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草莓病害1、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单囊壳属,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发病最适温25~30℃,病原菌会感染多种作物,已经普遍对三唑酮类农药产生了抗性。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均易发病。露地栽培关键预防期为花前花茎抽生期,预防用药:百泰1500倍液、25%使百克1000~1500倍液、龙克菌500~600倍液喷雾,7~10d喷1次。小弓棚栽培预防期为12月前后及第2年5月前  相似文献   

2.
草莓芽枯病是草莓开花结果期发生的主要病害,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危害程度大. 1.症状 草莓芽枯病主要在新芽、幼叶、托叶和叶柄的基部发生危害.发病初期植株外部的症状不明显,植株暗绿、无光泽、呈青枯状,进一步发展会突然倒伏.托叶和叶柄基部染病后,产生褐色病斑,湿度较大时叶柄基部会全部烂掉.发病中后期有白色蛛丝状霉出现,这就是该病病原菌的菌丝体.  相似文献   

3.
灰霉病是上海市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为有效防控该病害,保障草莓产品质量安全,以崇明区大棚草莓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大棚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描述了发病症状,总结了发病规律、发病因素,并从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传病害是影响草莓成活率的主要病害,通过对昌平循环园草莓发病植株的分离鉴定,使用16SrDNA对病原菌扩增,发现引起植株萎蔫死亡的主要病原菌为细菌,以8组不同的杀菌剂组和对草莓根腐病、空心病等不确定病原菌发病植株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含细菌性药剂的赛茂丰+77%氢氧化铜,敌磺钠+福美双+恶霉灵对该病菌的防效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草莓根腐病是影响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其发病广,危害重。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草莓基地根腐病病害植株上分离草莓根腐病病原菌,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5株典型病原真菌,包括4个种,分别是串珠镰刀菌、棒孢拟盘多毛孢、胶孢炭疽菌、尖孢镰刀菌。果皮粗提物可以有效抑制草莓根腐病病菌。分离鉴定草莓根腐病病原菌,对分析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多样性、创建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深入研究草莓根腐病病害原因及综合防治均具有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北京市昌平区循环园草莓发病植株进行了分离鉴定,使用16S rDNA对病原菌进行扩增,并用8组不同杀菌剂组合对草莓根腐病、空心病等不确定病原菌发病植株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引起植株萎蔫死亡的主要病原菌为细菌,赛茂丰+77%氢氧化铜、敌磺钠+福美双+噁霉灵对该病菌的防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系统调查,初步掌握了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草莓旺长期);12月下旬~1月下旬(果实膨大期);2月下旬~3月初(草莓换茬期);3月中旬~5月(草莓植株团棵期,郁闭)等不同时间段的发病规律.温室靠近后墙2m内的部分草莓白粉病发病程度最重,靠近温室前底角1m内的草莓白粉病发病程度次之,中间部分发病程度较次,在温室干燥的3月中旬后白粉病发病进入高发期.栽培管理水平不高,品种抗性不强也能促进白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草莓白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草莓白粉病已成为我国草莓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文中系统介绍了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为此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病原的鉴定及主栽草莓品种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徽省主要草莓种植区随机采集的18个草莓黄萎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5个菌株,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分析,初步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镰刀菌(Fusarium);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出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同时根据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最终确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根据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可能来源于橡胶、木薯、棉花等木本植物。研制出可用于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大量制备的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解决了该病原菌由于菌丝生长过旺而产孢量很少的难题,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通过人工伤根接种的方法将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回接到健康草莓幼苗上,2周后植株表现出明显发病的症状。从发病植株中重新分离获得出该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最终确定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对我国主栽的几个草莓品种进行黄萎病病圃鉴定,结果显示:枥木少女和红颜发病最重,其中红颜病株率最高,为17.79%;章姬、丰香和佐贺清香次之,而欧系和宁玉2个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草莓育苗期炭疽病病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2年夏季,对湖北省草莓(Fragaria ananassa)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湖北省草莓主栽品种晶瑶、丰香、法兰地等.结果表明,晶瑶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最严重,平均发病率为41.7%,平均病情指数为21.5;丰香次之;法兰地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为16.2%,平均病情指数为7.5.并对炭疽病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草莓的需求增加,设施栽培面积日益扩大,效益迅速提高,但栽培设施内高温多湿,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草莓品质下降,影响草莓设施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提高草莓设施栽培的品质,加强草莓设施栽培病虫害的防治,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将草莓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单囊壳属,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发病适合温度在25~30℃,病原菌会感染多种作物,已经普遍对三唑酮  相似文献   

