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续第4期第16页)一、色板诱杀技术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粘杀害虫,实现物理诱杀害虫。技术产品黄板或蓝板等色板(部分配有诱芯)。防治对象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角胸叶甲等。技术要点茶小绿叶蝉成虫发生期(春茶修剪后),黑刺粉虱成虫高发期(4月底至5月初),  相似文献   

2.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及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调查结果表明:可诱杀7目26科68种害虫,以同翅目和鳞翅目的数量最多.分别占诱杀害虫总量的58.8%和37.1%。诱杀量最多10个种害虫分别是假眼小绿叶蝉、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茶毛虫、茶尺蠖、黑刺粉虱、茶小蓑蛾、丽绿剃蛾、大青叶蝉和茶蓑蛾等。诱杀区茶园和非诱杀区茶园比较,8种主要害虫(茶毛虫、茶小蓑蛾、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蓑蛾、小绿叶蝉、茶刺蛾和黑刺粉虱)的数量差异显著,频振式杀虫灯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1.4%、77.3%,77.0%、68.3%、67.1%、63.3%、56.5%和49.7%。频振式杀虫灯对天敌也有一定的诱集作用,诱集的益虫和害虫个体比为1:668~958。频振式杀虫灯对茶园害虫诱杀量5月以后逐渐增加。7月达到高峰,8月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郑松  罗全丽  潘晓莲  申智慧 《农技服务》2016,(4):111-112,137
通过调查,明确了贵州南部茶树主要害虫种类,包括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螨类、蚧类等十余种,其中以假眼小绿叶蝉、黑翅粉虱为优势种类,研究分析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状况。防治策略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无公害农药防治为补充,有效控制危害,保障茶叶生产和食用安全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泰安茶区常见害虫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茶树蚜虫。结果表明,茶蚜主要有4月下旬-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10月中旬2个为害高峰期;小绿叶蝉主要在7月下旬进入盛发期,11月上旬结束;黑刺粉虱5月中旬-11月下旬连续发生。并描述了所调查害虫的发生特点和习性,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科技》2005,(2):61-62
清明过后,春茶陆续进入开采季节,据各地植保站近期调查,茶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黑刺粉虱、茶毛虫等病虫己陆续发生为害。为此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6.
3种不同规格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小峰  方军  颜继红  顾典帅  张习文 《农技服务》2013,(12):1280+1282-1280,1282
为找到对茶小绿叶蝉诱杀效果最好的黄板,在茶小绿叶蝉危害严的夏末时节选用12 cm×20 cm、20 cm×24 cm、24 cm×40 cm 3种规格的黄板进行绿叶蝉的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最好的黄板规格是12 cm×20 cm,该黄板诱杀茶小绿叶蝉头数为0.270头/cm2,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夏末时节,在海拔1 7201 750 m,用黄板诱杀茶小绿叶蝉,每667 m2安置50块黄板时,用规格为20 cm×24 cm的黄板能取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提供参考,开展了黄色色板悬挂高度、悬挂密度、有效悬挂时限等诱控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色板控制假眼小绿叶蝉悬挂最佳高度是色板底部与茶蓬表面持平;25 cm×20 cm的黄板在茶园中悬挂密度以375块/hm2左右为宜。一般色板使用时效以20 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遂昌山区茶园发生的主要虫害有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瘘螨、黑刺粉虱等。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消长具明显的二峰型,秋季高峰明显高于春季高峰;茶橙瘘螨发生有从单峰型转为双峰型的趋势;黑刺粉虱在新开发茶园及改植换种茶园发生数量迅速回升。山区茶园虫害治理策略应突出一个“早”字,在害虫种群增长的早期采用措施控制增长速率,尽量在主害代的前一代次压低基数,避免采茶季用药。  相似文献   

9.
进行数字化标准色板与普通板诱杀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数字化标准色板(以下简称黄板)比普通色板(以下简称绿板)的诱杀虫口数效果明显,试验1 d后黄板比绿板的诱杀虫口量多21.5%,试验3 d后黄板比绿板多63.0%,试验7 d后黄板比绿板多122.0%,试验14 d后黄板比绿板多134.8%,而且对茶叶没有农残。因此,建议在茶园中推广使用数字化标准色板防治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勐海大叶种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防治方法,以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推荐田间施用剂量为270 mL/hm~2,在采茶间歇期或茶假眼小绿叶蝉危害高峰期使用,对茶树蓬面及侧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茶园中设置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成虫的诱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西、北朝向的复合板和黄板诱捕叶蝉数量显著高于东、南朝向.随着挂板时间的延长,板上诱虫量逐渐下降,以第10天下降较为明显.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第7天最好,尤其是朝西方向,分别达到83.83%和84.15 %.  相似文献   

