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大斑病病情发展及病斑扩展时间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2004年沈阳地区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并通过不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反映沈单14和沈农1号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情况;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在指数增长期,两品种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增长速度均为0.06 d-1,逻辑斯蒂期分别为1.58 d-1和1.70 d-1;沈单14的最高增长速度为1.93 d-1,沈农1号为2.78 d-1。指数增长期,沈单14单个病斑面积增长速度为5.6 mm2.d-1,沈农1号为4.6 mm2.d-1,在逻辑斯蒂期沈单14为79.5 mm2.d-1,沈农1号为68.0 mm2.d-1;沈单14最高增长速度为170 mm2.d-1,沈农1号为143 mm2.d-1。该病最佳防治时间为玉米出苗到6月中旬,此时病斑长约21.7 mm,宽3.0 mm。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病斑扩展LOGISTIC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调查显示,沈单12、沈单14、辽单120、铁单17、新铁单10、沈农1号、丹玉90等7个品种严重感染玉米大斑病,而辽单37、铁单16、掖单2等品种几乎未感染玉米大斑病,感病情况有明显差异;在感病品种上,病斑扩展模拟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够反映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动态情况,模型随品种不同而差异;病斑扩展速率在0.1196~0.1640之间,扩展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脉冲Logistic模型模拟玉米灰斑病流行过程。[方法]在不同品种玉米上接种玉米灰斑病菌并观察记录发病情况,采用脉冲Logistic模型对该病发展过程进行模拟,并与实际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人工接种验证结果表明,脉冲Logistic模型能够反映玉米灰斑病病害时间动态。推导得到,玉米灰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每年7月上旬,逻辑斯蒂期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衰退期从9月上旬到玉米生育期结束。[结论]由模型推导的结果符合玉米灰斑病发展的生物学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12.00 t·hm-2超高产群体结构,以提高超高产的重演率,本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和肥料处理,使小区产量产生9.00~12.00 t·hm-2的变异,研究了单季晚粳稻武运粳7号不同产量水平的群体结构.结果表明,颖花量大、高效叶面积大、高粒叶比以及高生物产量,尤其是灌浆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明显优势是超高产群体的最显著特征.与高、中产群体相比,12.00 t·hm-2超高产群体的指标主要为:穗数300~315万穗·hm-2,成穗率大于65%,颖花量47 625万朵·hm-2左右,每穗实粒数131粒左右,最大适宜叶面积指数7.2左右,灌浆结实期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平均每天小于等于0.062,高效叶面积占有效叶面积比大于等于61.9%,粒叶比值大于等于0.66粒·cm-2,灌浆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大于9.00 t·hm-2,占产量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防治玉米大斑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选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的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措施.对于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区应选用多抗品种,以防止顾此失彼.目前在生产上表现抗大斑病的品种有豫玉33、沈单10号、农大108、沈单7号、丹玉13、郑单2号、掖单13、沈试29、沈试30等.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大豆吸收利用钾素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多年在田间筛选出的钾高效型大豆沈农6号和钾低效型大豆铁95079—2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低钾和高钾(对照)处理下,2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重、钾素积累量、钾素吸收速率以及钾素利用效率、单位钾素形成的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钾高效型大豆沈农6号的干物重、钾素积累量、吸钾速率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均不明显,而钾低效型大豆铁95079—2下降幅度均较大。