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忠  芦燕玲  黄静  李亮星  李干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09-16110,16119
[目的]研究吉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浓度75%的乙醇为溶剂对吉龙草样品进行提取,并采用经典层析法进行萃取分离,再运用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质谱等多种现代谱学方法对吉龙草化学成分的结构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从吉龙草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5)和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首次从吉龙草中分离获得,3~6为首次从香薷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2.
淡竹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从淡竹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白茅素、苜蓿素、尿嘧啶、日当药黄素、木犀草素-7-甲醚-6-C-β-D-半乳糖苷、salcolin-7-O-β-D-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其中尿嘧啶、salcolin-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为从淡竹叶属中新发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忍冬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忍冬叶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对忍冬叶进行醇提,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后,对其中2个部位进行理化和波谱分析。[结果]提纯后的2个部位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结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均首次从忍冬叶中获得。  相似文献   

4.
蒋丹  戴荣继  邓玉林  张永谦  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48-3849,4015
[目的]研究粗榧中低含量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以粗榧叶子为原材料,采用多种柱色谱相结合的方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3个含量较低的黄酮类化合物,并运用ESI-MS和NMR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鉴定得3个含量较低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I)、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II)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III)。[结论]这3个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青梅(Prunus mume)果实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按极性梯度对乙醇提取物的水悬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液-液萃取,获得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剩余的水相4个组分。分别测定乙醇提取物原液和这4个组分的多项抗氧化能力指标,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EAC)、氧化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亚硝酸盐清除能力、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以及其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结果显示,经萃取后剩余水溶物的抗氧化能力比乙醇提取物降低,各萃取物比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以正丁醇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也以正丁醇萃取物最高,水相含量最低,与抗氧化能力具有一致性。说明青梅主要抗氧化组分存在于正丁醇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是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不同月份野生樱桃李叶,系统溶剂萃取其醇提物得到环己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分别测定其总黄酮含量,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野生樱桃李叶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叶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以总黄酮含量较高的7、10月叶乙酸乙酯部位(129.48、102.19 mg/g)效果最佳,其对DPPH清除活性(IC50=0.05、0.30 mg/m L)远强于阳性对照BHA(IC50=0.99 mg/m L),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114.44、203.36μg/m L)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 047.32μg/m L)。说明野生樱桃李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开发治疗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羊耳菊有效组分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羊耳菊有效组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对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指认其中特征性、代表性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对照品进行比对。[结果]在羊耳菊有效组分中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洋蓟素、木犀草苷、东莨菪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6→1)-α-L-鼠李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结论]明确了羊耳菊有效组分中的12个化合物,为羊耳菊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虎杖花蒽醌类化学成分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虎杖Reynoutria sachalinensis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利用常规硅胶柱层析方法从正己烷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甾醇和蒽醌类化合物,通过化学和质谱,紫外、红外和核磁等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大黄素(emodin,Ⅱ)、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coside,Ⅲ)和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pyrancoside,Ⅳ)。其中化合物Ⅱ,Ⅲ,Ⅳ属于蒽醌类物质。参2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嘉宝果果皮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为嘉宝果果皮中降血糖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阿卡波糖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嘉宝果果皮粗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和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并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各提取物的酶促动力学.[结果]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05、0.029、0.020和0.242 mg/mL,均远低于阿卡波糖(IC50=11.201 mg/m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类型均为混合型抑制,水部位为竞争性抑制,阿卡波糖为非竞争性抑制.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对猪胰α-淀粉酶的IC50分别为0.242、0.686、1.426和33.315 mg/mL,均高于阿卡波糖(IC50=0.184 mg/m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果皮粗提物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阿卡波糖为混合型抑制.[结论]嘉宝果果皮粗提物及其各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均高于阿卡波糖,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均低于阿卡波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具有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潜力,可用于天然降糖功能因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藏药山苦荬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垠  童志平  薛鹏禧  谢远  泽仁拉姆  刘之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22-16222,16225
[目的]研究传统藏药山苦荬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浓度95%乙醇通过冷浸法提取得到总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对其萃取,得到各部分浸膏;对乙酸乙酯提取部分浸膏用硅胶柱和葡聚糖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苦荬中分离鉴定出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木犀草素(tuteolin)、芹菜素(apigenin)和木犀草素-7-ο-β-D-葡萄糖苷(tuteolin-7-ο-β-D-glucoside)。[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利用山苦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干柿叶为试材,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剂萃取其醇提物,测定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对活性抑制最强的组分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酶活性抑制率最高,达到89.83%,其能在短时间内与酶快速结合,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且显示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  相似文献   

