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四川乡土丛生竹资源的开发、栽培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对四川常见的5种大径丛生竹的秆型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种丛生竹竹秆鲜重均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大,同一胸径下慈竹的竹秆鲜重相对较小,硬头黄的竹秆鲜重相对较大。随相对高度的增加,5种丛生竹的相对直径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梁山慈和慈竹下降最快,其尖削度相对较大。相对壁厚随高度的变化呈逐渐减小趋势,其中硬头黄竹的相对壁厚的变化幅度最大。节间长度均随节位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逐渐减小趋势。相对慈竹而言,梁山慈在竹材质量和生物产量方面具有优势,粉单竹和料慈竹在板材加工利用方面具有优势,硬头黄竹在竹材质量、生物产量和板材加工利用方面均不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撑绿竹和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年龄、母竹留养、胸径结构和立竹密度对2种大径丛生竹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丛生竹结构特征对其出笋率、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有重要的影响。其中,硬头黄竹退笋率随着年龄结构指标的增加而升高,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随着年龄结构指标的升高而降低。撑绿竹在年龄结构0.75~1.25时,有较低的退笋率,较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硬头黄竹保留2~3株母竹可以取得较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撑绿竹保留2~5株母竹时,具有较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留养母竹的平均胸径并非越大越好,硬头黄竹母竹平均胸径为4.0 cm时,退笋率最低,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最高;撑绿竹母竹平均胸径6.5 cm时,具有较低的退笋率,最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硬头黄竹在立竹密度6 000株·hm-2、撑绿竹在立竹密度5 818株·hm-2时,有最低的退笋率,最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2种大径丛生竹合理结构模式为:硬头黄竹2 000~3 000丛·hm-2,留养母竹2~3株·丛-1,年龄结构为0~0.49,母竹平均胸径4.0 cm;撑绿竹1 066~2 909丛·hm-2留养母竹2~5株·丛-1,年龄结构为0.75~1.25,母竹平均胸径6.5 cm。  相似文献   

3.
赤水市7种丛生竹生长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竹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赤水市的7种丛生竹竹种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长情况以吊丝球竹>麻竹>绵慈竹>撑绿竹>钓鱼慈竹=指尖慈竹=硬头黄竹;产量以硬头黄竹>指尖慈竹>麻竹>撑绿竹>钓鱼慈竹>吊丝球竹>绵慈竹.各品种中,麻竹因为立地条件不同,其生长情况和产量波动较大,吊丝球竹因为人工管理的影响,其产量较低.综合考虑这7种丛生竹的生长情况和产量,麻竹为赤水市的最适丛生竹种,其生长情况和各种指标都比较高,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竹种.  相似文献   

4.
3种丛生竹竹篾浸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丛生竹竹种梁山慈竹竹篾为试材,对其浸胶过程中可能影响浸胶量的树脂固体含量、浸胶时间、竹篾厚度及竹篾发霉程度4个因子进行了正交试验及分析,优化的浸胶条件为树脂固体含量30%,浸胶时间6 min,竹篾的厚度范围控制在1.2-1.8 mm,不宜用严重发霉的竹篾。用优化的浸胶条件对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慈竹竹篾的浸胶性能进行了比较及量化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出竹篾净增重率与竹篾毛重的关系式,硬头黄竹竹篾的浸胶变异性小,梁山慈竹竹篾浸胶变异性大且净增重率最小。  相似文献   

5.
撑绿竹出笋、退笋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黔北年产20t纸浆项目落户于赤水市,贵州省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赤水原有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梁山慈Dendrocalamus farinosus、硬头黄竹Bamhus rigida、西凤竹B.multiplex等竹种的基础上[1-2],开始大力引进速生丰产的撑绿竹,截至2007年止,赤水及周边地区已经引种撑绿竹7000hm2.  相似文献   

