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提高对暴雨洪涝灾害的防灾抗灾能力,根据望谟县1959~2011年近53年的暴雨洪涝灾害及降水资料,对望谟县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该县气候变化趋势和人文地理、经济社会发展及灾后重建规划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防御暴雨洪涝灾害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利用1953-2013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建平县暴雨的年际变化特征。对该地区产生暴雨的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得出了影响该地区产生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天气形势,并根据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从中选取预报因子和预报指标,再结合建平当地特殊地形综合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形成建平气候特点的暴雨预报,为提高当地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川东北地区29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0年的逐年暴雨日数和暴雨日降水量资料,根据复合极值理论,建立了泊松广义帕累托复合极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暴雨的重现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暴雨发生日数序列服从泊松分布,暴雨日降水量序列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2)复合极值模型不仅综合考虑了暴雨的多要素特征,而且拟合效果良好;3)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该地区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暴雨日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总体上呈现山地降水多,平地降水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性趋势法、降水距平百分率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基于1967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对秦岭地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岭暴雨季节性变化显著,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且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是暴雨多发期;该区暴雨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具有7年和20年左右的准周期;近年来该区暴雨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线性趋势法、降水距平百分率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基于1967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对秦岭地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岭暴雨季节性变化显著,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且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是暴雨多发期;该区暴雨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具有7年和20年左右的准周期;近年来该区暴雨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春季暴雨常由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结合而成,对流性明显,对春耕生产和人员安全有较 大影响。本文应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18 年3 月19~20 日 福建省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中尺度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是一场 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结合的暴雨过程。高低空西南急流充沛的水汽输送和不稳定能量,锋面、低 层切变的辐合上升运动是形成暴雨和强对流的有利条件。冷暖空气的交汇加剧了层结不稳定和 垂直上升运动,触发福建南部飑线产生。中高层显著的正涡度发展、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3—2018年河北省降水资料、农作物暴雨洪涝灾情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首先,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分月份的暴雨致灾强度评价模型,确定了强度等级划分标准,构建了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损失个例库.其次,采用历史情景类比法,利用个例库构建定量评估模型,实现河北省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作物影响损失的定量损失评...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海淀区降水变化规律,利用2015—2017年汛期气象水文共享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3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淀区汛期总降水量2016年最多,其次为2017年,2015年最少,其主要受年度最大暴雨影响。2017年汛期局地暴雨日数最多。海淀区汛期降水中心与暴雨中心分布特征一致,呈现2015年、2016年西北部沿山地带多、2017年东南部多的特点,降水中心的分布变化主要受暴雨中心影响。最大暴雨降水量对降水中心分布影响较大。降水中心变化的原因初步分析认为,2015年、2016年,受地形影响,在山前地带出现降水大中心;2017年,最大暴雨过程降水量相对2015年、2016年较小,局地暴雨天数多,受暴雨中心变化影响,降水中心出现在东南部。海淀区地形复杂,监测站点数量和位置的不同对降水量分布影响较大,站点的增多能更好地体现海淀区降水局地化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1971~2000年东疆地区6站逐日24 h降水资料,挑选出29场暴雨个例。采用逐日NCEP/NCAR资料,对29场暴雨个例进行普查,得到东疆暴雨高空500 hPa的类型有巴尔喀什湖低槽东移型、南北低槽结合型、高空冷涡型3种,分别对3种类型进行了相似个例的合成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六枝气象站2013年气温、降水、日照等观测资料对其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暴雨、冰雹等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常年相比,六枝全年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年内局地冰雹灾害重,出现了中等偏重气象干旱,低温冷害和暴雨洪涝等灾害对六枝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市城市积涝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南昌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引进以平面二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为骨架,结合一维明渠非恒定流方程算法的城市内涝仿真计算模型,结合精细化降水预报业务,建立了南昌市城市积涝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并进行了业务试运行。