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供试的4种植物性杀虫剂中,29%油酸烟碱,氯氰乳油对吸浆虫的防效最好,对成虫的防治效果可达77.7-90.13%,挽回 产量85.42%,高于对照药剂林丹的77.125。  相似文献   

2.
小麦吸浆虫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杀虫剂在不同时期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秋季麦播前进行土壤处理,防效不理想;在吸浆虫蛹期、羽化高峰期防治虽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发育进度,不适合指导群防群治;而小麦抽穗70%~80%时,正值吸浆虫产卵始盛期,此期防治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物候现象群众容易掌握,因此把小麦抽穗70%~80%作为吸浆虫的防治适期符合当前的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不同防治时期、不同防治次数的小麦"一喷三防"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前施药对小麦赤霉病、小麦吸浆虫防治效果最好,对其它病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杨花后灌浆前期施药,对小麦蚜虫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4.
几种杀虫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杀虫剂对铁力地区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等的防效,结果表明: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素和微生物杀虫剂Bt作用效果缓慢,杀虫速度显著低于阿维菌素类和化学农药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但是持效性明显高于这两类杀虫剂,施药后14 d,防效在85%以上。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同高效氯氰菊酯相比,杀虫速度较快,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5.
几种不同类型药剂防治麦蚜的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试验表明,小麦穗期使用生物性、植物性和低毒性杀虫剂代替高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防治麦蚜,可以达到既有效控制麦蚜危害又保护天敌的目的。药后5~7d,其防效为75.61%~98.95%,对天敌的保护效果为34.89%~69.77%,对天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明显低于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扬花期连续3次吸浆虫成虫的防治,可以有效防治小麦吸浆虫危害,防效达97.4%,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中后期蚜虫危害,后期不再喷药蚜虫的防效也可达98%以上,蚜虫虫口基数极大降低;连续3次吸浆虫成虫防治对后期作物增产效果高于中后期专防蚜虫处理;3次吸浆虫成虫防治千粒重增加23.6%~25.6%,专防蚜虫田千粒重增加19.1%。同时可推迟小麦穗期蚜虫的发生高峰期7~8 d,高峰期最高虫量明显降低,远低于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7.
Bt是苏云金杆菌学名Baiilusthuringensisttt的缩写,其产生的伴孢晶体具有杀虫活性[1]。1997年7月14日至23日田间应用Bt杀虫剂防治棉铃虫,5天防效达64.6%,7天防效达14.4%。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RH-5849的5天防效为32.9%,7天防效仍为32.9%。将Bt和RH-5849复配制成复方生物农药BR[2],第5天防效达68.3%,7天防效达65.4%;单一使用化学农药久效磷5天防效为31.3%,7天防效为67.8%,两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从小麦叶片和穗部分离、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B4、B6,经室内离体叶、穗防效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效试验,二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防效,与清水对照相比,相对防效达684%、689%,接近多菌灵的防效(704%)。对B4、B6菌株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分类鉴定,二菌株均为枯草芽孢菌(Bacilussubtilis)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小麦吸浆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3种药剂防治小麦吸浆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毒死蜱GR 18 kg/hm2、乙酰甲胺磷EC 3.75kg/hm2防治小麦吸浆虫防效为96.38%、95.66%,与1.5%甲基1605DP防效97.59%比较均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目前在生产上防治小麦吸浆虫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毒死蜱GR18kg/hm2和乙酰甲胺磷EC3.75kg/hm2替代高毒农药1.5%甲基1605DP。  相似文献   

