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小雅·大田》之“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在古史研究中常被征引,作为西周存在私田之证。如果孤立地就这两句诗来说,当然可通,因为由前句之“雨我公田”联想到后句“遂及我私”之“私”,相对而言,解为私田,看来是顺理顺章的。所以,自郑《笺》而下,均以“私田”释“私”,似无疑之者。但断章截句,每易导致曲解或误解。因此,要正确把握诗句的涵义,还得从诗的全篇加以分析,即从诗的整体的理解中去寻求其有机联系的个别诗句的具体解释。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井田制还是名田制,都是根据一定的身份等级占有田宅.周爵以世卿世禄为原则,秦爵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与此相应,井田制下的禄田可以为同一家族世代享用,因而相对稳定,名田制下的田宅,由于爵位的降等继承而有较大的流动性.名田制尽管没有公田与私田的划分,但劳役地租仍然以"庶子"及"人貉"的形式残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汉代才为雇佣劳动和租佃制所取代.汉名田制与秦名田制虽有很大不同,然而,其以户为单位并以爵位为基础的田宅等级标准,就基本原则而言,与秦名田制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3.
土地分授制是农业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形式。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所体现的经济内容,而且在于它是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测量器。西周是领主制封建社会,但东方亚细亚式社会的残余仍十分浓烈。西周井田制上各家庭分有私田若干,作为个体家庭的物质基础和维持自身再生产的经济来源。私田是其使用者以公社社员的资格,以助耕公田为代价而由领主或已政权化了的农村公社所分授。由于社员生死嫁娶所带来的人口变化和土地合理利用的需要以及  相似文献   

4.
"私小说",指的是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进行叙述故事的一种小说种类,又称之为"自我小说"。"私小说"是日本大正年间,即1912年到1925年产生的一类具备独特性质的小说形式。并且不少日本作家,如久米正雄、宇野浩二等,发表了对"私小说"的见解,认为"私小说"属于日本的纯文学,为散文文学的精髓。日本小说家田山花袋是日本"私小说"的创始人,他创作的《棉被》被称之为"私小说"的典范。本文重点对田山花袋的典范之作《棉被》进行略谈,以期为深入了解日本"私小说"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相似文献   

5.
两田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始终引人注目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至于人们在描述一个时代的变革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分田到户”这个词。然而,“分田到户”本身并不能准确地把握一个时代的变革,在“分田到户”的同时,仍然保留着相当部分的经营权掌握在集体手中的土地,如此,标识时代变革的关键词可能并不应该是“分田到户”,而是两田制。温铁军在《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中深刻分析了两田制在中国农村的传统,认为在人地关系矛盾的约束下,保持村社集体成员的基本生存保障是中国农村社会长久维系的基本条件,如此,纯粹的土地私有制下的一田制在中国农村的历史上实际上并不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6.
名田制是汉代四百年来土地制度方面的基本国策。制度的基础是前朝的授田制、限田制和军功爵制,特别是商鞅变法为名田制打下基础。由近年出土《张家山汉简》中,知道汉初推行名田制,按照爵位确定占有田宅数量。民爵和一般庶民要加入什伍组织。庶民可占有田一顷,宅一区。宅田宅数量根据户主变动有授有还。公大夫以上高爵位者不承担纳税和支差役,身死后继承人要降爵,减少相应的田宅数量。  相似文献   

7.
<正>一、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类型1、和政策的变化引起的纠纷。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规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而自80年代中期,我国很多地区根据国家政策实行的是"两田制",即"责任田和口粮田"区分承包制度,导致村民要求及时收回责任田并按照家庭联产方式重新分配,而原来的承包合同没有到期,从而引发纠纷。  相似文献   

8.
上博简《诗论》第25号简用"知言而有礼"来评析《大田》篇的末章,对于理解此诗的深层意蕴提供了新的启示。所谓"知言",是指宗族贵族行盚礼时对农民道出的感谢之语;所谓"有礼",当指诗中所描述的祭礼井然有序,符合礼制。简文对于《大田》一诗的论析,客观地反映了西周宗法制度下贵族与农民和谐相处的情况,表明当时的阶级矛盾尚不突出,和谐的一面仍占主导。这些都是周人重农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农民的土地应实行"方田制"或"集中连片制" 1984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是解决农村农民温饱问题,解决征购粮和农业税缴纳问题.那时以稳定民心和社会安定团结出发,所以在土地分配上就出现五花八门现象.  相似文献   

