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种源栓皮栎种子各性状的变异.[方法]通过收集和测量来自栓皮栎自然分布区的北京、安徽、陕西、河北、山东、河南、云南、湖南等8个省15个地理种源的种子,运用SPSS 18.0软件对栓皮栎种宽、种长、种子长宽比、单果重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种源栓皮栎的种长、种宽、种子长宽比、单果重等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种宽和单果重与种子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种宽与单果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长与单果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种子其他性状间均未达显著性相关水平(P≥0.05);单果重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生态因子与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P≥0.05);聚类分析显示15个种源的栓皮栎可聚为3类.[结论]栓皮栎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栓皮栎种子性状可能受到遗传信息,栽培方法及生态因子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种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为蒙古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中国蒙古栎天然分布区选取11个种源采集种子,分别测量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千粒重5个表型性状。并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种源的蒙古栎种子进行性状差异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结果  ①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差异较大,各种源千粒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与种宽、单粒重、千粒重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不同种源海拔与种宽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与单粒重、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④影响种子性状的因素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粒重、千粒重、无霜期、北纬;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1个种源划分为4类,分别为Ⅰ、Ⅱ、Ⅲ和Ⅳ类,其中,黑龙江省黑河市、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抚顺市聚为Ⅰ类,单粒重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种源(P<0.05),为最优种源。  结论  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随地理梯度变异明显,整体呈从东北—西南种源质量逐渐下降的趋势,单粒重和千粒重可以作为快速筛选种源优良与否的优先筛选指标。图1表5参37  相似文献   

3.
对23个种源刨花润楠群体间的表型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的长、宽、厚、长宽比、宽厚比及百粒质量6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种子长、宽、厚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质量与种子长、宽、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刨花润楠种子长、种子宽及种子长宽比等性状与采种点分布区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即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对刨花润楠23个种源进行聚类,可将其划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铁橡栎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及良种选育,以建水县5个铁橡栎种群的23个家系为研究材料,通过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果重及千粒重5个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铁橡栎不同家系及种群间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变异。结果表明:铁橡栎种子的5个性状指标在家系间及种群间均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单粒重及千粒重变异幅度较大,种长、种宽及种形指数3个性状更趋于稳定,种群间变异小于家系间的变异。种子的形状主要受遗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小,单粒重及千粒重受分布区海拔的影响而存在垂直变异,种子的大小及质量则受热量控制而呈现出一定的地理性变异,单粒重及千粒重是影响种子形态特征的主要性状。基于相关的分析结果,格安、燕子洞、黄龙寺3个种群的1、13、15、18、20、21、22和23号家系共8个家系属种子质量优良的家系,种群则是燕子洞、黄龙寺两个种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7个种源的蒙古栎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长、种宽、种形指数、百粒重等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形态指标在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蒙古栎种子在种源间分化较为明显,遗传变异较为丰富。7个种源地蒙古栎种子各形态指标中,种宽的变异系数最小(2.40%),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8.03%);辽宁省抚顺市蒙古栎种子的变异系数最小(3.36%),吉林省吉林市蒙古栎种子的变异系数最大(6.68%)。7个种源地蒙古栎种子种长、种宽与百粒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0.948;种宽与种形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04。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源栓皮栎种子综合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栓皮栎主要分布区5个种源的种子,分别测定了种子形态和营养成分含量指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与产地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栓皮栎种子长、种子宽、长宽比、百粒种子质量、淀粉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各形态性状中变异系数在9%~12%,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在4%~24%,且都是种源间变异程度大于种源内部;种子百粒种子质量与产地纬度呈显著正相关,种子长宽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种子蛋白质质量分数与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年平均日照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环境因素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其地理分布情况,为楠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具有代表性楠木种源4年生幼树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13个表型性状,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幼树叶片的形态变异及其种源内和种源间的分化情况。[结果]6个种源楠木叶柄长、叶面积和叶长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在30.00%以上。叶面积以福建建瓯种最大(26.82 cm~2),以广西富川种最小(20.01 cm~2);叶长以重庆江津种最长(12.85 cm),江西崇义种最短(10.36 cm);叶宽以贵州思南种最宽(3.43 cm),广西富川种最窄(2.90 cm);叶周长以湖南沅陵种最长(28.95 cm),江西崇义种最短(25.25 c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度与叶厚、叶柄长、叶尖角和叶基角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下同),与叶长和叶脉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纬度与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和宽基距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尖角和叶基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种源间的变异大于种源内变异;不同种源地楠木叶片具有从西到东表现变近圆趋势、从南到北表现变狭长趋势、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表现变小趋势及随≥10℃年积温的增加表现变窄趋势的特征,可供楠木品种选育和利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4个种源18株银叶树优树种子进行苗期生长对比试验。