6.
箣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秆形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了丛生竹种箣竹(Bambusa blumeana)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秆形结构特征,以期为箣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参考"毛竹林的调查方法"与SPSS统计软件分析方法。【结果】箣竹地上各器官中,叶片含水率最高,达49.8%;竹秆的干生物量比例最大(73.5%),其次为竹枝(15.1%)和竹叶(11.4%)。秆形特征主要分析了秆高、胸径、鲜秆质量、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其中,箣竹全高(y/m)对胸径(x/cm)的拟合方程为:y=-0.419 7x2+9.074 9x-27.817(R2=0.958 6);鲜秆质量(y/kg)对胸径(x/cm)拟合的幂函数方程为y=0.145 4x2.461 6(R2=0.970 3);壁厚随竹秆高度变化的拟合方程为y=0.989 7x-1.017 5(R2=0.971 7)。【结论】在竹种的加工利用过程中,生物量分配格局和秆形特征是决定竹材利用率及加工方向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为箣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作为板材原料的适宜性,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参比竹种,研究了车筒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秆形特征。结果表明:车筒竹地上各器官中,竹秆的生物量比例最大,占72.7%,其次为竹枝(15.9)和竹叶(11.4%);秆形特征主要分析了胸径、秆高、秆质量、尖削度和竹壁厚等参数,其中,车筒竹全高(y/m)对胸径(x/cm)拟合的直线方程为y = 1.345 6x + 1.706 8(R2 = 0.954 6,P = 0.000 0)。与毛竹相比,在胸径小于8 cm时,车筒竹全高比毛竹略小,而随着胸径的增大,全高逐渐大于毛竹;车筒竹秆鲜质量(y/kg)对胸径(x/cm)拟合的幂函数曲线为y = 0.138 2x2.481 2R2 = 0.975 5,P = 0.002 2),大于相同胸径下的毛竹秆质量;从秆径和壁厚在竹秆纵向部位的变化看,车筒竹尖削度小于毛竹,而壁厚变化则相对较快。综合分析来看,车筒竹作为竹板材原料竹种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图5表3参21  相似文献   

8.
四川6种丛生竹的纤维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四川6种丛生竹的纤维形态特征,并对其纤维质量和利用价值进行评述,为丛生竹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世纪竹园,随机选择慈竹、粉单竹、料慈竹、绵竹、硬头黄竹、梁山慈竹等6种丛生竹种各9丛,对其纤维形态指标进行观测,利用SPSS 17.0软件的one-way ANOVAs方法分析6种竹子纤维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结果】6种丛生竹的平均纤维长度均大于2 000μm;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分布频率最大的纤维长度为≥1 000~2 000μm,其他4种均为≥2 000~3 000μm。除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的平均纤维长宽比分别为114.67和114.94外,其余4种竹子的平均纤维长宽比为138.26~152.44,均大于毛竹(123.00)。6种丛生竹纤维的壁腔比为2.18~3.96,均小于毛竹(4.55)。在轴向上,6种丛生竹的纤维长度、长宽比、壁厚、腔径和壁腔比的变异规律随竹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其纤维宽度由基部向稍部总体呈现出逐渐减小趋势。在径向上,6种丛生竹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和壁腔比均具有相似的规律,但其长宽比的变化会随竹种的不同而不同。【结论】6种丛生竹种纤维质量均优于毛竹,其中料慈竹、粉单竹和绵竹的纤维质量优于慈竹,造纸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9.
对梁山慈竹综纤维素、α-纤维素、木质素、聚戊糖、苯醇抽出物、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1%Na OH抽出物和灰分等9个化学成分指标及其随竹龄和竹高部位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梁山慈竹从2年生至5年生,综纤维素和4种抽出物质量分数表现减小的趋势;α-纤维素变化幅度极小;木质素和聚戊糖表现增大趋势,4年生时达到最大。除α-纤维素外,其他8项化学组分在4个竹龄上均表现极显著差异。基部综纤维素、α-纤维素和4种抽出物质量分数最高,木质素和聚戊糖质量分数最低。上部则完全相反,中部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居中。除α-纤维素和苯醇抽出物外,其他7项化学组分在竹高部位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梁山慈竹的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质量分数低于硬头黄竹,略高于龙竹、撑绿杂交竹和车筒竹;4种抽出物和灰分质量分数略高于硬头黄竹,低于其他3种丛生竹。  相似文献   

