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HPLC-ELSD法快速检测白茶等3种茶叶中L-茶氨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汉领  宗素艳  陆斌  万红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23-21324,21327
[目的]为L-茶氨酸提取制备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快速定量测定白茶、碧螺春、翠竹中L-茶氨酸的含量。[结果]试验表明,在反相C18色谱柱上,以0.15%三氟乙酸(含0.06%七氟丁酸)水溶液-乙腈溶液(88∶12)作为流动相,能有效检测L-茶氨酸,L-茶氨酸浓度在0.2~1.0 mg/ml时,其峰面积(Y)与相应的浓度(X)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10-7X+0.005 7,相关系数为0.999 6。L-茶氨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55%~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39%~1.00%。[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好,稳定性高,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茶叶中L-茶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邹登峰  叶凯  谢爱泽  陈艺  章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90-14592
[目的]建立扛板归中大黄素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扛板归中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V/V/,V 87∶13∶215),流速为110 m l/m 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在1~40μg/m l范围内,大黄素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12.89X-8.912(r=0.999 9)。扛板归中的大黄素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80%,乙醇的用量为35 m l,提取时间为2 h。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1.4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扛板归中大黄素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冯永辉  贺利娜  张博  王丽梅  郭耀武  任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73-15974,15976
[目的]建立盘龙七中岩白菜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C18为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乙腈-0.2%磷酸溶液(V/V,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为35℃,测定盘龙七中岩白菜素的含量。[结果]岩白菜素在0.248~1.2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9),平均回收率为100.95%,RSD为2.47%(n=6)。[结论]该方法处理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盘龙七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卢翠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70-2071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的熊果酸含量,提高熊果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色谱柱:WelchMaterials AQ-C18柱(5μm,4.6 mm×250.0 m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V∶V∶V=90∶10∶0.1);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在0.457 6~1.542 3μg/ml的线性范围内,熊果酸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值为1.09%(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利咽解毒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周浓  张海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29-2003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利咽解毒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150.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V∶V∶V=47∶53∶0.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在0.5~100.0μg/ml范围内黄芩苷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1.14%,RSD值为0.69%(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88-958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芦丁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C18(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乙腈-冰乙酸(1 060∶350∶45,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采用水-乙腈-冰乙酸系统为流动相,分离效果好,峰型好,分离时间短,计算结果准确;以甲醇为溶媒提取时间短,提取杂质少。槲皮素含量在4~12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 285X+3 645,平均回收率为99%。所测样品芦丁中槲皮素的含量平均为0.813 g/ml。[结论]采用RP-HPLC测定芦丁中槲皮素含量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质量和生产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52-18152,1816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V∶V∶V=51∶11∶8),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绿原酸在0.15~0.7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9%。[结论]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山楂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何洋  黄敬聪  叶奕芬  李慧珊  李萍  孙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32-3333,3373
[目的]对车前草药材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车前草进行定性鉴别,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30~60℃)-甲酸(10∶15∶1,V/V),显色剂为1%氯化铝乙醇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车前草药材中木犀草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ech Apollo C18(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55∶4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9 nm,柱温为35℃。[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木犀草素在1.05~21.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值为1.7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车前草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藿香(Agastache rugosa)根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为土藿香的研究开发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色谱柱为C18分析柱(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3%H3PO4水溶液(V∶V∶V=60∶30∶1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常温。[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2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样品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8.9%,RSD分别为3.12%和1.99%。土藿香根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38 mg/g和0.147 mg/g。[结论]该方法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土藿香根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定量分析,为土藿香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50-19351
[目的]用HPLC法测定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lurnL.)提取液中金丝桃素含量,以期为贯叶金丝桃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HPLC条件为:岛津VP-ODS C18(4.6 mm×150 mm,0.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酸乙酯-磷酸盐缓冲溶液(V∶V=60∶20∶20,pH=2.0);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590 nm;进样量10μl。[结果]贯叶金丝桃提取液在金丝桃素含量为2.56~19.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测得金丝桃素的含量为0.79 mg/g,提取率0.079%。[结论]该方法精密度良好,重现性好,稳定性好,适合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蘑菇栽培废料的厌氧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蘑菇栽培废料进行厌氧发酵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以厌氧发酵液和活性污泥为接种物,对香菇栽培废料进行厌氧发酵,研究蘑菇栽培废料的厌氧发酵特性。[结果]整个发酵过程中,蘑菇栽培废料没有出现结壳现象。以活性污泥为接种物的产气量比以发酵液为接种物的多,且整个发酵过程稳定。当活性污泥为接种物时,日产气量随原料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原料浓度为12%时,在反应第10天产气量开始骤减,溶液呈酸性。当浓度超过15%时,反应液严重酸化,可引起后继反应终止。蘑菇栽培废料作为厌氧发酵原料的最佳进料浓度为8%~10%。[结论]使用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对蘑菇栽培废料的厌氧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单军  李红  郭玉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19-6520
[目的]研究啤酒有机酸的代谢过程。[方法]考察发酵液中乙酸、苹果酸、富马酸、琥珀酸、乳酸含量及有机酸总量在啤酒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研究有机酸的代谢过程。[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有机酸总量、苹果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乙酸含量占有机酸总量的比例很高,发酵时间的延长会明显导致发酵液中乙酸含量的增加。琥珀酸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6~9天明显下降。在啤酒发酵初期,富马酸含量呈倍数增长,然后几乎没有变化,之后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发酵后期明显下降。乳酸含量在发酵初期下降,在发酵中后期增加。[结论]在啤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各种有机酸的含量均会发生变化,但变化曲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干酪乳杆菌6028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干酪乳杆菌6028为试验菌种,经斜面培养基、筛选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培养后进行液体发酵,研究碳源、氮源、硫酸镁、磷酸氢二钾、乙酸钠、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干酪乳杆菌6028 L-乳酸产量的影响。[结果]当培养基中葡萄糖、氮源、无水乙酸钠、MgSO4.7H2O含量分别为14%、3.75%、0.5%、0.02%,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96 h时,L-乳酸产量最高。在此条件下,L-乳酸的产量达到97.03 g/L。[结论]干酪乳杆菌6028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无水乙酸钠、MgSO4.7H2O、MnSO4.7H2O、碳酸钙分别为140、15、15、7.5、5、0.2、0.05、100 g/L、吐温-80 1 ml、pH值6.8。最佳发酵时间和温度分别为96 h、34℃。  相似文献   