12.
草莓炭疽菌初期侵染过程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在侵染草莓叶片过程中病原菌的侵染致病过程,为防控草莓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草莓炭疽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LC0220-7GFP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离体健康草莓叶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及侵染结构.[结果]接种6~9 h为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高峰期,接种9 h约90.00%的分生孢子已萌发;接种12~24 h为侵染结构形成高峰期,接种24 h约70.00%的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并形成侵染钉开始侵染草莓叶片表皮细胞,有少量的菌丝开始直接侵染叶片表皮细胞,同时在寄主上表皮上有少量的附着枝形成;接种48 h为菌丝形成高峰期,菌丝大量形成并沿着表皮细胞延伸成网络状,叶片开始出现零星病斑;接种7296 h为分生孢子盘形成高峰期;接种96~120 h为产孢高峰期,接种96 h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大部分病原菌完成一个侵染循环;接种144 h形成典型的炭疽病斑.[结论]草莓炭疽菌通过产生附着胞侵入或直接侵入草莓叶片表皮细胞,使草莓叶片发病,形成典型的炭疽病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贵州草莓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从贵州省草莓主要产区采集草莓根腐病病株,对其开展了分离纯化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并采用形态学鉴定与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贵州省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侵染草莓引起草莓根腐病,在国内属于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防控草莓炭疽根腐病,本研究在调查全国12个草莓主产区的109株草莓根部腐烂样品的基础上,对导致草莓根部腐烂的病原菌进行菌落形态鉴定、分离纯化与分子鉴定、多基因序列(ITS-ACT-GAPDH-CAL-TUB2-CHS)联合鉴定以及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109株草莓根部腐烂样品中有27.5%的样品是由草莓炭疽根腐病病原菌胶孢炭疽菌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omplex)引起;胶孢炭疽菌复合种可分为3种生理小种,分别为暹罗炭疽菌(C.siamense)、隐秘炭疽菌(C.aenigma)与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3种炭疽菌致病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隐秘炭疽菌、果生刺盘孢菌和暹罗炭疽菌。其中隐秘炭疽菌发病较快,引起的病症较重。综上,本研究可为草莓炭疽根腐病病害防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从湖北省武汉市郊区草莓种植户的大棚内采集萎蔫的植株,分离致病菌,采用PCR扩增、病原菌形态鉴定、致病性、分子检测等方法检测草莓枯萎病菌。结果表明,形态观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接种草莓后出现典型的草莓枯萎病菌症状;采用真菌的通用引物对ITS1和ITS4进行PCR检测,分离得到的致病菌株均能扩增出分子量为567 bp的特异性条带。结合形态、致病性测定和分子检测,确定分离和鉴定的病原菌为草莓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sp.fragariae Winks et Williams)。  相似文献   

16.
草莓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草莓设施栽培面积日益扩大,效益迅速提高,但栽培设施内高温多湿,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草莓品质下降,影响草莓设施生产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草莓设施栽培的品质,加强草莓设施栽培病虫害的防治,笔者对草莓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一、草莓常见病害及防治1、草莓灰霉病病菌在潮湿和25℃左右时最容易发病,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发病最为严重。以预防为主,用药最佳时期为草莓第1  相似文献   

17.
草莓果腐病是烟台地区草莓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草莓果腐病病原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查明烟台地区草莓果腐病病原菌为恶疫霉 (Phytophthoracacto rum)。  相似文献   

18.
草莓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为草莓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我国各草莓种植区都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严重,特别是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造成落花及果实腐烂,易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莓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积极开展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对降低草莓发病,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所产"达塞莱克特"草莓为材料,对草莓采后腐烂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通过不同浓度的正己醇原液对主要病原菌的抑菌试验,探索出能控制草莓采后病害的适应性好及效果明显的一种处理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草莓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有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Vuill)、青霉属(Penicillium sp)、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和疫霉属 (Phytophthora sp)4种病原真菌,并且0.1%浓度的正己醇能够完全抑制4种病原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草莓设施栽培面积日益扩大,效益迅速提高,但栽培设施内高温多湿,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草莓品质下降,影响草莓设施生产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草莓设施栽培的品质,加强草莓设施栽培病虫害的防治,笔者对草莓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一、草莓灰霉病病菌在潮湿和25℃左右时最容易发病,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发病最为严重。防治要点:用药最佳时期为草莓第1花序20%以上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