10.
使它隆乳油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g/L使它隆乳油防治猪殃殃、荠菜、大巢菜、播娘蒿等常见的小麦田间一年生阔叶杂草,结果表明,此浓度药剂对这些小麦田间杂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不同的杂草防治效果略有不同。药后45d,对猪殃殃、荠菜、大巢菜、播娘蒿等的株防效可达81.58%~96.43%,鲜重防效达90.00%~97.94%。对小麦安全性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合北京市通州地区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有效途径,科学指导防治工作,在通州区进行吸浆虫蛹期和成虫期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技术试验,找出适合本地区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最佳药剂和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
小麦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小麦抗吸浆虫的品种鉴定及抗虫品种的选育,摸索出一套简便、易行的鉴定技术,并选育出3个抗吸浆虫小麦新品系。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近年来在北京市通州区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掌握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找出适宜通州地区的防治技术,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其活动幼虫在耕作层中的变动,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0~7 cm土层中活动幼虫比率与5 cm土层平均地温基本呈正相关。发生程度和土壤质地、灌溉方式以及小麦品种都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稻瘿蚊是雷州半岛晚造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其田间种群消长及危害轻重除了与越冬虫源、气候环境、水稻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关外,受天敌的影响较大.防治上要树立保护天敌与防治稻瘿蚊并重的指导思想,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生物、物理措施为补充.化学防治除应施药拌种预防外,还要重点抓好晚造秧苗期和成虫高峰期的施药防治,拌种和喷施首选药剂为氯虫苯甲酰胺.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化学防治要掌握“主攻蛹期,成虫期扫残”的防治策略。用40 %甲基异柳磷乳油3.75 kg/hm2拌毒土于蛹期,撒施于土内,防治效果为84.48 %。成虫期防治,用10 %一遍净可湿粉剂2000倍、10 %大功臣可湿粉剂2 000倍或80 %敌敌畏乳油1 000倍喷雾,或80 %敌敌畏乳油2.25~3.75 kg/hm2拌麦糠熏杀,防治效果达95 %~100 %。  相似文献   

16.
小麦吸浆虫作为小麦的重要害虫能够成灾,内在条件在于其生活隐蔽、幼虫滞育与多态性、潜伏土壤中隔年或多年羽化、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具r型与k型生态对策的优势特性。小麦作为承灾体,对麦红吸浆虫的危害有一系列防御机制,表现出不选择性、机械抗性、生化抗性等多层次的综合抗性。种植感虫小麦品种,抽穗期与吸浆虫的羽化高峰期相吻合,是出现灾害的基本条件。在半湿润和干旱地区,小麦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因子,如地形地势、土壤、温度、降雨、光照、风、天敌,以及农业生产措施如水利工程与灌溉、品种更换、种植制度、土壤耕作、施用农药、施肥、播期等田间管理措施与水平,对麦红吸浆虫发生与暴发成灾有交互影响作用。小麦品种的抗性程度、保持土壤湿度的灌溉条件与雨量、种植制度及农田农药的施用情况是麦红吸浆虫发生与成灾的关键因子,新灌区对麦红吸浆虫的灾害应特别引起注意。麦红吸浆虫灾害发生的过程分为孕育期、潜伏期、预兆期、暴发期、持续期、衰减期、平息期7个阶段。根据灾害出现各阶段的特征,提出了控制策略与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麦种质材料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虫圃中鉴定了小麦种质材料对麦红吸浆虫的抗虫性,并对各种类型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种质材料对麦红吸浆虫具有明显的抗虫性差异。高抗、中抗、低抗和感虫类型的种质材料分别占参试种质材料的11.54%,23.08%,19.23%和46.15%。不同的种质材料具有不同的抗虫性,其单穗虫数、穗被害率、粒被害率、损失率和抗性指数有很大差异。建立了判别分析模型和回归模型,判对率可达95.45%以上。选出了9份高抗类型的种质材料可供生产和育种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小麦吸浆虫发生发展的气象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安徽省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降水和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吸浆虫主要发育期及羽化率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山西南部地区小麦吸浆虫显著回升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山西南部麦区吸浆虫回升态势明显,对当地粮食生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吸浆虫发生为害,结合2006年小麦吸浆虫发生实况,在深入剖析其暴发成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助"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4年生黑宝石李Prunus salicina'Friar'为试材,采取不同时期喷洒20%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防治李实蜂Hoplocampa ninutominuto,评价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2 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花前(花蕾处于露色期、个别单花开放)和花后(花基本落完时)各喷1次,可使黑宝石李受李实蜂危害而造成的虫果率下降到10.9%和10.6%,是防治李实蜂的最佳时期,花前用药可以防止成虫产卵,花后喷药防止幼虫蛀果.在生产上以物候期为指标指导李实蜂防治更具有实际意义.表1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