10.
裴幸超 《农业考古》2015,(1):318-321
敞田制是中世纪英国最基本的土地耕作制度,以轮换耕作和公共放牧为主要内容。近代以来,在农业革命的背景之下,敞田制成为议会圈地的对立物,被标榜成落后、低效率的象征。实质上,在中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敞田制不失为一种效率较高的土地经营模式。一方面它促进了中世纪英国农牧混合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适应并推动了中世纪英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积单位{亩}是中国农业史上最重要的基本单位,它产生于西周中期,此后传世和出土文献共出现过20个相关字位记录,18个字位真正使用过,先后习用"畮、、畒、畝、亩"等五个字位。西周至春秋时期,习用"畮",从田每声,构形理据清晰;战国开始了漫长的形体变异之路:战国至东汉习用"",魏晋至宋元习用"畒",明清及民国习用"畝",新中国成立后习用"亩"。书写变异在地积单位{亩}的用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梳理地积单位{亩}的用字历史对于全面认识农业发展史,农业古籍断代和释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田耕作水平深受农业生产条件影响,这为我国当代农史上耕作制度动态变化所证实。苏北里下河地区"沤改旱"耕作动因基于历史时期至近代里下河地区存在大面"沤田"及农民因耕作"沤田"耕作凄苦经验认识而产生强烈愿望,经过区域民众"沤改旱"艰辛实践最终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耕作彻底解除了辛劳耕作,最终使得这一改制成果稳定下来,民众社会生活等得以改变面貌。  相似文献   

13.
李江  曹国庆 《农业考古》2004,58(3):198-211,220
宗族义田,亦称义田、族田、公田、义庄田,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宗族集体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封建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是地方宗族组织敬宗收族的一种手段,也是历史上民间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农史学界一般认为北方旱地农业"耕-耙-耢"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齐民要术》时期,然而《齐民要术》完整记载"耕-杷-劳"配合的耕作技术只出现三次,更多的地方只提"耕劳"而不提"杷"。因此,农史学界所持的观点还需要在深入分析《齐民要术》中"杷""劳"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确证。《齐民要术》"杷""劳"关系的考察,有助于从理性上明确认识"耕-杷-劳"旱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也有助于深化古代耕作制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井田与井田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田与井田制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井田是疆理土地为井字形方块田的耕作方法。井田制是将土地划分为小块授予农夫独立耕作的分配土地占有权的制度。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概念,以井田的存在论证井田制的起源。殷商西周时期确曾以沟渠、道路交错分割土地为井田。然而其时农业生产工具基本上仍是木、石、蚌器。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组织形式是家族公社集体耕作,同时也共同占有大块田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对策.认为目前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是: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杂草演替规律和恶性杂草灾变预报研究;初步筛选出了适合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的高效、低污染除草剂;保护性耕作油菜田应用了一次性化学除草;选择出适合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除草机具;引进了油莱部分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对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发展对策是:注重作物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并重的除草方式;加强多种除草方法相结合;解决好农机具问题;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加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除草剂品种的研究;进一步研究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控制技术综合配套技术;解决好农民问题;培育或引进适合当地保护性耕作油菜田的新品种,进行合理轮作;加大项目续建投入,增强科技攻关力度.  相似文献   

17.
杨兵 《古今农业》2010,(3):25-29
"两田制"是指将国有农场耕地分为身份田和招标田两部分,改土地承包为租赁经营。这种制度如果实施得当,将有利于承租人增强自主投入、自抗风险的意识,带动农场人事制度的变革,提高农场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绩效,有利于实现生产的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经营;如果实施不当,将会出现不利于农业经济长远发展和当地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不利于农场职工生活改善等问题。所以,在"两田制"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建立相对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保障养老保险及时足额上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柳珺 《农家参谋》2012,(9):46-47
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稻田养鱼在浙江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洪武二十四年《青田县志》中就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之"的记载。如今,浙江省"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新型稻田综合  相似文献   

19.
烟田土壤耕作制度是烟草栽培制度的重要内容.笔者从土壤耕作系统和土壤耕作模式两个方面阐述了贵州烟田土壤耕作制度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当前贵州山地烟和田烟的土壤耕作制度现状,探讨了贵州烟田土壤耕作现代化的策略,旨在为实现烟田土壤耕作现代化和烤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齐民要术》中"宅田七十步之地"与"亩产百石"的粮食产量释读,受到历史时期和制度演变的局限。本文在综合运用文献史料,并充分借助前人对中国田制史以及度、量、衡的考古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宅田七十步之地"并非住宅中的田地,而是未仕士族的近郊之田;通过辨析北魏历史时期与各种制度演变的因素后,对贾思勰所述"七十步之地,亩产过百石"的产量验证,找到了合理解释。但"亩产百石"在不同的时期所指的产量值并不固定,因此与《氾胜之书》中的"亩产百石"只是一种数据巧合。这也为考证不同历史时期的粮食产量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