[方法]将优树的胸径、树高等生长数据与优树子代的百粒重、种子长、种子宽、地径、苗高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种源百粒重、地径、苗高差异显著;播种到首次出芽时间为42~75 d,出芽累计天数为65~173 d;相关性分析表明胸径、树高、百粒重、种子长、种子宽、地径、苗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湛江种源的百粒重最大,达1 301.70 g,其次为珠海、深圳、汕尾种源。首次出芽时间及子代苗期生长量以湛江种源最优,湛江种源子代苗期地径、苗高是最差种源汕尾的1.43和1.23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3种引进栎类种实形态特征,丰富我国栎类资源,选育栎类良种。[方法]以从德国引进的猩红栎(Quercus coccinea Muench)、沼生栎(Quercus palustris Muench)、北美红栎(Quercus rubra L.)及辽宁地区乡土树种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 Mary)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栎类种子的粒重存在显著差异,最小粒重为沼生栎(1.69 g),最大粒重为北美红栎(5.91 g),二者相差4.22 g;粒长最长的是北美红栎(2.25 cm),粒长最短的是沼生栎(1.33 cm),二者相差0.92 cm;直径最长的是北美红栎(2.07 cm),直径最短的是辽东栎(1.29 cm),二者相差0.78 cm。[结论]种子形态指标可作为栎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在新  潘娟  江道菊  李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95-6697,6700
[目的]研究板栗种子发育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和累积水平。[方法]研究了新选育出的6个板栗品种(优系)种子发育期N、P、K、Ca、Zn、Fe、Mn、Cu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及其成熟时含量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种子发育期N、P、K、Ca4种大量元素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降低,Fe、Zn、Mn、Cu4种微量元素逐渐增加。各元素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N与P、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Z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Mn呈显著负相关;P与K、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K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呈显著负相关;Ca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Mn呈显著负相关;Fe与Zn、Mn呈极显著正相关;Zn与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Mn与Cu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成熟时,大量矿质元素中Ca含量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元素,K、N含量极显著大于P;微量矿质元素中,Fe含量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元素,Mn含量极显著大于Cu和Zn。[结论]该研究为建立板栗高产优质的综合栽培技术和增强种子贮运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明北京西山山区辽东栎天然群体结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筛选出在果实丰产、优质等方面表现优良的类型。[方法]对12块标准地中134株辽东栎植株结实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单果重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辽东栎果实表型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单果重个体间变异幅度均高于个体内,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辽东栎天然群体被划分为散生小果型、散生中果型、散生大果型、簇生小果型、簇生中果型和簇生大果型6种类型;簇生中果型和簇生大果型植株单位面积结实量分别为32.86和34.65 g/m2,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散生大果型和簇生大果型平均果径分别为16.37、15.56 cm,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论]辽东栎天然群体内果实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变异,簇生中果型、散生大果型和簇生大果型可作为丰产、易收集优良种质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光强度下大青山几个树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方法]使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研究了不同光强度下大青山地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蒙椴(Tilia mongolica Maxim.)、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aisne)和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NPQ、ETR、Fv′/Fm′等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光响应曲线在高光时都具有类似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光饱和点的临界点,当光强度小于临界点光强度时,随着光强度变化其变化较大,而当大于临界点光强度时其变化较小或基本不变。NPQ光响应曲线临界点的光强度(QNPQ)能评价树木对高光的适应能力,根据QNPQ大小可以把被试树种分为3组,虎榛子[707μmol/(m^2·s)]最强,其次为蒙椴[680μmol/(m^2·s)]、辽东栎[654μmol/(m^2·s)],土庄绣线菊[591μmol/(m^2·s)]和白桦[405μmol/(m^2·s)]最弱。根据被试的5种树木光合速率光补偿点的大小排序发现,白桦最大,虎榛子最小。[结论]5种被试树木中虎榛子既有对低光的适应性,又有对高光的适应能力,为大青山地区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不同种源银杏种子的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银杏雌株的分类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9个银杏品种为材料,每品种随机选100粒种子,测定种子的外形指标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9个品种种子性状的变异规律。[结果]各品种银杏种子指标由大到小依次为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核重〉核型系数〉核长〉核宽〉核厚;银杏的生理性状变异较大,形状变异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性状在9个品种间都存在显著差异;旋转分析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93.253%,第1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核宽、核厚、单核重,第2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核长、核型系数;第3个公因子反映了银杏种子的生理指标。[结论]将银杏种子性状转化为独立指标可简化分析难度,增加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东京黄檀Dalbergia tonkinensis种子形态和播种品质间的产地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方法】以东京黄檀为研究对象,对引自越南的10个产地47个家系的种子开展形态测定和播种发芽试验。【结果】东京黄檀种子长、宽、厚的变异幅度分别为10.22~15.43、5.76~8.56、1.59~2.56mm;千粒质量变幅为64.90~153.73 g;发芽率最高的是Gia Lai产地,达72.6%,其次是Bǎc Ninh产地,为69.4%,最低的是Huê产地,为30.0%。产地间种长、种宽、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厚宽比、发芽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以种厚和长宽比在产地间的差异为最小;产地内不同家系种长、种宽、种厚等性状的差异显著。产地间种子千粒质量变异远远高于产地内家系间的变异,前者种子千粒质量变异幅度为72.410~139.671 g,后者种子千粒质量变异幅度为76.77~118.11 g。发芽率与千粒质量及种子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质量、种长和种宽与海拔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京黄檀不同产地可划分为3个主产区。【结论】种子大小及比例是影响种子发芽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东京黄檀种子产地可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5.