10.
云南4种材用丛生竹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龙竹,甜龙竹,黄竹和油勒竹4种云南材用丛生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检测分析认为,其饱湿含水率,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随竹种和秆高部位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气干含水率,饱湿密度的差异不大;干缩率特别是径向干缩率随竹种不同而显著有异,但与竹秆部位无明显关系;径向干缩率大于统向干缩率,竹青端的弦向干缩率大于竹黄端的统向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和弦向抗弯强度的竹秆部位差异竹种间的差异为大,上述差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能够更好地估算丛生竹的生物量。【方法】以撑绿杂交竹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已有文献和实地调查,对不同径级、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的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2~3a生竹秆生物量分配比例极显著(P<0.01)高于4a生竹秆生物量分配。其中,2~3a生竹秆生物量占分株地上生物量的63.74%~79.99%,竹枝占8.63%~27.16%,竹叶占4.04%~11.38%。竹秆生物量占分株地上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升高,竹枝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径级的升高而降低,但是不同研究地点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四川长宁撑绿杂交竹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高于四川雅安的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叶生物量比例则低于四川雅安的。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竹秆生物量用多项式(y=a0+a1x+a2x2+a3x3)拟合较好,竹枝生物量用线性模型(y=a+bx)拟合较好,竹叶生物量用指数模型(y=axb)拟合较好。通过对实测数据与不同地点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模型模拟值的比较,四川长宁县两个数据点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与云南水富县的模拟值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结论】撑绿杂交竹分株年龄和径级对分株生物量分配格局有重要的影响,且不同地域间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也存在差异,反映了撑绿杂交竹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应用生物量模型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地域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进行预测时,要首先进行模型的选择和回归系数的校正。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南部长宁县的丛生竹种梁山慈竹为试材,就2种热压工艺对竹篾层积材的性能影响进行了比较,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竹篾层积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因子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2种热压工艺制备的竹篾层积材性能均远高于标准要求;优化的竹篾层积材热压工艺为"热上热下"工艺;基于该工艺制备层积材优化的工艺因子为密度0.8 g.cm-3,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1.5 min.mm-1。以优化的竹篾层积材工艺及因子,对该县3种丛生竹种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慈竹竹篾制备的竹篾层积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复配芽孢杆菌对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单一芽孢杆菌和复配芽孢杆菌对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开发防治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复合菌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文制备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01-2、枯草芽孢杆菌B23-1以及二者的复配菌株的发酵滤液,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各菌株发酵产物对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以及对杂交竹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复配芽孢杆菌处理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显著高于单一菌株。复配芽孢杆菌菌落直径和孢子萌发率分别为1.9 cm和8.8%;单一菌株B01-2和B23-1的菌落直径与孢子萌发率分别为3.4 cm、4.1 cm和17.8%、31.0%;盆栽防效试验中,芽孢杆菌处理组的枯萎病发病率比对照低。复配芽孢杆菌的发病率(50%)较单一菌株B01-2(60%)与B23-1(60%)更低;复配芽孢杆菌对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1.5%,高于单一菌株B01-2(70.4%)与B23-1(63.0%)。杂交竹叶片生理指标测定表明,3种处理的发酵液都能诱导激发杂交竹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防御酶的活性,降低杂交竹叶片叶绿素的分解和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触发植物的系统抗病性,增强植株免疫能力。