系统以2003年6月南昌市特大暴雨引起的城市积涝过程为例,对系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对积水深度的定性预报基本准确,但对定量的积水深度预报有5~20cm误差,预报结果能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区域气候模型数据修订方法及其在作物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修订区域气候模型所生成数据的方法,为作物模型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选取徐州、淮安、郑州、潍坊、石家庄5个生态点,利用各地点1960—1993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对区域气候模型RegCM3所生成的1994—2010年降雨频率、逐日降雨量、太阳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气象要素进行修订。【结果】与修订前的RegCM3数据相比,修订后的RegCM3月平均降雨量、温度、太阳辐射等气象要素与实际观测数据更加一致;修订后5个生态点1994—2010年的逐月降雨量、温度、太阳辐射等气象要素参数以及逐日降雨量、温度、太阳辐射等数据的概率分布,与实际观测数据更加吻合,尤其是RegCM3生成数据中的极端高温和高频率降水得到了较好的修正,反映降雨频率的连续干旱天数与实测数据也更趋一致。基于修订后RegCM3逐日气象数据在5个生态点的WheatGrow模型模拟产量与实测产量之间的决定系数和标准根均方差分别达0.72和10.5%,比修订前分别增加了0.35、降低8.2%左右。【结论】采用本研究所构建的方法来修订RegCM3生成的未来气象数据,并将修订后的气象数据输入作物模型,可以提高未来情景下作物模型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定义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郑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现状,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据此提出了有效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贵阳市花溪城区暴雨内涝灾害。[方法]从1981—2015年花溪区连续自记雨量记录中挑选降雨历时为5、10、15、20、30、45、60、90、120 min每个时段的年最大雨量记录,作为花溪区暴雨强度公式的计算样本,利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得出花溪区暴雨强度和降水量曲线图,分析花溪区降水特征和城市内涝灾害。[结果]暴雨强度公式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推荐的方法,计算过程规范,计算结果误差满足规范要求。花溪区历时5、10、15、20、30、45、60、90、120 min降水不同重现期下的降水强度和降水量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花溪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制定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水系整治的生态学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城市水系的重要性,提出生态水系建设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对生态水系的概念进行归纳。并探讨郑州水系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总结过去城市建设对生态水系的破坏性,提出建设生态水系的主要措施。重点介绍金水河生态水系改造的案例,为郑州城市生态水系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郑州市为例探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拟和调控等有关问题,并对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统计漳平市1958—2017年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文件中逐日降雨资料,分析该市暴雨的时间分布、强度特征。结果表明,漳平市暴雨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雨季和台风季是暴雨的多发期,暴雨发生次数占全年的74.1%。暴雨日数存在明显的年代变化,20世纪暴雨日数最多,无论是暴雨次数、强度都明显增加,尤其是大暴雨日数明显增多,进入21世纪后,年暴雨日数时多时少,干旱和洪涝交替呈现,极端气候事件明显。不同等级的暴雨出现频率差异大,暴雨占91.1%,大暴雨占8.9%。研究暴雨的变化特征可为漳平市城市防洪排涝及城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当地暴雨预报、决策气象服务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光能利用率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郑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1994—2004年小麦生育期、叶面积、干物质等观测资料,结合郑州地面气象基准站所观测的逐日辐射、降水、温度、日照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办法,通过计算得出小麦各生育阶段的光能利用率,并给出了各阶段光能利用率与阶段内大于零度的积温、降水、干物质、叶面积等的相关关系,定量描述了小麦在利用气候资源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提高光能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灾变理论的开封旱涝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开封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借助灰色灾变理论建立干旱和雨涝的GM(1,1)预测模型,分别对2001年的干旱和2003的雨涝进行预测结果验证,吻合性良好。并对2009~2020年的旱涝情况做出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102、015、2020年是未来的3个干旱年,20112、0182、025年是未来的3个雨涝年。研究结果可对开封地区抗旱防涝,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用AMMI模型对河南省不同地点种植的6个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影响均显著;在参加试验的6个品种中,对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小偃54、豫麦49的稳定性低于豫麦70、豫麦34;对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豫麦70、豫麦49、郑州9023的稳定性低于豫麦18、豫麦34、小偃54;豫麦49在唐河,郑州9023在开封、郑州表现出较大的适应性;环境IPCA值(交互效应主成分坐标值)和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IPCA值与日照、积温、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