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确定玉米品种合玉29、合玉31的最佳种植密度,设计了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并对不同种植密度下两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两个玉米品种的玉米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合玉29产量为13200kg/hm2,合玉31产量为13625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群体产量的高低与适宜种植密度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连续2a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DH605的农艺性状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株高、穗位高均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率和倒折率显著增加;夏玉米的产量随密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确定了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推广种植DH605最佳密度为67 500株/hm2,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德利农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行距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规律不一致。在60和70 cm行距下,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方差分析显示,行距、密度及行距与密度的交互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仅有密度差异的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在75和80 cm行距处理下,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行距75 cm、密度90 000株/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玉米密植栽培技术总结,找出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特征,对种植密度与产量进行合理的确定,并总结出在密度增加时,产量构成要素的基本贡献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间作系统的密度效应,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密度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对密度与间作作物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间作各处理的LER均大于1,表明间作具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密度与间作组分产量呈现二次曲线相关关系,且在本试验设置的密度下(小麦密度在675~900万株·hm-2、玉米密度在7.5~9万株·hm-2范围内),小麦产量随着小麦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玉米产量随着玉米密度的增加先增后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可获得最大产量。小麦产量与穗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玉米产量与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增加小麦密度是增加间作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军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75-75,77
分析了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的原因以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确定了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措施,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48-551
为确定山西主推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并对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农艺性状、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高;净光合速率、单株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因品种不同,其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的生育时期不同;郑单958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玉米群体产量最高,分别为13 657.83,12 998.50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群体产量的高低与适宜种植密度密切相关,因此,适宜种植密度的选择可为玉米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并且随着工业用量逐年增加,玉米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玉米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密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探索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合当地栽培的最佳密度,促进本地区玉米产业的发展,今年我们选择了4种不同密度,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等综合性状的对比,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观菊 《河南农业》2016,(35):20-21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性状产生的影响,选择丹3363玉米品种和丹玉86玉米品种作为试验研究材料,观察、统计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与各种性状的异同性.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丹3363的产量达到最高和最低的种植密度分别为7 50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玉米品种丹玉86的产量达到最高的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且该种植密度下棒3叶宽度和面积达到最大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品种玉米植株的倒佚率和空秆率均表现为上升趋势,茎粗、株高、穗高以及叶片数等的变化不显著.结论种植密度除了会对玉米种植的产量产生影响之外,同样会对玉米的棒3叶宽度和面积等性状产生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所用玉米品种等条件来合理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确保可以提升玉米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并且随着工业用量逐年增加,玉米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玉米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密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探索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合当地栽培的最佳密度,促进本地区玉米产业的发展,今年我们选择了4种不同密度,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等综合性状的对比,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种植密度,连续两年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均增加,倒伏、倒折率亦增加,植株抗倒能力降低;玉米产量均表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玉米产量获得最高值的种植密度两年份间有差异,2012年最适种植密度是75 000株/hm2,2013年度由于玉米倒伏倒折发生较重导致实际穗数降低,种植密度9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早熟玉米杂交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在6 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南北73 玉米品种农艺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73 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每亩密度为5500 株时产量 最高,达到了501.9 kg/亩;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 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吉989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吉989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吉989玉米种植密度为4.0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为10 800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依次增加,以5.40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3 560 kg/hm2。但当密度继续增加到5.85万株/hm2时,产量反而下跌,密度继续增加,产量继续下跌。说明超吉989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95万-5.40万株/hm2,过稀、过密都不利于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海林市林业局引进种植了玉米制种“垦丰13”新品种,为提高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增加制种户的经济效益,在第三管理区玉米制种生产田进行了玉米制种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以确定“垦丰13”最佳种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对高淀粉玉米郑单19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淀粉玉米品种郑单19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4.5、6.0、7.5、9.0万株·hm-2)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高淀粉玉米郑单19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随密度的增加,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降低,穗变小,而穗数增加.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为y=-202.22x2 2790.67x 82.98,籽粒产量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着密度由4.5万株·hm-2增加到7.5万株·hm-2,玉米籽粒产量逐渐提高;密度由7.5万株·hm-2增加到9万株·hm-2,玉米籽粒产量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限制玉米种植密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以正大999、正大619和宜单629为材料,研究在一系列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这3个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当密度达到66000株/hm2以上时,这3个品种的倒伏现象都比较严重.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植株抗倒伏能力,这些品种推荐种植密度为54000~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玉米的经济产量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优良品种的更换而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来增加经济产量也是一种增产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加,使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减弱,降低了经济产量,致使种植密度难以进一步增加。为此对玉米在高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叶片展开时期喷施玉黄金,通过玉黄金的调控作用,来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以提高玉米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8.
修丽  陈丽红  费瑶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157-158
近几年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新品种繁育中试基地种植玉米制种“长单506”,为提高玉米制种的产量,增加单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2015年在单位基地制种生产田进行了玉米长单506制种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以确定最佳种植密度,为大面积制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制种“长单506”种植密度在9万株/hm 2时,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行距和密度对协玉3号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作用效应,以玉米杂交种"协玉3号"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不同行距与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都有显著效应;随着行距增大,玉米产量增加显著,60cm等行距产量显著高于50cm等行距和60cm+40cm宽窄行,分别高出13.06%和13.10%;同一行距不同密度之间产量表现不同,等行距50cm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降低。宽窄行60cm+40cm随密度增加产量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明显。等行距60cm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不同种植行距与密度之间比较,均以等行距60cm为好,以75 000株·hm-2产量最高,达16 646.70kg·hm-2。说明在山西中部水浇地条件下采用紧凑型玉米品种,适当扩大种植行距、缩小株距、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早熟玉米杂交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在6 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南北73 玉米品种农艺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73 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每亩密度为5500 株时产量 最高,达到了501.9 kg/亩;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 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