低钾条件下,沈农6号大豆植株地上部钾素积累量在结荚鼓粒期明显高于铁95079—2大豆(沈农6号为346mg/株,铁95079—2为165mg/株),其根系钾素积累量在生育前期和成熟期也明显高于铁95079—2(沈农6号在生育前期和成熟期分别为36.5mg/株和36.4mg/株,铁950719—2分别为28.2mg/株和21.4mg/株);钾素利用效率和单位钾素形成的籽粒产量,沈农6号均明显高于铁95079—2大豆(沈农6号分别为64.8g·g^-1和78.3g·g^-1,铁95079—2分别为57.8g·g^-1和68.2g·g^-1)。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治鹤岗地区玉米病虫害,于2014年对该区玉米主要叶斑类病害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鹤岗地区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7月8日开始出现,至8月19日发病率达到100%;整个发病率呈"慢-快-慢"的"S"曲线动态,病情指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7月1日之前病情指数为0,到9月16日玉米成熟时达到最高,为47.2;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的整个发病率也呈"S"曲线状,病害明显症状从6月29日开始出现,至8月12日达到100%,病情指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6月21日之前病情指数为0,到9月16日玉米成熟时达到最高,为22.90;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 zeae-maydis)7月8日开始出现,至8月26日发病率达到最大值94.6%,病情指数随时间推移而升高,7月1日之前为0,到9月2日玉米成熟前达到最高,为11.58。根据Logistic模型分析,在鹤岗地区从始见病斑至7月22日以前是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的指数增长期,7月22日至9月13日是Logistic增长期,衰退期是9月13日以后;弯孢菌叶斑病病情指数的指数增长期是出苗期为7月10日前,Logistic增长期是7月10日至8月5日,衰退期是8月5日以后;灰斑病病情指数的指数增长期是出苗期到7月29日,Logistic增长期是7月29日至8月12日,衰退期是8月12日以后。  相似文献   

8.
应用性诱剂监测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对湖北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2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两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11.7±2.4头·盆^-1和9.2±1.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70.9±8.1头·盆^-1、16.1±2.7头·盆^-1和11.1±1.9头·盆^-1:2003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小高峰,诱蛾量分别为4.7±1.7头·盆^-1,6.2±1.9头·盆^-1和6.3±2.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62.5±27.4头·盆^-1.88.7±25.1头·盆^-1和12.6±3.4头·盆^-1。性诱剂与频振式杀虫灯相比,性诱剂监测小菜蛾更为灵敏,诱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致富明省歌钱塘‘.龟土”蒋张林··············……1一(4)养蜂求致富生活奔小康······……2一(4)陈逢楚与蛇共舞··················……3一(4)小鱼“钓”大钱····················……4一(4)竹子加工天地宽··················……5一(4)人生60方少年··················,…6一(4)农民王丙山的致富经验·········……7一(4)手持读书金钥匙阔步迈进幸 福门·······,······················……8一(4)“没脚蟹”闯出大市场············……,一(4)养蛇致富女能手朱文被······……10一(4)王利坚的特养之路············……11一(4)“泥饭碗”里淘金人一陆风英……11一‘6)农民果树专家宋世友······……12一(4) 仓J三二母卜月丸榕江酉瓜大展宏图···············……1一(7)养酬有待开发的新型产业······……2一(6)曹县特养火辣辣··················……3一(7)赵氏‘八项合一’微型高效庭 院农业创奇迹·····...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苯甲酸雌二醇(E2)对小鼠生殖器官肥大细胞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将4周龄小鼠随机分成2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连续腹腔注射E2(0.05、0.5、5mg·kg^-1·d^-1)7d后手术采取各组睾丸、附睾、卵巢和子宫,组织经PBS配置4%多聚甲醛固定24h,石蜡包埋,5μm厚切片,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MTB)观察生殖器官中肥大细胞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注射0.05mg·kg^-1·d^-1剂量使子宫肥大细胞增多,注射0.5mg·kg^-1·d^-1和5mg·kg^-1·d^-1剂量均使子宫肥大细胞减少;注射这3种剂量均使卵巢肥大细胞增多;注射0.05mg·kg^-1·d^-1和0.5mg·kg^-1·d^-1剂量使睾丸和附睾肥大细胞增多,注射5mg·kg^-1·d^-1剂量却使睾九和附睾肥大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1.
田间测定了11%福·戊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1:40--1:50拌种,防治效果迭91.3%-95.9%,增产80.4%-91.6%,且对玉米出苗安全。  相似文献   

12.
