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物理性状严重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影响吸收水分、养分及根系伸展与吸收能力,还影响耕作消耗的能量和耕作质量。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可通过合理耕作和培肥完成,以调节耕层构造,保护良好的土壤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2.
土壤物理性状严重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影响吸收水分、养分及根系伸展及吸收能力,还影响耕作消耗的能量和耕作质量。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可通过合理耕作和培肥完成,以调节耕层构造,保护良好的土壤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临洮县南部为二阴区,该区域雨水充沛,气候湿润,土质多为黑垆土类水川地红麻土,通透性较差,土壤物理性状不但会影响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状况,同时影响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和根系伸展,以及耕作消耗的能量和耕作质量。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可通过合理耕作和培肥完成,以调节耕层土壤构造,保护良好的土壤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耕地土壤培肥的基本途径,包括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利用生物改土、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合理施肥、耕作改土等,以期为提高土壤肥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是保护耕地、改良培肥土壤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保护性耕地秸秆还田可有效地控制秸秆焚烧,减少空气污染,减少病虫害发生,能补充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延长适耕期、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耕地地力是指耕地的基础能力,由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状等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既包括耕地的自然地貌和物理性状,也包括耕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多项化学性质。地力下降,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供应不平衡、酸化严重、生物活性弱,造成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生态系统变得脆弱。长期以来,我国各主要农区,由于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同时不重视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耕层土壤变浅、库容量变小,土壤酸化和潜育化加强,耕地质量下降、土壤养分利用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上述问题,从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土壤耕作、现代农作制度构建以及秸秆等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综述了农田土壤培育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绿色生产健康农田土壤培育的研究方向,如土壤轮耕模式、土壤主要障碍因子综合调理、有机无机肥高效配施技术、水肥协同综合利用技术等,为农田健康土壤培育和农作物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氮素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不同土样种植作物(玉米)所表现的土壤生产力。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全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自然土壤植被被破坏或转为农田,土壤全氮含量持续下降,但农田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后,土壤全氮含量显著增加;草地经过20年的植被恢复,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农田化肥和无肥处理,土壤氮库储量显著提高。(2)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碱解氮和铵态氮含量影响显著,草地、化肥+有机肥耕地土壤碱解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裸地、无肥耕地和化肥耕地,而草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则显著低于裸地、无肥耕地、化肥耕地和化肥+有机肥耕地。(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在种植玉米后,玉米相对生物量最大的为化肥+有机肥耕地,其次为草地和化肥耕地,最低为无肥耕地。  相似文献   

9.
自2019年以来,福建省福安市在充分进行后备耕地资源调查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并下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开发项目任务,至今已有部分项目通过验收,并交付村委及村民使用。基于福安市2019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对福安市新增耕地后备资源情况、项目当前建设及验收进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及耕地交付后使用反馈进行分析,得出提升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的关键在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基于调查实际提出地力培肥的相关建议,如加强施工期表土存放保护、构建有机耕作层、优化耕作模式、科学施肥等,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在保持地力的同时保护耕地,从而达成建设优质耕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耕作对健康耕层结构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耕作与土地生产力密切相关,土壤耕层中的养分影响作物养分的吸收与利用,良好的耕层结构有利于水、肥、气、热之间相互协调。耕层深度与耕作方式有关,构建良好的健康耕层结构,有利于协调作物生长和根系分布。本文结合有关传统翻耕耕作、免耕、旋耕、深耕等对土壤耕层的研究结果,从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团聚体、土壤入渗、土壤重金属、土壤呼吸及根系特征等方面,探讨耕作模式对健康土壤耕层构建的影响,并就耕作体系、系统定位、耕作效率、适生作物方面指出目前土壤耕层研究不足,从因地制宜发展耕作方式、建立综合性耕作体系、加快耕作新型农机的研究应用、开展农田小气候环境系统研究方面展望了构建健康理想耕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缓解人地关系矛盾,为农业生产中最佳耕作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对耕地的高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耕地的土壤结构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为了永续利用土壤,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农田和防止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于雁 《现代农业》2010,(5):101-10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以减少土壤耕作,并利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辽宁东部山区人均土地少、地块小、坡耕地多、耕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气温变化大、自然灾害多,对耕地风蚀、水蚀严重。  相似文献   

13.
简要概述了各国学者通过物理分组对各级土壤颗粒对土壤有机碳截获作用的研究,同时也对在土壤管理中耕作、施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人为活动对团聚体固碳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提出应加强对团聚体物理保护—有机质化学结合与稳定的研究,为农田土壤固碳和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乡市治理式休耕对稻田耕层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休耕(不耕作)和治理式休耕(翻耕、撒石灰、种植绿肥等措施)对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采用野外采样、室内测定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宁乡市传统耕作、休耕及治理式休耕条件下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治理式休耕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土壤肥力,使土壤养分得到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是宁乡地区合理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7,(11)
<正>1农机深松作业作用1.1改善耕地质量农机土地深松作业是保护农田耕作的关键技术,通过农机深松整地,可培肥地力、改善耕地质量,有效提高农作物单产,促进农民增收,为提高作物产量奠定基础。土地深松作业,在于疏松土壤,彻底打破坚硬的犁底层,使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水分渗入速度和数量,从而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目的。并且深松具有蓄水保墒,使土壤疏松透气,覆盖残茬、杂草、肥料,消灭病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项目能够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合理有效利用土、肥、水等资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水供肥和抗逆能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土壤健康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石。本文主要从土壤物理性状优越程度、土壤水分和空气含量适宜范围、营养丰富情况、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状况、无污染等方面介绍并认识健康土壤,并提出要转变理念,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改进耕作方式,科学培肥土壤,推广配方施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等技术措施,加快健康土壤培育,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于掠夺式的过度耕作经营,以及单一大量使用化肥,追求短期效益,造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下降、土层板结。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与地力提升势在必行,保护耕地与提升地力主要措施之一是秸秆还田。秸秆通过还田,使土壤有机质稳步提高,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增加土壤保肥供肥的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以达到保护耕地与提升地力的目的。1秸秆还田的作用1.1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作物秸秆中含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自大规模农业生产以来,渍涝始终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为此,围绕改善三江平原渍涝农田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强农田排水、渗水能力,培肥土壤等方面,从农机耕作的角度出发,研制一种新型机具——鼠道高垄筑台机。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耕、免耕以及地表覆盖秸秆等措施,减少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环境友好型耕作模式。为减少土壤侵蚀、荒漠化以及盐碱化等导致的耕地退化,土壤管理方式需要由传统的耕作转向保护性耕作,以保护土壤环境、稳粮增收。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系统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重点与难点,并对保护性耕作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健全保护性耕作发展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