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吉林省消费者调查数据,分析了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对质量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购买优质安全猪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认知能力还比较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猪肉支付溢价幅度不高。消费者购买优质安全猪肉行为主要受猪肉质量安全关注度、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未来预期消费情况看,消费者购买质量安全猪肉的规模主要受到猪肉质量安全忧患度、消费者购买不安全猪肉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猪肉安全的新闻层出不穷:"注水猪肉"从量上作假,"瘦肉精"从质上作怪。我国既是生猪生产大国,也是生猪产品消费大国,多数地区群众的日常肉食消费以猪肉为主。猪肉是不是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商务部拟向全国逐步推广猪肉安全追溯系统,通俗讲就是给猪肉办个“身份证”,市民买的猪肉,  相似文献   

3.
乌拉圭回合后,特别是近10年来,生猪口蹄疫、二恶英以及猪链球菌等传染疾病的暴发,引起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高度关注,纷纷采取新标准和新举措应对,确保民众健康和养猪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均猪肉消费量也  相似文献   

4.
对近期猪肉价格上涨情况的分析判断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期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情况进行了基本判断,对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猪肉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不利影响有限,对未来生猪生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农民增收有一定积极意义,对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不大。预测了猪肉价格未来趋势,针对如何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保持猪肉市场的相对稳定,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中国生猪产业呈现以下特征:养殖量先增后降,养殖收益是养殖量变化的主要动因;规模化养殖比例快速提高,养殖方式不断创新;生猪饲养水平显著增强,产出效率持续提高;2015年以后猪肉消费出现疲弱态势,但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且淡旺季差距逐步缩小;猪肉进口成倍增长,出口基本稳定;生猪及猪肉价格整体呈上行态势。未来,随着环保门槛提高以及产业政策的引导,生猪产业规模化水平将继续提高,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强;随着饲料、人工、防疫和环保等成本增加,生猪养殖综合成本呈上升趋势;猪肉在中国居民肉类消费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长周期"市场波动特征将成为常态。最后,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适当增加猪肉进口、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产品的需求。本文分析生猪健康养殖技术,总结生猪健康化、生态化养殖的技术要点,形成能被生猪养殖直接参考的技术指导体系,进一步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猪肉畜牧产品在我国肉产品消费中长期占有优势地位,是广大消费者所青睐的肉产品种类。猪肉消费量的提高也使得生猪养殖产业获得迅速发展,生猪养殖逐渐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进步,但由于生猪养殖密度和养殖数量的不断提高,疾病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通过对生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和症状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猪养殖中细菌性疾病的良好防治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灰色数列预测方法对香港猪肉市场作中期、长期预测。首先,对此方法的适用性和建立模型的原理作简单的描述。预测结果表明:人均鲜猪肉消费下降,人均冷冻猪肉消费上升;两者一增一减,形成香港猪肉市场消费在今后将有温和增长的趋势。猪肉消费占全部肉类消费的40%~50%,猪肉消费中鲜猪肉占2/3强,冷冻猪肉占1/3弱。中国内地输往香港的鲜猪肉、冷冻猪肉均占相当大的比重,是我国大宗的创汇商品。为了增加出口创汇,本文建议,今后我国的猪肉出口应提高活猪的品质,改善冷冻猪肉的包装,以适应香港猪肉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生猪产业带来的影响,从生猪生产、猪肉消费和生猪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疫情导致饲料及畜产品流通不畅、养殖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饲料企业和屠宰企业开工难等问题,阻碍了生猪产能恢复进程,可能影响全年生猪产能恢复目标的实现;猪肉户外消费大幅减少、消费总量降幅明显、但禽肉和禽蛋消费量的下降间接增加了猪肉消费比例;生猪价格总体上涨,区域价差有所拉大。产业发展短期内面临非洲猪瘟疫情防护形势依然严峻和产业扶持政策陷入基层落实困境等问题,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安全和养猪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就制定我国猪肉质量安全标准定位依据,标准定位层次以及标准定住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和讨论的问题,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使探讨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4.