12.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茶园中设置不同规格的黄色诱集板诱杀茶叶害虫.结果表明,黄色诱集板诱杀的害虫优势种为小绿叶蝉和叶甲,24 cm×40 cm的黄色诱集板诱杀效果最好,但与20 cm×24 cm的黄色诱集板相比多数情况下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生产中结合价格等因素考虑,建议选择20 cm×24 cm的黄色诱集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点取样及黄板诱捕法系统观察了雅安茶区4种主要害虫的年数量变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黑刺粉虱防治上应把握4月下旬、5月下旬、6月中旬等几个主要为害时期;小绿叶蝉防治应及时控制5月初、6月中旬、7月中旬及8月上旬的虫口密度,并以若虫期施药为佳;4月中旬、5月上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主要为有翅成蚜高发期,供试黄板对茶蚜有很好的诱捕作用。茶跗线螨防治上需把握5月底螨量上升期进行虫口调查,根据防治指标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4.
对冬季和夏季轻修剪前后当季茶园的主要节肢动物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冬季轻修剪能使节肢动物包括茶园蜘蛛、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寄生蜂、茶卷叶蛾幼虫等的种群数量降低,如修剪后清理剪下的枝条,则以上节肢动物类群除寄生蜂外,下降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夏季轻修剪并清理枝条后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显著下降,轻修剪后清理或未清理枝条均使蜘蛛的虫口显著下降,而轻修剪后茶丽纹象甲则有所上升,如果轻修剪并清理枝条,则上升幅度更大,但未达显著水平;跳虫和节肢动物种群数量轻修剪后均上升,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如果轻修剪后清理枝条,跳虫和节肢动物总量则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并推广新型替代农药和防治措施,对2种害虫的田间危害情况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基本探明了2种害虫在江西南昌的消长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几种新型化学、生物和植物源农药防治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效果进行试验,探明了植物源农药茶蝉净和苦参碱、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防治小绿叶蝉与茶尺蠖的效果,优选了防治茶尺蠖和小绿叶蝉的新型化学农药凯恩,防治小绿叶蝉的新型化学农药帕力特,总结了无公害茶园、绿色和有机茶园控制2种害虫危害的技术要点。研究结果显示:安装黄板茶园较不安装茶园平均虫口密度低39.8%;防治小绿叶蝉施药后3~14天防效,15%凯恩75.6%~95.9%,帕力特72.9%~93.2%,茶蝉净66%~72.5%,防效优于吡虫啉。防治茶尺蠖施药后3~14天防效,康欣373(苏云金杆菌)、15%凯恩、维特绿(0.3%苦参碱)、清源保(0.6%苦参碱)都在90%以上,防效优于联苯菊酯。  相似文献   

16.
以被假眼小绿叶蝉侵染0、12、24 h的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试验材料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出1094个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根据差异倍数筛选出0 h与12 h处理有2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 6个差异代谢物的含量上调,14个下调;0 h与24 h处理之间有4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6个上调,15个下调;12 h与24 h处理有5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45个上调,14个下调。0 h与12 h处理有2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芥子酸注释到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与木质素形成有关;0 h与24 h处理有6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6,9,12,15十八碳四烯酸乙酯注释到亚麻酸代谢通路,没食子儿茶素注释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乙醛注释到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推测苯乙醛会对周围的假眼小绿叶蝉造成其行为或生理的影响,而苯丙氨酸经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酶催化合成木质素和类黄酮等;12 h与24 h处理有9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9条通路中,马钱苷酸注释到单萜生物合成通路中,相比侵染12 h处理,24 h处理的马钱苷酸含量上调,表明茶树被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后可能通过释放萜类物质来抵御害虫。以上结果表明,木质素、萜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茶树抵御小绿叶蝉的侵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帕力特悬浮剂和15%凯恩乳油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较长的持效期;24%帕力特悬浮剂450 mL/hm2及15%凯恩乳油330 mL/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是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茶叶中噻嗪酮的残留量及其消解过程,结果表明:噻嗪酮在茶叶中的降解在喷药后的前15d较快,而后明显减缓,喷药后15d的茶叶中噻嗪酮的降解速率达99%以上,残留量在0.3mg·kg-1以内,但喷药后25d茶叶中噻嗪酮残留量仍大于0.010mg·kg-1,建议喷药15d后为采茶安全期.本文还对我省使用噻嗪酮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最佳使用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中的作用和效果,为测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绿色防控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色诱虫板诱集法与常规赶蛾法调查结果比较,确定其测报的可靠性;防治效果采用测产法,将黄色诱虫板处理的水稻产量同杀虫剂处理田块产量进行比较。【结果】3个水稻品种受害情况均表现为7月份较轻,8、9月份相对较重;8月份黄色诱虫板诱集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最多,2周内诱集的成虫数量最高达53头/板,平均每天诱集数量为(2.86±0.43)头/板;黄色诱虫板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稻纵卷叶螟成虫诱集的效果。黄色诱虫板下部距离水稻冠层越近,诱集效果越好;同赶蛾数据相比,黄色诱虫板预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黄色诱虫板对于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防治效果等于或好于使用杀虫剂田块的防治效果。【结论】 通过对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进行评价,认为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