应用Horn氏法测定了苄·甲磺WP毒性,并研究了其对草坪草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苄·甲磺WP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值大于5 000 mg·kg^-1,急性经皮LD50值大于2 000 mg·kg^-1,毒性为低毒级,复配剂的毒性较两单剂没有增强。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苄·甲磺WP 375 g·hm^-2对早熟禾和高羊茅草坪安全,黑麦草敏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 500 g·hm^-2为细叶结缕草的安全剂量,冷季型草坪草对苄·甲磺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暖季型草坪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培微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光合环境中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CO2浓度及培养基中蔗糖和无机盐含量对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时,无菌苗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增幅、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在对照条件下即PPFD为40μmol·m^-2·s^-1、CO2为400μmol·mol^-1时,这些生理指标降低,二者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组分对无菌苗生根影响显著,其中含20g·L^-1蔗糖的培养基优于无糖培养基,1/2MS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结论: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含20g·L^-1蔗糖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4.
油研10号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翻耕移栽、免耕移栽和免耕条播的试验,对产量、经济效益和植株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移栽平均产量183.11kg·667m^-2,最高产量203.56kg·667^-2,免耕条播平均产量156.45kg·667m^-2,最高产量169.78kg·667m^-2,翻耕移栽与免耕移栽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免耕移栽比翻耕移栽用工投入平均减少108.08元·667m^-2,纯经济收入平均增加93.95元·667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免耕条播比翻耕移栽用工投入平均减少137.78元·667m^-2,纯经济收入平均增加69.71元·667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纯经济收入平均增加24.24元·667m^-2,差异不显著;免耕移栽与翻耕移栽的植株性状较接近,差异不显著;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免耕移栽适宜密度为6000株·667m^-2,免耕条播适宜播种量为0.35kg·667m^-2,能获得高产,且纯经济收入较高。  相似文献   

15.
78%滴丁·嗪·乙乳油由吉林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受黑龙江省农药管理检定站委托,验证其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黑龙江省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7年进行了78%滴丁·嗪·乙乳油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51%烟嘧磺隆·莠去津WP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1%烟嘧磺隆·莠去津WP能有效防除玉米田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及马齿苋、铁苋菜等阔叶杂草。有效成分用量765g/hm^2药后45d,对马唐的鲜重防效达97.14%;对马齿苋的鲜重防效为97.60%;对铁苋菜鲜重防效为95.83%;对全草的鲜重防效为96.95%。51%烟嘧磺隆·莠去津WP是目前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理想除草剂,其有效成分用量1530g/hm^2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普通温棚条件下,开展矮败小麦×玉米花期相遇研究,目的是为开展较大规模的矮败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育种工作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地区普通温棚条件下,1月中旬到2月初播种的甜、糯玉米品种出苗好、冻害轻、生长发育良好,与正常播种的矮败小麦花期相遇,且花粉量充足.可以满足较大规模矮败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育种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14.5%苄·扑·乙粉剂不同剂量的田间除草试验。结果表明:14.5%苄·扑·乙粉剂1050g/hm2除草效果最好。该药剂田间适用量为600~1050g/hm2,适施期为移栽后7d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中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中稻氯、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稻谷增产量最高达2325kg·hm^-2,相应增产率为39.1%,纯增收入2737.5元·hm^-2:施用钾肥的增产量为777kg·hm^-2,增产率为10.4%,纯增收入678.5元·hm^-2;施用磷肥的增产量为400kg·hm^-2,增产率为5.1%,纯增收入288.8元·hm^-2。通过拟合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中稻N、P205和K20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69.8、84.5和163.7k·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53.7、61.5和120.8kg·hm^-2。  相似文献   

20.
利用RNA 5‘端模板转换技术,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华双3号幼苗为材料,构建了其全长cDNA文库.结果表明:文库的原始滴度为1.25×106 pfu·mL-1,重组率为87.3%;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1.13×109 pfu·mL-1.随机挑取12个噬菌斑,利用PCR扩增插入片段,电泳结果显示其长度在0.6~1.5kb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