14.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米根霉富马酸发酵液中富马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快速、准确测定米根霉富马酸发酵液中的富马酸含量。[方法]在柱温65℃、流动相为5 mmol/L硫酸水溶液、流速为0.8ml/min的色谱条件下,采用离子排斥液相色谱法测定米根霉富马酸发酵液中的富马酸含量。[结果]富马酸的保留时间为10.450 min,其他杂质不干扰测定。离子排斥液相色谱法在富马酸质量浓度为0.5~5.0 g/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0.667%,回收率达98%以上。发酵时间分别为12、487、2 h的米根霉富马酸发酵液中的富马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712、36.4205、6.449 g/L,RSD分别为1.040%0、.667%和0.430%。[结论]离子排斥液相色谱法测定米根霉富马酸发酵液中的富马酸含量的速度快,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纪晓玲  白明生  石新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38-15839
[目的]分析四合木链格孢发酵产物的脂肪酸组分。[方法]对四合木链格孢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提取分离发酵产物中的脂肪酸,甲酯化处理后,利用GC-MS技术分别检测四合木链格孢发酵液和菌丝体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发酵液中检测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3.04%,主要为油酸28.41%,亚油酸24.17%,亚麻酸3.85%,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为26.19%,其次为硬脂酸5.15%。菌丝体检测出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4.30%,主要为油酸30.87%,亚油酸31.57%,亚麻酸7.51%;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为16.85%,其次为硬脂酸5.76%。[结论]对四合木链格孢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能产生多种脂肪酸,可以开发作为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脂肪酸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娜  张美香  王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43-18044
[目的]探寻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黑根霉产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为酸性蛋白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根霉作为研究菌株,研究了Cu2+,Mn2+,K+,Ca2+,Li+,Zn2+,Fe2+和Na+对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Cu2+,Mn2+,K+,Ca2+和Na+5种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酸性蛋白酶活性起激活作用;Li+,Zn2+和Fe2+3种离子对酸性蛋白酶活性起抑制作用。[结论]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酸性蛋白酶活性影响不同,可优先选择激活作用强的金属离子来促进酸性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初始pH对秸秆酒精醪液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方法]利用秸秆酒精醪液作为唯一发酵底物,并将初始发酵pH分别设置为4.0、5.0、6.0、6.5、7.0、7.5、8.0,8.5,采用序批式厌氧发酵30 d。[结果]在150 mL的发酵体积下最终的甲烷积累量依次为17、24、227、289、246、257、234和143 mL。当初始发酵pH升高时,发酵液中残留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中的乙酸所占比例逐渐升高,pH为5.0时乙酸占12.8%,pH为8.5时乙酸占43.9%。通过比较初始pH为4.0、6.5和8.5时,VFAs在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发现初始pH为6.5时,乙酸的含量在第1.5天达到峰值,为3 753.6 mg/L占总量71.6%,最终乙酸被减少了72.4%;初始pH为8.5时,乙酸的含量在第10天时增至峰值,为1 322.9 mg/L(53.8%),最终乙酸减少了36.0%。初始pH为4.0时,VFAs的总量和组成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当初始发酵pH为6.0、6.5、7.0、7.5时,发酵系统内的优势细菌为梭菌属(Clostridium),相对丰度为40%~47%;优势古菌为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和甲烷鬃毛菌属(Methanosaeta),其相对丰度之和为85%~88%。当初始pH为8.5时,系统内的优势细菌为普雷沃式菌(Prevotella)和互养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相对丰度分别为36.8%和14.7%;优势古菌为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和甲烷热杆菌属(Methanothermobacter),在其全古菌序列中分别占62.3%和11.4%。[结论]当初始发酵pH为6.5时,甲烷的产气积累量最高;当初始发酵pH为6.0、6.5、7.0、7.5时,为乙酸营养型型甲烷发酵;当初始pH为8.0和8.5时,为氢营养型甲烷发酵。  相似文献   

18.
明红梅  霍丹群  周健  刘军  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39-10742
[目的]探讨丢糟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方法]以白酒丢糟为主要原料,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丢糟混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原辅料配比为粉碎至20目的丢糟75%、麸皮20%、玉米粉5%,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的接种比例为1∶1∶1,总接种量为12%,初始pH值为5.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d。[结论]经混菌发酵后的白酒丢糟不但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体及微生物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而且粗蛋白含量为31.32%(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78.97%;真蛋白含量为24.60%(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56.29%;粗纤维含量为16.58%(干样),粗纤维降解率达到31.60%。  相似文献   

19.
兰蓉  杨国伟  吴志明  苑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79-7181
[目的]对鸡腿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方法]以鸡腿菇为供试材料,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鸡腿菇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0%,酵母膏0.75%,CaCl0.2%;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菌丝体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酵母膏0.75%,KH2PO4 0.2%;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的最佳发酵条件均为:起始pH值7.0,接种量20.0%,装液量120ml,培养天数6d;[结论]该研究为鸡腿菇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