面,使农民“有钱消费”。要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有钱敢消费”。要提高农村市场商品供应和财政补贴的针对性,使农民“称心如意”地消费。  相似文献   

9.
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研究农户的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确保粮食主产区农户有效管理农业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基于风险感知视角,以黑龙江省粮食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探讨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公因子会如何影响农户的风险管理需求。结果表明,订单合约、农业保险和"保险+期货"是农户需求较高的风险管理策略,其高需求意愿占比分别为54.46%、72.92%和74.46%。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与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均对农户的风险管理策略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及订单合约等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对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借贷和"保险+期货"等事后风险管理策略。"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这类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求产生促进作用,但现有"保险+期货"产品还未完全达到农户满意度,"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并未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建议应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帮助农民正确感知风险;积极探索完善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何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39-242
近40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因政策的非内生性影响了民间资本发展步伐,造成农村资金供给的不足、偏差和逃逸。农地资本化作为解决农村资金供给的有效渠道,存在资本企业将经营风险转嫁农民、土地被过度利用、土地非农化和农村格局发生改变的风险,应采取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制度、规范政府对企业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跟踪行为、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集体组织建设等措施来防范风险,有效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利用2019年武汉城市圈部分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未产生直接显著影响。第二,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第三,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农户保险认知进而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且保险认知起完全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加强农户间以及农户与村干部的交流,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等,以更有效地促进农户参与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2.
结合政府主导下的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筹资成本及管理成本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的实例,得出商业保险机构的参与对新农合政策的有效实施有着正相关作用,即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存在一定的必要性,由此从政府、企业及农民自身角度出发提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两年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化解面临的巨灾风险已成为促进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从制度要求、现实需求还是从政策需求来看,北京市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都是十分必要的。设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发行农业保险巨灾风险证券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分散途径各有利弊。应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4.
极值理论表明大于某一阀值的样本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该结论在金融风险计量和保险精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参数没有可接受的估计方法,致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论文在推导出广义帕累托分布的条件矩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操作风险损失的广义帕累托分布的参数估计问题。并且基于我国商业银行1994~2008年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对经济资本配置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发生频率高、致灾影响大的台风灾害已成为制约沿海地区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而现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救灾方式易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商业保险等市场机制的引入,无疑成为海洋灾害风险分散的有益尝试。对此,基于Cummins偿付反应函数模型,以台风频发、灾情较重的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四省为研究对象,计算中国财险业对台风灾害损失的偿付能力。结果显示,中国财险业对台风灾害损失的实际赔付率仅为理论值的16%,保险市场对台风灾害损失有较充裕的偿付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发展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46-347
中国“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健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3大支柱 (农业科技、金融、保险 )之一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发展农村保险市场 ,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笔者介绍了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 ,并提出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农业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障碍,主要运用法学理论辅之以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指出2013年3月1日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存在诸多问题:地方政府经济干预权不明确,干预不适当;互助合作保险和农业保险中介组织没有具体法律规范;缺乏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议对《条例》中没有规定的,如经济干预权的规范、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责、互助合作保险及保险中介组织、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在今后制定的《农业保险实施细则》中进行规定。具体指出:进一步规范政府经济干预权,引入政府干预经济契约化手段;以培育社会中间层主体为中心构建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以建立财政、税收优惠制度为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设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保险制度创新已迫在眉睫,此课题的进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中国农村做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但其核心是农村社会保险模式的改革问题,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农村社会保险模式,即合作保险组织。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对合作保险组织的建立、优点及自身运作进行阐释。合作保险组织是对农村社会保险中的各类险种普遍适用的新模式,改善了研究农村保险的单一化、局限化、理论化的现状,从而达到提高农民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险已经成为保障劳动者的重要手段.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覆盖率还是保障程度都相对落后,所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显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需求不对称的.商业人身保险可以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富于效率的特点,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农的养蜂生产风险与灾害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蜂农在养蜂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自然灾害、农药中毒、蜂病疫情、偷盗、交通事故等诸多风险,风险发生率较高且损失严重。作为“中国蜜蜂之乡”的浙江省江山市在建立蜂业救助保障机制,提高养蜂业抗御灾害风险能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分析江山市养蜂业积极加入浙江省养蜂业风险救助、办理养蜂综合保险两种灾害补偿模式的具体做法、运行机制及优缺点对比,提出了积极推进风险救助办法的实施、加强政府对经营蜂业险种的保险公司扶持力度与保险立法建设、探索蜂业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浙江省江山市蜂业灾害补偿做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