此外,复配菌株较单一菌株对杂交竹叶片的生理指标的影响更明显。结论复配芽孢杆菌具有强大的拮抗活性,在室内盆栽苗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治撑绿杂交竹枯萎病,具有潜在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4种大径丛生竹材的密度和干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油簕竹(Bambusa lapidea)、车筒竹(B.sinospinosa)、越南巨竹(Dendrocalamus yunnanicus)和麻竹(D.latiflorus)4种大径丛生竹竹材不同部位的密度和干缩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竹材的基本密度分别为0.742、0.678、0.761和0.601g·cm-3。气干体积干缩性分别为4.61%、3.82%、3.28%和3.66%。各竹种竹材的密度和全干缩性有显著差异,而竹材的气干干缩率没有显著差异。竹材的气干、全干和基本密度均与竹秆高度呈正相关,干缩性则相反。与常见的板材原料毛竹相比,4种竹材的密度和干缩性均可达到板材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椽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耐寒丛生竹种椽竹Bambusa textilis var. tasca 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平均壁厚的相关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椽竹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中,竹秆所占比例最大,为总生物量的74.62%,远超过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等竹种的相应值。椽竹的胸径和平均壁厚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竹枝生物量干质量(Bt),竹叶生物量干质量(Bf),竹秆生物量干质量(Bs),地上部分生物量干质量(Ba),全竹生物量干质量(Wbt)与胸径(D)和平均壁厚(A)间相关关系的拟合模型分别Bt = - 2 672.765 + 1 299.919D + 59.298D2 - 36.222D3,Bf = - 2 756.615 + 1 290.910D + 95.822D2 - 34.991D3,Bs = - 4 016.535 + 2 161.650D + 21.755D2 - 45.453D3,Ba = - 7 445.916 + 3 952.480D + 45.439D2 - 96.666D3,Wbt = - 7 360.122 + 3 933.155D + 41.158D2 - 93.171D3,Bt = - 1 914.129 + 739.465A + 30.261A2 - 61.285A3,Bf = - 3 342.800 + 1 228.745A - 1.165A2 - 104.356A3,Bs = - 6 103.838 + 1 790.994A + 44.430A2 - 13.674A3,Ba = - 9 770.036 + 2 464.708A + 19.688A2 - 23.782A3,Wbt = - 9 914.842 + 2 912.175A + 25.624A2 - 23.513A3。根据以上公式估算出椽竹林单株平均秆生物量为1.52 kg·株-1,单株平均全竹生物量2.31 kg·株-1,单位面积秆生物量3.28 kg·m-2;单位面积全竹生物量4.96 kg·m-2。表8参29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测黄竹人工林林分结构与产量。[方法]以广西田东县黄竹人工林为调查对象,通过采伐老竹、每竹检尺、单株称重,分析单株竹秆鲜重与胸径、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年生林分立竹量9 779株/hm2,竹材鲜重18.1~32.7 t/hm2,平均23.5 t/hm2,立竹平均胸径3.9 cm,平均高度7.7 m。单株竹秆鲜重(W)与胸径(D)、高度(H)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135DH+0.001(DH)2,R2=0.969;单株鲜重与胸径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153D+0.325D2,R2=0.955。[结论]在竹林生产经营中可利用胸径、高度及采伐株数进行竹林产量预测,在竹子高度测定困难时,也可利用胸径和采伐株数进行测产。  相似文献   

17.
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竹材的主要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材用竹毛竹为对照,研究了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竹材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3种丛生竹竹材的基本密度分别为0.606、0.595g·cm-3和0.741g·cm-3,其中车筒竹和箣竹比毛竹材的密度(0.765g·cm-3)小,而越南巨竹与毛竹差异不大;从竹材干缩性来看,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的气干体积干缩率分别为7.5%、6.9%和6.5%,均比毛竹的相应值要大。3个竹种竹材的物理性能随竹秆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从秆基部到梢部,密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干缩性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对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材维管束形态、纤维形态、组织比量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了不同年龄、不同胸径、竹秆不同部位解剖性质的变异特点:龙竹的维管束为断腰型和双断腰型;维管束的径向长为0.554~1.224mm,平均0.839mm;弦向长为0.364~0.635mm,平均0.521mm;径向长度与弦向长度比1.32~1.99,平均1.61;维管束的密度为84~268个/cm2,平均为175个/cm2。结果还表明:龙竹材纤维长度主要受竹秆部位的影响,与年龄和胸径无显著相关;组织比量与竹龄和竹秆胸高直径也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