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利用研华ADAM4000系列数据采集模块,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出玉米果穗立式烘干仓监测系统。该系统是由主控、信号通道、文件操作、数字滤波、频谱分析、统计分析、系统监测等模块组成,当烘干过程中的种子接触的温度的数值除以10的值大于等于监测阈值4.3时,系统就实时完成报警,实现了温度、压力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监测。应用情况表明果穗接触温度在256.41 K和484.71 K之间变化,能达到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的安全要求,证明该监测系统有效的提高了果穗干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5HG系列玉米果穗烘干室主要用于烘干玉米果穗、玉米子粒、小麦等种子,也可兼顾玉米商品粮的烘干.这种烘干室具有干燥均匀、效率高、设备简单、使用可靠、维护保养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玉米收获后的水分多在25%~30%左右,脱粒时间一般在11月份。这样高水分的玉米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否则不易贮藏或销售。通常的干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玉米果穗仓贮干燥玉米果穗收获后,由于水分含量大,籽粒难脱且破碎严重,所以北方地区普遍地采用果穗仓贮干燥。这种玉米干燥方法的优点是利用自然风和太阳能,节能效果明显,干燥质量好,成本低。但是,这种玉米干燥方式需要的仓容较大(果穗的比容是谷粒比容的1倍以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保证种子烘干质量和发芽率,避免种子烘干效率低、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采用研华ADAM4000系列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了基于组态王6.53的玉米果穗烘干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影响玉米果穗烘干质量的温度、压力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监控。在工控机上使用组态王实现了对数据分析处理、故障报警等功能,为提高果穗烘干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应用情况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人机界面友好,能够满足监控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干燥玉米的主要目的是要及时降低玉米的水分,保证安全储藏。机械烘干玉米在除去了大量水分的同时也破坏了玉米的部分内在品质,与低水分自然晾晒的玉米相比烘干玉米的质量标准也明显降低。在不适宜的热力干燥条件下,也常常会引起玉米品质的恶化。因此各种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粮食进行机械烘干时,应研究干燥过程对粮食质量的影响以及适宜的干燥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果穗干燥(机械烘干或自然晾晒干燥)、脱粒、初清选、籽粒烘干、清选、比重选、分级、包衣、包装入库等方面总结出了金凯5号精品种子加工技术。对机械烘干果穗和自然晾晒果穗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15HGS系列谷物干燥机工艺性能及参数对于大型饲料厂,每天玉米用量很大,高水分玉米不利于保管贮存,对其加工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干燥设备对于饲料厂是必要的,5HGS系列谷物干燥机可适用于大中型饲料厂。该设备是东北农业大学自行研制的高新科技产品。该机采用干湿粮混合工艺,以热风炉供热,配有电控系统,采用单塔全金属结构,具有降水幅度大(20 %)、节能30 %和干燥质量好(无热变性、无污染、品质正常、破碎率低于国标)等优点。本设备适于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粮食或种子的烘干处理,尤其适用于高水分玉米的烘干…  相似文献   

8.
针对东北粮食干燥多在冬季,干燥能耗大和污染严重的问题,采用闭式多级串联除湿和加热的方法,设计塔式玉米除湿热泵连续烘干系统,对玉米热泵干燥系统的性能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2)与玉米燃煤干燥系统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多级蒸发除湿和多级冷凝加热的除湿热泵系统节能达到30%以上;3)传统玉米干燥系统环境新风加热后与粮食完成一次热湿交换,然后直接排到环境中,浪费能源,同时随废气排出的糠皮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而本研究设计的热泵干燥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结构,玉米绒及尘土在回风管路被除尘装置收集,无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大气中,同时,因为干燥温度低,送风均匀,玉米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盛产玉米,由于气候的原因,收获后的玉米水分偏高,很难全部依靠自然晾晒降水。粮食部门收购的玉米水分一般为20%~25%,有时竟达35%~40%。因此,高水分玉米干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水分玉米烘干工艺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需要发展完善。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析各种高水分玉米烘干工艺的特点,合理选用烘干工艺,以便降低烘干成本,减少能源消耗,保证烘后粮食的品质。 1.当玉米水分在25%以内,可选用如下工艺: ①流化干燥——顺、逆流干燥——逆流冷却; ②横流干燥——横流冷却工艺; ③蒸气干燥长流程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大旱之年玉米喜获丰收,农民笑逐颜开,但由于近期强降雨或储藏不当导致损失惨重,如何储藏好玉米成为难题.根据玉米的特点,通常可采用籽粒储藏和果穗挂藏2种方法. 1、储藏玉米籽粒 储藏玉米籽粒要做好干燥防潮、清除杂质、防霉防虫3项工作。 1)干燥防潮  相似文献   

