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景观植物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叶位和光照方位对红叶石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生长于背阴低位处的叶片长势最好;植物叶片随着叶位的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光化学指数(PIabs)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背阴面Fv/Fo、Fv/Fm和PIabs值普遍高于向阳面,其中以背阴低位和中位处的值为最高;PSⅡ捕获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随着叶位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背阴面的值低于向阳面,并且以背阴低位处的值为最低;植物背阴面叶片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RC/CSo)、吸收的光能(ABS/CSo)、被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o/CS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o)都低于背阴面,随着叶位的不断升高RC/CSo、ABS/CSo、TRo/CSo、ETo/CSo值都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CSo)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以背阴低位的比活性参数为最高;光照对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曲线(OJIP)有一定的影响,向阳面的OJIP曲线没有明显的J相和I相,不同叶位之间的OJIP曲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脱水方式对单叶蔓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光照和黑暗两种脱水条件下单叶蔓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方法]以野生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便携式植物效率仪测定脱水过程中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及参数变化。[结果]脱水胁迫条件下,初始荧光(Fo)、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VJ)、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系统II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以及性能指数(PIABS)和Fo与Fm曲线之间的面积(Area)均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且光照处理的变幅更大。[结论]脱水胁迫造成单叶蔓荆光合机构的损伤和光合系统性能的降低,且光照处理的损伤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遮荫对紫叶风箱果叶片快速荧光特性的影响,以3年生紫叶风箱果为试材,分别以遮光度为30%,50%,80%的黑色遮荫网进行处理,以自然光照处理(0%)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处理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及其参数。结果表明:紫叶风箱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Fv/Fo的值随遮荫度的增加显著增大;遮荫处理下,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下降,PSⅡ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比率(φEo)及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随遮荫度的增加显著增大,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及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RC)则显著降低。因此,遮荫处理后,紫叶风箱果叶片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减少,但可通过PSⅡ电子传递效率的提高及热耗散能量的降低来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叶绿素荧光仪研究残留在土壤中的氯吡嘧磺隆对红芸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荧光动力学曲线可以得出,在氯吡嘧磺隆胁迫下,红芸豆幼苗叶片荧光强度在J-P段显著下降,PSII中初级酮电子受体(QA)、次级醌电子受体(QB)和质体醌之间的电子传递受阻碍;荧光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用于还原QA的能量(t=0)(TR0/RC)、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t=0)(DI0/RC)、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t=0)(ET0/RC)升高,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和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值降低,表明0.005,0.008 mg/kg氯吡嘧磺隆均会对红芸豆幼苗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PIABS下降幅度高于Fv/Fm,表现更为灵敏,因此,PIABS更适宜作为反映红芸豆幼苗受到氯吡嘧磺隆胁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耐受土壤Cu污染胁迫的机制,设计盆栽试验模拟土壤Cu污染胁迫处理蟛蜞菊。处理3个月后,测定其地上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用Ciras-2测定其叶片气体交换常数、Pn-CO_2响应曲线及根呼吸强度,用Handy-PEA测定其叶片荧光参数。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Cu污染胁迫显著(P0.05)影响蟛蜞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_2浓度(Ci);Cu污染也影响蟛蜞菊叶片Pn-CO_2响应曲线;Cu污染胁迫使蟛蜞菊叶片光合性能指数(PIabs)明显下降,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驱动力(DFabs)、反应中心捕获的激子中用来驱动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超过QA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激子占用来驱动QA还原激子的比率(ψE0)、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 0)等指标均有所下降,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出现K点。但是,不同程度的Cu污染胁迫对蟛蜞菊的地上生物量、根呼吸强度均无显著(P0.05)影响,非高浓度Cu污染胁迫(≤373.27 mg·kg~(-1))对蟛蜞菊叶片Chla、Chlb也无显著(P0.05)影响。研究结果说明蟛蜞菊能耐受Cu污染胁迫以叶绿素不受破坏和根系活力不受影响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铁观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胁迫对茶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胁迫下,茶树幼苗叶片的基础荧光(Fo)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显著下降,说明PEG胁迫使茶树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PEG胁迫还降低了茶树的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缩短了荧光上升时间(T1/2)、抑制了PSⅡ反应中心电子的传递(ETR降低),导致天线色素热耗散速率(Drate)和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升高,光化学猝灭(qP)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不同生物炭用量(0、0.5%、1%、2%、5%、10%)处理下紫花苜蓿叶片的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并采用JIP-test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旨在探明不同用量生物炭对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处理能显著影响苜蓿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0.5%生物炭处理降低了苜蓿叶片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OJIP曲线的初始斜率(Mo)和单位反应中心吸收、捕获、耗散、用于电子传递、传递到电子链末端的能量(ABS/RC、TRo/RC、DIo/RC、ETo/RC和REo/RC),提高了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Q-A下游的其它电子受体的概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和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参数(PIabs)。1%~10%生物炭处理下苜蓿叶片各项指标较对照变化较小。因此施加0.5%生物炭能降低苜蓿叶片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关闭程度,改善苜蓿叶片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链性能,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增强苜蓿叶片的光合性能;但随着用量的增加,生物炭对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8.