12.
罗米娜  刘霞  蒋生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43-15845,15847
[目的]建立大体积进样堆积-毛细管电泳(LVSS-CE)法,富集并测定独一味全草中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分离条件为:背景电解质为30 mmol/L硼酸盐溶液(pH 9.0),含8%(V/V)乙腈,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堆积过程为:流体动力进样5 000 Pa×250 s,施加-25 kV至基质完全排出,20 kV进行分离。[结果]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堆积因子分别达到33、31、50和5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0、4.5、2.5、2.5μg/L。与常规电泳流体动力进样5 000 Pa×3 s相比,该法提高检测灵敏度300~800倍。[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检测药物中低含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提醇沉法及溶剂萃取法提取山荆子叶,测定不同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通过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研究了山荆子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山荆子叶水提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水萃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98%、1.62%、4.23%、1.46%和0.313%。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山荆子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山荆子叶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为山荆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色谱方法分离,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研究蒙古苍耳子的化学成分。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2个为甾体类化合物,1个为糖苷类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3,5,3'-三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2),3,5,6,7,3'-五羟基-4’-甲氧基黄酮(3),槲皮素(4),芹菜素(5),羽扇豆醇(6),豆甾醇(7)和5,3’,4'-三羟基-7-氧-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苷)luteolin-7-0-β-D-glucoside(8)。首次从蒙古苍耳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  相似文献   

15.
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含羞草(Mimosa pudica L.)3种杂草种子为受体,以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全株为供体,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研究小飞蓬水提取液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飞蓬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强烈抑制稗草和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抑制效应随萃取物浓度的升高而提高,高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含羞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萃取物浓度为0.5 mg/mL时,其对3种杂草幼苗的根长、茎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就有显著差异.乙酸乙酯萃取物浓度为2.0 mg/mL时,其对稗草和鬼针草根长的化感效应指数(RI)值均为-1.00,对茎长的RI值分别为-0.97和-0.78;二者种子的萌发率平均值分别为3.3%和2.2%.小飞蓬的正丁醇萃取物抑制3种杂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比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作用弱.高浓度小飞蓬水萃取物强烈促进3种杂草的幼苗生长.说明小飞蓬水提取液中的除草活性物质可能存在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两粤黄檀茎不同溶剂(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Fe2+)还原能力检测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建立酶反应体系,以pNPG作为底物,检测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两粤黄檀茎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两粤黄檀茎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作为天然抗糖尿病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白术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将白术的87%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以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白术不同极性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 021±0. 003)、(0. 031±0. 005) mg/m L,乙酸乙酯相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7. 54±0. 51)%、(30. 53±0. 92)%。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现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01、-0. 870、1. 000),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12、-0. 976、0. 913),白术各萃取物中黄酮类和多酚类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不同月份犁头草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渗漉法提取、系统溶剂分离法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分别测定不同萃取纯化物中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以芦丁为对照品,安康市镇坪县犁头草总黄酮含量达50.98%;渗漉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6.31%,乙酸乙酯萃取物中黄酮含量为73.42%,正丁醇萃取物中黄酮含量为27.56%,水溶物中黄酮含量为4.41%,渗漉粗提物中有效成分保留率为72.89%。采用本方法可对犁头草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和初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96孔板二倍稀释法,对丛枝蓼首次分离纯化得到的9个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测定了化合物对4株细菌和7株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化合物β-谷甾醇(1)、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2)、没食子酸(3)、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6)、肌醇(7)、丁二酸(8)、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9)对这些菌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4、5和6对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此外,对部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Vc作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法测定自由基清除率,抗氧化结果为4365912,其中化合物3、4和6的抗氧化能力要优于阳性对照Vc。结合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可知,含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邻二酚羟基越多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水柏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水柏枝的70%乙醇提取物为样品,对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水柏枝醇提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并对其进行大类成分鉴别;用Folin-Ciocalteu方法和氯化铝比色法分别测定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ABTS和总还原能力3个指标来全面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初步植物化学筛选结果表明,水柏枝醇提物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酚、黄酮、香豆素、甾体和糖苷等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在水柏枝的各个极性部位均有分布,酚类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皂素主要分布于二氯部位,香豆素类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萜类以及甾体主要分布在石油醚二氯部位。多酚和黄酮类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水柏枝不同极性部位当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多酚含量最高(94.43±1.5)mg/g,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最高(627.21±1.2)mg/g。DPPH、ABTS和总还原能力3个指标综合得出水柏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佳,正丁醇部位抗氧化能力次之。【结论】水柏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佳,且优于BHT,其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中高含量的多酚和黄酮成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