猪肉质量安全的管理与控制一直是生猪产业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瘦肉精猪肉、蓝光猪肉、病死猪猪肉等"问题猪肉"流入市场,给消费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为此对宁乡县5镇生猪养殖规模达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进行了随机调查,分析了"问题猪肉"产生、流入市场的原因在于生产模式欠规范、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政府管理不严格、市场调节缺陷等方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稳步推进规模化养殖、扩大生猪养殖保险范围、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The swine industry in China is a thrivingand evolving industry that has shown phenome-nal growth over the past10years.Newand mod-ern swine farms have been started in locationsacross the country.Genetics has been importedfrom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in an effort to up-grad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breeds of swine.But to insure long term successand viability in a worldwide competitive industrysuch as pork,there is need for a National SwineGenetic Improvement Program.This…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发生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洲猪瘟已在我国的多个省/区发生,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概述了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情况,阐述了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我国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存在的防控难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洲猪瘟发生对疫区的生猪产业和我国猪肉市场造成的影响。为防控非洲猪瘟以及其他类似重大疫病发生,需要从建立和完善监测预防系统和猪肉可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意识、保障养殖户利益、注重产业链整合与延伸、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ability, path, efficiency and intensity of price transmission in the swine industry chain in China, which consists of the prices of corn, compound feed for fattening pig, piglet, pig and pork. Monthly prices covering a period of 18 yr (1994-2011) are analyzed using a Market-Chain Cooperated Model (MCM).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 stable long-term cointegration and short-term dynamic relationship in the price system. First, the adjustment speed of each price series is very slow and the transmission path is top-down and one-way significantly. Second, the price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lags about 2 mon, while there is no lag in price transmission from midstream to downstream. Third, in terms of price transmission intensity, the price of pig impacted greatly on pork price, not only in the current period but also through the whole period. Besides, the price of corn has the largest lagged effects on pork pric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empirical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the swine industry chain, especially the upstream and midstream,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imely adjustment of feed prices and perfect the measures of price subsidy.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和社会餐饮畜产品消费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家庭内畜产品消费均以猪肉为主,随着收入的增长,奶类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城镇地区牛羊肉和禽肉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猪肉,而农村地区猪肉和禽肉消费的增长高于牛羊肉。收入和价格对城镇居民社会消费的影响极显著,社会餐饮畜产品消费仍以猪肉为主,随着收入的增加,牛羊肉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猪肉、禽肉和禽蛋。现阶段我国应以稳定发展生猪生产为主,加快奶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琳  杨祯妮  张敏  程广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1):3934-3942
目的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2017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8 588.1万t。从全产业链的视角看,肉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餐桌要经历养殖、屠宰、排酸、分割、运输、零售、储藏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从屠宰后到终端消费所经历的环节。本研究将聚焦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四个基于全产业调研大肉类产品,重点关注分割、遇冷排酸、运输、零售、批发、冷冻等动物性产品从屠宰到消费的重要环节,明确猪、牛、羊、鸡四种肉类产品在主要环节中的食物损耗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肉类产品的可食用比例。方法 基于系统分析的思路,从全产业链视角将肉类从生产到消费终端链条中可能会产生损耗的环节划分成分割、运输、销售终端、预冷排酸、冷冻储藏五个环节,通过全产业链跟踪调查的方法,分别收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产业链条以上各环节的损耗数量。考虑到冷鲜肉、热鲜肉、冷冻肉的三种消费形态产业链条的差异性,笔者以不同消费形态的市场占比为权重,在获得每类消费形态全产业链损耗基础上计算综合损耗率。可食用比例则基于经营主体长期屠宰分割后的实际数据计算得到。在典型区域的选取上以主产省为重点,选取不同规模的企业、商超、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通过一对一访谈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结果 通过对北京、四川、重庆、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吉林、内蒙、新疆等10个省(市),19个一体化企业、7个屠宰分割企业和16个终端销售市场的调研可知,当前我国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全环节损耗率分别是8.1%、11.22%、1.47%和7.45%。从肉类流通消费形态划分,猪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2.69%、4.12%、8.10%;牛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7.17%、8.68%、11.47%;羊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4.63%、6.53%、7.45%;禽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6.31%、11.22%。结合不同流通形态的占比计算可知猪牛羊禽的全产业链综合损耗率分别为4.36%、9.55%、5.94%、9.30%;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78.48%、81.26%、73.72%、68.55%;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90.29%、94.84%、96.46%、78.91%。结论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整体上看中国肉类损耗要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其他国家,食物利用率高。然而肉类全产业链依然存在中小规模企业加工、分割技术水平较低,批发和零售环节冷藏设备的不到位,冷冻肉以及国内很多地区居民依然偏好热鲜肉品等原因,均是目前中国肉类损耗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随着冷鲜肉消费比重的增加,屠宰分割环节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冷藏和储运设施设备的完善,我国肉类全产业链减损降耗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猪肉消费在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猪肉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管理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常用肉色、pH值、肌内脂肪、滴水损失、嫩度和风味等指标表示。氧化应激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因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催化减少有机氢过氧化物生成量而抵抗氧化应激。许多研究表明,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酵母硒能有效改善肥育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肥育猪的肉色、pH值及系水力等指标,提高肥育猪的肉品质,延长了猪肉货架期。因此综述了酵母硒的抗氧化机理以及对肥育猪肉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改善肉质的营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