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种子表型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的关系,对于筛选具有高产潜力和大粒的小豆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SC-G型自动考种分析及千粒重仪对54份野生小豆、55份半野生小豆和255份栽培小豆的种子进行分析,获得了种子百粒重、投影面积、周长、种长、种宽、长宽比、直径和圆度等8个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种子性状的表型变异、相关性和变异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小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变异较大,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从野生小豆、半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籽粒逐渐增大,且籽形变圆。种子百粒重、投影面积、周长、种长、种宽和直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大小和种子形状的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77.21%和21.97%,累计贡献率为99.18%。【结论】野生和栽培小豆种质资源的种子表型性状变异明显,性状间相关性显著,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的驯化过程中籽粒变大趋圆,筛选出6份具有高产潜力和大粒的小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秦岭北坡不同林龄栓皮栎种子雨与种子库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民建  张文辉  周建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74-14376
[目的]研究秦岭北坡不同林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Bl.)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方法]对秦岭北坡林龄分别为61、140、202年的栓皮栎种群的种子雨和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栓皮栎种子雨开始于8月底,9月中旬达到高峰期,并持续到10月中旬。不同林龄栓皮栎种子雨高峰期略有差异。种子雨中包括3种类型的种子:完好种子、败育种子和虫蛀种子,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虫蛀种子(56.8%),其次为败育种子(24.3%)。高峰期种子雨平均强度为16.8棵/m2。虫害和动物取食是种子库损失的主要途径。[结论]该研究可为栓皮栎林的经营、天然更新及人工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栎属木材的构造及物理—力学性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落叶栎属中的辽东栎、栓皮栎,以及槲树的木材解剖构造与材性测试结果。三种栎木均属环孔材,心边材明显,木射线较宽,薄壁细胞发达。容积重较高,干缩系数也较大,强度指标较高,属于高强度的木材。其中辽东栎的纤维细胞较长,侵填体发达,早晚材的导管直径差异小,顺纹抗拉力最大,栓皮栎的容积重较其它二种为高,干缩系数的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8.
韩磊  赵罕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162-164
[目的]了解省沽油果实性状表型多样性变异规律。[方法]对河南桐柏县、湖北大悟县和安徽石台县省沽油各生长和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省沽油果柄长、果长、果宽、果厚和每果实种子数等指标的表型变异模式进行探讨。[结果]结实性状变异幅度较大的是每果序果实数和每果实种子数,其次是果厚,种子百粒重,果长和果宽相对较小。方差分析表明,省沽油果柄长、果长、果宽、果厚种源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方差分量分析表明,省沽油各性状种源间方差分量(0.14%~9.10%)均小于种源内个体间(4.92%~40.55%)。[结论]在对省沽油结实性状进行选择时种源内的单株选择具有较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9.
山西灵空山辽东栎种群叶性状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辽东栎天然种群在山西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表型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在该地区内共抽取了5个辽东栎天然种群,分别测了叶片及顶芽共24项形态特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α=0.01),种群间共有5个性状指标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一方面来自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环境因素.经研究得出,辽东栎表型性状受坡向、坡度、种群内树木平均胸径、种群密度等间接生态因子的影响.种群内变异是辽东栎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表型分化系数(Vst)为13.31%,分化程度低,但部分性状也有了较大的分化,如最底部锯齿宽(25.99%)、中间顶芽宽(25.23%)等.在种群内最底部锯齿、叶尖、叶柄、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变动程度较大,稳定性较差,主要是个体发育差异引起的,而在种群间仅有中间顶芽形态指标和最底部叶齿形态指标稳定性较差,说明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