11.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王克如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2027-2035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是影响机械粒收质量、安全贮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与经济问题。当前玉米品种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偏高不仅制约了中国玉米粒收技术的推广、影响到玉米收获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严重影响了玉米品质。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可见,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率主要由生理成熟前后籽粒的脱水速率控制,该性状是可遗传的,品种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品种间脱水速率与苞叶、穗轴、籽粒特征及果穗大小等许多农艺性状有关;玉米生育后期的空气湿度(环境水分的饱和亏缺程度)、温度、日辐射、风速、降雨等生态气象因子对籽粒脱水速率具有重要影响;播期、种植密度、株行距、水肥管理等栽培措施对籽粒脱水也有一定影响。通过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率和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参数可预测籽粒的适宜机械收获时间。本文建议,当前选择适当早熟、籽粒发育后期脱水快、成熟与收获时含水量低的品种是中国各玉米产区实现机械粒收技术的关键措施。同时,鉴于籽粒脱水速率受基因型、生态气象因素和栽培措施的共同作用,而中国玉米种植区域广、种植方式与品种类型多,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玉米籽粒脱水的生理机制,并在各产区针对籽粒脱水特征开展系统观测,为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解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优良自交系,开展育种潜力评价.[方法]测定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花期、株高、穗位高)、产量性状(鲜苞穗重、鲜穗重、鲜粒重等)及品质性状(皮渣率、糖度、粗蛋白、粗淀粉、脂肪含量等).选择产量、糖度、皮渣率最优的前50%自交...  相似文献   

13.
谷物低温干燥的节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影响谷物干燥性能的若干因素(如谷物含水量与通风量等),提出了低温干燥的优化工作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玉米低温干燥的实验研究并给出了谷物低温干燥能量消耗的计算公式。作为对照,本文利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对高温干燥的能量消耗进行了模拟计算,以图线的形式给出了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能量消耗的数量上的关系,表明了低温干燥是可以节约能源消耗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朱琳  李世清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3):2528-2537
【目的】探寻不同覆盖措施下玉米籽粒氮素积累和物质转移的"源-库"过程。【方法】以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业区春玉米生产体系为对象,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覆盖地膜、覆盖砂砾和不覆盖3个处理的光能捕获和土壤温度进行定位观测,分析干物质累积转移和氮素的积累,揭示地表覆盖对"源-库"过程的影响。【结果】覆膜处理的有效积温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与覆砂处理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辐射生产效率显著高于覆砂处理。覆膜处理的积温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辐射生产效率在2010年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2011年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低于覆砂处理。茎+叶鞘的干物质转移量最大,地表覆盖对转移干物质贡献率及干物质转移率影响不显著。覆膜条件下,玉米单穗粒重及单穗粒数在收获时均高于其他处理。在吐丝后前30 d,覆膜处理籽粒平均含氮量明显高于覆砂和不覆盖处理;灌浆30 d至成熟,处理间籽粒含氮量差异较小,覆膜处理略高于覆砂和不覆盖。由于籽粒干重差异,覆膜处理籽粒氮累积量显著高于覆砂处理和不覆盖处理。覆盖处理有效提高了果穗上部籽粒氮素累积,其次为中部和下部籽粒;覆膜处理果穗各部分籽粒氮累积量明显高于覆砂和不覆盖处理;干物质转移量和转移干物质贡献率均与单穗粒重和有效积温呈正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与单穗粒数、光合有效辐射捕获量、积温生产效率及辐射生产效率虽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通过影响单穗籽粒数及穗粒干重而增加籽粒干物质累积能力,进而促进籽粒氮素累积,增加产量。【结论】覆膜促使源能力和库容量的协同增加是玉米增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密度制约对源库形成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大丰26和平展型太单23为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1.5万,4.5万,7.5万,10.5万株/hm2共4种群体规模,系统研究了不同株型的光合系统与干物质生产、籽粒形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源库关系等在群体调节上的异同,并提出挖掘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途径。结果表明,紧凑型大丰26最适密度为7.5万株/hm2,平展型太单23最适密度为4.5万株/hm2,前者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群体调节作用小于后者,但获得最高经济产量适宜经济系数都在0.5左右,适宜源库比均为1.50左右;生长发育后期,紧凑型大丰26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作用因株型而异,平展型太单23在充足穗数前提下,主攻粒质量为主,稳定粒数为辅,而紧凑型大丰26在充足穗数前提下,为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宜二者兼顾。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太阳能牧草干燥设备集热效率低、脱水率低的情况,设计一种新型太阳能牧草干燥集热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蜗轮蜗杆、电磁阀、弹簧、衔铁、电磁铁、齿轮、工质流通管道、光敏元件等组成,能保持太阳光时刻垂直 照射集热器,增强集热器集热面积上的太阳辐射强度,从而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和工质温度,缩短牧草的干燥 时间。通过试验,1 h内,该系统能将牧草的含水量从70%干燥至12%,而固定安装的集热系统只能降至24%。该系统 具有脱水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极大地提高干燥牧草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滇中高原高产玉米的产量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滇中高产玉米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与高原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玉米收获方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不同玉米收获方式的用工环节和成本投入,分析机械收粒技术的推广效益,为进一步推广玉米籽粒收获技术、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采用面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在东北、西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4省(区)16个市、县、48个村镇,调查了农户玉米收获方式和不同收获方式的收获成本情况,共获得465户有效样本。调研数据显示:玉米机械收获技术采用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黑龙江和新疆地区机收比例最高,农户采用率达到89.4%以上,河南次之,平均为54.7%;吉林最低,为21.5%。比较玉米不同收获方式的收获效率和经济效益发现,玉米子粒机械直收技术最为高效快捷,相比机械收穗和人工收获分别节约成本75元/hm2和225~1 305元/hm2,是一项节省工序、省工省力,节本增效、适应玉米产业化发展需要的收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