以切花菊品种‘白乒乓’为材料,设置16、4、-4℃共3个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为12 h,对光系统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温度下切花菊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与16℃相比,在4℃和-4℃条件下,叶片初始荧光(Fo)分别降低了9. 7%和51. 5%,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量(RC/CSo)降低了15. 4%和86. 6%,快速荧光动力学(OJIP)曲线、光系统Ⅰ(Photosystem Ⅰ,PSI)活性(MR/MRo)曲线和其他光化学反应参数均变化显著。切花菊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捕光色素降解,光系统Ⅱ(Photosystem Ⅱ,PSII)反应中心开放程度降低,部分反应中心失活,PSI反应中心活性降低,-4℃处理对切花菊叶片PSI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植株整体光合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倍性苹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倍性苹果嘎拉(二倍体)、4-9(四倍体)、富士(二倍体)、天星(四倍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苹果叶片的荧光参数(Fv,Fv/Fm,Fv/F0,Fm/F0)显著高于二倍体,因此四倍体苹果叶片相对于二倍体苹果叶片而言,具有更强的光系统活性、光能转化效率和电子传递效率,能将所吸收的光能更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特征,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用YZQ-500型非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茎秆不同节间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节间的升高,毛竹笋竹茎秆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 < 0.05);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反应中心数量(RC/CSo)显著下降(P < 0.05);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单位面积热耗散(DIo/CSo)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显著上升(P < 0.05),表明茎秆上下部节间的生长发育存在明显差异,中下部节间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强,光能转换效率较高,能量耗散较少,生长较快;上部节间光合功能相对较弱,生长比较缓慢。研究成果对明确毛竹快速生长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3年生金叶风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Lutein’)为试材,先遮荫使其叶色变为绿色,然后再进行全光照处理,旨在探明光照对金叶风箱果叶色恢复及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后,金叶风箱果叶片迅速恢复为黄色。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均在第2天出现最大值,分别比处理前增加了27.79%、34.75%、28.97%,差异极显著(P0.01);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整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初始荧光(Fo)的值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最大荧光(Fm)的值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值先升高后降低,在处理第1天时略有升高,比处理前增加了1.41%,无显著差异,后逐渐下降;见光后,与能量分配比率有关的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φPo、Ψo、φEo的值均出现减小的趋势,而φDo的值则逐渐增大;光照处理后,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PS/RC)增大,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RC)升高,表明单位PSⅡ反应中心所吸收的光能分配到电子传递的能量减少,而是更多以热耗散的形式散发出来。综上可知,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金叶风箱果叶片呈色,但其光系统Ⅱ在强光照射下短期会受到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究淹水条件下紫丁香幼苗叶片PSⅡ能量分配特点.[方法]在盆栽条件下,利用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研究胁迫对紫丁香叶片PSⅡ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淹水胁迫下紫丁香幼苗叶片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ABS/RC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淹水胁迫导致紫丁香幼苗有活性PSⅡ反应中心数量降低的情况下,通过以剩余有活性反应中心的功能增强的方式来维持淹水胁迫下PSⅡ的光能供应.在剩余有活性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增强造成PSⅡ反应中心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紫丁香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光能分配参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淹水6d后紫丁香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量子产额(ΦNSⅡ)明显降低,而失活PSⅡ反应中心的热耗散量子产额(ΦNF)明显增加,说明淹水胁迫导致紫丁香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降低,失活反应中心的比例也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淹水过程中紫丁香幼苗叶片Φf,D呈增加趋势,而ΦNPQ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结论]紫丁香幼苗不但可以通过热能和荧光的形式耗散过剩光能,而且可以通过启动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非辐射能量耗散过程来调整过量能量的耗散,以降低PSⅡ反应中心过剩光能的压力,但是在淹水第10天开始ΦNPQ却呈降低趋势,说明在长期淹水胁迫下这种光保护机制的作用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光能分配到失活反应中心的比例剧增.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4个不同叶色水稻品系孕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SPAD值最高的深叶色品系净光合速率并不是最高,说明叶绿素总量高其净光合速率并不一定最高;荧光参数在深叶色品系与浅叶色品系间差异也不显著;各品系间倒1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均明显低于倒2叶;而胞间CO2浓度(Ci)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叶片Pn的变化主要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降低与Pn下降的表现一致,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Fo、Fm、Fv/Fm和PI随叶位发生变化,而每个品系倒1叶的Fm均大于倒2叶,这表明孕穗期倒1叶PSⅡ电子传递的潜力强于倒2叶。不同叶色品系中,除沈农07015外,反映光合荧光参数中光合有活反应中心吸收(ABS/RC)、耗散(DIo/RC)的能量和用来还原QA的激发能(TRo/RC)均为倒1叶大于倒2叶,表明倒1叶有活性的反应中心剩余的耗能效率高于倒2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夜景照明对景观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合理种植景观植物,以5种常见蔷薇科校园绿化植物为材料,测定比较了5种植物之间荧光参数的差异,分析了叶片快速光响应曲线和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5种测试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NPQ的种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Fv/Fm、Fv/Fo、Fm/Fo、QY的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红叶李和樱桃的荧光参数值较高,酸梅的则较低;快速光响应曲线(LC)中红叶李和樱桃在20μmol/(m2·s)时有一个拐点,说明红叶李和樱桃的光补偿点(LCP)在20μmol/(m2·s)左右,其它植物的LCP都低于10μmol/(m2·s);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表明各品种O点荧光差异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J点开始出现差异,到P点差异达到最大,以红叶李的荧光值最高。综合分析以上结果,红叶李最适合该区域夜景照明下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一层遮荫、二层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条件下鸡爪槭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遮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叶片花青苷含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与全光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比叶重则相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Fv/Fm、qP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qN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遮荫条件下,鸡爪槭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Chl.a/b来提高对光能的吸收能力;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减少热耗散等途径来提高PSⅡ光能转化效率,进而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因此,鸡爪槭适合种植于低光照环境下。  相似文献   

16.
以四季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赛娃’(‘Selva’)和‘美德莱特’(‘Midlight’)为试材,研究遮荫(透光率约30%)对四季草莓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草莓品种叶片的叶面积及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值,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显著;遮荫降低了叶片Fo值,提高了Fv/Fm值与ΦPSII,表明遮荫后草莓叶片叶绿素分子捕获激发能的效率提高,减少了光照对PSII光化学反应中心的破坏,体现出叶片对光能利用率的提高和对遮荫环境的适应。遮荫提高了ETR,E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4:00左右。遮荫提升了qP,降低了NPQ,NPQ的变化曲线与qP相反。四季草莓对弱光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中午时段(10:00-14:00)适度遮荫能减弱光照对四季草莓的光抑制,提高草莓对光能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声频处理对草莓植株性状及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草莓为供试材料,研究其生长性状及叶绿素光系统Ⅱ的荧光参数对声频处理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声频处理35 d后,草莓的开花数、结果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其光系统Ⅱ的初始荧光F0、反映电子传递能力的ΦPSⅡ略有升高,最大荧光Fm及反映光化学效率的Fv/Fm值、反映光下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捕获效率的Fv′/Fm′均显著上升。表明声频处理后,PSⅡ反应中心的潜在活性增强,原初光能转换效率提高,电子传递和光化学效率上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主枝数差异对高光效开心树形苹果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不同主枝数的高光效开心形苹果树为材料,研究分析了树体东侧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快速光曲线拟合参数、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苹果树开心形树形改造中主枝数的减少对苹果树叶片的光合相关特性有所提高,一天中接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及对强光的适应性,叶绿素荧光比活性参数中的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次级电子受体醌(QA)的能量,能量分配比率参数中的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及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QA下游其他电子受体的比率。结果说明,主枝数的减少改善了高光效开心形苹果树的光照状况,提高了叶片对光照的适应性和光能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长时间镁缺乏和镁过量胁迫对芹菜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美国西芹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以日本山崎全营养液为对照(CK,1.0 mmol·L-1 Mg2+),设镁缺乏(0、0.5 mmol·L-1)和镁过量(2.5 mmol·L-1)处理,处理65 d后测定芹菜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镁缺乏和镁过量胁迫均导致芹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化学猝灭(qL)、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ABS/RC)、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m)显著降低,J点相对可变荧光(Vj)、单位反应中心耗散能量(DIo/RC)、单位面积热耗散能量(DIo/CSm)均显著升高,OJIP曲线发生明显变形;镁过量胁迫导致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 abs)、从QA到QB的电子传输通量的量子产率...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光照对紫叶风箱果叶色恢复及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以3年生紫叶风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Summer Wine’)为试材,先遮荫使其叶色变为绿色,再进行全光照处理。结果显示:紫叶风箱果叶色在光照处理后迅速恢复为红色;叶绿素含量急剧升高,在处理2d达到最大值,比光照前增加了112.88%,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花色素苷含量及其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从处理2d起极显著增加,分别比处理前增加了6.20,2.38倍;初始荧光(Fo)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则逐渐下降;光照处理后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增大,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RC)显著增高,表明PSⅡ反应中心将过剩的光能以热耗散的形式散发出来。综合分析可得,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紫叶风箱果叶片呈色,并不会对其PSⅡ造成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